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版八上543真菌ppt课件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5078287 上传时间:2018-09-24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4.9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版八上543真菌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2013版八上543真菌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2013版八上543真菌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2013版八上543真菌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2013版八上543真菌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版八上543真菌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版八上543真菌ppt课件(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想一想 议一议,P79 冬天森林里铺满了厚厚的落叶,年复一年,落叶会不会越积越厚呢?为什么?,通过本节学习,你将知道:,1、细菌和真菌是怎样参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的?2、细菌和真菌对人和动植物有哪些影响?,第四节 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1.从组成真菌细胞的数目来看,酵母菌属于的个体,青霉属于的个体。 2.霉菌、蘑菇等真菌的细胞里都有。因此真菌和动物、植物都属于真核生物。 3.霉菌的菌体是由许多细胞连接起来的构成的。其每个细胞都有、和。 4.组成青霉的菌丝中,在营养物质表面向上生长的叫做;深入到营养物质内部的叫做。 5.真菌与细菌一样,细胞内也没有,只能以现成的有机物生活。 6.真菌的生殖

2、方式是。,一、学案导学,观看视频感知细菌真菌的分解作用、因寄生生活导致生物患病、和动植物共生。,二、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分析下列图片中展示的生物现象,讨论1、面包发霉后,其中的有机物被分解成什么物质?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分析下列图片中展示的生物现象,讨论2、细菌和真菌在物质循环中 起什么作用?分解作用,有机物二氧化碳 水 无机盐,分解成,三、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有些细菌和真菌是寄生生活的,吸收动植物和人体内的营养物质,导致动植物和人患不同的疾病。,链球菌可以使人患病,真菌引起的植物疾病,棉花枯萎病,真菌引起的植物疾病,水稻稻瘟病,小麦叶锈病,真菌引起的植物疾病,玉米瘤黑粉病,真菌引起的植

3、物疾病,四、与动植物共生,与植物共生,有些细菌和真菌与动物或植物共同生活在一起,它们相互依赖,彼此有利,这种现象叫共生。,地衣:真菌与藻类共生,真菌,藻类,有机物,水和无机盐,提供( ),提供( ),与植物共生,根瘤:豆科植物与根瘤菌共生,豆科植物,根瘤菌,含氮物质,有机物,提供( ),提供( ),与动物共生,牛、羊、骆驼,胃肠内的细菌,纤维素,场所、食物,分解( ),提供( ),与人共生,牛、羊、骆驼,肠道内的细菌,维生素B12和维生素K,场所、食物,制造( ),提供( ),五、评价实验方案,三种方案的共同点:将同一种树的落叶分成甲乙两组。 方案1:使甲组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放在自然条件下(

4、暴露在空气中)。 方案2:将甲组灭菌后,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放在自然条件下。 方案3:将甲乙两组都进行灭菌处理,甲组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接种细菌后放在无菌条件下。,P82讨论: 1、甲乙两组为什么要用相同的树叶?为了形成对照实验,只保持一个变量。因此其他因素要相同。 2、为什么要使树叶保持潮湿?为细菌的生长与繁殖提供一定的水分,有利于细菌的存活。 3、哪个方案更能说明问题?为什么?方案三。因为方案一的乙组暴露在空气中,会有杂菌进入,有其他的原因使树叶分解,方案二同理,而方案三进行了灭菌处理,不会有杂菌进入,所以最能说明问题。,六、以菌治虫,1911年,德国人发现了寄生在昆虫体内的细菌,具有很强

5、的杀虫能力, 这种细菌为苏云金杆菌。苏云金杆菌的伴胞晶体能使害虫瘫痪致死。芽孢则能通过破损的消化道进入血液,在血液中大量繁殖,使害虫死亡。现在人们已经能够大规模地培养苏云金杆菌, 用来杀灭害虫。利用细菌和真菌作为生物杀虫剂,不仅可以控制害虫数量,同时也能通过减少农药的使用,减轻对环境的污染。,七、盘点收获,细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1、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 2、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 3、与动植物共生 评价实验方案 以菌治虫,1.位于青霉直立菌丝的顶端,呈青绿色、扫帚状的结构是A.营养菌丝 B.孢子 C.花粉 D.种子 2.在培养蘑菇的过程中,要在配料中加入一些“菌种”。这里的“菌种”指的是

6、A.孢子 B.种子 C.果实 D.花粉 3.大豆植物的根部生有许多根瘤,根瘤中有根瘤菌,这一实例主要说明细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是A.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 B.能引起植物疾病 C.与植物共生 D.与植物竞争 4.大多数细菌和真菌在生物圈中属于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寄生者 5.细菌和真菌分解作用的产物不包括A.无机盐 B.水 C.二氧化碳 D.葡萄糖,八、学案检测,九、课本练习,P82 1、,()() (),P82 2、,B,P82 3、,根瘤菌将空气中的氮转化为植物能吸收的含氮物质,而豆科植物则为根瘤菌提供有机物。,P82 4、,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细菌、真菌与动植物的关系。即认清他们的益处与害处,趋利避害。,应该记住,我们的事业,需要的是手,而不是嘴。 童第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