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下游饮食文化圈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5109912 上传时间:2018-09-24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1.7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黄河下游饮食文化圈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黄河下游饮食文化圈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黄河下游饮食文化圈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黄河下游饮食文化圈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黄河下游饮食文化圈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黄河下游饮食文化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黄河下游饮食文化圈(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以八大菜系之首鲁菜为代表,黄河下游饮食文化圈,大致包括山东以及晋、豫、冀、皖、苏部分地区,主要依托现今的山东省。古以大行山以东地区为山东,春秋时代这里曾为齐国、鲁国所在地,故又称齐鲁。而鲁菜则是黄河下游饮食文化圈的代表菜系。,概况,鲁 菜,八大菜系之首,简介,鲁菜又叫山东菜,是中华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传统四大菜系之一。早在春秋时期,古齐鲁的烹饪技术就比较发达。唐宋时期,山东菜就已经成为北方地区菜肴的主要代表。明、清两代,鲁菜已成宫廷御膳主体,对京、津、东北各地的影响较大。,目录,历史由来,特色与绝活,现状,形成和发展,特色与绝活,历史由来,早在春秋战国时代齐植公的宠臣易牙就曾是以“

2、善和五味”而著称的名厨; 南北朝时,高阳大守贾思勰在其著作齐民要术中,对黄河中下游地区的烹饪术作了较系统的总结、记下了众多名菜做法; 唐代,段文昌,山东临淄人,穆宗时任宰相,精干饮食,并自编食经五十卷,成为历史掌故。 到了宋代,宋都汀梁所作“北食”即鲁菜的别称,已具规模。 明清两代,已经自成菜系,从齐鲁而京畿,从关内到关外,影响所及已达黄河流域、东北地带,有着广阔的饮食群众基础。,形成和发展,鲁菜的形成和发展与由山东地区的文化历史、地理环境、经济条件和习俗尚好有关。山东是我国古文化发祥地之一。地处黄河下游,气候温和,胶东半岛突出于渤海和黄海之间。其粮食产量居全国第三位;蔬菜种类繁多,品质优良,

3、是号称“世界三大菜园”之一。如胶州大白菜、章邱大葱、苍山大蒜、莱芜生姜都蜚声海内外。,特色与绝活,鲁菜讲究调味纯正,口味偏于咸鲜,具有鲜、嫩、香、脆的特色。十分讲究清汤和奶汤的调制,清汤色清而鲜,奶汤色白而醇。 鲁菜常用的烹调技法有30种以上,尤以爆、扒技法独特而专长.爆法讲究急火快炒;扒技法为鲁菜独创,原料腌渍粘粉,油煎黄两面,慢火尽收汁;扒法成品整齐成型,味浓质烂,汁紧稠浓。,现状,山东菜正是集山东各地烹调技艺之长,兼收各地风味之特点而又加以发展升华,经过长期的历史演化而形成的,80年代以来,国家和政府将鲁菜烹饪艺术视作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采取了继承和发扬的方针,从厨的一代新秀在茁壮成长,

4、他们正在为鲁菜的继续发展做出新的贡献。,流派介绍,胶辽风味,孔府风味,以济南菜为代表,在山东北部、天津、河北盛行。,以曲阜菜为代表。流行于山东西南部和河南地区。,齐鲁风味,亦称胶东风味,以青岛菜为代表。流行于胶东、辽东等地。,齐鲁菜清香、鲜嫩、味纯著称,一菜一味,百菜不重。菜品以清鲜脆嫩着称。用高汤调制是济南菜的一大特色。 糖醋鲤鱼、宫爆鸡丁(鲁系)、九转大肠、汤爆双脆、奶汤蒲菜、南肠、玉记扒鸡、济南烤鸭等都是家喻户晓的济南名菜。 济南著名的风味小吃有:锅贴、灌汤包、盘丝饼、糖稣煎饼、罗汗饼、金钱酥、清蒸蜜三刀、水饺等。,齐鲁风味,九转大肠,色泽呈红,大肠软嫩,有酸、甜、香、辣、咸五味,异常适

5、口。,典故,清代光绪年间,济南九华林酒楼店主将猪大肠洗涮后,加香料开水煮至软酥取出,切成段后,加酱油、糖、香料等制成又香又肥的红烧大肠,闻名于市。后来在制作上又有所改进,将洗净的大肠入开水煮熟后,入油锅炸,再加入调味和香料烹制,此菜味道更鲜美。文人雅士根据其制作精细如道家“九炼金丹”一般,将其取名为“九转大肠”。,德州扒鸡,原名“德州五香脱骨扒鸡”,是山东德州的传统风味菜肴。它最初是由德州德顺斋创制。在清朝光绪年间,该店用重1斤左右的壮嫩鸡,先经油炸至金黄色,然后加口蘑、上等酱油、丁香、砂仁、草果、白芷、大茴香和饴糖等调料精制而成。成菜色泽红润,肉质肥嫩,香气扑鼻,越嚼越香,味道鲜美,不久便闻

6、名全国。,胶辽风味,胶辽菜起源于福山、烟台、青岛,以烹饪海鲜见长,口味以鲜嫩为主,偏重清淡,讲究花色。 青岛十大代表菜: 肉末海参、香酥鸡、家常烧牙片鱼、崂山菇炖鸡、原壳鲍鱼、酸辣鱼丸、炸蛎黄、油爆海螺、大虾烧白菜、黄鱼炖豆腐。青岛十大特色小吃:烤鱿鱼、酱猪蹄、三鲜锅贴、白菜肉包、辣炒蛤拉、海鲜卤面、 排骨米饭、鲅鱼水饺、海菜凉粉、鸡汤馄饨。,上汤原壳鲍鱼,用料 主料:黄渤海野生鲍鱼 配料:菜心、芦片 调料:上汤、盐、味精、料酒、鸡粉、葱油、粉团,制作步骤 1、鲍鱼加工好,在肉面上改细十字花刀,放汤中煮20秒捞出。 2、鲍鱼壳用水烫透,放入小鲍鱼盘中,壳内加上鲍鱼肉。 3、锅内加上汤,调好口味

7、,勾薄芡,加上芦片、菜心,盛在鲍鱼上即成。制作关键 鲍鱼要加工干净,刀工改得要整齐。,油焖大虾,制作材料: 主料:对虾4-6头 辅料:葱,姜,料酒,盐,味精,糖,醋各适量制作方法: 锅入底油烧热,将处理好的对虾煸过后放入葱末、姜块、料酒烹制,放入鸡汤,加盐、味精、糖、醋(一滴)。待汁将尽时,取出大虾,在余汁中加入香油,搅匀,淋于虾上,即可。,孔府菜有“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特色,其用料之精广、筵席之丰盛堪与过去皇朝宫迁御膳相比。和江苏菜系中的淮扬风味并称为“国菜”。 孔府菜的代表有:一品寿桃、翡翠虾环、海米珍珠笋、炸鸡扇、燕窝四大件、烤牌子、菊花虾包、一品豆腐、寿字鸭羹、拔丝金枣 。,孔府风味

8、,“八仙过海闹罗汉”是孔府喜寿宴第一道菜,选用鱼翅、海参、鲍鱼、鱼骨、鱼肚、虾、芦笋、火腿为“八仙”。将鸡脯肉剁成泥,在碗底做成罗汉钱状,称为“罗汉”。制成后放在圆瓷罐里,摆成八方,中间放罗汉鸡,上撒火腿片、姜片及汆好的青菜叶,再将烧开的鸡汤浇上即成。旧时此菜上席即开锣唱戏,在品尝美味的同时听戏,热闹非凡,也奢侈至极。,金鸡报晓,用料 主料:鸡丝、脆耳、酱牛腱、(火靠)香菇、三色鸡卷、三色蛋糕 配料:火腿、蛋松、莴苣、黄瓜、基围虾、尖椒 调料:盐、味精、糖、美极鲜酱油、三合油、鱼胶粉、香油,制作步骤,1、将拼摆雄鸡的用料加工成羽尾状、翅羽状、丹风片的半成品。 2、把垫底用的熟鸡脯肉撕成细丝,调好口味在大圆盘内堆摆成鸡的形态。 3、刻出鸡冠、鸡脚,摆在鸡的头部、脚部。 4、把各种不同部位的羽毛片摆放在鸡的身、翅、尾等不同部位上,使其成为一只栩栩如生的啼呜的金鸡。摆上假山、太阳、云彩、蝴蝶作陪衬。,Thank you,Byeby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