中医辨证高血压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5128584 上传时间:2018-09-25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3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辨证高血压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中医辨证高血压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中医辨证高血压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中医辨证高血压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中医辨证高血压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辨证高血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辨证高血压(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崔盈盈 09七年制四班 200914570171,中医辨证高血压,高血压病是指在静息状态下动脉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140/90mmHg) 高血压病属祖国医学“眩晕”“头痛”“肝风”“中风”等范畴,肝火上炎 肝阳上亢 痰湿中阻 气滞血瘀 心脾两虚 命门火衰 肝肾阴虚 气虚血瘀,返回,诊断:眩晕头痛、心烦易怒、 耳鸣、舌质红、苔薄、脉弦 治则:平肝潜阳、佐以清肝 方剂:羚角钩藤汤加减,返回,诊断:头晕头痛、耳呜眼花、失眠 多梦、腰膝酸软、四肢麻木、舌红苔薄、脉沉细 治则:滋养肝肾、平肝潜阳 方药:天麻钩藤饮、镇肝息风汤加减,返回,诊断:头晕如蒙、首重如裹。胸脘痞闷、恶心欲吐、纳呆、便溏不爽

2、、舌胖色淡、苔厚腻,脉弦滑。 治则:健脾化痰。 方药: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返回,诊断:头胀痛、胸闷痛、口唇紫暗、舌暗、脉涩或结或代。 治则:理气活血。 方药:血府逐瘀汤加减。,返回,诊断:头晕目眩、心悸怔忡、神疲乏力、纳少、面色皎白、舌胖淡、边有齿痕、苔薄、脉沉弱。 治则:益气养血,补益心脾。 方药:归脾汤加减,返回,头晕目眩、精神萎糜、形寒肢冷、尿清长、头面及下肢浮肿、阳萎、舌淡苔白、脉沉迟弱。 治则:温补肾阳。 方药:轻症用金匮肾气丸,重症用右归丸加减。,返回,头晕眼花、耳鸣。眼干涩、失眠多梦、腰膝酸软、足跟痛、夜尿频、舌红少苔、脉沉细、尺弱明显。 治则:滋补肝肾 方药:六味地黄丸加减,

3、返回,诊断:心悸怔忡、神疲乏力、胸闷胸痛、头眩晕、舌暗淡、有齿痕、脉沉滑或结代。 治则:益气活血。 方药:补阳还五汤加减。,先天禀赋 情志失调 饮食失调 寒冷刺激 高血压血瘀证 睡眠不足 过劳或过逸 年老体衰,气滞血瘀 肝热血瘀 痰浊血瘀 气虚血瘀 阴虚血瘀 寒凝血瘀 阳虚血瘀 阴阳两虚血瘀,返回,多见高血压患者,长期情志不畅,或工作压力较大,精神紧张,致肝气郁结,肝之疏泄失常,遂成气滞血瘀,返回,患者素来性情急躁,日久肝郁化热,血受热煎熬凝聚,而成热瘀互结,血脉郁滞而导致瘀血,脉道阻力增大,血压升高。,返回,饮食失节,过食肥甘厚味,脾主运化,脾失健运,酿湿生痰 惟脾土虚湿,清者难升,浊者难降

4、,留中滞隔,瘀而成痰。,返回,“凡人之气血犹如源泉也,盛则流畅,少则瘀滞,故气血滞,虚则无有不滞者。” 老年人脏腑逐渐虚损而出现正气虚弱。,返回,长期进食辛辣食物,饮酒过量,睡眠不足等原因,均可耗伤阴液,血稠不行,血液运行不畅,血管阻力增大,可致血压升高。,返回,外界寒冷刺激,多致血压升高,阴寒偏盛,阳气受损,人体经脉易致凝涩不畅而成血瘀,返回,高血压病日久必然导致阴阳两虚,损及阳气,以脾肾阳虚为主,出现下肢水肿、胸闷、胸痛、气喘等冠心病、心衰的临床表现 。,返回,多见于高血压病累计心、脑、肾等靶器官的终末阶段。,临床治疗高血压最常用的中成药有:牛黄降压丸、愈风宁心片、脑立清、牛黄清心丸等。,临床中大部分高血压病人都有血瘀证,尤其是合并冠心病的患者,治疗是可适当加点活血祛瘀药。,名医指点,高血压是西医的病名,应随证变化,不可拘泥。,参考文献,王吉元 ,高血压病血瘀证证候特点及其与动态血压相关性研究 ,中国中医科学院2005级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中医诊断学 朱国强.高血压病的中医证型与血液流变学关系的临床研究.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7; 13( 3) : 143 -144. 张发荣,高血压病气虚血瘀型特征探析 ,江苏中医1997(9):23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