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版历史新学案同步必修一人民全国通用版课件:专题二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第1课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5089037 上传时间:2018-09-24 格式:PPTX 页数:44 大小:1.5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版历史新学案同步必修一人民全国通用版课件:专题二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第1课 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2018-2019版历史新学案同步必修一人民全国通用版课件:专题二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第1课 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2018-2019版历史新学案同步必修一人民全国通用版课件:专题二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第1课 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2018-2019版历史新学案同步必修一人民全国通用版课件:专题二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第1课 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2018-2019版历史新学案同步必修一人民全国通用版课件:专题二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第1课 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2019版历史新学案同步必修一人民全国通用版课件:专题二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第1课 》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版历史新学案同步必修一人民全国通用版课件:专题二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第1课 (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二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时空坐标,1.准确理解重要历史概念,如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等。 2.注重专题知识梳理,如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程等。 3.抓住主要线索,1840年以来列强先后发动多次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及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学法指导,第1课,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学习目标,内容索引,基础认知 学习思考,深化探究 核心突破,巩固练习 随堂反馈,基础认知 学习思考,一、国门洞开 1.原因:19世纪上半期,西方 迅猛发展,急需开辟更大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清王朝统治下的中国正值封建社会末期,国力渐衰,给列强以可乘之机。,资本主义,2.列

2、强对中国的侵略及签订的主要不平等条约 (1)18401900年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 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1842年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94年,日本挑起中日甲午战争。1895年,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了马关条约。1900年,英、德、法、俄、美、日、意、奥八国组成联军,发动侵华战争。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2)主要不平等条约,税款,投资设厂,反帝,3.影响 (1)在军事上,列强的侵华战争严重践踏了中国的 ,使中国由主权独立国家逐步沦为受外国支配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2)在政治上,列强破坏了中国的领土、领海和

3、等方面的主权完整。 (3)在经济上,疯狂地向中国倾销商品、掠夺原料,把中国逐步卷入_ _市场。,司法,世界,资本主义,概念阐释,特别提醒,国家主权,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不是指一半是殖民地,一半是封建社会。半殖民地是相对于殖民地来说的,是指只丧失了部分主权,仍保留一部分主权;半封建是指既保存了封建主义,又发展了资本主义。,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在于工业革命后英国要打开中国市场,即使没有林则徐的禁烟运动,英国也会寻找其他借口侵略中国。鸦片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腐朽落后的封建主义不能战胜先进强大的资本主义,即使不罢免林则徐,抗英也难以取胜。,二、瓜分狂潮与民族危机 1.原因:_ 的签订,刺激和加剧了

4、列强对中国的争夺。 2.概况 (1)列强纷纷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中华民族陷入从半殖民地沦为 的危机。,马关条约,殖民地,(2)美国提出“ ”政策。 背景:列强在华争夺“势力范围”时,美国正忙于美西战争,无暇顾及中国;美西战争后,美国为了满足工商界进入整个中国市场的需要,提出“门户开放”政策。 内容:在_列强在华“势力范围”的前提下,要求列强开放其“势力范围”,以便美国能够“ ”。 影响:“门户开放”政策的实质,是为了缓和列强间的争夺和消弭中国人民的反抗,由列强在中国建立“国际共管体系”。由此,形成了列强 中国的同盟。,利益均沾,共同宰割,承认,易混易错,深度点拨,门户开放,西方

5、列强对中国的资本输出并非始于甲午中日战争之后。马关条约签订后,日本获得了在中国开设工厂的特权,标志着列强侵华进入资本输出阶段,但其并不是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开始,其实早在鸦片战争后,列强就已经在中国进行资本输出。,美国“门户开放”政策的提出,暂时缓和了列强间瓜分中国的矛盾。但中国的民族危机并没有减轻,反而由于列强共同宰割中国局面的形成,使中国的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深化探究 核心突破,主题一 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及影响,探究点1 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 史料 乾隆:“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英国外交官马嘎尔尼:“中国不过是一个泥足巨人,只要轻轻一抵就可以把他打倒在地。”,答案

6、,思考 (1)从史料可以看出鸦片战争前夕,清政府奉行了怎样的外交政策?反映了怎样的心态?,答案 闭关锁国。以天朝上国自居,盲目自大。,(2)英国挑起侵华战争的目的是什么?,答案 打开中国的国门,把中国变成英国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探究点2 鸦片战争的影响 史料一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指出:“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 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 史料二 英国驻上海副领事马安认为,以通商口岸为中心发展起来的中国对外贸易,“不仅仅有利于英国,而且有利于中国这个大国的千

7、百万居民”。李必樟译英国驻上海领事贸易报告汇编,答案,思考 (1)这场战争是指哪一次?结合史料一及所学知识说明“界碑”的含义。,答案 鸦片战争。中国由主权完整的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中国由封建落后的国家开始走向近代化。,答案 “对英国有利”。同意。鸦片战争打开中国市场,便利了英国商品输出和掠夺原料,有利于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对中国有利”。可在以下论点任选其一:不同意:中国丧失国家独立;中西方差距加大等。同意:客观上有利于西方先进技术设备等的传入,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等。,答案,(2)你是否同意史料二中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简

8、要阐述理由。,鸦片战争导致中国社会剧变 (1)政治上:鸦片战争前,中国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社会主要矛盾、革命任务、革命性质都发生了相应变化。,史论总结,(2)经济上:鸦片战争前,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疯狂向中国输出商品和掠夺原料,并进行早期资本输出,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国经济结构发生剧烈变动,封建自然经济逐步解体,新的经济形态在中国产生并发展。 (3)思想观念上:鸦片战争前,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鸦片战争后,封建传统观念受到冲击,一些爱国的知识分子开始关注世界,学习西方,迈出了学习西方的脚步。,

9、两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拓展提升,主题二 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内容及其影响,探究点1 马关条约的内容及其影响 史料一 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订进口税。中日马关条约 史料二 大清国国家应允许将大沽炮台及有碍京师至海通道之各炮台,一律削平由诸国分应主办留兵驻守,以保京师至海通道无断绝之虞。各省督抚,文武大臣暨有司各官,于所属境内,均有保平安之责,如复滋伤害诸国人民之事,或再有违约之行,必须立时弹压惩办。 辛丑条约,思考 (1)史料一中日本取得了什么权益?对中国有什么严重的危害性?,答案,答案 权益:在中国开设工厂。 危害:利用中国的原

10、料和劳动力,直接在中国销售商品,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更加直接、方便。,(2)史料二反映了列强的侵华方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些变化给中国社会带来了怎样的影响?,答案 变化:以华制华。 影响: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沦为列强侵华的工具。,探究点2 辛丑条约的内容及其影响 史料一 下图中那个人物得意地说:“嘿嘿,你们的地盘,我做主。”这幅漫画形象地反映出当时中国政府已变成外国侵略者任意摆布的工具。,提线木偶,史料二 大清国国家应允许将大沽炮台及有碍京师至海通道之各炮台,一律削平由诸国分应主办留兵驻守,以保京师至海通道无断绝之虞。各省督抚、文武大臣暨有司各官,于所属境内,均有保平安之责,如复

11、滋伤害诸国人民之事,或再有违约之行,必须立时弹压惩办。,思考 (1)史料一表明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试从史料一中找出依据。,答案,答案 变化: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依据:“提线木偶”“中国政府已变成外国侵略者任意摆布的工具”。,(2)辛丑条约的哪一项内容最能说明这一变化?史料二反映了列强怎样的侵华方式?,答案 内容:惩办义和团运动中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员,永远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参加反帝性质的组织。 方式:“以华制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过程 (1)鸦片战争后,英国等西方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等第一批不平等条约,中国的社会性质开始发生变化,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

12、社会。 (2)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第二批不平等条约,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了。,拓展提升,(3)甲午中日战争后,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由以商品输出为主发展到以资本输出为主的阶段。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 (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巩固练习 随堂反馈,1.中国近代史上一个重要的中外条约规定:“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这一条款实际上 A.假作公允以欺骗舆论 B.维护了中国海关的权威

13、 C.列强对中国有限让步 D.破坏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答案,解析,1,2,3,4,5,解析 本题中的条约内容为南京条约中的“协定关税”,实际上严重破坏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这不是假作公允,更不是对中国的让步,该条约是要操控中国海关而不是维护,故A、B、C三项均错误。,解析 根据材料引文意思分析,甲午战争没有动员全国力量与日本作战,而是把所有的希望寄托于一个领导者身上,体现了中国民众民族意识尚未充分觉醒,B正确。 A、C两项不符合史实; 甲午战争清军战败的根本原因是清政府的腐败,D错误。,2.近代西方观察家曾将当时的一场战事称为“李鸿章一人与日本一国的战争”。其依据是 A.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对外来侵

14、略已无力反抗 B.甲午战争时中国民众民族意识尚未充分觉醒 C.清政府反对李鸿章因朝鲜问题与日本交战 D.力量弱小是甲午战争清军战败的根本原因,答案,解析,1,2,3,4,5,解析 根据马关条约的内容推断B项正确。,3.日本著名历史学家井上清先生曾于1972年撰写了一部专著,题为“尖阁”列岛钓鱼岛的历史解析。他在书中指出,作为一个历史学家,他经过查阅历史文献而断定:钓鱼岛在日本染指之前并非“无主地”,而是中国的领土。钓鱼岛是台湾的附属岛屿。历史上日本割占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是通过下列哪一条约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辛丑条约 D.二十一条,答案,解析,1,2,3,4,5,4.美国历史学家丹涅

15、特曾提出:“对于列强来说,以保持一个它们所能威胁、控制的懦弱政府,自是最为有利。”下列不平等条约中,最能体现这一侵略企图的是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答案,解析,1,2,3,4,解析 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确立,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清政府堕落为“洋人的朝廷”,与题意相符,故选D。,5,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强行挑起争端的主要目的是要除去中国设在经商道路上的无数障碍。不应忘记,英国人到19世纪中叶几乎开始相信有一种在世界各地经商的神圣权力,并认为一些政府禁止自己的国家自由贸易是不合自然规律、应该受到谴责的。,1,2,3,4,5,材料二 按照南京条约,中国将香港岛割让给英国,并开放五个对外通商口岸广州、福州、宁波、厦门和上海。英国领事可以居留于这些港口,英国商人可以在此租借土地,用于居住和经商。中国还同意实行一种按照价值的5%固定下来的统一关税,若要变动这一关税,须经双方同意。这一条款剥夺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因而控制了中国的国家收入。此外,第二年缔结了一个补充条约,承认英国人在刑事案件方面的治外法权;条约还包括一项最惠国条款,保证英国人享有中国在将来准予其他国家享受的附加特权。 以上材料均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