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实验探讨

上传人:艾力 文档编号:54896854 上传时间:2018-09-21 格式:PPT 页数:78 大小:14.2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物理实验探讨_第1页
第1页 / 共78页
初中物理实验探讨_第2页
第2页 / 共78页
初中物理实验探讨_第3页
第3页 / 共78页
初中物理实验探讨_第4页
第4页 / 共78页
初中物理实验探讨_第5页
第5页 / 共7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物理实验探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物理实验探讨(7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物理实验问题探讨,昌吉学院物理系 严文 QQ:1042581964,初中物理实验问题探讨,主要内容: 一、关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给学生参与动手的机会 三、给学生观察发现的机会 四、提倡随手取材做实验 五、关注实验与探究教学的有机结合,课题的提出,理化生各科的课程标准的目标和基本理念中对实验的地位似乎没有过去那么强调。取而代之的是科学探究。 标准与教材对学习活动的界定比较模糊,演示实验、学生实验、一般活动没有清晰的要求,对实验教学的评价难以落实。 加强实验的口号很响亮,但在教学实践中忽视实验的情况时有发生,因此,实验仍是长期以来的薄弱环节。,加强实验是理科教学的永恒课题,加强实验

2、是我国理科教学的历来主张。 实验是理科教学的重要基础; 实验是理科教学的重要内容; 实验是理科教学的重要方法。,新课程实施不可忽视实验,新课程倡导科学探究的教学思想,因为加强科学探究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特别是创新的意识和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新课程加强探究的理念首先反映在实验上。 实验作为科学探究的重要思想和科学方法,在新课程的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如果在新课程的实施中忽视了实验,那就意味着倒退。实验是检验新课程的试金石。 新的课程要求重视实验,还要加强实验的创新。,一、关注激发 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科学教育重要的指导思想,现实的反思,孩子们多么希望有一种能满足他们好奇心的创造性的学习平台。

3、 我们期待新课程给孩子们带来希望,还孩子们幸福成长的童年。,关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好奇是与生俱来的,但不可能自然而然地保持和发展好奇心。好奇心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求知欲,进而发展为科学的兴趣,由此形成的动机是一种内部的驱动力。 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不可忽视保持和发展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通过观察和实验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应当引起我们教师的充分重视。,案例、水中蜡烛,一个意想不到的实验的启示,在碗底固定一支蜡烛,往碗里注水接近蜡烛的上端面,再点燃蜡烛。 猜一猜,此后可能会出现哪些现象?,看了如下的实验,你有什么感受,当蜡烛燃烧到上端面与水面相齐后,会出现什么现象? 实验以

4、后,你有什么感受? 你能解释你看到的现象吗?,点击播放:,为什么?,为什么蜡烛的“堤坝”不会被熔化? 为什么水不会流到蜡烛上端面的“锅底”里? 为什么火焰变小又变大?,空气中燃烧的蜡烛 与水中蜡烛有什么区别?,空气中的蜡烛是怎样燃烧起来的?点燃芯线后,固态的蜡熔化成液态;液态的蜡被芯线的毛细作用输送到芯线上端;液态的蜡气化为可燃性气体,并燃烧起来。,空气中燃烧的蜡烛 与水中蜡烛有什么区别?,水中的蜡烛是怎样燃烧起来的? 由于水的吸热和对流作用,不断地带走蜡烛“堤坝”传递的热量,因此“堤坝”不会被熔化。 由于水对蜡的不浸润作用,使水不会流到蜡烛上端面的“锅底”里。,为什么火焰变小了又会变大?,下

5、面的实验说明什么问题? 它给我们什么启发?,听铝棒发出的声音!,怎样使铝棒发出声音? 怎样使铝棒发出不同的声音? 怎样描述铝棒发出的声音? 你听到了什么?你看到了什么? 你想到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你打算怎样来解决问题? 为什么会有不同的声音?,发展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直觉诱发 动手参与 探究提升 全面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直觉兴趣、操作兴趣和理论探究兴趣。 直觉兴趣。即对生动的物理现象、装置和事件产生自发的兴趣。 操作兴趣。即对获得物理现象的操作和过程产生亲自动手操作的兴趣。,发展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理论探究兴趣。即对物理现象发生的原因与物理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和实用性产生探究的兴趣。 处

6、理好三种不同层次兴趣之间的关系。 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二、给学生参与动手的机会,关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兴趣 和试一试的习惯,动手做,动手与动脑不可截然分开。 动手做中既有动手的乐趣,又有动脑的享受,在克服困难中增长创造的才能。 要努力养成学生动手试一试的习惯。,案例:做一个蜡烛跷跷板,纸上谈兵容易,做起来不易。,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用两支生日蜡烛、一段饮料吸管、一根针和两只玻璃杯,你就可以制作一个蜡烛跷跷板,做做看。 为什么样会上下摆动? 怎样使摆动的频率增加?,点击视图播放:,为学生提供动手的机会,利用可乐瓶、棉花、水杯等制成,棉花能够把水杯中的水吸入杠杆式的“饮水鸭”玩具内, 请学

7、生观察和思考:为什么饮水鸭能够抬头又低头、不断地运动?,点击视图播放:,制作一个“非常规”电动机模型,器材: 小圆柱形磁铁 干电池, 铜丝。 没有换向器,没有支架和底座。,尝试1思考,为什么不能转动? 怎么办?,尝试2思考,为什么还是不能持续转动? 怎么办?,尝试3思考,可以持续转动了, 但转动中不停地颤动。 怎么办?,技术设计是不断创新的过程,案例:课题设计简单机械的组合,1观察日常生活中杠杆应用的实例,从中得到一些设计的启发。 2制作一个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简单机械组合而成的机械模型,要求能够用它实现某种目的(如提升重物、控制某种机件动作、牵引物体前进等)。 3制订一个评价标准,展示作品,交流

8、讨论。,作品示例1:,滑轮组与轮轴组合的手动起重机模型 。 组合的目的性明确省力,满足特定的操作需要; 结构合理; 从身边易得和易加工的废弃物品(如塑料可乐瓶、易拉罐、筷子等)中取材。,作品示例2,把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两种机械舂谷机和敧器结合起来。欹器是一种灌溉用的自动翻斗。 组合后可利用水流能实现“自动”的目的, 构思巧妙,且有古文化的内涵。,作品示例2:,作品示例3:联动牙签盒,作品示例3,由两个杠杆组合而成。当把啄木鸟模型的头按下去时,牙签盒即伸出到底盒外,牙签被啄木鸟的嘴喙衔起;当松开按头的手后,牙签盒可缩回底盒内。 联系生活,能激励学生技术发明的意识,感受技术的魅力。,有关“动手

9、”的反思,“君子动口不动手”这不是一个好的文化传统。 耳闻易忘,目睹为实,躬亲则明.我听了,会忘记;我看了,能记住;我做了,才理解。,三、给学生观察发现的机会,生活中不乏奇妙的物理现象 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 用最平常的东西, 引导学生获得不平凡的发现。,烧杯里有一条鱼,这是从前上方拍到的一张照片,请描述你看到的现象。 提出一个你感兴趣但不能回答的问题。,观察与思考,看到水中有三条鱼,不,是四条鱼。 为什么有三、四条鱼? 看到上数第二条鱼最小,这是为什么? 看到最下一条鱼似乎是腹部向上的,这是为什么? 看到最上面的鱼与其他的鱼左右相反,这是为什么? 看到最上面一条鱼非常靠近水面,这是为什么?,描述

10、并分析你看到的现象,描述并分析你看到的现象,你看到什么现象? 看到的现象有什么特点? 现象是怎样产生的? 能否画示意图进行简单的分析?,以鱼身上的点A为光点做示意图,定性说明,A发出光线经过容器底面反射,再从水中经透明圆柱面折射到空气中进入人眼,成虚像在处; A发出光线从水中经透明圆柱面折射到空气中进入人眼,成虚像在处;,定性说明,A发出光线在水中传播,经水平面折射到空气中,再传播到人眼,成虚像于处。 A发出光线在水中传播,经圆柱面反射,改变方向仍在水中传播,再经水平面折射到空气中,再传播到人眼,成虚像于处。,烧杯和小模特,观察并描述看到的现象,观察并描述看到的现象,分析看到的现象,现象有什么

11、特点? 现象是怎样形成的?,有关“观察”的反思,生活中不乏奇妙的物理现象,每个人都有可能的发现机会,但“视而不见”的现象却是屡见不鲜的。 因为我们太忽视学生好奇心的激发和保持了。 没有浓烈的好奇,问题从何而来,创新从何而来!,四、随手取材做实验案例,自制教具会因技术发展而变化,但不会因现代技术的发展而消亡。 自制教具的特点:成本比较低廉,亲切、吸引学生参与、给学生更多动手动脑机会,有利于渗透创造性的教育。 体现教育现代化的思想精髓。,1、大气压强1,1、大气压强2,1、大气压3覆杯实验,2、声现象,摩擦酒杯口发出的声音,随声起舞的奥秘,声音是一种波,声音有能量,装满水的杯子里能放多少回形针,引

12、言:奇妙的物理现象 目的:激发学习物理和参与探究的兴趣,体验探究的过程 策略:猜想,试验出其不意 方法:分组(约4人一组,分工);猜想,记录;实验,记录;组内讨论;全班交流,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类似案例:蜡烛燃烧 吹不灭的蜡烛.,探究摆的奥秘,水果电池,水果电池制作关键在于3 个方面: (1)水果的选择,一般来说酸性越大的水果,制作成功可能性就越大,下面是常见的几种水果的PH 值:柠檬2.5,李子3,葡萄3.5,葡萄柚3.5桃子4, 凤梨4,苹果4.5,芒 果5,蕃茄5.5,火龙果6.5,西瓜6.5,哈密瓜6.5,水果电池,(2)极板金属的选择,两金属的活动性差别越大,实验效果越好,金属的活

13、动性由高到低可依据伏打排出的序列:锌、铅、锡、铁、铜、银、金、石墨、木炭等 (3)检验电池供电的设备选择,常用设备有耳机、发光二极管、电子表、石英钟等,还有的用舌头、皮肤等感觉器官。,水果电池,案例、应用液氮的几个实验,实验内容的前沿化和综合化倾向,实验内容的前沿化选向,物态变化伴随内能转移,利用物态变化时的吸热效应可以开发致冷技术。 致冷技术应用于许多领域,如冷冻技术用于医疗和生命科学研究。,短暂休眠的小金鱼,香焦也能当钉锤用?,物质的性质与物质结构有关。 系统的结构决定系统的功能和性质。,五、关注实验与教学的有机结合,课堂实验不是看热闹 要根据教学内容,有目的的进行实验 预先设置问题,问题要循序渐进 探究教学要循循善诱,教师要起到引领作用。,教学案例1液体传声,教学案例2观察振动,教学案例3磁场引入,教学案例4地磁场引入,教学案例5声音蜡烛,祝各位一帆风顺,在教学上取得更大的成绩。,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