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抗菌素合理应用ppt课件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4953777 上传时间:2018-09-22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3.7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与抗菌素合理应用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与抗菌素合理应用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与抗菌素合理应用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与抗菌素合理应用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与抗菌素合理应用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与抗菌素合理应用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与抗菌素合理应用ppt课件(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PK/PD与抗菌素合理应用,茂名市人民医院感染科 李耀才,2,抗菌药,细 菌,人 体,耐药性,药效学,感染,抗感染(免疫),不良反应,体内处置,抗菌药、细菌、人体相关示意图,3,选择抗菌药时需考虑的因素,药物,对细菌MIC,感染部位浓度,结果,药代动力学 吸收、分布、代谢、排泄 (给药方案),药效学,临床效果 细菌清除 患者依从性 耐受性 耐药产生,4,抗菌药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微生物相关的原因 病原确立错误 治疗中出现耐药 抗菌活性不足,5,抗菌药传统给药方案拟定的依据:,给药量:以药效学(Pharmacodynamic PD)(即药物体外细菌培养MIC90)为基础,拟定给药量(血药浓度为M

2、IC90 值的2-10倍。) 给药间隔时间:以药动学(Pharmacokinetic PK)的半衰期(t1/2)拟定 早期仅以常规每天3次,缺点:药效学与药动学参数间未作动态的互相影响的结果来确定。,6,PK:生物利用度(F)、峰浓度(Cmax)、达峰时间(Tmax )、表观分布容积(Vd)、半衰期(T12)、清除率(CL)、消除速率常数(Ke)、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PD:MIC(最低抑菌浓度)、MBC(最低杀菌浓度)PK/PD:AUC/MIC (药时曲线下面积与MIC90之比值)、Cmax/MIC( 最高血浓度与MIC90之比值)、 TMIC(指药物浓度高于MIC的时间),PK/

3、PD药代条件下的药效,7,药敏试验判断,药敏试验判断,选择药敏报告敏感药物为什么治疗无效?,13,抗菌药物PK/PD用药方案的临床意义,14,抗菌药物的PK/PD分类,时间依赖性抗菌素,时间依赖性抗菌素,24,MPC新概念,现行以MIC为根据的抗菌治疗立足于“消除感染”,为防止突变株出现和进而被选择形成耐药菌群,在新氟喹诺酮类药物以及在金葡菌、肺炎链球菌和分枝杆菌的研究中提出“防突变浓度”(Mutant Prevention Concentration;MPC)的新概念,细菌的防突变浓度,Drlica K博士在1999年提出抗菌药的防突变浓度(mutant prevention concent

4、ration,MPC)的概念:即能防止耐药突变株被选择性富集生长所需的最低抗菌药物浓度。 MIC与MPC之间的浓度范围称做抗菌药物的突变选择窗(mutant selection window,MSW),细菌的防突变浓度 抗菌药的选择指数,MPC与MIC的比率称为抗菌药的选择指数(selection index,SI),SI值越大,说明抗菌药防突变能力越低,反之,MPC与MIC值越接近,即SI越小,抗菌药的防突变能力越强。 根据MPC和MSW的理论,通过选择更理想的药物(SI值小)、调整剂量方案、联合用药等可以缩小乃至关闭MSW,从而减少耐药突变菌株的选择性富集生长,降低耐药率。,细菌的防突变浓

5、度 抗菌药的联合应用,当两药同时处于各自的MIC之上时,细菌需要同时发生两种耐药突变才能生长。因此可通过联合用药达到关闭MSW,降低耐药率。特别是对于MPC很高的药物,如抗结核药,加大剂量对患者不利,联合用药可关闭MSW。,联合用药的指征,A.病因未明的严重感染 B.单一抗生素不能控制的混合感染或难治性感染 C.以减少毒性大的药物的剂量 D.长期用药致病菌有产生耐药性可能者 E.联合用药时应考虑可能产生的配伍禁忌及相互作用,抗菌药物依其作用性质分类,一类:繁殖期杀菌,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 二类:静止期杀菌,对静止期、繁殖期细菌均有杀灭作用,如氨基甙类、多粘菌素、喹诺酮类等 三类:速效抑菌,如四环素类、氯霉素类、大环 内酯类、克林霉素等 四类:慢效抑菌剂,如磺胺类等,联合用药可能产生结果,第一类+第二类:协同作用 第一类+第三类:拮抗作用 第二类+第三类:增强或相加作用 第一类+第四类:提高疗效,联合用药产生的作用也可因不同菌种和菌株而异,药物剂量和给药顺序也会影响效果,小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