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3.1能源资源的开发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3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5107149 上传时间:2018-09-24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 3.1能源资源的开发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中地理 3.1能源资源的开发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高中地理 3.1能源资源的开发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高中地理 3.1能源资源的开发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高中地理 3.1能源资源的开发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 3.1能源资源的开发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 3.1能源资源的开发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3(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第三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第一节第一节 能源资源的开发能源资源的开发一、资源开发条件 自主学习(教材 P40P42) 1能源的分类。 (1)可再生能源:包括水能、风能、生物能、潮汐能、太阳能等。 (2)非可再生能源:主要指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物能源,其储量对人类历史来说是 有限的。 2资源开发评价。 (1)资源优势:储量丰富、分布范围广、煤种齐全、煤质优良、开采条件好。 (2)开采条件:多中厚煤层,埋藏浅,适于露天开采和大规模机械化开采,富含煤层气 (甲烷)。 (3)市场条件: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能源消费供不应求,能源消费量不断 增加。 (4)区

2、位条件:地处我国中部地区,邻近主要消费市场。 (5)交通条件:有京包、石太、太焦、大秦、神黄等铁路通过,交通比较便利。 合作探究 阅读教材“图 3.1 山西省主要煤田和煤矿分布图”和“图 3.2 中国与世界能源消费结 构” ,完成 13 题。 1山西省煤炭资源优势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案:储量丰富、分布广泛、煤种齐全、煤种优良。2中国的能源消费结构对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有什么意义? 答案: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并且这种能源消费结构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不 会改变,使山西省的煤炭资源具有广阔的市场,必然会加速山西省煤炭资源的开发。3山西的地理位置对煤炭资源开发有什么影响? 答案:位置适中,有多条铁

3、路通过,交通便利。同步辅导 要点归纳 1开发条件评价的内容 区域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规模和方向由区域能源开发条件所决定,具体如下图所示。2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的优势条件评价 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的优势条件评价。 山西煤炭能源基地的形成与其优越的开发利用条件密切相关,其优势条件的评价具体 分析如下图所示。难点解惑 开发条件与开采条件的区别 区域的开发条件包括区域的资源状况、市场条件、交通条件等;而开采条件仅是资源 状况中的一种。知识拓展 能源的分类 (1)按性质分: 可再生能源水能、风能、生物能、潮汐能、太阳能等 不可再生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物能源 (2)按形成和来源分: 来自太阳辐射生物能、煤

4、、石油、天然气、水能、风能等 来自地球内部地热能、核能 来自天体引力潮汐能 (3)按转换加工分: 一次能源从自然界直接获取:煤、石油、天然气、太阳能、生物能、地热能 二次能源通过加工转换:电能、汽油、柴油、沼气能、焦炭、蒸汽 (4)按利用状况分: 常规能源已被利用,目前仍大规模利用:水能、生物能、煤、石油 新能源最近才被利用且未能大规模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核能、沼气同步检测对山西省成为我国重要煤炭能源基地的条件,正确描述的是(B) A煤炭资源丰富,但开采条件一般 B我国经济发展需求日增,市场广阔 C地处我国西北地区,交通条件较差 D煤炭资源开发资金充足,技术先进 解析:本题考查对山西煤

5、炭资源开发的条件的理解,山西煤炭资源丰富,埋藏浅开采条件优,由于我国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故市场广阔;山西不属于西北地区,位于我国中 部,经济欠发达,开发资金不足,技术落后。二、能源基地的建设 自主学习(教材 P42P44) 1目的:充分发挥山西省的煤炭资源优势,加快山西煤炭的开采和加工转化。 2具体措施: (1)扩大煤炭开采量。 如图中的大同、平朔、西山、沁水、霍西、河东等大型煤炭基地的建设。(2)提高晋煤外运能力。 逐步形成了以铁路运输为主、公路运输为辅的煤炭外运路网体系。 (3)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 建设坑口电站:使电力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变输煤为输电。 发展炼焦业:为冶金工业发展提供能源,

6、向外输出焦炭。合作探究 山西临近黄河,晋煤外运为什么不用水运? 答案:黄河流量较小,水位季节变化很大,且黄土高原上多峡谷,河流落差大,水流 湍急,航运价值不高。同步辅导 要点归纳 山西能源基地建设的措施总结 能源基地建设,介绍了我国建设山西省能源重化工基地的做法,这些措施是围绕着充 分发挥山西省的煤炭资源优势,加快煤炭的开采和加工转化这一中心展开的,现归类总结 如下图。同步检测 至 2020 年,中国将增建多座核电站。目前浙江三门核电站、辽宁红沿河核电站、广东 阳江核电站和山东乳山红石顶核电站等工程正全面展开,读图回答 12 题。1我国在图示区域建核电站的主要原因或目的是(B)A经济发达,科技

7、领先,建站优势明显 B缓解能源供应紧张的状况 C人口稠密,交通便利,建站优势明显 D解决矿产资源贫乏的问题 解析:图示核电站都位于我国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该区域能源供应紧张,建核 电站的主要目的是缓解能源紧张的状况。2关于在我国大力发展核电的意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C) A加速发展多元化能源供应体系,提高清洁能源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 B应对我国国内能源紧张的状况,填补能源需求缺口 C是我国的宏观能源形势及建立节约型社会的唯一举措 D可改善我国的生态环境,尤其是有利于改善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大气质量 解析:建核电站是属于开发新能源,而节约能源,减少能源损耗,提高能源利用率是 节约型社会倡

8、导的重要举措,不是唯一举措。三、能源的综合利用 自主学习(教材 P44P46)1现状:产业结构十分单一经济效益低下 生态环境问题严重)2产业结构调整煤电铝 煤焦化 煤铁钢)3结果:形成以能源、冶金、化工、建材为主的多元结构,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升级。合作探究 山西省发展冶金工业的资源优势是什么? 答案:铝土矿资源丰富和电力充足。同步辅导 要点归纳 能源综合利用前后的对比对比项目能源综合利用前能源综合利用后产业结构单一结构多元结构主导产业煤炭工业(采掘工业)原料工业(冶金、化学、建材)能源综合利用程度低程度高输出产品原煤输出电力、煤气和液化气、焦炭、钢材、 铝制品、化工产品结果经济效益低下,生态环境

9、问题 严重提高了能源的综合利用程度和附加值, 实现了产业结构升级产业链煤炭生产原料输出煤电铝、煤焦化、煤铁 钢难点解惑山西省建设万家寨引水工程原因 (1)社会经济因素:能源重化工业发展需要消耗大量的水资源 (2)自然地理条件:山西省位于季风区边缘,降水量 400600 mm 之间,地表水比较缺 乏。 同步检测 山西是我国煤炭输出最多的省区,随着煤炭深加工的发展,生产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 化,下图是山西某地煤炭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示意图,读图回答 12 题。1据图判断,该地生产结构的变化主要表现在(B) A促进交通运输网的建设 B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 C促进相关产业的转移 D提高煤炭产量 解析:从

10、结构图中可以看出,该产业结构延长了产业链,故可以得到答案。2该地生产结构变化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D) A实现了废弃物的零排放 B减缓了当地气候变暖的趋势 C减少了当地大气污染物 D加剧了当地水资源的短缺 解析:产业结构实现了对废弃物的部分回收,但是仍然有废弃物排放;在燃煤发电过 程中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污染物增加,会加剧全球变暖的趋势;在冶金、炼铁、炼钢过 程中需要大量的水资源进行冷却,山西省水资源并不丰富,会加剧当地水资源的短缺四、环境的保护与治理 自主学习(教材 P46P48) 1工矿区生态环境建设。(1)生态问题的成因露天矿表土的剥离 井矿巷道的建设 矿区道路的铺设)(2

11、)治理措施:通过工程及生物措施,结合土地的复垦,建立集约经营的高效蔬菜、水 果及肉蛋奶生产基地。 2 “三废”的治理。 (1)“三废”的产生:燃煤发电、洗煤、炼焦等。(2)治理措施。 以技术创新为先导。 改变传统的煤炭资源开发利用模式。 提高煤炭的综合利用技术和废弃物利用技术。 推进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 3调整产业结构。 (1)调整原有重化工业,使其产品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发展。 (2)大力发展农业、轻纺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旅游业,降低重化工业比重。合作探究 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为什么必须与生态环境治理同步? 答案: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较大。如:露天矿表土的剥离、矿井巷 道的建设

12、、矿区道路的铺设等,都需要大面积开挖地表,排弃大面积土石,如果处理不当, 就会造成严重的生态问题;燃煤发电、洗煤、炼焦等重化工业的发展极易造成大气污染和 水污染等。因此,能源开发利用必须与生态环境治理同步。同步辅导 要点归纳 环境保护与治理的方法和手段 (1)生态环境建设。(2)提高煤的利用技术。(3)“三废”的治理。(4)调整产业结构。难点解惑 1图示法解读三废的治理2图示法理解对重化工业的调整同步检测读下列露天采煤区生态建设图,完成 14 题。1黄土高原很多地区都能够建设露天煤矿的原因是什么? 2露天煤矿易对自然环境产生的危害有哪些? 3露天矿区建设隔离护坝的原因是什么? 4复垦区对环境的

13、作用是什么? 解析:(1)黄土高原地区煤炭资源储量十分丰富,煤田多为中厚煤层,且黄土高原土质 疏松,易于开挖露天煤矿。 (2)露天煤矿的开发必定会破坏地表植被,加剧水土流失和荒漠化,导致沙尘增加,污 染大气。 (3)隔离护坝具有防止污染物和废弃物进入河流和对矿区进行保护,防止矿区被洪水冲 垮的作用。 (4)复垦主要目的是恢复自然植被,减少水土流失和荒漠化,保护土地,减少污染。 答案:(1)当地煤矿资源埋藏浅,煤层厚且稳定。 (2)破坏植被,加剧水土流失;地表裸露,产生沙尘,污染大气;露天采矿,雨水冲刷 下渗,污染水源。 (3)保护河道和矿区,防止废弃物进入河道,防止洪水冲毁矿区。 (4)恢复植

14、被,减少水土流失,保护土地,减少大气污染和水污染。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能源的叙述,正确的是(D) A人类使用的能源主要有四类:常规能源、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和非可再生能源B可再生能源包括水能、风能、生物能、天然气等 C非可再生能源包括煤炭、石油、地热能、沼气等 D充足的能源供应是保证区域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条件 解析:A 中能源按照性质可以分为可再生能源和非可再生能源,按照利用状况可以分 为常规能源和新能源,所以人类使用的主要能源主要有两类;B 中天然气不属于可再生能 源;C 中地热能是属于可再生能源;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都需要消耗资源,资源是区域发 展的重要条件。20 世纪 60

15、年代,已是工业制成品主要出口国的荷兰发现大量天然气,政府将天然气 作为支柱产业,出口剧增,经济立现繁荣,却也埋下隐患,其他工业遭到削弱。10 年过去, 当天然气资源开始趋向枯竭,荷兰政府不得不面对出口下滑、收入下降、失业人口陡升的 困境。国际上把这种资源产业短期繁荣后留下的后遗症,称为“荷兰病” 。据此完成 23 题。 2下列城市会出现“荷兰病”的是(D) A株洲 B桂林 C拉萨 D大庆 解析:由题干中“荷兰病”的定义可知,会出现“荷兰病”的城市为资源型城市,这 四个城市中只有石油城大庆。3如果这类城市要避免“荷兰病”的出现,可采取的措施不正确的是(A) A关停资源型产业,大力发展新兴工业 B

16、完善交通网,加强对内对外联系 C合理规划,保护环境,完善基础设施 D因地制宜,发展第三产业和旅游业 解析: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升级不能一刀切的关停资源型产业,所以 A 错误。我国部分年份能源消费总量及构成如下表所示。完成 45 题。4.关于 20092013 年我国能源消费的叙述,错误的是(A)A石油消费量呈下降趋势 B能源消费总量呈上升趋势 C能源消费构成以煤炭为主 D能源消费构成逐步优化 解析:我国能源消费构成中的石油消费量呈上升趋势。5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我国未来能源消费应(C) 以煤炭为主,加大煤炭开发规模和数量 充分利用丰富的水能资源,大力发展水 电 积极稳妥地发展核电 因地制宜开发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等清洁能源 A B 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