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程检测培训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5108867 上传时间:2018-09-24 格式:PPT 页数:51 大小:1.6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鹏程检测培训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鹏程检测培训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鹏程检测培训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鹏程检测培训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鹏程检测培训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鹏程检测培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鹏程检测培训(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抗光热辐射隔热涂料检测方法,北京金蓝海纳米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新材料研发部,主要内容:,本报告详细介绍了我公司生产涂料产品的检测方法,具体内容有以下两方面。 一.JC/T1040-2007检测项目。 二. 公司自检项目。,一.JC/T1040-2007 检测项目,1.1 JC/T1040-2007的技术要求 1.2实验环境 1.3基材的选择、处理及样板制备 1.4项目检测方法 1.5检验规则 1.6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1.7规范性引用文件,1.1 JC/T1040-2007技术要求,1.2实验环境,试板状态调节和实验温湿度符合GB9278的规定。标准环境条件:温度(23士2),相对湿度50士

2、5%。,1.3基材的选择、处理及样板制备,1.3.1基材的选择 太阳反射比和半球发射率实验所用基材为铝合金板,厚度不超过1mm,铝合金制板表面不应有阳极氧化、着色等处理。 其他制板基材均为高密度级温石棉纤维水泥平板(厚度4mm-6 mm)。 1.3.2基材的处理 铝合金板的处理:适当清洗剂清洗或400#砂纸打磨 石棉板的处理:用干布擦去灰尘,在标准条件下放置最少3周。选着光滑的一面进行涂料。,1.3.3样板的制备 1.3.3.1拉伸性能及不透水性试验的制备 将涂料在容器中充分搅拌混合均匀,倒入规定的涂膜模具(见图1)中,至少分两道涂覆,每次间隔24h,最后一次用不锈钢刮板把表面刮平,并在标准实

3、验条件下养护120h,脱模后,涂膜反过来继续在标准实验条件下养护120h 。涂膜表面应光滑平整,无明显气泡、裂纹等缺陷。为脱模方便可以涂覆硅类脱模剂。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试样最终干膜厚度为(1.00.2)mm,不透水性试样干膜厚度为(1.50.2)mm。,1.3.3.2太阳反射比和半球发射率试样的制备 将涂料在容器中充分搅拌混合均匀,用涂布器或刮板分两道涂覆在铝合金板表面,涂膜干膜厚度为0.2-0.3 mm,要求涂层平整,无起泡、裂痕等缺陷。涂布两道的时间间隔水性产品为6h,溶剂型产品为24。养护时间为168h。最终的试样尺寸为40 mm*40mm。 1.3.3.3其他性能试样的制备,1.4项

4、目检测方法,1.4.1 容器中的状态 1.4.2 施工性 1.4.3 涂膜外观 1.4.4 低温稳定性 1.4.5 干燥时间(表干) 1.4.6 耐碱性 1.4.7 耐水性 1.4.8 耐洗刷性 1.4.9 耐沾污性 1.4.10 涂层耐温变性 1.4.11太阳反射比 1.4.12半球发射率 1.4.13拉伸强度 1.4.14断裂伸长率 1.4.15耐人工老化性 1.4.16不透水性 1.4.17水蒸气透湿率,1.4.1 容器中的状态,1.4.1.1技术要求:搅拌后无硬块、凝聚,呈均匀状态 1.4.1.2操作方法:打开包装容器,用搅棒搅拌后目测有无硬块、凝聚现象,是否易于混合均匀。 1.4.1

5、.3检验结果:是否通过 1.4.1.4单项判定:是否合格,1.4.2 施工性,1.4.2.1技术要求:涂刷二道无障碍 1.4.2.2操作方法:按照产品说明书的涂布量,用刷子在试板(石棉纤维水泥板430*150*4-6mm)平滑面上涂刷试样,涂刷后使试板的长边呈水平方向,短边与水平面呈约85度竖放。水性产品放置6h、溶剂型产品放置24h后,再用同样方法涂刷第二道试样。在第二道涂刷时,若刷子运行无困难,则可视为“涂刷二道无障碍”。 1.4.2.3检验结果:是否通过 1.4.2.4单项判定:是否合格,1.4.3 涂膜外观,1.4.3.1技术要求:无针孔、流挂,涂膜均匀 1.4.3.2操作方法:将施工

6、性能实验后的试板在标准实验条件下放置24 h。目视观察涂膜是否均匀,有无针孔和流挂。 1.4.3.3检验结果:是否通过 1.4.3.4单项判定:是否合格,1.4.4 低温稳定性,1.4.4.1技术要求:无硬块、凝聚及分离 1.4.4.2操作方法:将试样装入约1L的塑料或玻璃容器内,大致装满,密封后放入(-52)的低温箱中,18h后取出容器,再于标准实验条件下放置6h。如此反复三次后,打开容器,充分搅拌试样,目视观察有无硬块、凝聚及分离现象。 1.4.4.3检验结果:是否通过 1.4.4.4单项判定:是否合格,1.4.5 干燥时间(表干),1.4.5.1技术要求:2h 1.4.5.2操作方法:按

7、GB/T1728-1979(1989)中表干乙法的规定进行。指触法:以手指轻触漆膜表面,如感到有些发粘,但无漆粘在手上,即认为表面干燥。 1.4.5.3检验结果:Xh 1.4.5.4单项判定:是否合格,1.4.6 耐碱性,1.4.6.1技术要求:48h无异常 1.4.6.2操作方法:按GB/T9265规定进行。三块试板中至少有两块未出现起泡、掉粉变色等异常现象,可视为“无异常”。取三块制备好的试板用松香和石蜡的混合物(质量比为1:1)将试板四周边缘及背面封闭。然后将试板面积的2/3浸入温度为232氢氧化钙饱和溶液中直至规定时间。浸泡结束后,取出试板用水冲洗干净,甩掉板面上的水珠,再用滤纸吸干。

8、立即观察涂层表面是否出现起泡、裂痕、剥落、粉化、软化和溶出等现象。对试板边缘约5mm和液面下约10mm内的涂层区域,评定时不计。 1.4.6.3检验结果:是否无异常 1.4.6.4单项判定:是否合格,1.4.7 耐水性,1.4.7.1技术要求:96h无异常 1.4.7.2操作方法:按GB/T1733-1993甲法规定进行。试板投试前除封边外,还需封背面。将三块试板浸入GBT6682-1992规定的三级水中,三块试板中至少有二块为出现起泡、掉粉、明显变色等异常现象,可视为“无异常”。 取三块制备好的试板用松香和石蜡的混合物(质量比为1:1)将试板四周边缘及背面封闭。然后将试板面积的2/3浸入温度

9、为232蒸馏水或去离子水中直至规定时间。浸泡结束后,取出试板用水冲洗干净,甩掉板面上的水珠,再用滤纸吸干。立即观察涂层表面是否出现失光、变色、起皱、生锈、起泡、裂痕、剥落、粉化、软化和溶出等现象。 1.4.7.3检验结果:是否无异常 1.4.7.4单项判定:是否合格,1.4.8 耐洗刷性,1.4.8.1技术要求:2000次 1.4.8.2操作方法:除试板的制备外,按GBT9266的规定进行。同一试样制备两块试板进行平行试验。洗刷至规定的次数时,两块试板中有一块未露出底材,则认为耐洗刷性合格。 洗刷介子:将洗衣粉溶于蒸馏水中配成(质量比)0.5%的溶液,起pH为9.5-10.0。 1.4.8.3

10、检验结果:2000 1.4.8.4单项判定:是否合格,1.4.9 耐沾污性,1.4.9.1技术要求:20 1.4.9.2操作方法:按GB/T 9780 规定进行。 取3块制备好的涂层试板用白度测定仪分别测其原始反射系数值。用软毛刷将1:1粉煤灰水按横向和竖向各两次均匀涂刷在试板涂层表面,在标准条件下自然干燥2h,然后用冲洗装置见下图水箱中的水冲洗粉煤灰涂层1min,试板离开出水口20cm,板面与水柱成45角。冲洗时均匀移动试板,使试板的各个部位都能经过落水点。冲洗完毕后,在规定的条件下,自然干燥4h。此为一个循环。经过按涂料产品标准规定的循环次数后,分别测定3块试板的反射系数,计算其耐沾污性。

11、涂层的耐沾污性用x沾污率来表示,按下式计算: x=(A-B)/(A-C)*100 x涂层的沾污率,% A涂层的原始反射系数值,% B涂层经沾污试验后的反射系数值,% C粉煤灰的反射系数值,% 结果取3块试板的算术平均值,精确至1%,单个值与平均值之误差应不大于10%。 1.4.9.3检验结果:具体数值 1.4.9.4单项判定:是否合格,1.4.10 涂层耐温变性,1.4.10.1技术要求:无异常 1.4.10.2操作方法:按JG/T25-1999的规定进行5次循环。循环后三块试板中至少应有两块未出现粉化、开裂、起泡、剥落、明显变色等异常现象,可视为“无异常”。称量甲基硅树脂酒精溶液或环氧树脂,

12、加入相应的固化剂。密封试件的背面及四边。放置24 h,将试板置于水温为232的恒温水槽中,浸泡18h,浸泡时试板间距不小于10mm,取出试板,侧放于试架上,试板间距不小于10mm,然后,将装有试件的试架放入预先降温至-202的低温箱中,自箱内温度达到-18时起,冷冻3h。从低温箱中取出试板,立即放入502的烘箱中,恒温3h。取出试板置于水温为232的恒温水槽中,浸泡18h,浸泡时试板间距不小于10mm,此为一个循环,循环5次。 取出试板标准条件下放置2h,然后检查试板涂层有无粉化、开裂、剥落、起泡等现象并与留样试板对比颜色变化及光泽下降的程度。 结果评定: 粉化:用手擦拭涂层观察有无掉粉现象;

13、 开裂:观察涂层有无开裂现象; 剥落:观察涂层有无剥落露底现象; 起泡:观察涂层有无起泡空鼓现象; 变色与留样试板对比颜色光泽有无明显变化; 必要时可绘图记录涂层变化的现象及部位; 每组试验中至少有两块试板无粉化、开裂、剥落、起泡、明显变色等现象者为合格。 若因底板开裂等原因引起涂层破坏则该组试验必须重新进行。 1.4.10.3检验结果:是否通过 1.4.10.4单项判定:是否合格,1.4.11太阳反射比,1.4.11.1技术要求:0.83 1.4.11.2操作方法:按GJB2502-1996中方法210的规定进行。送样计量院检测。 备注:基材铝合金板(表面不应有阳极氧化、着色等处理)厚度不超

14、过1mm。制备:将涂料在容器中充分搅拌混合均匀,用涂布器或刮板分两道涂覆在铝合金板表面,涂膜干膜厚度为0.2-0.3 mm,要求涂层平整,无起泡、裂痕等缺陷。涂布两道的时间间隔水性产品为6h,溶剂型产品为24。养护时间为168h。最终的试样尺寸为40 mm*40mm。 1.4.11.3检验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三位 1.4.11.4单项判定:是否合格,1.4.12半球发射率,1.4.12.1技术要求:0.85 1.4.12.2操作方法:按GJB2502-1996中方法310的规定进行。送样计量院检测。 备注:基材铝合金板(表面不应有阳极氧化、着色等处理)厚度不超过1mm。制备:将涂料在容器中充分搅

15、拌混合均匀,用涂布器或刮板分两道涂覆在铝合金板表面,涂膜干膜厚度为0.2-0.3 mm,要求涂层平整,无起泡、裂痕等缺陷。涂布两道的时间间隔水性产品为6h,溶剂型产品为24。养护时间为168h。最终的试样尺寸为40 mm*40mm。 1.4.12.3检验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三位 1.4.12.4单项判定:是否合格,1.4.13拉伸强度,1.4.13.1技术要求:1.0MPa 1.4.13.2操作方法:按GB/T16777-1997中第8章的规定进行。 拉伸速度为200mm/min。 将试件在标准条件下放置至少2h,然后用直尺在试件上划好两条间距25m m的平行标线,并用厚度计测出试件标线中间和两

16、端三点的厚度,取其算术平均值作为试样厚度,装在拉伸试验机夹具之间,夹具间标距为70 mm,以200 mm/min(聚丙烯酸醋类)拉伸速度拉伸试件至断裂,记录试件断裂时的最大荷载,并量取此时试件标线间距离(L1),精确至0. 1 mm,测试五个试件,若有试件断裂在标线外,其结果无效,应采用备用件补做。 拉伸强度计算:P=F/A P拉伸强度,MPa; F试件最大载荷,N; A试件断面面,慢慢mm2。 A=b*d b试件工作部分宽度,mm; d试件实际厚度,mm。 1.4.13.3检验结果:保留小数点后2位 1.4.13.4单项判定:是否合格,1.4.14断裂伸长率,1.4.14.1技术要求:100 1.4.14.2操作方法:同1.4.13.2。 断裂伸长率计算:L=(L1-25)*100/25L试件断裂时的伸长率,%;L1试件断裂时标线间的距离,mm;25拉伸前标线间的距离,mm。 1.4.14.3检验结果:整数 1.4.14.4单项判定:是否合格,1.4.15耐人工老化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