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市场学第一章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54959901 上传时间:2018-09-22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2.4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融市场学第一章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金融市场学第一章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金融市场学第一章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金融市场学第一章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金融市场学第一章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金融市场学第一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融市场学第一章(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国际收支,现代市场经济是一种开放经济。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必须要有一种工具来反映一国对外经济交往的全貌,这就是国际收支。本章中讲授的国际收支是学习国际金融的起点和基础。通过这一章的学习,要求学员掌握国际收支的概念和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内容及编制方法,准确把握国际收支平衡与失衡的内涵。掌握调节国际收支的措施。了解我国国际收支的状况。,学 习 要 求,能够运用国际收支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对一国对外经济交往的若干问题进行初步探讨和分析。,学 习 要 点,第一节 国际收支概述 第二节 国际收支平衡表 第三节 国际收支的平衡与失衡 第四节 国际收支的调节 第五节 我国的国际收支,第一节 国际收支与国

2、际收支平衡表,一、国际收支与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概念(一)国际收支的概念狭义的国际收支的概念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由于经济、文化等各种对外交往而发生的,必须立即结清的外汇收入与支出。这一概念是建立在现金基础上的,仅包含已实现外汇收支的交易,不包括未到期的债权债务,因此称为狭义的国际收支概念。,第一节 国际收支与国际收支平衡表,一、国际收支与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概念(一)国际收支的概念广义的国际收支概念是指一国或地区居民与非居民在一定时期内全部经济交易的货币价值之和。它是以交易为基础,既包括贸易收支和非贸易收支,也包括资本的输出输入;既包括已实现外汇收支的交易,也包括尚未实现外汇收支的交易。,

3、第一节 国际收支与国际收支平衡表,一、国际收支与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概念(二)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概念国际收支平衡表(Balance of Payments Statement)又称为国际收支帐户,是指将国际收支按照特定帐户分类,根据一定的原则用会计方法编制出来 的报表。 具体地说,是指按照复式簿记原理,以某一特定货币为计量单位,运用简明的表格形式总括地反映一经济体(一般指一国家或地区)在特定时期内与世界其他经济体间发生的全部经济交易的统计报表。,第一节 国际收支与国际收支平衡表,二、国际收支的特征第一,国际收支是一个流量概念。第二,国际收支所反映的内容是以货币记录的经济交易。第三,国际收支记录的经济

4、交易必须是本国居民与非居民之间发生的经济交易。第四,国际收支是一个事后的概念。,第二节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编制,一、国际收支平衡表的记账原理国际收支平衡表是根据“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复式簿记原理编制的。借方表示该经济体资产(资源)持有量的增加,贷方表示资产(资源)持有量的减少。,第二节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编制,第一,任何一笔交易发生,必然涉及借方和贷方两个方面,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第二,所有国际收支帐户都可以分为资金来源帐户(如出口)和资金运用帐户(如进口)。资金来源帐户的贷方表示资金来源(即收入)增加,借方表示资金来源减少。资金运用帐户的贷方表示资金占用(即支出)减少,借方表示资金占用

5、增加。,第二节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编制,第三,凡是有利于国际收支顺差增加或逆差减少的资金来源增加或资金占用减少均记入贷方,凡是有利于国际收支逆差增加或顺差减少的资金占用增加或资金来源减少均记入借方。,第二节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编制,进口商品属于借方帐户,出口商品属于贷方帐户; 非居民为本国居民提供劳务或从本国取得收入,属于借方帐户,本国居民为非居民提供劳务或从外国取得的收入,属于贷方帐户; 本国居民对非居民的单方向转移,属于借方帐户,本国居民收到的国外的单方向转移,属于贷方帐户;,第二节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编制,本国居民获得外国资产属于借方帐户,外国居民获得本国资产或对本国投资,属于贷方帐户; 本国

6、居民偿还非居民债务属于借方帐户,非居民偿还本国居民债务属于贷方帐户; 官方储备增加属于借方帐户,官方储备减少属于贷方帐户。,第二节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编制,二、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格式三、国际收支平衡表的主要内容(一)经常帐户(Current Account)是指实质资源的流动1、货物(Goods)2、服务(Service)3、收入(Income)4、经常转移(Current Transfer),第二节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编制,(二)资本与金融帐户(Capital and Financial Account)指资本帐户项下的资本转移、非生产、非金融资产交易以及其他所有引起一经济体对外资产和负债发生变化

7、的金融帐户。1、资本帐户(Capital Account)。资本帐户反映资产在居民与非居民的转移之间,它由资本转移和非生产、非金融资产交易两部分组成。,第二节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编制,(二)资本与金融帐户(Capital and Financial Account)2、金融帐户(Financial Account)。金融帐户反映的是居民与非居民之间投资与借贷的增减变化,它由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其它投资和储备资产等四部分构成。 (1)直接投资(Direct Investment)(2)证券投资(Portfolio Investment)(3)其它投资(Other Investment)(4)储备资

8、产(Reserve Assets),第二节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编制,(三)错误与遗漏(Errors and Omissions) 该帐户是为了使国际收支平衡表借方和贷方平衡而人为设立的一种平衡帐户。,第二节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编制,四、案例:编制A国2008年国际收支平衡表A国2008年对外经济活动的资料如下: 1、A国出口商品价值100万美元,收入记入境外美元存款账户;2、A国居民到外国旅游花费10万美元,该笔费用从该居民的海外存款账户中扣除;3、A国企业在海外投资建厂,当年获得利润1000万美元,其中500万美元在当地再投资,200万美元存在其在海外的美元存款账户,100万美元用于进口,200

9、万美元调回国内结售给A国政府;,第二节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编制,四、案例:编制A国2008年国际收支平衡表A国2008年对外经济活动的资料如下:5、外商以价值2000万美元的设备投资A国,兴办合资企业;6、A国政府动用100万美元外汇储备向外国提供无偿援助,另提供相当于50万美元的药品食品援助;7、A国某企业购买价值2000万美元国外某企业股票,占其股票总额的8%,以境外美元存款账户支付,A国2008年国际收支平衡表,第二节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编制,五、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分析在国际收支平衡表的一个帐户与下一帐户之间划一水平直线,水平线之上帐户的贷方和借方的净差额就是一国的国际收支状况。净差额为零,表

10、示国际收支平衡,否则表示国际收支失衡。线之上帐户的借贷净差额为正数,即贷方总额大于借方总额,称国际收支状况为盈余或顺差(Surplus);如为负数,即贷方总额小于借方总额,则称国际收支状况为赤字或逆差(Deficit)。,第二节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编制,五、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分析按照人们的传统习惯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做法,国际收支的不平衡可通过以下四种口径来衡量:1、贸易收支差额2、经常帐户收支差额 3、资本和金融帐户差额4、综合帐户差额,第三节 国际收支的平衡与失衡,一、国际收支平衡与失衡的几种理解(一)自主性交易与补偿性交易 (二)静态平衡与动态平衡的观点 (三)局部均衡与全面均衡的观点,第三

11、节 国际收支的平衡与失衡,二、国际收支失衡的判定(一)账面平衡与实际平衡 (二)线上项目与线下项目 (三)自主性交易国际收支失衡的判定,第三节 国际收支的平衡与失衡,三、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原因(一)周期性失衡。即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引起的国际收支失衡。 (二)结构性失衡。即一国产业结构同国际分工失调引起的国际收支失衡,也就是当国际经济结构发生变化,而一国产业结构不能适应这种变化所引起的国际收支失衡。,第三节 国际收支的平衡与失衡,三、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原因(三)货币性失衡。又称为价格性失衡,是指在汇率一定的条件下,一国的物价与商品成本高于其它国家,引起出口货物价格相对高昂、进口货物价格相对便宜,从而导

12、致贸易收支和国际收支失衡。(四)收入性失衡。指由国民收入及其变动引起的国际收支失衡。,第三节 国际收支的平衡与失衡,三、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原因(五)贸易竞争性失衡。指由于一国商品缺乏国际竞争力所引起的失衡。(六)过度债务性失衡。其他因素导致的临时性失衡。(七)临时性失衡是指由短期的、非确定或偶然因素,如自然灾害、政局动荡等引起的国际收支不平衡。,第三节 国际收支的平衡与失衡,四、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影响(一)国际收支持续大量逆差对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二)国际收支持续大量顺差对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第四节 国际收支的调节,一、国际收支失衡的市场调节机制国际收支市场调节机制是指在不考虑政府干预的情况下,市

13、场经济体内的经济变量与国际收支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过程,即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过程。(一)国际金本位制度下的国际收支自动调节机制国际金本位制度下的“货币价格机制”是英国经济学家大卫休谟(David Hume)1752年最早提出来的,其论述被称为“价格现金流动机制”。,第四节 国际收支的调节,图1-1 价格现金流动机制过程图,第四节 国际收支的调节,一、国际收支失衡的市场调节机制(二)纸币本位固定汇率制度下的国际收支自动调节机制这里所指的固定汇率制度是指纸币本位制度下,一国当局通过外汇储备变动干预外汇市场来维持汇率的稳定。,第四节 国际收支的调节,(二)纸币本位固定汇率制度下的国际收支自动调节机制

14、1、货币价格自动调节机制2、利率机制:3、收入调节机制,第四节 国际收支的调节,(三)浮动汇率制度下的国际收支自动调节机制国际收支逆(顺)差对外汇需求增加(下降)外币升(跌)本币跌(升)进口(出口)产品价格上涨进口减少(出口增加)逆(顺)差得到改善。 马歇尔-勒纳条件(Marshall-Lerner condition),第四节 国际收支的调节,二、国际收支失衡的政策调节 (一)政府国际收支调节政策的一般选择1、融资(Financing)2、调整(Adjustment)。当局通过各种调整政策来消除外汇市场的供求缺口来消除赤字。包括支出变更政策 (Expenditure Shliting Pol

15、icy)和支出换政策(Expenditure Switching Policy)。3、融资与调整相结合,寻求融资与调整的某种适当的组合来调整国际收支均衡。,第四节 国际收支的调节,(二)国际收支的调节政策1、财政政策2、货币政策3、汇率政策4、直接管制政策5、供给调节政策6、政策搭配,第四节 国际收支的调节,表1-2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搭配,第四节 国际收支的调节,三、国际收支失衡的国际调节依据进行政策协调的程度,国际间政策协调可由低到高分为六个层次。第一,信息交换;第二,危机管理第三,避免共享目标变量的冲突 第四,合作确定中介目标 第五,部分协调;第六,全面协调,第四节 国际收支的调节,三

16、、国际收支失衡的国际调节国际收支国际调节的内容包括:1、通过各种国际经济协定确定国际收支调节的一般原则。 2、通过国际金融组织或通过国际协定向国际收支逆差国提供资金融通,以缓解其国际清偿力不足的问题。3、建立区域性经济一体化集团,以促进区域内经济、金融的一体化和国际收支调节。,第四节 国际收支的调节,四、内外均衡的矛盾及政策搭配调节,第五节 我国的国际收支,一、我国国际收支及其统计的发展(一)中国国际收支的发展历程,第五节 我国的国际收支,第一阶段:1980年以前,中国仅有外汇收支统计.第二阶段:1980年1984年,国际收支统计制度的初步建立。第三阶段:19841995:国际收支统计制度不断改进。,第五节 我国的国际收支,第四阶段:1996年至今。中国人民银行行长令于1995年8月正式颁布了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办法。 1997年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按照国际收支手册第五版的原则进行编制公布。1998年开始按照季度编制国际收支平衡表,供内部参考和与基金组织磋商使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