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十课第一课时_感受生命的意义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55090029 上传时间:2018-09-24 格式:PPT 页数:13 大小:1.0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十课第一课时_感受生命的意义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十课第一课时_感受生命的意义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十课第一课时_感受生命的意义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十课第一课时_感受生命的意义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十课第一课时_感受生命的意义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十课第一课时_感受生命的意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十课第一课时_感受生命的意义(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课时,感受生命的意义,学习目标:1、认识到人为什么活着。2、领悟怎样的人生才是值得的一生。3、掌握生命的意义,创造有意义的一生。,学习重点: 认识到人为什么活着。,学习难点: 掌握生命的意义,创造有意义的一生。,一、创设情境 ,激情导入,美国一位大学教授和他的学生来到黑人贫民窟搞调查,其中有一个课题是预测该地区的二百五十名黑人孩子将来的前途。学生们认真地作着报告,几天后,这份报告的结果出来了,但它令教授忧心忡忡。学生们在报告中预测,这二百五十名黑人孩子将来无所作为,只能成为社会的负担。三十年后教授去世了,教授的一个同事从他的档案中发现了这份忧心忡忡的报告,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来到了当年的贫

2、民窟。他看到,事实并不像报告的结论那样令人沮丧,相反,发生的一切让这位同事佩服得五体投地。原来接受调查的二百五十名黑人孩子中,除了十八人离开故土,无最新消息外,其余的二百三十二人都成就斐然,他们当中有的成为了银行家,有的成为了大律师,有的成为了企业家,有的成为了著名球星、影星。教授的同事逐个采访了这二百三十二人,追问他们何以能成功。这些人说得最多的是:“我们应该感谢我们的小学老师。”同事费尽周折找到了那位小学老师,此时,她已是白发苍苍的老人,说话不太清楚,可是有一句话同事能听懂:“我爱这些孩子。” 【归纳导入】 一句话已足够表达生命的意义。今天我们来学习新的一课感受生命的意义。,二、学案引导

3、自主学习,1.自读课本。 2.结合学生用书“课前预习”填空题,在书中找到答案,并在书中画上记号。,三、聚焦主题 合作探究,探究一:生命的追问,活动一:议一议,人为什么活着?,为了学习,为了养育后代,为了帮助他人人们的回答也许各不相同。,归纳:,能够活出自己的人生,实现自我价值,这样的一生是值得的;在看到别人的需要时付出自己的爱心,无论事情大小,都能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这样的一生是值得的;将个人追求建立在人类共同需要的基础上,这样的一生是值得的。,教师归纳,探究二:发现生命的意义,探索生命意义,是人类生命的原动力之一。只有人类才有可能驾驭自己的生活,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归纳小结:生命的意义需要自己发现和创造。感受生命的意义,明晰生命的价值,过好自己的一生。,总结梳理整合提高 1.你还有什么疑惑? 2.知识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生命的意义各有不同,生命的意义需要自己去发掘和创造。,随堂达标案 当堂检测反馈矫正 请完成学生用书“当堂练习”部分。 课后评价案 课后作业测评 学习至此:请完成学生用书“课后作业”部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