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版高中生物全程复习方略课件阶段质量评估(六)教师卷(新人教版福建专用)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5078383 上传时间:2018-09-24 格式:PPT 页数:52 大小:2.5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版高中生物全程复习方略课件阶段质量评估(六)教师卷(新人教版福建专用)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2011版高中生物全程复习方略课件阶段质量评估(六)教师卷(新人教版福建专用)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2011版高中生物全程复习方略课件阶段质量评估(六)教师卷(新人教版福建专用)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2011版高中生物全程复习方略课件阶段质量评估(六)教师卷(新人教版福建专用)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2011版高中生物全程复习方略课件阶段质量评估(六)教师卷(新人教版福建专用)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1版高中生物全程复习方略课件阶段质量评估(六)教师卷(新人教版福建专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版高中生物全程复习方略课件阶段质量评估(六)教师卷(新人教版福建专用)(5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必修3 第46章 (60分钟 100分),第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 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对种群数量特征描述的是( ) A.我国的人口将逐渐步入老龄化阶段 B.2008年某市人口出生率为12.10 C.橡树种子散布能力差,常在母株附近形成集群 D.由于薇甘菊入侵,松树种群死亡率较高 【解析】选C。种群具有个体所没有的特征,如种群密度、年龄组成、性别比例、出生率和死亡率等。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死亡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它们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种群密度。橡树种子散布能力差,是由物种本身决定的,不属于种群数量特征。,2.下面的实例中,能构

2、成群落的是( ) A.亚马孙河谷的热带雨林 B.大兴安岭的红松林 C.无菌培养基污染后长出的共生菌落 D.无菌培养基上接种后长出的大肠杆菌菌落 【解析】选C。群落是在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大肠杆菌菌落是由单一物种构成的,只能算种群。A、B两项可看成是生态系统。,3.下列关于“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的相关操作,错误的是( ) A.培养液和培养用具必须经过严格的灭菌处理 B.从瓶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应将培养瓶轻轻震荡几次 C.为了方便酵母菌计数,培养后期的培养液应先稀释后再计数 D.应在每天的同一时间从同一培养瓶中吸出等量培养液进行计数 【解析】选D。酵母菌培

3、养时要严格遵循无菌条件,为了保证酵母菌在培养液中分布均匀,计数前从试管吸取培养液时需将试管轻轻震荡,在培养后期由于酵母菌数量过多,培养液需要先稀释后再计数,每天定时吸取计数但量不一定相同。,4.(2010福建联考)农业科技人员在对草原鼠害进行调查时,随机选定某区域,第一次放置了100只鼠笼,捕获68只鼠,标记后原地放回,一段时间后在相同位置放置了100只鼠笼,捕获54只鼠,其中标记的鼠有12只,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该区域中鼠的种群密度较大,约为306只,必须积极防治 B.这种调查方法称为样方法 C.草原上鼠与牛、羊等是竞争关系,鼠害会严重影响畜牧业发展 D.如果在两次捕鼠期间发生

4、草原大火,统计结果是不准确的,【解析】选B。从题干不难看出该方法为标志重捕法,通过标志重捕法确定害虫、田鼠的种群密度,有利于及时采取措施防范害虫和田鼠的大爆发,利于农牧业生产。利用标志重捕法确定种群密度时,要求个体在此期间没有较多个体出生、死亡、迁入和迁出。,5.(2010莆田模拟)为了降低一种真菌对果树的毒害,园艺家引入一种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和原真菌相似,但毒性较低的真菌,从而使果树增产,园艺家利用的原理是( ) A.寄生 B.竞争 C.捕食 D.共生 【解析】选B。引入的真菌与原真菌形态结构和生理特征相似,但二者属于两个物种,故属于竞争关系。,6.如图表示某一生态系统中,取食 方式为吞食的

5、三个物种随食物颗粒 大小而产生的种群数量分布。下列 对此图的分析,正确的是( ) A.三个物种的食物资源完全相同 B.物种甲与物种乙为竞争关系 C.物种丙与物种甲为捕食关系 D.能量流动方向由甲经乙到丙,【解析】选B。由图可知,三个物种有共同的食物资源(中等颗粒大小的食物),而且种群数量之间没有明显的多少关系,因此它们之间应是竞争关系,并且相互之间也不存在能量流动问题。另外,每个物种的峰值数量所对应的食物颗粒大小不同,因此它们的食性又不完全相同。,7.下列研究问题不属于群落水平的是( ) A.梧桐山的鸢尾每年新增的个体数 B.深圳红树林的范围和边界大小 C.鼎湖山常绿阔叶林中的优势种 D.根瘤

6、菌和豆科植物之间的关系 【解析】选A。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不仅是群落的丰富度,还有群落中的优势种、种间关系、空间结构范围和边界以及群落演替等。,8.有关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沙丘、火山岩上进行的演替是初生演替,冰川泥、弃耕农田上进行的演替是次生演替 B.初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无竞争现象,次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竞争明显 C.初生演替所需时间较长,次生演替所需时间较短 D.初生演替能形成森林,次生演替很难形成森林 【解析】选C。次生演替时虽然原有的植被已不存在,但原有的土壤条件基本保留,因此演替所需的时间较短。在冰川泥上进行的演替是初生演替,而不是次生演替。初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

7、也存在竞争现象,但不明显。次生演替比初生演替容易形成森林。,9.如图为生态系统结构的关系图,a代表的成分是(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不能确定 【解析】选B。生态系统包括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生物群落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从箭头的方向上分析, a的能量和物质来自b,并可传给c,所以a是消费者。,10.如图表示个体、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间的关系,有关表述正确的是( )A.图中a表示生态系统,b表示群落,c表示种群,d表示个体 B.一片鱼塘中所有的动植物可用c表示 C.b的未来发展趋势可通过年龄组成来预测 D.d的主要成分是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解析】选C。个体、种群、群

8、落、生态系统的范围是依次增大的,A项错误。一片鱼塘中的所有动植物既不是种群(有多个物种),也不是群落(缺少微生物),也不是生态系统(没有无机环境等),B项错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是生产者,D项错误。,11.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食物网的图解,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共含有七条食物链,桉树、合欢树属于生产者 B.叶状虫属于初级消费者,第一营养级 C.该生态系统中袋鼬所含的能量最多 D.属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有蜘蛛、蜜雀,【解析】选D。食物网中有八条食物链,叶状虫为第二营养级,处于最高营养级的袋鼬所含的能量最少。属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有蜘蛛、蜜雀。,12.某同学通过分析蛇的食性,绘 制了如图所示的

9、食物关系。假如 一条1 kg的蛇,4/5的食物来自鼠, 1/5的食物来自蛙。按能量流动的 最高效率计算,此蛇间接消耗的 植物为( ) A.45 kg B.22.5 kg C.90 kg D.20 kg 【解析】选A。按能量流动最高效率计算,蛇生长1 kg需5 kg的食物,由于其食物的4/5来自鼠,1/5来自蛙,所以需4 kg的鼠,1 kg的蛙,而鼠生长4 kg需20 kg的植物,而蛙生长1 kg需25 kg植物,所以蛇间接消耗的植物为45 kg。,13.(2010开封模拟)生态系统结构越复杂,其调节能力就越大,原因是( ) 处于同一营养级的生物种类多 能量可通过不同的食物链传递到最高营养级 某

10、营养级的部分生物减少或消失,可由该营养级的其他生物代替 能量流经各营养级时,是逐级递减的 A. B. C. D. 【解析】选B。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传递能量的途径就越多,相互弥补性就越强。但能量的逐级递减并不能说明生态系统调节能力的大小。,14.(2010广州模拟)如图所示,A、B、C、D、E、F各代表一种生物种群,下列对该图分析合理的是( )A.该图表示一个生物群落 B.图中C种群获得的能量占A种群能量的10%20% C.若D种群为增长型年龄组成,则E种群密度将逐渐增大 D.E和F存在着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解析】选C。该图中含有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但生物群落不包括无机环

11、境。图中B、C和F属于第二营养级,其能量之和占A种群能量的10%20%。对于增长型种群,其种群密度将逐渐增大。E和F属于不同的营养级生物,为不同的物种,但可以处于同一个环境中,因此,不一定存在着地理隔离。,15.在由草、兔、狐组成的一条食物链中,兔经同化作用所获得的能量,其去向不应该包括( ) A.通过兔子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 B.通过兔子的粪便流入到分解者体内 C.通过狐狸的粪便流入到分解者体内 D.流入到狐体内 【解析】选B。兔所同化的能量的去向有兔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传递到下一个营养级的能量、遗体被分解者分解释放的能量及未被利用的能量;通过兔子的粪便流入到分解者体内的能量不是兔所同化的能量

12、。,16.如图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部分示意图,各代表一定的能量值,下列各项中不正确的是( )A.生物与生物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不可逆转,所以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性 B.表示流经生态系统内部的总能量 C.一般情况下,为的10%20% D.从能量关系看+,【解析】选B。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是流入初级消费者的能量,生物与生物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不可逆转,所以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性;为初级消费者流入次级消费者的能量,能量在各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因次级消费者自身的生命活动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因此+。,17.如图表示某农田生态系统一年中CO2的释放和消耗状况。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13、 )注:生产者呼吸释放量 分解者呼吸释放量 消费者呼吸释放量 生产者光合作用消耗量 A.流经该农田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可用表示 B.的量越小,说明该农田生态系统施用的有机肥料越多 C.消费者同化作用的大小可用表示 D.该农田生态系统一年中CO2的释放量与消耗量相等,【解析】选A。有机肥料越多,分解者产生的CO2应越多,消费者呼吸释放的CO2量可表示其异化作用。农田生态系统一年中CO2释放量应小于消耗量,剩余CO2以有机物形式储存在农作物体内。,18.(2010安溪模拟)人们不恰当地干预自然生态系统,如盲目围湖造田、开垦草原、造单纯林等,其共同特点是( ) A.缩短了食物链 B.加长了食物链 C.保

14、持了原有食物链 D.维持了原有食物网 【解析】选A。人们干预自然生态系统,如围湖造田、开垦草原、造单纯林等,都是破坏了原有生态系统,使物种种类减少甚至单一化,缩短了食物链,使营养结构愈加简单,抵抗力稳定性降低。,19.某种甲虫以土壤中的落叶为主要食物,假如没有这些甲虫,落叶层将严重堆积,最终导致落叶林生长不良。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这种甲虫与落叶树之间为捕食关系 B.这种甲虫属于次级消费者 C.这种甲虫对落叶林的物质循环有促进作用 D.这种甲虫在能量金字塔中位于底部 【解析】选C。甲虫以土壤中的落叶为主要食物,营腐生生活,属于分解者,不参与一般食物链的构成,但却对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能量

15、流动具有促进作用。,20.下列属于生态系统功能过程描述的是( ) 生产者的遗体、残枝败叶中的能量被分解者利用,经其呼吸作用消耗 在植物鼠蛇这条食物链中,鼠是初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 蜜蜂发现蜜源时,就会通过“跳舞”动作“告诉”同伴去采蜜 根瘤菌将大气中的氮气转化成为氮的化合物被植物利用,最后重新回到大气中 A. B. C. D.,【解析】选A。根瘤菌可将大气中的氮气转化成为氮的化合物被植物利用,贮存在植物体内,并不直接回到大气中。,21.桑基鱼塘是将低洼稻田挖深作为塘,塘内养鱼,塘基上种桑,用桑养蚕,蚕粪养鱼,鱼粪肥塘,塘泥肥田、肥桑,从而获得稻、鱼、蚕三大丰收。这是哪一方面的典型例子( ) A.维护原有的生态系统稳定性 B.加速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C.根据人类需要建立新的生态系统稳定性 D.加速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解析】选C。桑基鱼塘是根据生态系统稳定性原理,以人们的需要为目的建立起来的新的生态系统。这个生态系统并不能加速物质的循环和能量流动的进程,而是一个打破旧的生态系统稳定性,建立新的生态系统稳定性的过程。,22.如图为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图解,其中代表人的字母是( )A.a B.b C.c D.d 【解析】选B。在生态系统中人是食物链的最高营养级,不会被其他生物捕食,而且食物来源有植物和动物,故b为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