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18 浙江医药高专初步设计说明

上传人:n**** 文档编号:54895843 上传时间:2018-09-21 格式:PDF 页数:52 大小:1.0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年0118 浙江医药高专初步设计说明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2016年0118 浙江医药高专初步设计说明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2016年0118 浙江医药高专初步设计说明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2016年0118 浙江医药高专初步设计说明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2016年0118 浙江医药高专初步设计说明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年0118 浙江医药高专初步设计说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年0118 浙江医药高专初步设计说明(5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奉化校区建设工程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奉化校区建设工程 初步设计初步设计 目目 录录 一一. 设计总说明设计总说明 二二. 建筑设计说明建筑设计说明 三三. 结构设计说明结构设计说明 四四. 给排水设计说明给排水设计说明 五五. 暖通设计说明暖通设计说明 六六. 电气设计说明电气设计说明 七七. 弱电设计说明弱电设计说明 八八. 消防设计专篇消防设计专篇 九九. 环保、卫生防疫设计专篇环保、卫生防疫设计专篇 十十. 节能设计专篇节能设计专篇 十一十一. 概概算算(另册)(另册) 十二十二. 设计图纸设计图纸 一一 设计总说明设计总说明 一一 工程工程概概述述 项目名称:项目名

2、称: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奉化校区建设工程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奉化校区建设工程 建设单位:建设单位:奉化市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奉化市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为全国最早独立设置、 浙江省唯一一所医药类专科层 次高等院校。学校行政隶属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教育业务管理隶属浙江 省教育厅。 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奉化校区选址位于萧王庙街道的奉化市文化教育产 业规划区,奉化西环路以西,四明路南侧,位于国家 5A 级景区、联合国“世界 生态 500 佳”的滕头景区正对面。奉化校区规划占地面积约 600 亩,一期工程建 筑面积 15 万平方米、二期工程建筑面积 5 万平方米。校园功能设施

3、和配套设施 基本齐备,在校生总规模为 10000 人(其中一期总在校生 6000 人,二期总在校 生 8000 人) 。 基地北部地势平坦,南部为山地地貌。本校区拟建成集教学景观、绿化、基 础设施于一体的特色鲜明的医药类应用型本科院校校区。 本工程为校区内一期工程,主要建设创新创业中心、教学楼、校行政服务综 合楼、体艺中心、实验楼、食堂、图书文献与信息中心、校文化中心、 学院综 合楼、产学研合作中心、学生公寓、体育看台、展示馆、连廊、园区配套等用房。 总建筑面积 150000 平方米,无地下室。建筑密度 15%,绿地率 35%,地面机动 车停车位 465 辆。 本工程为结构形式包括框架结构、框

4、架剪力墙结构及钢结构,建筑类别为多 层,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抗震设防烈度为 6 度,屋面防水等一级。 二二 设计依据设计依据 1. 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奉化主校区规划方案设计任务书 2. 奉化市规划局设计条件通知书 (2015)规字条 084 号 3. 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奉化校区项目规划设计方案审查回复意见单 4. 浙发改函2015394 号省发改委关于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奉化校区 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的函 5. 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奉化校区项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详细勘察) 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14) 7.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GB503522005) 8.

5、奉化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9.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 (2009 年版) 10. 体育建筑设计规范 (JGJ 31-2003 ) 11. 浙江省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技术管理若干规定节能设计 (浙江省建设厅、建设发2009218 号 )(2009 年 8 月 31 日) 12. 浙江省城市建筑工程停车场(库)设置规则和配置标准 13. 业主提供的原始地形图 14. 国家及浙江省有关建筑设计的规范与规定。 三三 技术经济指标技术经济指标 总经济技术指标总经济技术指标 项目项目 单位单位 数量数量 备注备注 总用地面积总用地面积 400000 600 亩亩 总建设用地总建设用地 3000

6、00 药用植物栽培基地药用植物栽培基地 100000 总建筑面积总建筑面积 149975 无地下建筑无地下建筑 建筑占地面积建筑占地面积 45234 以总建设用地面积为基数计以总建设用地面积为基数计 算算 建筑密度建筑密度 % 15.1 容积率容积率 0.5 室外运动场地面积室外运动场地面积 29607 机动车停车位机动车停车位 辆辆 517 含大巴车含大巴车 21 辆辆 非机动车停车位非机动车停车位 辆辆 3700 停车面积停车面积 1.8 /辆辆 分项经济技术指标分项经济技术指标: 楼号楼号 名称名称 建筑面积建筑面积 架空层面积架空层面积 备注备注 1# 创新创业中心创新创业中心 649

7、9 2# 教学楼教学楼 17252 3# 校行政服务综合楼校行政服务综合楼 4999 4# 体艺中心体艺中心 3994 5# 实验楼实验楼 21024 488 6# 食堂食堂 7852 684 7# 图书文献与信息中心图书文献与信息中心 15876 24 8# 校文化中心校文化中心 4048 9# 学院综合楼学院综合楼 10407 246 10# 产学研合作中心产学研合作中心 4367 11# 学生公寓学生公寓 12796 260 12# 学生公寓学生公寓 12234 13# 学生公寓学生公寓 13021 14# 学生公寓学生公寓 12356 15# 体育看台体育看台 1420 16# 展展示

8、馆示馆 327 17# 连廊连廊 4973 18# 设备用房设备用房 959 19# 配套用房配套用房 547 205 总计总计 149975 6880 运动场地运动场地 400 米标准运动场地米标准运动场地 1 个个 篮球场篮球场 14 片片 排球场排球场 8 片片 网球场网球场 2 片片 器械场地器械场地 1 片片 二二 建筑设计说明建筑设计说明 一一、设计理念、设计理念 本设计的宗旨是将国内外先进的大学校园规划设计理念与宁波的地域文化 传统进行全新的融合与创新。 文化融合理念文化融合理念 - 在设计中将大学校园规划理念中的系统,秩序,严谨的建 筑文化与中国的传统院落与山水文化进行融合、传

9、承与创新,整个组团规划在秩 序与大气中带着东方的写意与动感,塑造了一个现代与传统文化结合,自然地貌 与建筑环境相融的经典山水校园格局。 生态规划理念生态规划理念 - 借鉴欧美先进的绿色环保设计概念,在充分尊重与保留原 有地貌地形的基础上,将规划,建筑,景观,自然生态,学术人文有机的融合在 一起。整个校区组团与基地的地貌高度融合,依山依势依水而建,建筑犹如从基 地中生长出来,全方位展示了回归自然的生态规划理念。 二二、总平面总平面布局布局及竖向设计及竖向设计 1 总平面设计: 本校区规划为行政教学、文化运动配套、实验实训、生活服务、药用植物栽 培基地五大功能区块。 基地北部为行政教学区块,包括图

10、书文献与信息中心、学院综合楼、校行政 服务楼、教学楼、创新创业中心、校文化中心、产学研合作中心等组团。 基地西侧为文化运动配套区块,包括体艺中心、各种标准运动场地与看台等 组团。 基地西南侧位实验实训区块,包括实验楼及二期实训楼等组团。 基地南部与中部为生活服务区块, 包括学生公寓、 食堂及相关配套服务组团。 基地南部结合山地,是药用植物栽培基地区块。 校园空间的规划序列,紧密结合基地的自然地貌特点,由北向南,由校区主 入口景观及建筑组合而成的规整秩序空间, 经过基地核心保留下来的原生态中心 山体空间,过渡到山地自然建筑空间,最终回归到南边的自然山地生态大核心, 形成了规则之中带着变化, 大学

11、规划的秩序严谨与中国山水文化的写意相融合的 校园空间形态。 设计同时考虑校园远景发展规划的空间衔接与交通融合, 并预留了相应的道 路与出入口连接体系。 2 竖向设计 竖向设计顺应原始地形及周边道路标高情况,并且按照规划设计批复,校园 最低点标高应不小于 4.20 标高。 园区场地整体较为平整,最北侧主入口标高为 4.20,南侧生活区场地标高为4.50,整体场地从北至南缓慢抬高。 园区基本保留南侧及东侧山体,实验楼、学生公寓与山体交界处采用局部削 坡的办法处理山体,产学研合作中心依山而建。 三三、交通流线交通流线 校区校园规划设置有三个主要出入口, 北侧四明路上为校区主要礼仪性出入 口,提供交通

12、功能的同时,作为校园的主要景观展示面,将来可以从轻轨上俯瞰 整个校园景观; 东部为预留的校园出入口, 结合规划道路作为的主要交通出入口; 西部为生活辅助及后勤出入口。 在校区内部规划了一条与各个出入口相连的校区 主功能交通连接环线,各个分功能组团分别与主功能环线连接,可以互不干扰的 快速通达,网状的步行与支路系统构成了各功能组团之间的便捷连接,并对主交 通环线进行了很好的补充与分流。 人车分流是本设计交通规划的重点,车流被严格限制进入教学实验等核心组团, 各组团的车行交通连接通过校区外围交通环线构成。 车流进入校区后在外围交通 环线地面停靠,环线同时设计了校园大巴与社会访问车辆的地面停车场。校

13、园内 共设计机动车停车位517辆,包含大巴车停车位21辆,无障碍停车位21辆;非机 动车按照1.8/辆计算停车面积,共设计3700辆非机动车停车位。 校园采用组群式布局,强调空间的集聚与围合特征,并与景观环境设计相整 合,建立相互关联有层次分明的步行空间系列,即建筑组群之外的自然空间、建 筑组群之间的围合空间和建筑组群内的庭院空间, 形成具有节奏感和片段感的校 园场景,这样更容易被穿越其间的步行者所阅读、感知和认同。 校园内主要道路总宽度 11 米,包括 8 米行车道及 1.5 米双向人行道;校区 次要道路跨度 9 米,包括 6 米行车道及 1.5 米双向人行道。 四、四、功能组团功能组团 本

14、设计根据各组团的功能和所处地貌的特点, 结合校园建筑文化与中国的地 域传统,进行了有机统一的规划与塑造。 行政教学区块与实验实训区块,采用“Block 院落”组团的设计特点,通过 中国的院落文化,古典园林漏窗借景的理念与校园建筑简洁,实用,精致的立面 设计理念相结合,将核心建筑组团巧妙的组合连接,将山 景、园景,借景与对 景引入建筑视觉感受空间,塑造了一组空间动感,秩序丰富的院落建筑组群,塑 造了一组庄重大气的标志性建筑,构成了校区内绝对的空间与精神核心。 生活服务区块, 除规划设计了餐厅与师生活动配套组团外, 还结合山地特点, 秉承现代建筑生态环保的传统理念,将部分宿舍体量小型化,藏秘于山林

15、之间, 创造了一个优美的山地生态校园样板。 文化运动配套区块,通过各种功能与尺寸的运动场地有序的布置,以及广场 空间的穿插,展示了简洁大气的公共区块的特点。 五、五、 建筑建筑立面立面 设计从概念开始就对建筑的实际建造效果与建筑立面,节点,材料的融合贯 彻进行了系统性研究,分析与落实。在充分考虑到国内施工技术能力和要求的基 础上,将砖,石材,钢,清水混凝土,木材等环保生态材料与细部设计,融合在 每组建筑简洁规整的形体之中,最大限度的保证细部节点的精致性与可实施性, 达到从设计到施工建成的连贯性。努力保持老校区建筑立面的文化传承。 六、主要单体建筑设计六、主要单体建筑设计 创新创业中心、教学楼、校行政服务综合楼、体艺中心、实验楼、食堂、图 书文献与信息中心、校文化中心、学院综合楼、产学研合作中心、学生公寓、体 育看台、展示馆、连廊、设备用房、配套用房。 1#创新创业中心创新创业中心 创新创业中心位于校区主入口西侧,为双坡屋顶建筑形式,建筑共五层,总 建筑面积约 6500 平方米,主要功能为电子商务教室、物流实训室、创就业中心 等。 2#教学楼教学楼 教学楼位于创新创业中心南侧,中心景观湖西侧,由三栋建筑组成,为单、 双坡屋顶结合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