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课件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55109847 上传时间:2018-09-24 格式:PPT 页数:266 大小:1.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计学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66页
统计学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66页
统计学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66页
统计学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66页
统计学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统计学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计学课件(26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统计概述,本章结构: 一、统计研究对象、统计的性质及研究方法 二、统计的职能、作用及活动过程 三、统计的基本范畴,统计学,第一节统计研究对象、统计的性质及研究方法,一、统计与社会经济统计的发展 (一)古典统计学派 1、记述学派,又称国势学派。产生于18世纪的德国,主要用对比分析方法研究国家组织、人口、军队、领土等国情。 2、政治算术学派,产生于17世纪的英国。主要用计量方法研究社会经济问题。 (二)近代统计学时期。 1、数理学派,产生于19世纪中叶比利时。主要用概率论来研究社会经济现象,以寻求事物发展的规律性。 2、社会统计学派,产生于19世纪末的德国。是研究社会经济现象变动原因和规律性

2、的一门社会科学。 (三)现代统计学派.,二、统计的含义,统计有3种含义,即统计工作、统计资料和统计学。 统计工作即统计实践,是指对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现象的数量方面进行搜集、整理和分析等工作过程的总和; 统计资料是统计工作的结果,即通过搜集、整理、分析等工作过程所取得的各项数据和资料; 统计学:是研究搜集、整理和分析统计资料的理论和方法的科学。统计学是统计工作经验的理论概括,反过来它又指导统计工作的实践,统计学和统计工作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三、统计的研究对象,(一)统计的研究对象 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方面,即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通过这些数量方面

3、来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的规律性。 (二)统计研究对象的特点 (1)数量性:统计以量为基础,来认识事物的质 (2)总体性:统计是以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作为自己研究的对象。 (3)变异性:统计的数量虽然是客观事物的反映,但每个量表明客观现象的具体时间、地点、具体条件是不一样,因此各单位存在差异,四、统计学的分科,(一)描述统计学和推断统计学 1、描述统计学:就是通过科学的方法搜集数据资料,并加以整理,形成一系列指标体系,如综合指标、相对指标、平均指标等 2、推断统计学:就是选取样本,根据样本数据资料推断总体的理论与方法,比如抽样调查、回归与相关分析。 (二)理论统计学与运用统计学。,(一)大量观

4、察法:就总体中的全部或足够多数单位进行调查、观察,并加以综合研究。 (二)统计分组法:根据统计研究的特点,将被研究的社会经济现象划分为性质不同的几个部分。 (三)实验设计法:通过实验中产生的数据、观察总体中各单位的特征,由此得出关于总体的某种信息。 (四)综合指标分析法:对于大量观察所获得的资料,运用多种综合指标以反映总体一般数量特征。 (五)统计模型法 (六)统计推断法,五、统计的研究方法,第二节统计的职能及统计学的基本概念,一、统计的职能 二、统计的作用 三、统计的活动过程,一、统计的职能,1,(一)信息职能 信息职能是指国家统计部门根据科学的统计指标体系和统计调查方法,灵敏、系统地采集、

5、处理、传输、存贮和提供大量的以数量描述为基本特征的社会经济信息。 (二)咨询职能 咨询职能是指利用已经掌握的丰富的统计信息资源,运用科学的分析方法和先进的技术手段,深入开展综合的分析和专题研究,为科学决策和管理提供各种可供选择的咨询建议与对策方案。,2,(三)监督职能 监督职能是指根据统计调查和分析,及时、准确地从总体上反映经济、社会和科技的运行状态,并对其实行全面、系统的定量检查、监测和预警,以促使国民经济按照客观规律的要求,持续、稳定、协调地发展。 统计信息职能是保证统计咨询和监督职能有效发挥的基础;统计咨询职能是统计信息职能的延续和深化;统计监督职能是统计信息和咨询职能基础上的进一步拓展

6、,并促进统计信息和咨询职能的优化。,统计涉及的基本概念,一、统计总体与总体单位 (一)统计总体的含义 统计总体是根据一定的目的和要求所确定的研究事物的全体,它是由客观存在的具有某种共同性质的许多个别事物构成的整体。 (二)统计总体的特点 1、大量性。统计总体要有足够多数的单位。 2、同质性。统计总体至少有一个具有某一共同特征。 3、变异性。统计总体的单位除了某一共同调整以外,还有许多不同特征。,(三)总体单位 总体单位是指构成总体的个体单位,它是总体的基本单位。 统计总体和总体单位的概念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研究目的不同,它们是可以转换的。,二、统计标志和标志表现,(一)统计标志 统计标志:通常

7、所说的统计标志就是单位标志,简称标志。它是总体单位的共同属性或特征。 统计标志包括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 品质标志是表明总体单位所具有的品性属性,即不能计量的属性。 数量标志是表明总体单位所具有的数量特征,即可以计量的属性 (二)标志表现 标志表现是标志特征在各单位的具体表现。 标志表现有品质标志表现和数量标志表现之分。,三、变异和变量,(一)变异 在一个总体中,不管是品质标志或是数量标志, 具体表现在所有单位都是相同的标志,则把这种标志称为不变标志。 在一个总体中当一个标志在各个单位的具体表现有可能不同时,这个标志便称为可变标志。 可变标志的属性或特征由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统计上称为变异。

8、 (二)变量 在数量标志中,不变的数量标志称为常量; 可变的数量标志称为变量,所有的统计指标都是变量,变量数值称为变量值,也就是标志值。 变量按其数值的连续性分为离散性变量和连续性变量;按其数值的确定性分为确定性变量和随机性变量。,(三)变量与数据 1、变量 (1)品质变量 (2)数值变量 2、数据的类型 (1)定性数据(品质变量) 名义级数据:仅仅用数值区分变量的分类类型,没有序次关系,并且不能加减乘除运算如各种颜色用1、2、3、4、5等表示,但不代表那一种颜色最重要 序次级数据:数据不能准确描述各单位的大小,但可以确定其顺序,并且可以比较级别的不同。,(2)定量数据(数量变量) 间距级数据

9、:a、带有一定单位的实际测量值;b、没有绝对的“零”;c、可以进行加减运算,但不能用于乘除运算 比率级数据:a、带有一定单位的实际测量值;b、具有绝对的“零”;c、可以进行加减乘除运算 (3)定量数据的其他分类 a、定量数据按取值特点不同,可分为连续型变量和离散型变量。 b 、定量数据按表现形式不同,分为总量数据和分析数据。,统计指标,一、统计指标的含义 统计指标: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总体某一综合数量特征的范畴。也就是说,统计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 二、统计指标的特点:数量性、综合性、具体性。 三、统计指标与标志的关系 区别: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标志有不能用数值表示的品

10、质标志和能用数量表示的数量标志两种,而指标都是用数值表示的。 联系:有许多统计指标的数值是以总体单位的数量标志汇总而来的。,四、统计指标的种类,(一)按其说明总体现象的内容不同可分为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 数量指标指:凡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的总规模水平或工作总量的统计指标。它用绝对量表示。 质量指标指:凡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的相对水平、平均水平或工作质量的统计指标。,(二)按其作用不同可分描述指标、评价指标、预警指标。 描述指标是用于反映社会经济现实状况,反映社会生产生活的过程和结果的统计指标。 评价指标是用于对社会经济行为的结果进行比较、评估、考核,以检查其工作质量和经济效益的统计指标。 预警指标

11、主要用于对宏观经济运行的监测,并根据指标数值的变化预报国民经济即将出现的不平衡状态、突变事件以及某些结构性障碍。,五、统计指标体系,统计指标体系的含义: 若干个相互联系的统计指标组成的整体称之为统计指标体系。 统计指标体系可分为基本统计指标体系和专题统计指标体系。 基本统计指标体系是反映和研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及其各个组成部分状况的指标体系。 专题统计指标体系是针对某一个经济或社会问题而制定的,如经济效益、人民生活水平、能源问题等的指标体系。,第二章 统计调查,第一节 统计调查,一、统计调查的意义和种类 二、统计调查方案,统计调查的意义和种类,一、统计调查的含义 统计调查:就是根据统计研究的预

12、定目的、要求和任务,运用各种科学的调查方法,有计划、有组织地搜集有关现象的各个单位的资料,对客观事实进行登记,取得真实可靠的原始资料的工作过程。即具体地搜集统计资料的工作过程。,二、统计调查的意义,(一)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信息 (二)统计是认识社会的有力武器,面向社会实际做调查则是达到正确认识的基础。 (三)统计调查是统计工作的基础环节,是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的前提。 (四)有利于国家加强宏观管理。,三、统计调查的要求,真实性、时效性、全面性和系统性,四、统计调查的种类,(一)按调查对象包括的范围不同,分为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 (二)按调查登记时间是否连续,分为经常性调查和一次性调查。 (三

13、)按组织方式不同,分为统计报表和专门调查。 (四)按资料搜集的方式不同,分为直接观察法、采访法和报告法。,统计调查方案,一、确定调查的任务和目的 这是所有调查必须首先确定的。,二、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调查对象就是统计总体,是由性质上相同的许多调查单位所组成。 调查单位也就是总体单位,它是指所要调查的组成总体的个体,也是在某项调查中登记其具体特征的单位,即调查项目的承担者。调查单位的确定决定于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 填报单位也称报告单位,是提供调查资料的单位。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有时一致,有时不一致。,三、确定调查项目和调查表,(一)拟定调查项目的条件: 1、选择的项目是调查目的和任务所需要的且

14、能取得资料的; 2、每一个项目应有确切的涵义和统一的解释; 3、各项目间尽可能彼此相互联系。,(二)拟定调查表,调查表一般由表头(名称、填报单位、时间等)、表体(项目名称、栏号、计算单位、标志值等)、表尾(签名、日期等)3部分组成。 调查表的形式一般有单一表和一览表两种。单一表是在一份表中只登记一个调查单位,适用于较详细的调查。一览表是在一份表中登记若干调查单位,适用于调查项目不多的调查。,四、确定调查时间和期限,调查时间是调查资料所属的时间。如果所调查的是时期现象,就要明确规定反映调查对象从何年何月起到何年何月止的资料;如果所要调查的是时点现象,就要明确规定统一的标准时点。 调查期限是进行调

15、查工作的时限,包括搜集资料和报送资料的整个工作所需的时间。,五、调查工作的组织实施,组织领导机构和人员配备情况;调查的方式方法;调查前的准备工作;资料报送办法;调查经费的预算和开支办法;提供公布调查结果的时间等。,第二节 统计调查方法,一、统计报表 二、普查。 三、抽样调查 四、重点调查 五、典型调查,一、统计报表,(一)统计报表的含义 统计报表:是按国家统一规定的表式、统一的指标、统一的报送程序和报送时间,自上而下统一部署,自下而上逐级提供基本统计资料的一种统计调查方法。计报表所包含的范围比较全面,项目比较系统,指标的内容相对稳定。因此,它是统计调查中取得统计资料的一种重要调查方式。 (二)

16、统计报表的特点 统一性、全面性、可靠性和连续性等特点。,(三)统计报表的种类,1、按调查范围不同,统计报表可分为全面调查统计报表和非全面调查统计报表。 2、按报送周期不同,统计报表可分为年报、日报、旬报、月报、季报和半年报 3、按填报单位不同,统计报表可分为基层报表和综合报表。,二、普查,普查:是根据统计任务的特定目的而专门组织的一次性全面调查。,(一)普查的特点 1、普查一般适用于一定时点现象 2、普查比其他任何调查方式都更能掌握大量、全面、详尽的统计资料 (二)普查的原则 A、必须统一规定普查的标准时间 B、在普查范围内各调查单位尽可能同时行动 C、规定的调查项目不能任意改变或增减 D、普查时间尽可能短,三、抽样调查,抽样调查为非全面调查,它是以概率论为理论基础,按随机原则,从总体中抽取一部分单位进行观察、登记,并据以推算总体全部单位数量特征的一种调查。,(一)抽样调查的作用 1、对一些社会现象不可能或不必要进行全面观察时,应采用抽样调查; 2、用于对普查资料进行修正、补充。 (二)抽样调查的特点 1、按随机原则抽取调查单位。 2、以部分推断总体。 3、可以计算和控制抽样误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