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真菌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4905345 上传时间:2018-09-21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750.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十章真菌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第二十章真菌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第二十章真菌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第二十章真菌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第二十章真菌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十章真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十章真菌(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9/21/2018,第二十章 真菌,刘潇,病原生物与免疫学,高职高专护理,9/21/2018,知识要点,真菌为真核细胞型微生物,有单细胞真菌和多细胞真菌两种类型,常用沙保培养基进行人工培养,真菌对常用抗生素不敏感。病原性真菌包括浅部真菌和深部真菌,可引起人类感染性、中毒性及超敏反应性疾病等。,9/21/2018,学习目标,掌握常见病原性真菌的种类和所致疾病 熟悉真菌生物学特性及防治原则 了解真菌的微生物学检查。,9/21/2018,前 言,真菌(Fungus)是一类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种类繁多,分布广泛多数有益:如发酵、生产抗生素等 少数有害:引起人和动、植物疾病目前条件致病性真菌的感染率明显上

2、升,9/21/2018,第一节 真菌概述,一、真菌的生物学性状 (一)形态与结构 形态多样,比细菌体积大且结构复杂 细胞壁不含肽聚糖,为几丁质或纤维素等真菌按形态与结构分为: 单细胞真菌 多细胞真菌,9/21/2018,第一节 真菌概述,一、真菌的生物学性状 (一)形态与结构 单细胞真菌 酵母型真菌多细胞真菌 霉菌 由菌丝和孢子组成,9/21/2018,真菌菌丝,第一节 真菌概述,9/21/2018,第一节 真菌概述,真菌孢子,9/21/2018,第一节 真菌概述,(二)培养特性,营养要求不高,常用沙保培养基培养最适温度:2228,深部感染真菌为35最适pH:4.06.0多数病原性真菌生长缓慢

3、,培养12周才能形成典型菌落深部感染真菌可在13天长出菌落,9/21/2018,第一节 真菌概述,(二)培养特性,酵母型及类酵母型菌落:较细菌菌落大而厚,不透明丝状型菌落:质地疏松,9/21/2018,(三)抵抗力 对干燥、日光、紫外线及常用消毒剂有较强抵抗力 不耐热,菌丝与孢子60 1小时均可杀死 2.5%碘酊、2苯酚、0.1%升汞、10%甲醛敏感 对抗生素不敏感 抗真菌药物 灰黄霉素、两性霉素B、制霉菌素、氟康唑和酮康唑,第一节 真菌概述,9/21/2018,病原性真菌感染:皮肤癣菌引起的感染条件致病性真菌感染:机体免疫力低下或菌群失调时发生真菌超敏反应性疾病:由真菌性过敏原(如孢子抗原)

4、引起超敏反应性疾病,如接触性皮炎、过敏性哮喘等真菌性中毒症:真菌毒素中毒、真菌中毒真菌毒素与肿瘤:黄曲霉毒素引起肝癌,二、真菌的致病性,9/21/2018,一、深部真菌,深部真菌是指侵害机体深部组织和内脏以及引起全身感染的真菌多为条件致病性真菌,当机体局部或全身免疫力下降或菌群失调时引起内源性感染主要包括: 白假丝酵母菌 新型隐球菌 曲霉菌 毛霉菌,第二节 常见病原性真菌,9/21/2018,第二节 常见病原性真菌,(一)白假丝酵母菌 俗称白色念珠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也存在于正常人体的口腔、上呼吸道、肠道和阴道。为条件致病性真菌,当菌群失调或机体免疫力低下时,引起念珠菌病。,9/21/201

5、8,第二节 常见病原性真菌,(一)白假丝酵母菌 圆形或卵圆形 ,革兰染色阳性以出芽方式繁殖3513天长出类酵母型菌落 假菌丝在玉米粉吐温-80培养基上可长出厚膜孢子,9/21/2018,(一)白假丝酵母菌,第二节 常见病原性真菌,9/21/2018,(二)新型隐球菌 也称新生隐球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也存在于正常人体体表、口腔和肠道,也存在于大量干燥的鸽粪中。 通过呼吸道感染人类,引起隐球菌病。,第二节 常见病原性真菌,9/21/2018,(二)新型隐球菌 呈圆形或卵圆形,革兰染色阳性,外有宽厚荚膜25和35数天在沙保培养基形成酵母型菌落,新型隐球菌(墨汁负染色),第二节 常见病原性真菌,9/

6、21/2018,(二)新型隐球菌荚膜是其主要致病物质 传染源:鸽粪 传播途径:呼吸道条件致病:发生于肺部,能自愈。严重者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引起脑膜炎、脑炎等,第二节 常见病原性真菌,9/21/2018,(三)曲霉菌 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为多细胞真菌,在沙保培养基上生长迅速,形成丝状菌落。 少数曲霉菌为条件致病菌:烟曲霉、黄曲霉和黑曲霉等。 烟曲霉主要由呼吸道侵入,引起支气管哮喘或肺曲霉病,严重者引发全身性曲霉病等。 有些曲霉能产生毒素,引起曲霉毒素中毒与致癌等,尤其是黄曲霉毒素与肝癌的发生密切相关。,第二节 常见病原性真菌,9/21/2018,(三)毛霉菌 广泛分布于自然界,是食物霉变的主要真菌

7、 多细胞真菌,形成丝状菌落 条件致病性真菌,感染多发于鼻和耳部,引起坏死性炎症和肉芽肿,可扩散至全身,引起死亡。 医源性感染:静脉插管、血液透析或绷带污染,第二节 常见病原性真菌,9/21/2018,二、浅部真菌 浅部真菌系指寄生或腐生于角蛋白组织(皮肤、毛发、甲板)的真菌,一般不侵犯皮下等深部组织及内脏,故不引起全身性感染。浅部真菌包括: 皮肤癣真菌 表面感染真菌 皮下组织感染真菌,第二节 常见病原性真菌,9/21/2018,(一)皮肤癣真菌又称皮肤丝状菌,具有嗜角质蛋白的特性,侵犯部位仅限于角化的表皮、毛发和指(趾)甲,引起皮肤癣症。 多细胞真菌,形成丝状菌落 分类: 毛癣菌 表皮癣菌 小

8、孢子癣,第二节 常见病原性真菌,9/21/2018,(一)皮肤癣真菌,第二节 常见病原性真菌,9/21/2018,体癣,手癣,足癣,头癣,甲癣,股癣,第二节 常见病原性真菌,9/21/2018,(二)表面感染真菌 腐生于人体皮肤的最表层,不引起组织的炎症反应秕糠马拉癣菌,可使皮肤表面出现花斑癣,俗称汗斑,第二节 常见病原性真菌,9/21/2018,(三)皮下组织感染真菌 包括申克孢子丝菌、着色真菌 经外伤侵入皮下,一般感染只限于局部,但也可扩散至周围组织,第二节 常见病原性真菌,9/21/2018,(三)皮下组织感染真菌1.申克孢子丝菌 腐生性真菌,自然界分布广泛 二相性真菌 经微小创伤侵入皮

9、肤,引起孢子丝菌性下疳,第二节 常见病原性真菌,9/21/2018,(三)皮下组织感染真菌2.着色真菌 腐生菌 由外伤侵入人体,多发于暴露部位,病损皮肤呈境界鲜明的暗红色或黑色区,称着色真菌病,第二节 常见病原性真菌,9/21/2018,第三节 真菌的微生物学检查及防治原则,一、微生物学检查 1. 标本采集 浅部:皮屑、甲屑、毛发等 深部:血液、脑脊液、痰、尿液等 2直接镜检 10%KOH透明法 革兰染色法 墨汁负染色法,9/21/2018,3培养检查,皮屑、甲屑、毛发,沙保培养基,252w,菌落特征,痰、粪便,菌落特征及显色反应,小培养,报告,第三节 真菌的微生物学检查及防治原则,沙保培养基

10、 科玛嘉念珠菌显色培养基,3548h,9/21/2018,第三节 真菌的微生物学检查及防治原则,二、防治原则 预防 注意皮肤卫生,避免直接或间接与病人接触 去除各种诱发因素,提高机体免疫力 严禁食用发霉食物 治疗 抗真菌药物:两性霉素B、制霉菌素、咪康唑、酮康唑、氟康唑和伊曲康唑等。,9/21/2018,本章小结与知识拓展,本章小结 真菌概述 真菌的生物学性状:真菌为非细胞型微生物,分为单细胞和多细胞两种。对营养要求不高,生长缓慢,对抗生素不敏感。 真菌的致病性:可引起5种类型的疾病。 常见病原性真菌 浅部真菌:皮肤丝状菌引起皮肤癣病。 深部真菌:为条件致病菌,常见白假丝酵母菌和新型隐球菌,引

11、起念珠菌病和隐球菌病。 真菌的微生物学检查及防治原则 微生物学检查:直接镜检和培养检查。 防治原则:注意个人卫生,提高机体免疫力。治疗可用制霉菌素、二性霉素B、咪康唑等。,9/21/2018,本章小结与知识拓展,知识拓展青霉素的发现 1928年夏,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发现未盖好盖子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培养皿中长出了一团青绿色霉菌,其周围出现了一圈清澈的环状带。 用显微镜观察这只培养皿时,发现霉菌周围的葡萄球菌菌落已被溶解。 这说明霉菌的某种分泌物能抑制葡萄球菌。 鉴定表明,该霉菌为青霉菌,将过滤所得的含有这种霉菌分泌物的液体稀释数倍后依然具有杀菌作用。 弗莱明立即把这一极具应用价值的发现写成科学论文,发表在年英国实验病理学杂志上,并在文章中将这种滤液称为盘尼西林。这就是今天被广泛应用的青霉素。 澳大利亚病理学家弗洛里和德国生物化学家钱恩提取了青霉素晶体。 三人同获1945年诺贝尔生理和医学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