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变化(一)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54898855 上传时间:2018-09-21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1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质的变化(一)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物质的变化(一)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物质的变化(一)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物质的变化(一)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物质的变化(一)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物质的变化(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质的变化(一)(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二 物质的变化(一),高考化学第二轮复习,广东省梅州市梅州中学 阙建志,高考热考点解析,一.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物理变化-无新物质生成. (常见:物质的三态变化.物质的几何形状改变等) 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化学变化中常伴有物理变化,核变化既不属于物理变化又不属于化学变化,二.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1.分解反应-一种物质变为多种物质 (A B+C+) 2.化合反应-多种物质变为一种物质(A+B+ C) 3.置换反应-单质+化合物 新单质+新化合物 4.复分解反应-两种物质仍为两种物质 (AB+CD AC+BD),三.常见的化学反应归类,1.分解反应 一般铵盐 氨气+酸, 酸式盐 正盐+酸

2、, 一般酸 酸性氧化物+水, 一般碱 碱性氧化物+水,2.化合反应 一般氨气+酸 铵盐, 多元酸+正盐 酸式盐, 一般酸性氧化物+水 酸(二氧化硅除外), 一般碱性氧化物+水 碱(镁以前的金属), 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 盐,3.置换反应 金属(H前)+酸(非氧化性) 盐+氢气 活泼金属(钠之前)+水 碱+氢气 铝+金属氧化物(铝之后) 氧化铝+金属 单质+氧化物 新单质+新氧化物 (铁与水.镁与二氧化碳.碳与水等) 金属+盐 新金属+新盐(前置后,但常温能与水反应的金属只能在无水条件下进行) 非金属+盐 新非金属+新盐(前置后,但常温能与水反应的非金属只能在无水条件下进行),4.复分解反应

3、酸+碱 盐+水, 酸性氧化物+碱 盐+水, 碱性氧化物+酸 盐+水, 酸+盐 新酸+新盐(新酸比原酸弱或新盐不溶于酸) 碱+盐 新碱+新盐 (新碱比原碱弱或新盐.新碱至少一种不溶于水) 盐+盐 两种新盐(两种新盐至少一种不溶于水),四.化学变化分类,1.按物质的种类分为分解反应.化合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等.(但不能包含所有化学变化),2.按电子转移情况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 (能包含所有化学变化),3.按反应微粒分为离子反应和分子反应. (能包含所有化学变化),考例讲评,1.(06全国理综I)置换反应的通式可以表示为: 单质(1) + 化合物(1) =单质(2) + 化合物(

4、2) 请写出满足以下要求的3个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所涉及的元素的原子序数都小于20;6种单质分属于6种不同的主族,答案:2Al+6HCl=AlCl3+3H22F2+2H2O=4HF+O2 2Mg+CO2=2MgO+C(其它合理答案也行),解析:本题与周期表结合命题,注意两个条件,钠与水反应不符合条件.同族间置换均不符合.,2.(06全国理综)以下一些氧化物和单质之间可以发生如右图所示的反应:,其中,氧化物(I)是红棕色固体,氧化物(II)、(III)、(IV)在反应条件下都是气体。 (1)氧化物(I)的化学式(分子式)是 。 氧化物(II)的化学式(分子式)是 。 (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5、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Fe2O3,CO,Fe2O3 3 CO,2 Fe 3 CO2,CO H2O,CO2 H2,C H2O,CO H2,解析:氧化物(I)是红棕色固体为解题的突破口.,3.(03上海)下列实验过程中产生的现象与对应的图形相符合的是 A NaHSO3粉末加入HNO3溶液中 B H2S气体通入氯水中 C NaOH溶液滴入Ba(HCO3)2溶液中 D CO2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A,B,C,D,D,解析:A中无气体生成,B中PH先减小后达到平台,C中一开始有沉淀.,4(02广东)如图所示 已知:甲、乙、丙、丁均为前三周期元素的单质。 在一定条件下甲与丙和甲与丁

6、都按物质的量之比13反应,分别生成X和Y,在产物中元素甲呈负价。 在一定条件下乙与丙和乙与丁都按物质的量之比12反应,分别生成Z和W,在产物中元素乙呈负价。 请填空: (1)甲是 ,乙是 。 (2)甲与丙反应生成X的化学方程式是(3)乙与丁反应生成W的化学方程式是,氮,氧,N23H2,2NH3,O22Mg,2MgO,解析:按1:3化合常见有氮气与氢气.镁等,氧气与氢气.镁.氮气等以1:2化合.,5.(01全国)下列过程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甘油加水作护肤剂 B.用明矾净化水 C.烹鱼时加入少量的料酒和食醋可减少腥味,增加香味 D.烧菜用过的铁锅,经放置常出现红棕色斑迹,答案:A,解析:用

7、明矾净化水,铝离子水解;烹鱼时加入少量的料酒和食醋可减少腥味,增加香味,使蛋白质水解;烧菜用过的铁锅,经放置常出现红棕色斑迹,发生电化腐蚀.,07年高考命题透析,1.以新材料为背景,对新材料生产过程中涉及的化学变化进行分析; 2.将物质的变化渗透到各种题型中; 3.对日常生活.环境污染.环境保护等涉及的化学变化进行分析.,实战训练,1.2005年诺贝尔化学奖被授予“在烯烃复分解反应研究方面作出贡献”的三位科学家。“烯烃复分解反应”是指在金属钼、钌等催化剂的作用下,碳碳双键断裂并重新组合的过程。如2分子烯烃RCH=CHR用上述催化剂作用会生成两种新的烯烃RCH=CHR和RCH=CHR。则分子式为

8、C4H8的烯烃中,任取两种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新烯烃种类最多的一种组合中,其新烯烃的种类为 ( )A5种 B4种 C3 种 D2种,A,解析:关健理解题意,在丁烯中任取两种发生“复分解反应”,两两组合最多可生成四种新烯烃.分子式为C4H8的烯烃中有如下结构: CH3CH=CHCH3, CH2=CHCH2CH3, CH2=C(CH3)2.,新烯烃: CH2=CHCH3, CH3CH=CHCH2CH3, CH2=CH2, CH2CH=C(CH3)2, CH3CH2CH=C(CH3)2.,2.根据“绿色化学”的思想,某化学家设计了下列化学反应步骤: CaBr2+H20 750 CaO+2HBr

9、2HBr+Hg 100 HgBr2+H2 HgBr2+CaO 750 HgO+CaBr2 2HgO 500 2Hg+O2 该方案的目的是为了制备 AHBr BCaO CH2 D. Hg,答案:C,解析: (CaBr2+H20 750 CaO+2HBr)X2 (2HBr+Hg 100 HgBr2+H2)X2 (HgBr2+CaO 750 HgO+CaBr2)X2 +) 2HgO 500 2Hg+O2 2H2O=2H2+O2,3.(1)新型离子化合物HC60+CB11H60Cl60是一种功能材料。它可以用超酸H(CB11H60Cl60)和C60反应,使C60得到质子来制取。该反应类型跟中学课本中的

10、一个化学反应类似,课本中的这个反应是(写一个化学方程式) 。 (2)在灾害性事故中,骨折时有发生,通常用石膏来固定骨折部位。石膏可分为熟石膏(2CaSO4H2O,一种白色粉末)和生石膏(CaSO42H2O,一种坚硬的固体)两种,医生使用的石膏是 (填分子式或名称)。石膏定型时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答案:(1)NH3+HCl=NH4Cl (2)熟石膏 2CaSO4H2O+3H2O=2CaSO42H2O,解析:氨气+酸=铵盐,其它酸与碱反应不属于化合反应,而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4.瑞典皇家科学院2004年10月宣布,将2004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两名以色列科学家和一名美国科学家。他们突破性地发

11、现人类细胞如何控制某种蛋白质的过程,具体地说,就是人类细胞对无用蛋白质的“废物处理”过程,也就是说对无用蛋白质进行降解。从化学角度分析,蛋白质发生了( ) A酯化反应 B水解反应 C加聚反应 D缩聚反应,B,解析:无用蛋白质水解得到氨基酸,氨基酸缩聚得到有用蛋白质.,5.市场上有一种加酶洗衣粉,即在洗衣粉中加入少量的碱性蛋白酶,它的催化活性很强,衣物的汗渍、血迹及人体排放的蛋白质、油渍遇到它,皆能水解而除去,下列衣料中不能用加酶洗衣粉洗涤的是( ) 棉织品 毛织品 腈纶织品 蚕丝织品 涤纶织品 绵纶织品 A B C D,A,解析:毛织品.蚕丝织品属于蛋白质,用加酶洗衣粉洗涤会使其水解.,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