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力平价少课时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54910342 上传时间:2018-09-21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3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购买力平价少课时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购买力平价少课时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购买力平价少课时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购买力平价少课时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购买力平价少课时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购买力平价少课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购买力平价少课时(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4.汇率理论,2,汇率决定理论研究的着眼点:是一国货币的汇率水平受什么因素决定和影响。 本章讨论汇率决定的背景:实行货币自由兑换,汇率由市场来决定的国家。 汇率决定理论与国际收支理论相互联系,共同构成国际金融理论的核心。 随着经济背景和经济学基础理论的演变经历了不同的发展,主要经历了国际借贷说、购买力平价说、汇兑心理说、利率平价说、国际收支说和资产市场说几个阶段。,3,一价定律(one price rule),在经济学分析中,一价定律通常被视为一个当然的隐含假设。 一.几个相关概念 (一)套购(arbitrage)是指利用同一时刻不同市场上某物的价格差异,通过低价买进和高价卖出以赚取无风险

2、利润(Riskless profit)的过程。当某物为商品时就是商品套购,为外汇时就是套汇,为证券、资金时就是套利。,4,(二)交易成本(transaction costs)与交易联系在一起的除实际交易的商品本身的成本以外的所有成本。例如:签订合同的成本、运输成本、关税、信息成本均是交易成本。 (三)可贸易商品(tradable goods)、不可贸易商品(non-tradable goods)区域间价格差异可以通过套购活动消除的,为可贸易商品。由于商品本身性质不可移动或套购活动交易成本太高,区域间价格差异不能通过套购活动消除,为不可贸易商品。通常,服务业是典型的非贸易品。,5,二.一价定律(

3、one price rule)如果不考虑交易成本等因素,则同种可贸易商品在各地的价格都是一致的。可贸易商品在不同地区的价格之间存在的这种关系称为“一价定律”。 开放经济下的一价定律 1.开放条件下,可贸易商品在不同国家的价格比较必须折算成统一的货币; 2.进行套购活动时,除商品买卖外,还同时产生了外汇市场上相应的交易活动; 3.跨国套利活动存在许多特殊障碍,如关税和非关税壁垒;,6,4.如果不考虑交易成本因素,开放经济下的一价定律是指:以同一种货币衡量的不同国家的某种可贸易商品(i)的价格应该是一致的:P代表商品i国内价格 P*代表商品i国外价格 e代表直接标价法下的汇率Identical g

4、oods sold in different countries must sell for the same price when their prices are expressed in terms of the same currency if there are no transportation cost and tariff.,7,举例,在英国一辆小汽车售价5000英镑,而同样的一辆车在美国售价为10000美元,根据一价定律,5000英镑=10000美元,因此英镑对美元的汇率为英镑=2美元。现假设市场汇率为英镑=1.6美元,那么美国人在英国花5000英镑买一辆车只需要8000美元

5、(50001.6),比在国内买要便宜2000美元。这样,大量的美国人将从英国购买此车以获得差价上的好处。与此同时,外汇市场上英镑的汇率将因为需求上升而上升,一直上升到英镑=2美元,差价消失为止。,8,一、购买力平价说,购买力平价理论(Theory of Purchasing Power Parity,简称PPP)由瑞典经济学家卡塞尔(GCassel)于1922年在1914年后的货币与外汇一书中提出的。 基本思想:货币的价值在于其购买力,不同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取决于它们各自具有的购买力之比,而购买力的大小又与物价紧密相关,进而汇率与各国的物价水平具有了直接的联系。,9,一.绝对购买力平价(abs

6、olute purchasing power parity)。说明的是某个时点上两国货币之间汇率的决定,由于购买力为一般物价水平的倒数,由此可以用一般物价水平表示各自货币的购买力。 (一)前提 1.对于任何一种可贸易商品,一价定律成立; 2.在两国物价指数的编制中,各种可贸易商品所占的权重相等。,10,(二)基本表达式两国由可贸易商品构成的物价水平之间的关系是:其中ai表示第i种商品在全部商品中所占权重,,11,如果将物价指数分别用P、P来表示,则上式可变形为:这就是绝对购买力平价的一般表达式,绝对购买力平价表现为两国物价水平的静态对比,说明在某一时点上,两国货币的均衡汇率水平由两国的一般物价

7、水平之比所决定。,12,注意:购买力平价和一价定律之间是存在差别的,一价定律适用于单个商品(如商品i)的情况,而购买力平价适用于普遍的价格水平,即商品篮子中所有基准商品价格的组合。,13,有的经济学家认为绝对购买力平价过于武断,但是两期内汇率的相对变化与价格水平的相对变化却有一定关系,这就是相对购买力平价。,14,二.相对购买力平价(relative purchasing power parity)说明汇率变动的原因,汇率在一段时期内的变化归因于两个国家在这段时期中的物价水平的相对变化。 (一)假定的放松 1.相对购买力平价认为各国间存在交易成本, 2.各国一般价格水平的计算中商品及其相应的权

8、重存在差异,因此各国的一般物价水平以同一种货币计算时并不完全相等,而是存在着一定的偏离,15,(二)基本表达式e1和e0分别表示当期和基期的汇率,P1和P0分别表示本国t1和t0的物价水平,P1和P0分别表示外国t1和t0的物价水平,由绝对购买力平价表达式可分别得出:,16,那么:这就是相对购买力的表达式,该式表明汇率取决于两国购买力变化程度之比。,即,17,例如:美国的价格指数由195.4上升为217.4,而德国的物价指数从160.2上升到166.6。原来的汇率为US1=DM1.8791,汇率将变为多少? 由:则:即: US1=DM1.7564,18,相对购买力平价表达式可以转化为通货膨胀率

9、的形式。以表示国内通货膨胀率,*表示外国通货膨胀率,这些通货膨胀率发生于时间t0 与t1之间。 则:相对购买力表达式变形为:,19,当很小时,假定1近似等于1 ,将上式整理得:即为相对购买力平价的简化式,它表明汇率变化率等于同期本国与外国的通货膨胀率之差。 相对购买力平价意味着汇率的升值与贬值是由两国的通胀率的差异决定的。如果本国通胀率超过外国,则本币将贬值。 推论:如果两国货币为固定汇率,那么两国通货膨胀率应相等。,20,与绝对购买力平价相比,相对购买力平价更具有应用价值,这是因为它避开了前者过于脱离实际的假定,并且通胀率的数据更加易于得到。如果相对购买力平价是正确的,绝对购买力平价不一定正

10、确,但如果绝对购买力平价是正确的,则相对购买力平价一定是正确的。,21,例如: 假定德国1年期间通货膨胀率为6%,美国的通货膨胀率是13%。e是1美元折算德国马克的数量,在相对购买力平价说的基础上我们会发现:则:即美元兑德国马克的汇率下降6.19%,22,对购买力平价理论的检验,实证研究的一般结论是: (1)在短期,高于或低于正常的PPP的偏差经常发生,并且偏离幅度很大,长期比短期能较好地成立这是因为价格一般具有粘性,需要时间充分调整,因此违反购买力平价的现象在短期比长期更突出。,23,例如:同一种汽车,在美国卖1万美元,在中国卖8万人民币,汇率为1=¥8,如果汇率变为1=¥10,那么必须中国

11、价格上升或美国价格降低,才能使得国际套购停止。但是,由于价格的粘性,因此短期内,购买力平价很可能违背。 (2)在高通货膨胀时期,PPP能较好成立与前面的理由相似,在高通涨时期,该国价格调整更加迅速,经常是汇率变动一对一的根据价格变动进行调整。,24,在高通涨时期,一国居民可能更愿意以一种币值更稳定的货币货币(美元)为计价单位,但支付还是以本国货币,这称为美元化(dollarization)。如果一国完全放弃本币而使用美元,则称为完全美元化(full dollarization )。思考:美元化的结果是更支持购买力平价还是相反?,25,例如:墨西哥的一台彩电1200peso,如果汇率为3peso

12、/,则美元价格为400。如果比索贬值至6peso/,墨西哥彩电的价格应为2400peso。如果该国以美元标价,那么价格的调整则更容易。,26,(3)固定汇率比浮动汇率较好地成立在汇率自由浮动的时候,由于价格之外的因素非常容易引起反常的汇率变动。现实是:汇率变动幅度远远超过价格变动幅度,27,购买力平价失效的原因,经济学家认为,购买力平价失效有以下原因: 1.运输费用、非贸易品和贸易壁垒的存在与一价定律相反,运输费用等交易费用的存在、贸易管制的存在,使“一价定律”很难成立,因此绝对购买力平价很难成立。相对购买力平价约束条件稍低,可以不受运输成本和阻碍国际贸易的其他障碍的影响而成立。但也面临着一些

13、困难,如非贸易品价格在不同国家差异的问题。,28,在发达国家,贸易品的生产率高于发展中国家,因此在贸易品生产部门,发达国家的工资高于发展中国家。但非贸易品的劳动生产率大致是相同的。两国非贸易品部门的工人要获得和贸易品部门相同的工资率,才能使劳动力市场均衡。换句话说,发达国家劳务的价格比发展中国家高许多。比如:理发在巴西需1美元,在美国则要10美元。由于物价指数中既包括贸易品价格又包括非贸易品价格,结果,以相对购买力平价计算出的汇率,和市场汇率相比,低估发达国家货币的汇率(因非贸易品价格高,购买力下降),高估了发展中国家货币的汇率。,29,2.购买力平价在计量检验中存在技术上的差异。 (1)物价

14、指数的选择不同,可以导致不同的购买力平价,而采用何种指数最恰当尚存争议; (2)商品分类上的主观性可以扭曲购买力平价,不同的国家很难在商品分类上做到一致和可操作; (3)计算相对购买力平价时,很难准确选择一个汇率达到或基本达到均衡的基期年。,30,3.不完全竞争购买力平价理论的一个重要前提,是国际间存在足够的竞争以防止同一种商品在不同国家会有不同的价格,但是,跨国公司的存在使这一前提受到破坏。由于大跨国公司具有一定的垄断地位,因此,它们往往是对同一种产品在不同国家索取不同的价格(即价格歧视)。,31,购买力平价最为著名的检验是世界各国“巨无霸”价格之比较,英国经济学家杂志在1986年调查了世界

15、上若干国家巨无霸的价格,此后每年都要公布一次。并将其指数化,称其为“巨无霸指数”(Big Mac Index),虽然巨无霸指数只牵涉到一种商品,但全世界巨无霸都包含相同的商品篮子,因此,也不失为检验购买力平价的一种简易方法。,32,世界范围内“巨无霸”的价格(2000.4.25),33,对购买力平价理论的评价,购买力平价的理论基础是货币数量说:货币供应量决定单位货币的购买力,货币购买力的倒数是物价水平,因此,PPP认为,货币数量决定货币购买力和物价水平,从而决定汇率。PPP是从货币层面因素分析汇率问题的代表,34,购买力平价是最有影响力的汇率理论。这是因为: (一)它是从货币的基本功能(具有购

16、买力)角度分析货币的交换问题,符合逻辑,易于理解,表达形式最为简单,对汇率决定这样一个复杂问题给出了最简洁的描述; (二)正确指出通货膨胀与汇率之间的内在联系并进行有效的分析,从长期看,两国之间的汇率不大可能较大地偏离购买力平价,所以该理论在解释汇率长期变化趋势上是有说服力的。,35,但是许多经济学家认为,PPP并不是一个完整的汇率决定理论,并没有阐述清楚汇率和价格水平之间的因果关系。购买力平价论述了汇率与物价的关系,但究竟是相对价格水平决定了汇率,还是汇率决定了相对价格水平,或两者同时被其他变量所外生决定?PPP理论并未阐述清楚,至今存在很大争论。,36,购买力平价存在一些缺陷: (一)忽略了国际资本流动对汇率的影响。尽管购买力平价理论在揭示汇率长期变动的根本原因和趋势上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但在中短期内,国际资本流动对汇率的影响越来越大; (二)购买力平价忽视了非贸易品因素,也忽视了贸易成本和贸易壁垒对国际商品套购的制约。 (三)计算购买力平价的诸多技术性困难使其具体应用受到了限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