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心房颤动的心律控制和心率控制课件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5101531 上传时间:2018-09-24 格式:PPT 页数:61 大小:6.0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临床医学心房颤动的心律控制和心率控制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临床医学心房颤动的心律控制和心率控制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临床医学心房颤动的心律控制和心率控制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临床医学心房颤动的心律控制和心率控制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临床医学心房颤动的心律控制和心率控制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临床医学心房颤动的心律控制和心率控制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医学心房颤动的心律控制和心率控制课件(6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心房颤动的心律控制和心率控制,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心内科 解玉水,从循证到实践,指南,临床调研 / 注册研究,随机临床试验,临床实践,心房颤动(AF)的临床危害,死亡:独立危险因素,死亡率增加一倍 卒中:AF引起的卒中占20%,更高致残率 住院:占因心律失常住院者1/3,原因包括ACS、心衰加重、血栓栓塞、心律失常本身等 认知障碍:包括血管性痴呆 左室功能受损:从无改变直至心动过速性心肌病 生活质量和运动能力:明显降低,与AF有关联的心血管疾病,衰老:40-50岁0.5%,80岁以上者5-15% 高血压:AF发生及AF相关并发症独立危险因素 症状性心力衰竭:30%的AF患者NYH

2、A-级 心动过速性心肌病:无其他器质性心脏病依据时 心脏瓣膜病 心肌病:约10%的AF可能是少见的心肌病 先心病 冠心病、COPD、糖尿病、甲亢等,AF的电生理学机制,触发因素(trigger)+维持基质(substrate) 局灶机制(focal mechanism):肺静脉内以及前庭部位心肌细胞不应期短,肌纤维排列紊乱,在阵发AF,快速电活动多位于肺静脉内及前庭部位 多子波学说:AF 维持依靠多个独立运行的除极波来完成,其相互碰撞、抵消或融合。在持续或永久AF,拥有较高自主频率的部位广泛分布在整个心房 遗传易感性:心脏离子通道病、家族性AF等,编码心房肽的基因变异,肺静脉内环状电极,肺静脉

3、电图,肺静脉电图,AF的临床分型 -2011年ESC指南,新诊断AF:首次发现,持续时间并不确定 阵发性AF:指48小时内自行终止的AF 持续性AF:指AF发作持续7天以上或需要药物、 直流电进行复律才能终止者 长期持续性或持久性AF:持续时间1年且决定 采取心律控制策略者 永久性AF:指转复窦律失败或复律后短期内又复发的患者,或患者及医师均接受其存在者 附加:无症状性AF,AF的类型图解,AF引起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心房协同收缩功能丧失 心室率过快 心室率不规整 心肌血流降低 二尖瓣返流 心房心室重构致心动过速性心肌病,AF患者的临床评估 -心电图检查,心律:证实AF 左室肥厚 P波时限、形态

4、、颤动波等 预激 束支阻滞 陈旧性心梗 其他房性心律失常 QRS、QT间期的测量等,AF的临床评估 -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有无心瓣膜病 左心房和右心房大小 左室大小、功能 肺动脉压 左室肥厚程度 左心房血栓(灵敏度低) 心包疾病,经食道心超以及电生理检查,检测左心房血栓(左心耳部),指导AF转复 电生理检查:澄清宽QRS波心动过速机制,鉴别易于诱发的心律失常如房扑或室上速,寻找消融靶点或改良房室结,AF的初步治疗,缓解症状:控制心室率或复律 与AF相关危险评估:症状严重度,从无症状到活动受限,卒中危险,CHA2DS2VASc评分,寻找AF促发因素或疾病(如体育锻炼、饮酒、外科手术、高血压、冠心

5、病、心衰等),心律失常的并发症,急性期心率控制药物,I.V异搏定:适于心室率过快,不伴预激,无严重心衰、慢-快综合症,可鉴别AF、AFL或SVT I.V-受体阻断剂:适于心室率过快,美托洛尔2.5-5mg,低血压、急性心衰、SSS、二度及以上AVB者禁用 I.V洋地黄:适合心室率过快伴心衰或血压偏低者 I.V胺碘酮:适合心室率过快伴心衰或血压偏低以及预激综合症患者,急性期心室率过慢处理,阿托品 异丙肾上腺素 紧急电复律:R波同步 置入临时起搏器,新发AF的药物复律治疗 -2010年ESC指南,优点:无须催眠或麻醉,有利于后续药物治疗 缺点:成功率低,需心电监护,药物副作用 药物致心律失常作用:

6、获得性QT延长(Torsade de pointes),窦性停搏,AVB 优先考虑药物复律且无器质性心脏病时,建议使用氟卡因或心律平(类推荐) 伴有器质性心脏病者推荐胺碘酮(类推荐) 无器质性心脏病者,部分可使用单次较高剂量氟卡因(200-300mg)或心律平口服(450-600mg)(a类推荐),有关直流电(DCC)复律的建议 -2010年ESC房颤治疗指南,伴有进行性心肌缺血、症状性低血压、心绞痛或心衰的心室率过快AF患者,对药物治疗不能快速应答,即刻R波同步DCC(类推荐) 对预激伴AF患者,若心室率过快或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即刻R波同步DCC(类推荐,B级证据),直流电(DCC)复律的建

7、议(续),对拟行长期心律控制治疗的AF患者,应考虑择期DCC(a类推荐,B级证据) 为增加DCC的成功率及预防AF复发,应考虑先给予胺碘酮、氟卡因、心律平、依布利特或索他洛尔治疗(a类推荐,B级证据) 对症状明显而其他治疗无效者,可考虑重复DCC(b类推荐,C级证据) DCC禁用于洋地黄中度患者(类建议),AF的长期治疗内涵(2010年ESC指南),预防血栓栓塞:目前唯一能降低死亡率措施 缓解症状 对伴随心血管疾病的最优化治疗 心率控制:主要采用药物,个别导管消融+植入起搏器 心律控制:抗心律失常药物、导管消融、直流电复律(单一或联合)(个体化目标),有关心率控制和心律控制的建议 -2010年

8、ESC房颤指南(类推荐),对老年人AF且症状轻微者,初始治疗应为控制心室率(A级证据) 在心律控制治疗(维持窦律)期间也应给予控制心室率药物(A级证据) 尽管予以充分控制心率治疗仍有明显症状者,建议心律控制治疗(B级证据),有关心率控制和心律控制的建议(续) -2010年ESC房颤指南(a类推荐),对AF以及AF相关的心衰患者采用心律控制主要目的是改善症状(B级证据) 对年轻且有症状的患者如未排除导管消融治疗,心律控制应作为初始治疗手段(C级证据) 对继发于某些已得到纠正的触发因素(如缺血、甲亢)AF患者,应考虑心律控制治疗(C级证据),维持窦律的可能获益,缓解症状、改善生活质量 心功能改善

9、阻断AF引起的心脏重构 血栓栓塞的危险降低 死亡率影响:尚不确定,长期用AAD控制心律的原则,指南认为治疗的动机是减少与AF相关的症状 AAD维持窦律的效果仅为中等 减少而非消除AF复发也是临床AAD治疗成功 当一种AAD无效时,另一种药物可能会有临床可接受的反应 药物诱发的致心律失常作用或心外副作用常见 选择AAD时首先考虑安全性,而非疗效,长期心率控制的建议(欧洲指南),无论阵发、持续、永久性AF均可应用药物控制心率,品种和剂量应个体化,避免心动过缓(类推荐) 如活动中出现AF相关症状,应调整剂量,既有生理性变时反应,又无心动过缓(类推荐) 在预激合并AF患者,应选择心律平或胺碘酮(类推荐

10、),长期心率控制的建议(续),心率控制初始,采用较为宽松目标(休息心率110bpm)是合理的(a类推荐) 对症状持续或有心动过速心肌病表现,采用更为严格心率控制策略(休息80bpm,中等运动时110bpm)是合理的(a类推荐) 应用决奈达龙控制非永久性AF心室率是合理的,除外NYHA -级或不稳定心衰患者(a类推荐) 对伴心衰以及左室功能不全患者,以及不宜活动者应该使用洋地黄(a类推荐),心率控制临床药物(口服维持剂量),-受体阻断剂:美托洛尔缓释片100-200mgQ.D,比索洛尔2.5-10mg,心得安10-40mg tid,卡维地洛3.125-25mg BiD. 非二氢吡定类钙拮抗剂:异

11、搏定40mgbid到360mg;地尔硫卓60mg-360mg.QD 洋地黄:地高辛,0.125mg-0.5mg,Q.D。 胺碘酮:100-200mg,qd 决奈达龙:400mg,BiD,ATHENA研究 -决奈达龙对AF患者心血管事件的作用,出处:N Engl J Med, 2009; 360: 668-78 研究目的:评估决奈达龙400mg Bid(口服)预防AF、AFL患者因心血管病住院以及全因死亡的疗效 安慰剂对照、双盲、平行组试验,ATHENA研究入选标准,阵发AF或持续性AF、AFL 伴有一项血栓栓塞危险因素:年龄70岁,高血压,糖尿病,以往卒中或TIA史,全身栓塞史,左房内径50m

12、m,LVEF40%,ATHENA研究排除标准,永久性AF 血流动力学不稳定(4周内有失代偿性心衰史) NYHA级CHF 准备接受大型手术 急性心肌炎 心动过缓(心率0.28s,或窦房结功能不全史 严重非心脏疾病致预期寿命1年 妊娠期女性 GFR10ml/min,ATHENA研究结果,达到复合终点事件率:决奈达龙组有31.9%(734例),安慰剂组有39.4%(917例),p0.001, CI 0.69-0.84, HR 0.76 心血管病死亡:决奈达龙组有2.7%,安慰剂组有3.9%,p=0.03, CI 0.51-0.98, HR 0.71 因心血管病住院:决奈达龙组有29.3%,安慰剂组有

13、36.9%,p0.001, CI 0.67-0.82, HR 0.74 心律失常性死亡:决奈达龙组有1.1%,安慰剂组有2.1%,p=0.01, CI 0.34-0.88, HR 0.55,结论,决奈达龙能够降低阵发或持续性AF、AFL患者死亡或住院的危险,主要源于减少因AF住院,全因死亡率未能降低 决奈达龙的副作用比安慰剂多见,主要有心动过缓、QT延长、腹泻、恶心、皮疹以及血清肌酐升高,决奈达龙的电生理作用 与临床疗效,抑制L型钙通道、钠内流、多种钾离子流 抗交感作用 AF复律效果不及胺碘酮:DIONSOS研究的结果显示,在持续性AF患者治疗12个月时AF复发或提早终止治疗者,在决奈达龙组和

14、胺碘酮组分别为75.1%和58.8%,p30天 年龄18岁 LVEF40%,或NYHA-级 以往有AF消融史 左房有血栓 6个月内曾应用胺碘酮治疗 2个月内有心梗史,或12个月内行CABG手术史 有AAD治疗或抗凝治疗禁忌 左房直径达到50mm,ThermoCool研究终点 和分组,无AF复发、无治疗方案改变 RFCA组:105例,双侧肺静脉电隔离(entrance block) AAD治疗组:60例,研究者可任选包括多非利特、氟卡因、心律平、索他洛尔和奎尼丁中的一种,ThermoCool研究结果,达到研究终点者:9个月随访结束,RFCA组和AAD治疗组分别有66%和16%,p0.001, H

15、R0.30 症状性AF未复发者:RFCA组和AAD治疗组分别有70%和19%,p0.001, HR0.24,ThermoCool研究结论,在对一种药物无效的阵发AF复发预防方面导管消融比其他药物更有效 适合治疗导管消融者:应为年龄较轻、无明显结构异常、经适当药物治疗仍反复发作的有症状阵发AF患者 局限性:患者年龄较轻,伴随心血管病比例偏低,未包括心衰和持续性AF患者,随访时间不够长,未观察治疗方案对死亡、卒中、心衰和AF进展等的影响,心律控制和心率控制治疗对比 -AF和CHF试验,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 由加、美、欧、巴西、阿根廷、以色列多个中心参与 研究目的:探索维持窦律和控制心室率对LVEF35%、有CHF症状以及AF史的患者生存的影响 出处:N Engl J Med.2008; 358: 2667-77,患者入选标准,1376例患者入选 CHF:LVEF35%;6个月内曾有CHF病史(NYHA-级),或LVEF25% AF史(心电图证实):指6个月内有持续6h 以上AF发作史或需要电复律;或6个月内有持续10min 以上AF发作且以往有AF电复律史 排除:12个月以上的持续性AF;48h内曾有失代偿HF;、度AVB;QT延长史;6个月内拟行心脏移植;预期寿命不足一年;肾衰需要透析;18岁以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