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4908960 上传时间:2018-09-21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155.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1章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第11章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第11章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第11章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第11章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1章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1章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一章 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第十一章 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第一节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概述 第二节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 第三节 市场风险的计量与管理 第四节 信用风险的计量与管理 第五节 操作风险的计量与管理,第一节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概述,一、银行风险的种类 二、银行风险管理的流程 三、银行风险的控制方法 四、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一、银行风险的种类,信用风险 市场风险 操作风险 流动性风险 国家风险 声誉风险 法律风险 合规风险 战略风险,二、银行风险管理的流程,风险识别 财务报表分析法 风险树搜寻法 专家意见法 情景分析法 筛选监测诊断法 风险计量 风险监测 风险控制,三、银行风险的

2、控制方法,风险分散 风险对冲:自我对冲、市场对冲 风险转移:保险转移、非保险转移 风险规避 风险抑制 风险补偿:风险定价、担保品变现收入 资产损失准备、利润、资本,四、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全面风险管理的概念 全面风险管理的总体框架 风险管理策略 风险管理过程 风险管理基础设施 风险管理环境,第二节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一、商业银行公司治理 二、商业银行内部控制 三、公司治理、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一、商业银行公司治理,(一)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定义 (二)公司治理主体 (三)利益相关者 (四)信息披露,(一)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定义,定义:在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的情况下,银行的投资者为了实现

3、对银行控制并获得良好回报,针对银行运作所设计的各种激励约束机制以及制度安排的总和 基本作用:协调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完善透明度、责权划分及制衡机制,确保银行发展战略和管理符合股东与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二)公司治理主体,股东和股东大会:权力机关 董事和董事会:业务执行机关 高级管理层: 对董事会负责,负责具体执行董事会的决策 监事和监事会:对银行业务活动及会计事务等进行监督 激励约束机制 :薪酬与商业银行效益和个人业绩相联系的激励机制,(三)利益相关者,存款人及其他债权人、职工、客户、供应商、社区,(四)信息披露,商业银行应披露下列公司治理信息: 年度内召开股东大会情况。 董事会的构

4、成及其工作情况。 监事会的构成及其工作情况。 高级管理层成员构成及其基本情况。 银行部门与分支机构设置情况。同时规定,商业银行应对独立董事的工作情况单独披露。,二、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一)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概念和目标 (二)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原则 (三)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构成要素,(一)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概念和目标,概念:商业银行为实现经营目标,通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制度、程序和方法,对风险进行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监督和纠正的动态过程和机制 目标: 确保国家法律规定和商业银行内部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 确保商业银行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的全面实施和充分实现 确保风险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确保业务记录、财

5、务信息和其他管理信息的及时、真实和完整,(二)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原则,全面原则 审慎原则 有效原则 独立原则 经济原则,(三)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构成要素,内部控制环境 风险识别与评估 内部控制措施 信息交流与反馈 监督评价与纠正,三、公司治理、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公司治理结构:解决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及高级管理层之间权责利划分的制度安排,主要涉及法律层面的问题 内部控制:银行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建立的内部管理制度,属于内部管理层面的问题,第三节 市场风险的计量与管理,一、市场风险的特点与控制方法 二、市场风险计量的传统方法 三、市场风险计量的内部模型,一、市场风险的特点与控制方法,市场风险的

6、特点:系统性、易于计量 银行账户业务和交易账户业务的划分 市场风险的控制方法 交易限额(Limits on Net and Gross Positions) 风险限额(Risk Limits) 止损限额(Stop-Loss Limits),二、市场风险计量的传统方法:敏感度法,缺口分析 利率敏感性资产与负债 利率敏感性缺口:正缺口 、负缺口、零缺口 缺口分析的应用 缺口分析的利弊,二、市场风险计量的传统方法:敏感度法,久期分析久期的概念:也称持续期 久期缺口:衡量利率变化对银行经济价值具体影响的指标 久期分析的应用 久期分析的利弊,三、市场风险计量的内部模型:在险价值法,(一)在险价值的概念

7、(二)在险价值的计算 方差协方差法(Variance-Covariance Method) 历史模拟法(Historical Simulation Method) 蒙特卡洛模拟法(Monte Carlo Simulation) (三)在险价值法的优点与缺陷,第四节 信用风险的计量与管理,一、信用风险的特征与控制 二、信用风险的计量:信用计量术模型 三、信用风险计量中的评级,一、信用风险的特征与控制,(一)信用风险的特征 非系统性 非正态分布 信息不对称严重 数据缺乏 (二)信用风险的控制方法 基于单笔头寸暴露的信用风险控制 基于资产组合的信用风险控制,二、信用风险的计量:信用计量术模型,(一)

8、信用级别转移矩阵 (二)估计贷款的价值 借款人违约时贷款的价值 借款人不违约时贷款的价值 (二)估计贷款的VaR值,三、信用风险计量中的评级,(一)评级符号 (二)客户评级与债项评级 客户评级 债项评级 债项评级与客户评级的关系 (三)外部评级与内部评级 外部评级 内部评级 商业银行实施内部评级法的条件,第五节 操作风险的计量与管理,一、操作风险的种类与特点 二、操作风险的控制措施 三、操作风险的计量,一、操作风险的种类与特点,操作风险的种类 内部欺诈(Internal fraud) 外部欺诈(External fraud) 就业政策和工作场所安全性(Employment Practices

9、and Workplace Safety) 客户、产品及业务操作(Clients, Products & Business Practices) 实体资产损坏(Damage to Physical Assets) 业务中断和系统失败(Business Disruption and System Failures) 执行、交割及流程管理(Execution, Delivery & Process Management),,一、操作风险的种类与特点,操作风险的特点 损失特殊性 形式多样性 管理差异性 计量更困难 最近才受到重视,二、操作风险的控制措施,内部控制措施 业务连续方案 保险 业务外包 技术外包 处理程序外包 业务营销外包 某些专业服务外包,三、操作风险的计量,基本指标法 标准法 高级计量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