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创新教育,改革生化教学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5014408 上传时间:2018-09-2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施创新教育,改革生化教学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实施创新教育,改革生化教学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实施创新教育,改革生化教学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实施创新教育,改革生化教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施创新教育,改革生化教学(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实施创新教育,改革生化教学实施创新教育,改革生化教学教改项目成果介绍教改项目成果介绍饶平凡,倪莉,刘树滔,叶秀云,柯李晶 (福州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21 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 生物化学是我省“211 工程”重点学科之一 的生物工程学科的主干课程,为了适应创新人才的培养要求,我们通过构建生 物化学网上教学平台、更新教学内容、采用多媒体教学,引入互动式、研究式、 自学式等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教学,实施综合考核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1 1教学队伍教学队伍本课程授课教师 7 人,是一支治学严谨、责任心强、学术水平高、锐意改 革进取的优秀的课程教学队伍。主

2、讲教师有饶平凡教授(日本大阪大学生物化 学专业博士) 、倪莉副教授(美国加州大学博士后) 、刘树滔副教授(日本山口 大学分子生物学博士) 、叶秀云教授(日本大阪大学博士)等。授课教师的生物 化学理论基础扎实,科研实践经验丰富,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获得一项省 科技进步二等奖,发表 SCI 文章四十多篇。2教学平台教学平台随着生命科学的迅猛发展,生物化学所涵盖的内容日益广泛;生物化学是 用化学语言揭示生命现象的科学,又注定了她内容的抽象性和复杂性。为了帮 助学生克服学习上的困难,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主动参与和创新能 力的培养,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制作了“生物化学多媒体课件” ,并以“生化在

3、 线”网站(http:/ 随地学习生化知识,了解最新生化科研动态。“生化在线”设有“教学之窗” 、 “生化天地” 、 “生化资源” 、 “生化论坛” 等模块。 “教学之窗”包括教学大纲、重点内容、在线教案、在线作业、历届试 题、作业集锦等内容。除课堂使用的在线教案外, “生化天地”为学生提供了课 后依个人兴趣进行自学的课件;课件的制作直观、形象,设计新颖,表现形式 多样,对重点、难点的内容除文字说明外,还采用图片、动画等形式来表现, 注重情境教学,强化了教学效果。生化天地和在线教案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 共十八章。第一部分:生物分子的结构与功能,包括糖、脂、蛋白质、酶、核 酸、维生素、抗生素与激

4、素。第二部分:物质代谢及其调节,包括生物氧化、 糖代谢、脂类代谢、氨基酸代谢与核苷酸代谢。第三部分:基因信息传递,包 括 DNA 的生物合成、RNA 的生物合成、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基因表达和调控, 以及基因重组与基因工程。 “生化资源”中包含生化故事、电影动画、课件集锦 和网站链接等丰富的内容。当学生遇到疑难问题时,可以通过 E-MAIL 或“生 化论坛”向教师咨询或向“生化论坛”上的其他学习者进行讨论交流;教师也 适时在论坛上提出讨论话题,学生进行讨论,讨论深入时,教师参与并设计能 将讨论逐步引向深入的后续问题。课程以网站作为教学平台,延展了教学空间。 教学小组精心组织教学内容,充分利用本课

5、程教学网站“生化在线” ,通过课堂授课、专题讲座、课堂讨论、课后作业、自学研讨、科研实践等环节,帮助学 生掌握生化知识,激发学生对生物科学的兴趣。3 3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生物化学主要讨论生物分子的结构与功能的联系、分子的代谢和调控过程。 生物分子的功能是由其结构决定的,然而这些大分子特殊空间的结构常不容易 在课堂上讲清楚,借助多媒体技术,将分子结构及其代谢过程生动地展示出来, 多媒体教学使传统的用“一张嘴巴”干巴巴的说教变成多感官刺激,使抽象变 得具体、形象;使微观变成直观;使静的变成动的;这就使学生更容易接受, 提高课堂效率。同时由于节省了板书时间,大大增加了课堂信息量,使得课堂 内容更丰

6、富多彩,生动而有趣。3 3教学方法教学方法课堂教学采取启发式、交互式、研究式和参与式等多种教学法,充分地调 动学生的积极性。每次课前先用几分钟的时间复习上节课的内容,概述重点, 让学生把知识连贯起来;讲每章内容前或上课时偶尔提几个问题,了解学生对 该部分内容的掌握水平,以便确定教学内容的深浅,即时进行调整,同时也让 学生有参与感。在课堂上穿插讲生命科学的研究历史或医学相关的典故,引导 学生的兴趣,调节课堂气氛。每章结束时,布置相应的思考题和讨论题,并安 排一次课堂小测,督促学生即时巩固所学知识。定期组织专题报告会定期组织专题报告会,讨论生物化学在生物工程、食品工程、药学和临床 医学的应用,如生

7、物芯片、味精的生产、糖尿病的发病机理、核酸和蛋白质抑 制剂的抗癌作用等。由学生自己搜集整理资料,撰写小论文;期末时由学生自 己选题,完成一篇学期论文,并要求上讲台与同学交流。专题报告会不仅让学 生学习查询资料的方式、小论文的撰写,而且有机会考核他们的科学思维和表 达能力。学生的学期论文内容涉及转基因、亲子鉴定、DNA 芯片、干细胞技术 等众多生化领域的热门话题,发言十分踊跃,学习生化的态度已变被动为主动。安排部分章节以学生自学为主,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例如对激素作用原 理这部分内容,学生先自学,然后在课堂上根据课件播放的激素作用原理的动 态示意图,向其他同学进行讲解。学习交流过程往往也是对知识

8、的进一步理解 和消化以及再学习的过程,学生感觉受益匪浅,兴趣更加浓厚。4 4实践教学实践教学在实践性教学方面,将课堂实验与课外科研相结合。根据学院拥有的实验 条件即时更新实验讲义,目前开设的实验包括糖类、脂类、氨基酸、蛋白质、 酶及核酸的分析和检测,要求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或演示实验,掌握分光光度法、 比色分析法、电泳法、色谱法等常用的生物化学方法。通过“三性三性” (设计型、 研究型、综合型)实验地衣芽孢杆菌碱性蛋白酶的分离纯化,培养学生探 索学习精神和创新能力。由于课堂实验课时有限,鼓励学生假期和课外时间直 接参加老师的科研课题研究,通过科研实践,学习如何进行科学研究、撰写科 研论文等,注重培

9、养学生具备严谨的科研态度、良好的合作研究和团队精神; 指导学生参加创业计划科技作品竞赛和科技论文比赛。5 5考核方式考核方式考试的方式会引导学生学习的方向。传统的考试方式,易使学生产生临时 抱佛脚的态度,由于生物化学的内容繁多,一旦考试结束,不多久所学的知识 也就忘了。因此,有必要建立较完整的考核体系,使具体的考核方法促进学生 在学习过程中经常进行反馈和矫正。授课组采用课堂小测(10) 、专题报告成 绩(10) 、期中考成绩(20) 、实验课成绩(20)与期末考成绩相 (40)结合的综合评定法。让学生在平时注重生化知识的积累,并通过写专 题报告和实验操作帮助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真正理解和记忆,从而

10、避免过多的死 记硬背。考试的内容增加间接推论和综合分析题,着重考核学生理解和运用理 论知识的能力。此外,对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探索性学习成果可以适当给予加分 鼓励。6教学效果教学效果本课程的教学效果获得了校督导组的高度评价和学生们的充分肯定,学生 评价:“讲课思路清晰、生动有趣、启发性强,课堂气氛活跃”, “多媒体课件形 象生动,生化在线网站内容丰富,是学习生化的一个很好的平台”, “能密切联系 实际,启发学生思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注意创新能力的培养”。整个课程讲 授生动形象,大大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加深了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学 生对授课教师的评分均在优良以上。校督导组的教师认为:“在教学内

11、容、教 学方法改革和利用多媒体现代手段辅助教学上,花了功夫,投入精力;精心组 织教学内容,不墨守教材,根据教学大纲和专业的要求,旁征博引,综合补充, 提炼加工,并介入学科的研究动态与网络信息,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善于启发 引导,与学生互动交流,活跃课堂气氛;自制的 CAI 课件,融合图、文、声、 像、动画、视频,有创意,教学效果显著” 。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 Sharon shoemaker 博士、英国阿尔斯特大学 Shawn Chris 教授、清华大学周海梦等国 内外生物化学专家对该课程的教学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后续课程教师对本课程 的教学效果也感到满意。近三年来先后有 2 位学生获全国大学生

12、挑战杯三等奖、 1 位学生获福建省大学生挑战杯优秀奖,4 位学生获福州大学“挑战杯”大学生 创业计划课外科技学术作品竞赛奖和校科技论文奖,指导学生在国内核心期刊 上发表论文 5 篇;作为生物学科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必考课程,学生的 生物化学成绩不断提高。8获得奖励获得奖励2000 年生物化学课程作为校立项基础课程,2002 年底考核成绩为优;2000 年主讲教师倪莉获福州大学第二届青年教师最佳一节课一等奖;2002 年校督导组给主讲该课程的倪莉老师的听课成绩为 945 分;2003 年主讲教师倪莉获得校教学新秀奖;2003 年生物化学课程被评为校精品课程,并确立为省精品立项课程;2003 年省教育厅项目网络课程生物化学的鉴定成绩为优;2004 年主讲教师倪莉获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第九届高等学校青年教师奖(教 学类)三等奖、福州大学“优秀教师” 、 “我心中的好老师”称号、校教学优秀一等奖。 2004 年“实施创新教育,改革生化教学”获福州大学教学成果特等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