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商业资本和平均利润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4911640 上传时间:2018-09-21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6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八章商业资本和平均利润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第八章商业资本和平均利润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第八章商业资本和平均利润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第八章商业资本和平均利润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第八章商业资本和平均利润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八章商业资本和平均利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八章商业资本和平均利润(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9/21,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第七章,1,第二节 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2018/9/21,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第七章,2,参 考 资 料,1、马克思: 资本论第3卷第16章、第17章、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2、马克思:工资、价格和利润第11节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 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2018/9/21,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第七章,3,一、商业资本 产业资本在它的循环过程中要顺次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这三种不同的形式,分别执行三种不同的职能。在资本主义初期,所有这些不同的职能都是由产业资本家自己独立执行的。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生产的迅速增长和市场的不断扩大为了

2、降低生产成本,产生了把商品资本的职能独立出来,由专门的资本家去执行的可能性。 1.商业资本:商品资本的职能从产业资本中分离出来以后所形成的。 2.商业资本的职能:执行商品资本的职能。商业资本是与产业资本相并列的独立资本形态。资本主义的商业资本是产业资本的独立部分 3.商业资本的作用:有利于缩短流通时间,节约流通费用,减少流通中资本的数量,这样就会扩大直接用于生产的那部分资本,加速资本周转,从而有助于增加剩余价值的生产,提高利润率。同时,商业资本的存在和发展还促进了分工的发展和市场的扩大,从而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2018/9/21,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第七章,4,二、商业利润 1.商业

3、利润的含义:商业资本家从事商业经营活动所获得的利润。商业利润不能低于(也不能高于)平均利润。 2.商业利润的来源:产业资本家以低于生产价格的价格把商品出售给商业资本家,商业资本家再按照商品的生产价格把商品出卖给消费者,从商品的购买价格与售卖价格之间获取差额。因此,产业资本家转让给商业资本家的剩余价值是通过价格差额实现的。 3.商业利润产业利润平均利润 4. 商业利润的实现形式 生产价格成本价格产业利润商业利润 表面上看,商业资本参加剩余价值的分割,降低了平均利润率,对产业资本家不利;但实际上,由于有了商业资本家的专门经营,减少了流通中的货币总量,相对提高了平均利润率,对产业资本家是有利的。因此

4、,商业利润的形成表明产业资本家和商业资本家共同剥削雇佣工人。,2018/9/21,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第七章,5,三、商业流通费用及其补偿 1.商业流通费用的含义 2.商业流通费用的种类 3.商业流通费用的补偿 生产性流通费用能增加商品的价值,其补偿是通过商品价值的实现来获得补偿。(其中包含的生产劳动活动能够创造新价值) .纯粹流通费用的补偿:从剩余价值总额中得到补偿,它是剩余价值的一种扣除。来源于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 四、商业资本家对商业店员的剥削 5.商业资本对商业雇员的剥削,2018/9/21,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第七章,6,第三节 借贷资本和利息,一、借贷资本的形成和利

5、息 1、借贷资本:为了取得利息而暂时借给另一个资本家使用的货币资本。不从事任何实际生产经营而单靠利息过活的资本家就是借贷资本家。 2、借贷资本的来源:从产业资本的循环过程中分离出来的一种独立的资本形式。是社会经济生活中暂时闲置的资本集中起来,通过借贷资本家借给职能资本家,发挥资本的作用。包括:(1)暂时闲置的固定资本的折旧费;(2)暂时闲置的流动资本;(3)暂时闲置的剩余价值。资本家预定用于资本积累的剩余价值,只有积存到一定数量是,才能转化为资本。 闲置的资本本身不会为其所有者带来剩余价值,只有转入职能资本家手中进行具体生产经营活动时,才会发生作用。因此,产业资本运动过程中暂时游离出来的货币资

6、本就变成了借贷资本。“它不是货币资本职能的独立” 。,2018/9/21,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第七章,7,3、利息与企业利润 借贷资本的出现,产生了资本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分离。 借贷资本家凭借对货币资本的使用权,定期从职能资本家手中取得利息收入。 ( 1 )企业利润:职能资本家利用借入资本从事生产经营时获得的利润,它在数量上是平均利润减去利息的差额 ( 2 )利息 1)利息的来源:剩余价值 2)利息的本质:剩余价值的特殊的转化形式,是平均利润的一部分。 4、利息率:利息量与借贷资本量的比率。,2018/9/21,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第七章,8,二、银行资本和银行利润 借贷资本的借贷主要通过银

7、行进行。(资本主义)银行就是专门从事货币资本经营的(资本主义)企业。职能:充当货币资本的所有者和使用者之间的中介。 1、银行资本的来源:银行家的自有资本,比例很小;借入资本(吸收的存款,即社会闲置资本)。 2、银行利润:通过存款利息和贷款利息之间的差额而形成。来源于雇佣工人在生产中创造的剩余价值。,2018/9/21,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第七章,9,三、股份公司、股息和股票价格 四、信用 1、资本主义信用:借贷资本的运动形式。包括: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 2、信用在资本主义经济中的作用 (1)信用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信用制度,可以促进资本的集中,加速了资本的集聚,许多大型企业得以建立;

8、信用节省了流通费用,缩短流通时间。信用的发展,大批交易不用现金支付,可以采取赊帐方式,加快了商品流通速度,缩短了资本的周转时间,并节约了与商品流通的一切费用。 信用制度促进了资本在不同部门之间的分配和利润率平均化。,2018/9/21,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第七章,10,(2)信用促进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加深和经济危机的爆发 信用的发展造成虚假繁荣,加深了生产与消费的矛盾,加速了生产过剩危机的爆发; 信用在资本主义经济中还会发生货币信用危机; 信用加剧了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矛盾。 信用为资本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准备了条件。,2018/9/21,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第七章,11,第四节

9、 资本主义地租,一、资本主义地租的本质和特点 1、地租:土地使用者凭借土地所有权获得的收入。 2、资本主义地租:农业资本家租种土地所有者的土地而向土地所有者缴纳的地租,它是农业雇佣工人所创造的超过平均利润以上的那一部分超额利润构成的。 3、资本主义地租与封建地租的区别:P150,2018/9/21,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第七章,12,二、资本主义地租的两种基本形式: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 (一)级差地租。 1、含义:与土地的不同等级相联系的地租。它是由农产品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而形成的超额利润所构成的。 2、级差地租产生的条件:土地的肥沃程度不同和地理位置不同。 土地有肥瘠之分,有地

10、理位置(距离市场远近和交通线的远近)之别。同量资本投入生产条件不同的土地吧,劳动生产率和资本家获得的收益是不相等的。因此,租种生产条件好的农业资本家就因其农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而取得超额利润。 3、级差地租形成的原因: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即有限的土地被农业资本家使用后所形成的对土地的经营性垄断)。,2018/9/21,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第七章,13,4、农业中形成级差地租的超额利润与工业中超额利润的区别(P152) (1)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使农业中获得的形成级差地租的超额利润可以长期稳定地存在。工业中任何企业都不能长期垄断先进技术,超额利润只是暂时的。农业中投入同量

11、资本于面积相同的土地而获得不同收益,这是同土地的不同等级联系在一起的。因为土地是有限的,条件优越的土地更有限。 (2)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使得经营优等地和中等地的农业资本家都能够获得形成级差地租的超额利润。工业中的信号额利润只有先进企业可以获得。因为土地经营垄断的存在使得农产品的社会生产价格必须由劣等地的生产价格决定。,2018/9/21,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第七章,14,5、级差地租的源泉:耕种优等地和中等地的农业雇佣工人创造的超额剩余价值。它反映出农业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共同剥削农业雇佣工人的关系。 6、级差地租的两种形态:级差地租由于形成的条件不同而分为两种形态。 (1)级差地租:由

12、于土地肥沃程度不同和地理位置优劣而产生的级差地租。 (2)级差地租: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增加投资的劳动生产率不同而产生的级差地租。 级差地租是级差地租的基础。 7、在超额利润转化为级差地租上,级差地租和级差地租不同。构成级差地租的超额利润,一般都在租约内作了规定,归土地所有者所有。而构成级差地租的超额利润,在租约内归土地所有者所有,当租约期满,签订新租约时,就会通过提高地租额而转归土地所有者所有。因此,农业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之间经常为了租期的长短与租额的多少展开斗争,这种斗争也反映出两个剥削阶级集团在瓜分剩余价值上的矛盾。,2018/9/21,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第七章,15,(二)绝对地租

13、在分析级差地租时,耕种劣等地的农业资本家是不缴纳级差地租的,但是由于资本主义土地私有制的存在,租种任何一块土地,都必须向土地所有者缴纳一定数量的地租。 1、含义:由于土地私有制的存在,租种任何土地都必须缴纳的地租。 2、绝对地租形成的条件:农业的资本有机构成低于社会资本的平均有机构成。 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落后于工业,农业的资本有机构成低于社会平均有机构成。农业的资本有机构成低,同量资本就可以雇佣更多的劳动者,在剩余价值率相等的情况下,创造的剩余价值量就大,从而使农产品的价值高于社会生产价格。农产品价值高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就形成绝对地租。,2018/9/21,政治经济学(资

14、本主义)第七章,16,3、绝对地租形成的原因:土地的私有权垄断(即有限的土地被私人土地所有者占有后而形成的对土地的私有权垄断)。 (1)由于有限的土地被私人土地所有者占有,形成对土地的私有权垄断,阻碍着资本自由转入农业生产部门,使得农产品价值高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不参加利润平均化的过程。 (2)土地私有权垄断的存在,使农产品高于社会生产价格的超额利润,必须留在农业部门形成绝对地租缴纳给土地所有者,否则农业资本家就不能使用土地所有者的土地。 4、绝对地租的源泉:农业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它体现的依然是农业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对雇佣工人的剥削关系。 5、当代资本主要条件下的绝对地租。,2018/9/21,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第七章,17,三、土地价格 1、土地价格:资本化的地租。 2、土地价格地租/利息率 3、地价上涨的原因 4、地租与租金的区别(租金大于地租),2018/9/21,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第七章,18,垄断地租 建筑地段地租 矿山地租,2018/9/21,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第七章,19,2018/9/21,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第七章,20,2018/9/21,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第七章,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