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职业防护ppt课件

上传人:资****亨 文档编号:55109108 上传时间:2018-09-24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4.6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艾滋病职业防护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艾滋病职业防护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艾滋病职业防护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艾滋病职业防护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艾滋病职业防护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艾滋病职业防护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艾滋病职业防护ppt课件(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艾滋病病毒职业防护,1,目的,目 的宣传艾滋病知识, 降低对艾滋病的恐惧 消除对艾滋病的歧视 预防艾滋病职业暴露,保护医务人员安全。,2,主要内容,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艾滋病的职业暴露 如何预防艾滋病的职业暴露 职业暴露后的处理措施 安全注射 手卫生,3,4,HIV对消毒剂的,HIV理化特点 离体后的HIV抵抗力很弱,几乎所有的消毒剂在短时间内均可将其灭活; HIV病毒对热很敏感,WHO推荐加热100 20分钟; HIV病毒不耐酸,较耐碱; 酒精具有良好的灭活作用,70%酒精只需1分钟即不能检出RT酶活性; HIV对紫外线不敏感。,5,艾滋病传播途径,6,艾滋病的易感人群,人类对HIV普遍易感,

2、但其感染与人们的行为密切相关,具有高危行为的人群感染的机会较大,如男性同性恋者、暗娼、静脉吸毒者、95年左右的有偿供血者以及与HIV携带者经常有性接触(如HIV感染者的配偶)或血液接触机会的人(如医护人员、实验室检验人员)都属高危人群。,7,艾滋病职业暴露,8,艾滋病职业暴露定义,医务人员从事诊疗、护理等工作过程中意外被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者艾滋病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皮肤或者粘膜,或者被含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的针头及其他锐器刺破皮肤,有可能被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情况 。,9,艾滋病职业暴露形势,中国的艾滋病感染率呈上升趋势(年轻化、老龄化) 医务人员接诊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逐渐增多

3、医务人员对HIV知识,尤其是职业暴露相关知识未普及 医务人员已成为因职业感染HIV的一个高危人群,10,常见职业暴露的方式,针刺 58.4% 皮损 22.7% 黏膜污染 11.2% 割伤 7.7% 注:锐器伤是发生职业暴露最主要的途径。,11,职业暴露的暴露源,HIV感染者或艾滋病人的血液、含血体液、精液、阴道分泌物、含HIV的实验样本、生物制品、器官等。,12,职业暴露特点,艾滋病的潜伏期很长,HIV感染者从外表无法辨别,却具有传染性 艾滋病没有特异的临床表现,病人常到各科就医,就诊时不易及时做出正确诊断 医务人员面对更多的是潜在的传染源 多发生在非传染科室,13,职业暴露常见人群,护理人员

4、:在给HIV感染者或艾滋病人抽血、注射时,被针头刺伤;或其伤口接触到感染者或病人的血液、含血体液等。 国外曾报道2名护士在护理艾滋病人过程中,不小心将沾有病人血液的针头刺伤脚背皮肤,分别在27天和45天出现HIV抗体阳性;。,14,职业暴露常见人群,外科或妇产科医生在给HIV感染者或艾滋病人做手术时,被手术刀割伤或被缝合针刺伤; 口腔医生在给HIV感染者或艾滋病人拔牙或镶牙时,被病人的牙齿刮伤或被医疗器具损伤;,15,职业暴露常见人群,血库或化验室的工作人员被带有HIV的针头或玻璃损伤;或有伤口的部位接触到被HIV污染的血液、含血体液; 血液透析人员的伤口接触到HIV感染者或艾滋病人的血液、含

5、血体液;,16,不会发生职业暴露的情况,不直接接触血液和感染性体液的情况下给HIV感染者或艾滋病人做常规体检。 接触到HIV感染者或艾滋病人的尿液、汗液、粪便、泪流。 和HIV感染者或艾滋病人谈话,握手,17,职业暴露后的危险性,感染率还是很低的 粘膜暴露其感染率为0.09% 皮肤暴露如针刺后,其感染率为0.33% 职业暴露后的HIV感染与下列几方面密切相关 暴露接触的面积大小、深度 接触HIV污染物的多少 污染物中HIV的含量 针头刺伤深度;有可见血液从伤口溢出;针头刺破了静脉和动脉; 污染源来自于晚期HIV感染者(病毒载量高),18,暴露的风险,最危险 空心针深刺,带血量多 感染源病毒载量

6、高 一般危险 实心针,带血少 粘膜暴露/破损皮肤暴露 危险最小 皮肤完整 尿液、唾液、眼泪、汗液暴露,暴露的风险,暴露的风险,19,如何预防艾滋病职业暴露?,医务人员预防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的最基本措施应当遵照标准预防原则,对所有病人的血液、体液及被血液体液污染的物品均视为传染性物质,医务人员接触这些物质时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请记住:不仅仅是接触血源性病原体检测阳性的血液体液等物质时需要采取防护措施,而是接触所有患者都需要采取防护措施。,20,标准预防原则,所有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需进行隔离,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或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黏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防护措

7、施。 根据传播途径采取接触隔离、飞沫隔离、空气隔离、是预防医院感染成功而有效的措施 。,21,防护措施,标准预防的主要内容: 洗手:预防感染最简单、最有效、最重要的技术。 戴手套:接触病人渗出物、血液时,必须戴手套;建议诊疗及护理HIV患者戴双层手套,脱去手套一定记得洗手。 戴口罩和防护镜:为防止血液或体液等传染物质溅到面部、眼部、口腔、鼻腔黏膜时,必须戴具有防渗性能的口罩和防护镜。 穿隔离服:有可能发生血液、大面积飞溅或操作时有可能污染医务人员的衣服时,应当穿上具有防渗性能的隔离服或者围裙。,22,进行直接接触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血液、体液的操作时,操作者应戴双层保护手套。 外科医生在给艾滋病患

8、者做手术时,应穿两件一次性手术服。 妇产科医护人员接生时应穿防水围裙,以避免羊水喷溅污染。 艾滋病病人用过的注射器应放入防锐容器内集中处理。 总之,工作中应注意采取一些可以保护自己不被对方刺伤,或避免直接接触工作对象血液的方法,要特别做好自我防护工作。,请记住小小的细节,23,注意,无论什么情况下,不要把用过的器具传递给别人。 千万不要向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针头上盖针头套。不要用手毁坏用过的注射器。 在创口缝合时,要特别注意减少意外刺伤。 把用过的注射器放到专门的容器中,统一处理。 勿将锐利废弃物同其它废弃物混在一起。 勿将锐利废弃物放在儿童可以接触到的地方。,24,针刺伤的处理流程,职业暴露后

9、应急处理措施,一挤二冲三消毒四上报,25,立即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黏膜。 如有伤口,应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 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用消毒液如75%乙醇或0.5%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被接触的粘膜,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 不推荐腐蚀性药物局敷或局部注射抗生素,职业暴露后应急处理措施,26,对职业暴露级别的评估,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尽快防保科报告,由专业人员对职业暴露的级别进行评估,决定是否进行药物预防; 如需用药,应在4小时内用药; 越早越好;,27,实施预防性用药,1、预防性用

10、药方案分为基本用药和强化用药程序,连续使用28天。 2、预防性用药应当尽早开始,最好在4小时内实施,最迟不得超过24小时;即使超过24小时,也应当实施预防性用药。,28,暴露后的监测,立即抽取被暴露者的血样作HIV抗体本底检测,以排除是否有既往HIV感染。,29,随访和咨询,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应当给予随访和咨询。在暴露后当日、第6周、12周及6个月要对其本人进行HIV抗体检测,对服用药物的毒副作用进行监控和处理。,30,安全注射,31,阻断院感注射传播,让注射更安全(2015-2018年) 专项工作指导方案,如何保证安全注射: 1.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防护导则2.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11、3.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致力于减少因非必要注射、非安全注射导致的医疗保健相关感染和医务人员相关职业暴露事件的发生,保障患者安全和医务人员职业安全。,32,基本概念,注射包括:肌内注射、皮内注射、皮下注射、静脉输液或注射、牙科注射、采血、各类穿刺、穴位注射等。安全注射是指对接受注射者无害、实施注射操作的医务人员不暴露于可避免的风险、以及注射后的废弃物不对环境和他人造成危害。安全注射三要素:1.阻断接受注射患者可能获得的感染。2.阻断注射操作者或参与者因职业暴露而可能获得的感染。3.阻断因接触处理不当的注射用具而可能获得的感染。,33,(一) 无菌操作技术方面,1.注射前需确保注射器和药物处于有效期内

12、且外包装完整。 2. 疑似有污染的药品不可以使用。 3. 消毒剂在有效期内使用。 4.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器及其针头不能重复使用(需要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用”)。 5.皮肤消毒后应完全待干后再进行注射。 6.使用同一溶媒配置不同药液时,必须每次更换使用未启封的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器和针头抽取溶媒。 7.注射操作前应进行手卫生。 8.皮肤消毒后不应再用未消毒的手指触摸穿刺点。 9.必须使用多剂量用药时,必须做到一人一针一次使用。 10.操作后应进行手卫生。,(一) 无菌操作技术方面,34,1.禁止双手回套针帽。 2.禁止用手分离注射器针头。 3.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时,需戴手套。 4.禁止手持锐器

13、随意走动。 5.禁止将针等锐器随手传递。 6.进行侵袭性治疗、护理操作中,要保证充足的光线,防止被针头、缝合针、刀片等锐器刺伤或划伤。,(二) 锐器伤防护方面,(二)锐器伤的防护,35,(三) 医疗废物处置方面,1. 锐器盒需防渗漏、防穿透。 2. 锐器使用后应立即放入锐器盒内。 3. 应正确使用锐器盒。 4. 锐器盒在转运过程中应密闭,避免内容物外漏或溢出。 5. 锐器盒放置的位置应醒目且方便使用。,(三)医疗废弃物的处置,36,手卫生,37,清洁的手,呵护健康(2015-2018 年) 专项工作指导方案,工作主题:清洁的手,呵护健康,清洁的手,呵护健康(2015-2018 年)专项工作指导

14、方案,38,手卫生相关定义,手卫生:为医务人员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 洗手:医务人员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 去除手部皮肤污垢、碎屑和部分致病菌的过程。 卫生手消毒:医务人员用速干子消毒剂揉搓双手,以减少手部暂居菌的过程。 外科手消毒:外科手术前医务人员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再用手消毒剂清除或者杀灭手部暂居菌和减少常居菌的过程。使用的手消毒剂可具有持续抗菌活性。 洗手依从性:是指医务人员能够按照洗手(手消毒)指征坚持必要的洗手次数,并且洗手的步骤、时间和范围都符合规定,依从性也称顺从性、顺应性,指医生按规定进行洗手。,39,一般手卫生设施,洗手用水:流动水 水 龙 头:

15、非手触式 清 洁 剂:皂液 手消毒剂:酒精性无水洗手液 干手设施:纸巾、干手器、小方巾 注意事项:钟、洗手指示图,注意:盛放皂液的容器宜为一次性使用,重复使用的容器应每周清洁与消毒。皂液有浑浊或变色时及时更换,并清洁、消毒容器。,40,WHO手卫生洗手的指征,41,七步洗手方法:口决(内、外、夹、弓、大、立、腕),标准七步洗手法,42,手卫生的人人需掌握的要点:,洗手指征: 二前三后:接触病人前、进行清洁/无菌操作前、接触病人后、接触病人周围环境后、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后 七部洗手法的口决:时间到位 内、外、夹、弓、大、立、腕 手卫生原则: 1、当手部有血液或其他体液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应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 2、手部没有肉眼可见污染时,宜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43,最危险的是,你根本不知道有危险!,44,谢谢!,4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