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知识培训知识课件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55057832 上传时间:2018-09-24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2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院感染知识培训知识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医院感染知识培训知识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医院感染知识培训知识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医院感染知识培训知识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医院感染知识培训知识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院感染知识培训知识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院感染知识培训知识课件(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医院感染知识培训,(一)医院感染的定义:,医院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存在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医院感染可发生于:,门诊病人 住院病人 医务人员 陪护人员 主要发生于住院病人,医院感染分类,医院感染按其病原体的来源可分两类:即外源性感染和内源性感染 1.外源性感染也称交叉感染,是指引起感染的病原体来自病人体外,如病人与病人、病人与医务人员、病人与环境。 2.内源性感染也称自身交叉感染,是指引起感染的病原体来自本人体内或体表的正常菌群或条件致病菌,如肠道、口腔、呼吸道

2、、阴道及皮肤等部位的微生物。,易感宿主,1.老年人及婴幼儿; 2.严重基础病(白血病、尿毒症、肝硬化、糖尿病、恶性肿瘤等); 3.接受外科手术及各种创伤性诊疗操作,直接破坏机体屏障防御者; 4.接受各种免疫抑制剂,如放疗、化疗和肾上腺皮质激素等治疗的患者; 5.长期使用抗菌药物改变正常菌群,引起菌群失调的患者。,下列情况属于医院感染,1.无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规定入院48小时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有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自入院时起超过平均潜伏期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 2.本次感染直接与上次住院有关。 3.在原有感染基础上出现其他部位新的感染,或在原感染已知病原体基础上又分离出新的病原体的感染。,

3、4.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和产后获得的感染。 5.由于诊疗措施及获得的潜在性感染,如疱疹病毒、结核杆菌等的感染。 6.医务人员在医院工作期间获得的感染。,下列情况不属于医院感染,1.在皮肤粘膜开放性伤口或分泌物中只有细菌的定植,而没有临床症状和体征。 2.由损伤产生的炎症反应或由非生物性如化学性或物理性刺激而产生的炎症等。 3.新生儿经胎盘获得(出生后48小时内发病)的感染,如单纯疱疹、弓形体病、水痘等。 4.患者原有的慢性感染在医院内急性发作。,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传染源,医院感染的三要素(感染链),医院感染的诊断依据,1.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化验检查以及其他的辅助检查方法 2.包括X线、B超、

4、CT、活体组织检查、针刺抽吸物结果等 3.判断医院感染是要求有可靠的临床、实验室或其他检查资料 4.进行综合分析判断,最常见的医院感染,血液感染 肺部感染 泌尿道感染 手术部位感染,血液系统感染,一、血管相关性感染 临床诊断:符合下述三条之一的即可诊断 1.静脉穿刺部位有脓液排出,或有弥散性红斑(蜂窝组织炎的表现)。 2.沿导管的皮下走行部位出现疼痛性弥散性红斑并除物理化因素所致。 3.经血管介入性操作,发热38,局部有压痛,无其它原因可解释。 病原学诊断:导管尖端培养或血液培养分离出有意义的病原微生物。,三、输血相关感染,常见有病毒性肝炎(乙、丙、丁型等)、艾滋病、巨细胞病毒感染、弓形体病等

5、。 临床诊断:必须同时符合下述三种情况才可诊断。 1.从输血至发病,或从输血至血液中出现病原免疫学标志物的时间超过该病原体感染的平均潜伏期。2.受血者受血前从未有过该种感染,免疫学标志物阴性。3.证实供血员血液存在感染性物质。,病原学诊断 临床诊断基础上,符合下述四条之一即可诊断。 1.血液中找到病原体。 2.血液特异性病原体抗原检测阳性。 3.组织或体液涂片找到包涵体。 4.病理活检证实。,呼吸系统感染,一、上呼吸道感染 临床诊断:发热(38.0超过2天),有鼻咽、鼻旁窦和扁桃腺等上呼吸道急性炎症表现。 病原学诊断 在临床诊断基础上,分泌物涂片或培养可发现有意义的病原微生物。,二、下呼吸道感

6、染,临床诊断:符合下述两条之一即可诊断。 1.患者出现咳嗽、痰粘稠,肺部出现湿罗音,并有下列情况之一: 发热。 白细胞总数或嗜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 X线显示肺部有炎性浸润性病变。 2.慢性气道疾病患者稳定期继发急性感染,并有病原学改变或X线胸片显示与入院时比较有明显改变或新病变。,泌尿系统感染,临床诊断 患者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状,或有下腹触痛、肾区叩痛,伴或不伴发热,并具有下列情况之一: 1.尿检白细胞男性5个/高倍视野,女性10个/高倍视野,插导尿管患者应结合尿培养。 2.临床已诊断为泌尿道感染,或抗菌治疗有效而认定的泌尿道感染。,手术部位感染,一、表浅手术切口感染 仅限于切口

7、涉及的皮肤和皮下组织,感染发生于术后30天内。 临床诊断具有下述两条之一即可诊断 1.表浅切口有红、肿、热、痛,或有脓性分泌物。 2.临床医师诊断的表浅切口感染。 病原学诊断:临床诊断基础上细菌培养阳性。,二、深部手术切口感染,无植入物手术后30天内、有植入物(如人工心脏瓣膜、人工关节等)术后1年内发生的与手术有关并涉及切口深部软组织的感染。 临床诊断,符合上述规定,并具有下述四条之一即可诊断。 1.从深部切口引流出或穿刺抽到脓液,感染性手术后引流除外。 2.自然裂开或由外科医师打开的切口,有脓性分泌物或有发热38,局部有疼痛或压痛。,3.再次手术探查、经组织病理学或影像学检查发现涉及深部切口

8、脓肿或其它感染证据。 4.临床医师诊断的深部切口感染。 病原学诊断 临床诊断基础上,分泌物细菌培养阳性。,治疗过程中应用多种抗生素或集中使用大量抗生素,使病人体内正常菌群失调,耐药菌株增加、细菌耐药性的扩散导致抗生素的使用寿命缩短。耐药性也使感染者的死亡危险性加大、疾病的流行时间延长,如果不能及时研制出新药,感染性疾病的治疗就十分困难。如果发生多重耐药性,人类面临的情况就会与抗生素诞生前的年代相似。,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正常菌群,被抑制,敏感菌株,被杀灭,强毒力细菌,定植,耐药菌株,繁殖,或,环境条件:成为各种微生物易于繁殖的场所。例如一些医疗器械或者仪器设备不易消毒处理,以及潮湿的环境有利于

9、微生物或者传染病的病原体生长繁殖。,医院感染的危害,患者住院天数延长 医疗救治失败 精神损失 机体感染加重、残疾、死亡 医疗费用增加 多重耐药菌株的出现,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规定,二级医院感染发病率应低于8%, 漏报率不得超过20% 消毒灭菌合格率应达到100% 无菌切口感染率小于或等于0.5%,医院应建立医院感染监测与通报制度,及时诊断医院感染病例,分析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采取针对性的预防与控制措施。 临床一旦发现医院感染病例,应及时进行医院感染病例登记,认真填写登记表,并在24小时以内报感染管理科。 感染病例登记表由各病区床位医师进行逐项认真填写。,医院感染病例监测报告卡,标 准 控 制

10、每 一 步,感染控制不只是感染办的事情,更是全体医务人员,病人与社会的事情,感染控制与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 感染控制的手段是什么? 简单说:就是截断传染的途径 就是做到“感染控制”与“现实操作”的平衡 每一个操作动作都要能“截断”传染的途径,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措施有,清洁、消毒、灭菌 隔离技术 无菌技术操作 合理使用抗生素以及监测和通过监测进行效果评价,手卫生与感染控制,手卫生是控制感染扩散最好的方法之一,在你的日常工作中,应该在恰当的时间用正确的方法洗手。 手卫生是我们每一个人的事,如果你不做,你将把感染传播给病人、你的同事、你的家人和朋友。,第一步 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摩擦,第二步 手心

11、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搓擦,第三步 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摩擦,第四步 双手指交锁,指背在对侧掌心,第五步 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搓擦,交换进行,第六步 指尖在对侧掌心前后擦洗,六部洗手法,第七步:手腕在掌中转动,两手互换,医院工作中洗手的指征,1.处理干净物品前和处理污染物品后; 2.无菌操作前、后; 3.戴手套前、后; 4.接触伤口前、后; 5.护理特殊易感病人前、后; 6.在高危病房接触不同病人或进行不同部位操作前、后; 7.护理感染病人或可能携带特殊流行病学意义的微生物前、后 8.与任何病人长时间和密切接触后。,护士的职业暴露 与防护,职业暴露是指由于职业关系而暴露在危险因素中,从而有

12、可能损害健康或危及生命的一种情况。 职业暴露的分类,生物性职业暴露,1.细菌 可广泛存在于患者的呼吸道、血液、尿液、粪便、积液、脓液等各种分泌物和排泄物中,也可存在病人的衣物及用过的器具中。 2.病毒 常见的有肝炎病毒、艾滋病病毒、冠状病毒,存在于病人的呼吸道、消化道及血液中。含病毒浓度较高的血液和体液依次为:血液、伤口分泌物、精液、阴道分泌物、羊水等。 3.其他 如真菌和寄生虫等,物理性职业暴露,锐器刺伤 针头、手术缝针、刀、玻璃等。有20多钟血源性传播疾病通过针刺伤传播。其中最常见、危害最大的是HIV、HBV、HCV,针刺伤时只需0.04ml带有HBV的血液足以使受伤者感染。 噪声、高温、

13、紫外线、红外线、电离.辐射、放射损伤等。 运动功能性职业暴露 护理工作中由于负重过度,搬病人、用物,用力不当,不正确的弯腰,造成肌肉骨骼损伤;超时静立、走动,引起静脉曲张等。,化学性职业暴露,肿瘤化疗药物 配制和应用抗肿瘤药物及处理患者排泄物、分泌物时,可通过皮肤、呼吸道、消化系统等途径受到危害,使白细胞计数减少、月经异常、畸胎、流产、慢性肝损害、脱发的发生率增多 化学性消毒剂 甲醛、过氧乙酸、碘等对人体皮肤、黏膜、呼吸道、神经系统均有影响,可致头痛、职业性皮炎、鼻炎、哮喘,妊娠期护士胎儿畸形、流产。,社会心理因素,护理工作面对病人呻吟、意外伤害、死亡等社会环境,影响护士情绪。 病区普遍存在护

14、士编制少、工作量大、超负荷的工作。 病人对护理服务要求逐日提高,医疗纠纷的增多,给护士造成心理、生理上的损害。,职业暴露现状分析,安全操作规程方面:因不重视或怕麻烦而长期形成不规范 的操作习惯: 在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时不戴手套(降低成本;有的认为戴手套操作不方便、怕病人抱怨等)。 在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喷溅时不戴防护镜。 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锐器或针头双手复帽的动作、手术台上递器械、对使用后的注射器或锐器进行毁型。 工作中突发意外、不知情: 如来不及戴口罩、手套和防护眼镜、穿隔离衣或防渗围裙,医护在操作时被喷溅或刺伤,事后病人被查出是病原携带者。国家现在推行自愿检测,不支持医院对病人强行检

15、测,使得医务人员和病人一样,处于不可知的危险之中。,职业防护,执行安全操作规范 对锐利器械,要固定放置,易取,减少不必要的伤害。根据科室特点,操作前应常规戴手套,若手部皮肤有破损,必须戴双层手套。要在充足的光线下进行治疗、护理操作,防止和减少意外针刺伤的发生。使用后的锐器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锐器盒或毁形器内处置,禁止对使用后的针头复帽或取下针头,避免直接用手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 正确处理锐器伤。,从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压受伤部位,锐器伤后的应急处理,肥皂水或者流动水冲洗(如为粘膜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0.5%碘酒或75%酒精消毒受伤部位,报告,相关抗体检验,接种疫苗或者预防用药,心理干预,包扎,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