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运动骨和骨连结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4910436 上传时间:2018-09-21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1.5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章运动骨和骨连结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第三章运动骨和骨连结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第三章运动骨和骨连结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第三章运动骨和骨连结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第三章运动骨和骨连结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章运动骨和骨连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章运动骨和骨连结(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三章 运动系统第一节 骨和骨连接,2,运动系统由骨、骨连接和骨骼肌组成。全身骨由骨连结构成骨骼。骨骼构成了人体的支架,并赋予人体基本形态,起着保护、支持和运动的作用。在运动中,骨起着杠杆作用,关节是运动的枢纽,骨骼肌则是运动的动力器官。,3,4,一、骨的分类和表面形态 (一)分类 位置:颅骨、躯干骨和四肢骨 形态: 长骨 短骨 扁骨 不规则骨,5,6,7,8,9,五、人体骨的形态,10,,,一 上肢骨32 (一)上肢带骨:a锁骨: “”两端,使肩胛骨与胸骨保持一定的距离。,四肢骨,11,b 肩胛骨:三角形,架于(贴于)胸廓后外侧份上方。二面、三缘、三角。喙突、肩峰、肩胛冈。,12,(二)

2、自由上肢骨:1 肱骨:a上端:肱骨头、解剖颈、大结节、小结节、外科颈;b体:桡神经沟、三角肌粗隆。c下端:肱骨滑车、肱骨小头、外上髁、内上髁,鹰嘴窝、桡窝、冠突窝。,13,2 桡骨:头、颈、茎突、骨间缘、尺切迹。3尺骨:滑车切迹、鹰嘴、冠突、尺骨、粗隆、桡切迹、茎突、骨间缘。,14,4手骨: 腕骨(8 块); 掌骨(5块); 指骨(14块),15,二 下肢骨31 (一)下肢带骨: 髋骨: a 髂骨:髂骨体,髂骨翼,髂嵴,髂结节,髂前(后)上(下)棘,弓状线。 b 坐骨:坐骨体,坐骨支,坐骨棘,坐骨结节, 坐骨大(小)切迹。 c 耻骨:耻骨体,耻骨上(下)支,耻骨结节、耻骨联合面。 闭孔、髋臼(

3、窝、切迹)。,16,(二)自由下肢骨: 1 股骨:一体两端。股骨头,股骨颈,大(小)转子,臀肌粗隆,粗线,内(外)侧髁,内(外)上髁,髌面,髁间窝。,17,2 胫骨: 内(外)侧髁,腓关节面,髁间隆起,胫骨粗隆,比目鱼肌线,腓切迹,内踝。,3 腓骨:腓骨头,腓骨颈,腓骨体,外踝关节面,外踝。,18,19,4足骨: 跗骨:(7块) 跖骨:(5块)第5跖骨粗隆。 趾骨:(14块),20,1 脑颅:(8块) a 成 对:顶骨、颞骨 b 不成对:额骨、枕骨、蝶骨、筛骨。,颅 骨,21,2面颅:(15块) a 成 对:下鼻甲骨、鼻骨、泪骨、颧骨、上颌骨、腭骨。 b不成对:梨骨、下颌骨、舌骨。,22,1

4、椎骨:一体两弓七突起。 颈椎:(7块)椎体小,椎孔大,横突有孔,棘突分叉。一环椎二枢椎七棘突最长,躯干骨,23,胸椎: (12块)有肋凹和横突肋凹,棘突长且成叠瓦状排列。,腰椎:(5块)椎体大,椎孔小,棘突宽而短,横突短。,25,骶骨尾骨:,26,2 胸骨:胸骨柄、胸骨体、剑突。 胸骨角,27,3 肋 :肋软骨、肋骨。 (12对),28,骨连结-骨与骨之间的连接装置。 直接连结:(无间隙,不活动或少活动) 1 纤维连结: a 韧带连结:棘间韧带等 b缝: 2软骨连结:透明软骨结合、纤维软骨结合 3骨性结合:常由软骨结合或纤维连结骨化而成。,29,间接连结:即关节,具间隙及滑液,可以活动。(一)

5、关节的基本结构:“三要素” 1 关节面及关节软骨:关节头,关节窝,关节软骨。 2 关节囊;a纤维层(致密结缔组织),可形成韧带。b滑膜层(具滑膜细胞,可产生滑液,具润滑作用。 3 关节腔:由关节软骨和滑膜层围成的密闭腔隙。呈负压。,30,(二)关节的辅助结构: 1 韧带:致密结缔组织; 2 关节盘和半月板; 3 关节唇:纤维软骨环; 4 滑膜囊和滑膜襞。,31,二、关节的运动; 1 屈和伸: 2 外展和内收: 3 旋内和旋外: 4 环转,32,上肢主要关节-肩关节,由肱骨头与肩胛骨关节盂构成,1)肱骨头大,2)关节盂面积小而浅盂唇,3)关节囊薄而松弛,屈、伸、收、展、旋转、环转,组成: 特点:

6、 运动:,33,上肢的主要关节-肘关节,肱尺关节,肱桡关节,桡尺近侧关节,特点,关节囊,前后壁薄而松弛,韧带:,桡侧、尺侧副韧带、桡骨环状韧带,运动,屈、伸为主,旋前、旋后,组成,滑车切迹,关节囊,34,下肢的主要关节-髋关节,组成:,由髋臼与股骨头构成,特点:,1)髋臼唇,3)韧带:囊外髂股韧带、囊内股骨头韧带,2)关节囊紧张坚韧,运动:,屈、伸、收、展、旋转、环转,髋臼唇,股骨头韧带,35,下肢的主要关节-膝关节,组成:,股骨下端内外侧髁、胫骨上端内外侧髁、髌骨构成,特点:,1)韧带:髌韧带、腓侧副韧带、胫侧副韧带 、膝交叉韧带,2)半月板:内“C”外“O”,3)髌上囊和翼状襞,运动:,屈

7、、伸,在半屈位时可作旋转运动。,36,骨盆:,由左右髋骨和骶、尾骨以及其间的骨连结构成,界线:,骶骨岬、弓状线、耻骨梳、耻骨结节、 耻骨嵴、耻骨联合上缘,小骨盆,骨盆上口:界线,骨盆腔 : 前壁短,侧壁和后壁长的弯曲的骨性管道,骨盆下口:尾骨尖、骶结节韧带、坐骨结节、坐骨支、耻骨下支、耻骨联合下缘,女性:宽而短,上口近似圆形,下口宽大,骨盆腔呈圆桶形,耻骨下角达90-100度。,男性:长而窄,上口近似心形,下口狭小,骨盆腔呈漏斗形,耻骨下角约70-75度。,37,足部的关节 距小腿关节(踝关节) 胫、腓骨下端与距骨滑车构成,易外翻。 足弓:跗骨和跖骨借韧带连结而形成的凸向上的弓。分为足纵弓和足

8、横弓,38,颅骨的滑膜关节(颞下颌关节),颞下颌关节,组成:,下颌头与下颌窝及关节结节,关节囊松弛,外侧韧带加强,有关节盘,运动:,上提、下降、前进、后退、侧方运动,特点:,39,躯干骨的连结,一、 椎骨间的连结,(一)椎体间的连结,1 椎间盘,髓核 纤维环,作用:具有“弹性垫”的作用,缓冲外力对脊柱的震动,增加脊柱的运动幅度 。,纤维环,髓核,40,前纵韧带,后纵韧带,3 后纵韧带:,作用:防止脊柱过度后伸和椎间盘向前脱出,2 前纵韧带:,作用:限制脊柱过度前屈,41,(二)椎弓间的连结,1 黄韧带(弓间韧带),2 棘间韧带,3 棘上韧带和项韧带,4 横突间韧带,5 关节突关节,棘间韧带,棘上韧带,黄韧带,42,脊柱,(一)脊柱的整体观,1 脊柱前面观,2 脊柱后面观,(二)脊柱的运动:,颈、胸、腰、骶四个生理弯曲,屈、伸、侧屈、旋转和环转,3 脊柱侧面观,43,五、胸廓,成人近似圆锥形,上窄下宽,前后径小于横径,胸廓上口:胸骨柄上缘、第一对肋、第一胸椎,胸廓下口:,第12胸椎、第12、11肋前端、肋弓、剑突,作用:保护、支持胸骨下角和肋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