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一专题二:3、伟大的抗日战争(每课名题4)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5500253 上传时间:2017-09-06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7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必修一专题二:3、伟大的抗日战争(每课名题4)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历史】必修一专题二:3、伟大的抗日战争(每课名题4)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历史】必修一专题二:3、伟大的抗日战争(每课名题4)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历史】必修一专题二:3、伟大的抗日战争(每课名题4)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历史】必修一专题二:3、伟大的抗日战争(每课名题4)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历史】必修一专题二:3、伟大的抗日战争(每课名题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必修一专题二:3、伟大的抗日战争(每课名题4)(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591up 高中教育学习平台,您身边的教学助手!( http:/)专为高中学生打造的免费手机学习工具591 随身学!邀请码:591017(手机免费登陆网址:http:/ )必修一专题二:3、伟大的抗日战争(每课名题 4)点击下载更多高中历史免费试卷(请按 Crtl 键+左键点击)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48 小题,共 0 分)1 (2011 年 3 月厦门市质检 18 题)中国共产党曾发表社论称赞美国是“资本主义世界最典型的民主国” ,和苏联并为“民主世界的双璧” 。该社论发表的背景是( )A罗斯福新政成功实施 B世界反法西斯阵营团结合作C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 D中国实行改革开放2 (2011

2、年 5 月郑州三模 28 题) “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和部分国民党高级将领认识到,中国对日抗战是持久战,必须以空间换时间。淞沪会战的紧要关头,蒋介石曾经在日记中写道:“凡我中国之寸土失地皆洒满吾中华民族黄帝子孙之血迹,使我世世子孙皆踏此血迹而前进,永久不忘倭寇侵占与惨杀之历史” 。在日军攻占南京后,他拒绝德国方面的斡旋,坚持既定的抗战国策。决定蒋介石抗战态度的主要因素是A战争的性质 B对敌我双方形势的正确分析C国际方面的有利条件 D民族立场3 (2011 年 1 月温州八校期末联考 15 题) 大刀进行曲是抗日战争时期流行的抗日歌曲,词曲作者麦新最初是歌颂二十九军的大刀队,歌词第二句“全国武

3、装的弟兄们!” ,原来是“二十九军的兄弟们” 。以下事件与二十九军有关的是( )A宋哲元收复喜峰口 B安德馨血战山海关C冯玉祥和吉鸿昌收复多伦 D蔡廷锴坚守上海4 (2011 年 4 月沈阳市质检 30 题)根据图,可以判定的是( )A唐宋以来中国经济持续下滑B洋务运动时中国经济未见起色C一战结束后中国经济开始复苏D七七事变后中国经济开始衰退591up 高中教育学习平台,您身边的教学助手!( http:/)专为高中学生打造的免费手机学习工具591 随身学!邀请码:591017(手机免费登陆网址:http:/ )5 (2011 年 3 月忻州市联考 21 题)雅虎知识堂评价某战役“是国共合作、共

4、创民族抗战伟业在战役上配合的典范从阎锡山接受周恩来建议,建立战地动员会,到八路军吸收友军阵地战、阻击战经验,整个战役过程中无不闪烁着民族团结精神的光辉同时也为新形势下的国共合作积累了经验。 ”依据所学,可以得知战役名称是( )A平型关战役 B淞沪会战 C台尔庄战役 D百团大战6 (2011 年 1 月新疆高三诊断 7 题)抗日战争初期,国共领导的两个战场的相同之处是( )A都进行了积极抵抗 B抗战路线相同C不同的作战方式各自为战 D都积极组织民众抗战7 (2011 年 1 月佛山市质检 6 题)据统计,19371942 年国民党军队在抗日战争中阵亡人数约 1116105 人。这说明( )A国民

5、党正面战场始终是抗同的主要战场B国民党军队对抗日战争作出了重大贡献C国共合作抗战是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保障D国民党军队勇于牺牲,百战百胜8 (2011 年 4 月琼海市模拟 4 题)美国著名记者史沫特莱曾对某次战役作了这样的描述:“从晋西高山,到东海海岸,从黄河畔到长城边,都成了战场打击了敌人的整个经济、交通线和封锁网,战斗是炽烈而无情的。 ”这个战役是指中国的( )A平津战役 B淞沪会战 C渡江战役 D百团大战9 (2011 年 4 月河南省统测 30 题)1937 年 8 月 7 日,国民政府在南京召集有中央及地方军政要员参加的国防会议,讨论了国军作战指导计划 ,正式确定了“抗战到底,全面抗

6、战” ,“采取持久消耗战略”的基本战略方针;南京失守后,蒋介石发表告国民书,声称:“中国持久抗战,其最后决胜之中心,不但不在南京抑且不在各大城市,而实寄于全国之乡村与广大强固之民心” 。对这段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国民政府确定了持久抗战战略 B国民政府号召全国民众奋起抗日C国民党军队决定开辟敌后战场 D国民政府表达了抗战到底的决心10 (2011 年 5 月北京顺义区二模 17 题)毛泽东指出:“国民党在 1937 年和 1938 年内,抗战是比较努力的,同我党的关系也比较好。 ”国民党“比较努力”抗战的作用是( )A有利于开辟敌后战场 B赢得了反扫荡的胜利C促成国共第二次合作 D取得了

7、正面战场胜利591up 高中教育学习平台,您身边的教学助手!( http:/)专为高中学生打造的免费手机学习工具591 随身学!邀请码:591017(手机免费登陆网址:http:/ )11(2011 年 5 月榆林市二模 31 题)“中国军队根据最高统帅部战略决策,在大别山要隘部署了兵力,安设重炮,以迎击陆路进攻之敌;同时,在长江敷设水雷,沿江配备相当兵力,与之节节抵抗,以阻挡日军溯江西上。”材料反映的是哪次战事的战略部署A广州会战 B徐州会战 C淞沪会战 D武汉会战12 ( 2011 年 4 月江西重点中学质检 29 题)1937 年 2 月,中国共产党致电国民党,提出了“工农政府改名为中华

8、民国特区政府,红军改名为国民革命军,直接受南京中央政府与军事委员会之指导”的主张。这表明(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B党内右倾投降主义错误不断滋长C中国共产党放弃了革命领导权 D中国共产党积极推动第二次国共合作13(2011 年 5 月漳州市质检 18 题)“中共中央再郑重向全国宣言:一、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为中国今日之必需,本党愿为其彻底的实现而奋斗。二、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三、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实行民权政治,以期全国政权之统一。”以上史料出现的时间应该是 A.1924 年 B.1931 年 C.1937 年 D.1945 年14

9、(2011 年 4 月阳泉市一模 26 题) “介石先生慧鉴:恩来诸同志回延安称述先生盛德,钦佩无余。先生领导全国民族进行空前伟大的民族革命战争,凡我国人无不敬仰。毛泽东谨启。民国二十七年九月二十九日。 ”根据材料判断,这封信的背景应该是A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 B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坚持抵抗C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建立15 (2011 年 3 月太原市测试 11 题)下图为 20 世纪 30 年代某次战役的示意图。此次战役( )A发生在南京大屠杀之后 B属于徐州会战的组成部分C打乱了日军的战略计划 D体现了国共两党的精诚团结16 (2011 年 4 月南通市调研 6 题) “

10、中国共产党愿当此时机,向全国同胞提出我们奋斗之总的目标争取中华民族之独立自由与解放。首先须切实地迅速地准备与发动民族革命抗591up 高中教育学习平台,您身边的教学助手!( http:/)专为高中学生打造的免费手机学习工具591 随身学!邀请码:591017(手机免费登陆网址:http:/ )战,以收复失地和恢复领土主权之完整。 ”中国共产党提出上述奋斗目标,是为了( )A团结各阶层力量推翻北洋军阀统治 B实现民族团结抗击日本侵略C实现民族团结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 D团结各阶层力量反对蒋介石17 (2011 年 4 月江西百校摸底 29 题)毛泽东指出:“国民党在 1937 年和 1938 年内

11、,抗战是比较努力的,同我党的关系也比较好。 ”国民党“比较努力”的抗战( )A有利于开辟敌后战场 B反映了全国抗战路线C有利于国共第二次合作 D取得了百团大战胜利18(2011 年山西太原高三调研 25 题)某同学在一篇名为我的爷爷的作文中写到:“我的爷爷出生于 1920 年,18 岁参加了工农红军闹革命;之后跟随部队参加了百团大战等战役;解放战争时期,又随刘邓大军渡过黄河,来到大别山脚下并扎根下来,率领当地农民进行土改运动;新中国成立后的过渡时期,我爷爷担任人民公社书记,带领社员开荒修渠”这段文字的四处叙述中,与史实相比( )A正确,错误 B正确, 错误C正确,错误 D正确,错误19 (20

12、11 年 5 月三明市质检 18 题) “中国今日郑重声明,中国领土之主权,已横受日本之侵略,中国决不放弃领土之任何部分,遇有侵略,惟有实行天赋之自卫权以应之。 ”国民政府发表这番谈话的背景是A “九一八”事变 B “西安事变” C “七七事变” D “八一三”事变20 (2011 年 1 月苏北四市期末 8 题)毛泽东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的报告中说,国民党有两个伟大领袖,第一个是孙中山先生,第二个伟大领袖就是蒋介石先生。毛泽东的这一评价是基于蒋介石( )A指挥北伐战争赢得胜利 B继承和实行新三民主义C转变为民族民主革命者 D领导和实施全民族抗战21 (2011 年 3 月聊城市一模 12 题)

13、 时代周刊 1938 年 1 月 3 日载:“每位关心要闻的读者都知道,在 1937 年日本的战争机器被卡住了 13 个星期之久,它的时间表第一次被中国的战争机器粉碎了。 ”这段话评述的历史事件是( )A卢沟桥抗战 B平型关大捷 C淞沪会战 D百团大战22 (2011 年 5 月滨州市二模 12 题)图 6 是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找到的一幅地图。据图中信息判断,他研究的课题是591up 高中教育学习平台,您身边的教学助手!( http:/)专为高中学生打造的免费手机学习工具591 随身学!邀请码:591017(手机免费登陆网址:http:/ )A工农武装割据开始形成 B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C共

14、产党敌后战场的抗战 D人民解放军的战略决战23 (2011 年 3 月吉安市一模 28 题)某同学在网上看到这样一段文字:“1937 年 9 月,中国共产党发表宣言,声称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为中国今日之必需,本党愿为其彻底实现而奋斗。 ”他不知该材料的真伪。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应该是假,中国共产党在抗战期间的目标是反对日本侵略B应该是假,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纲领与三民主义格格不入C应该是真,中国共产党为实现国共再次合作而作出了努力D应该是真,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始终坚持三民主义24 (2011 年 1 月三明市期末质检 11 题)图 1 为抗日战争时期一场大会战的发生地。 ( )这场会战对中国抗日战争的影响包括它加速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它取得了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它粉碎了日本速战速决的侵略计划591up 高中教育学习平台,您身边的教学助手!( http:/)专为高中学生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