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苏争锋yhl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55076282 上传时间:2018-09-24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1,0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美苏争锋yhl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美苏争锋yhl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美苏争锋yhl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美苏争锋yhl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美苏争锋yhl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美苏争锋yhl》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苏争锋yhl(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二战后的世界政治格局,一、两极格局形成二、两极格局受冲击、多极化趋势出现三、两极格局解体、多极化趋势加强,1、本单元的标题是什么?2、本单元每一节课标题是什么?这几节课之间的关系如何?,复习方法一:宏观上把握单元结构,和单元主题,第一课,美苏争锋两极对峙,分析考点 第一课:美苏争锋,考点1: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考点2: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背 景,过程,评价,探究:为什么美苏会从战时的盟友变成战后的敌人?(参考教材P140史学争鸣),1、两极对峙形成的背景(原因),一、形成原因,(1)雅尔塔体制的形成(美苏为主导) 框架 (2)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和国家

2、利益上的矛盾冲突加剧 根本原因 (3)美国成为资本主义头号强国,苏联成为惟一能与其相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 基础,、冷战(COLD WAR)的含义:,、冷战的原因:,A、美国为什么要“战”?(遏制苏联),B、为什么用“冷”战的方式?(非战争手段),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异,国家利益的冲突:美视苏为其称霸世界的最大障碍(根本),世界人民在战后的和平思潮、反战思想。,双方势均力敌,都拥有核武器,不敢贸然开战(两败俱伤),“从,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铁幕演说”,1946年丘吉尔在美国发表演说,“冷战”序幕,材料中的“铁幕”指什么?,苏联以及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材料二 :我相信美国的政策

3、旨在支持自由国家人民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的征服企图 杜鲁门,思考:材料中“自由国家”指什么国家?“少数 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的征服企图”分别指的是什么? 表明美国外交政策的什么特点?,自由国家: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 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的征服企图苏联以及东欧共产党武装。,特点:公开干涉他国内政,与苏联全面对抗。,杜鲁门主义的实质: 干涉别国内政、遏制共产主义、称霸世界,美国的“冷战”(资本主义阵营),杜鲁门主义(1947),马歇尔计划(1947),北约的成立(1949),苏联的反击(社会主义阵营),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成立(1947),经济互助委员会成立(1949),华约的成立(1955

4、),丘吉尔”铁幕”演说,揭幕:,政治:,经济:,军事:,(三)两极对峙格局对世界格局的影响,消极影响:两强相争使世界长期不得安宁,全面冷战和局部热战相交织,造成国际局势一次次紧张。,德国的分裂,古巴导弹危机,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对德国及其柏林的分区占领,“冷战”的主战区,(19501953年),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美国立即宣布援助韩国;命令第七舰队开入台湾海峡;打着“联合国军”的旗号侵略朝鲜。,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中朝军民联合抗击。,1953年,美国在停战协定上签字。,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朝鲜战争,第一次大规模的局部战争,我们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如果我们为和平

5、联合起来,那么就不会有战争。那时,如果有某个疯子想挑起战争,我们只要用手指吓唬他一下,就足以使他平静下来。 赫鲁晓夫答美国记者,3.古巴导弹危机,理性胜利,越南战争:美国人永远挥之不去的噩梦,投下800万吨炸药,造成越南160多万人死亡和整个印度支那1000多万难民流离失所;美国也损失惨重,战争长达12年,5.6万余人丧生,30多万人受伤,耗资4000多亿美元。,越南战争:1961年1975年,美国处于守势,(1)两极对峙,导致美苏军备竞赛,两强相争导致世界不安宁,使国际局势出现紧张。消极影响,(2)在冷战的背景下,客观上产生一些积极影响:,亚非拉国家组成不结盟运动 第三世界崛起,双方势均力敌

6、 避免新的世界大战,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长期共存 世界整体发展,雅尔塔 体系确立,美国 冷战,苏联 对抗,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约 成立,经互会,华约 成立,德国 分裂,朝鲜半岛分裂,朝鲜 战争,越南 战争,古巴 导弹危机,本课小结,两极格局形成,全面冷战,局部热战,共产党与工人情报局,重难点突破,雅尔塔体系冷战两极格局,(为两极格局形成奠定了基础),(1955年华约是标志),(二战后的国际关系格局),(是两极格局的具体表现),共同点:都是二战后国际关系格局的统称,单元知识结构,多极化趋势,欧共体的形成 日本的崛起 第三世界的崛起 中国的振兴,东欧剧变 苏联解体,呈 现,表 现,知识体系构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