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中的健康和安全培训vppt课件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54895173 上传时间:2018-09-21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5.0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中的健康和安全培训v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职业中的健康和安全培训v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职业中的健康和安全培训v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职业中的健康和安全培训v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职业中的健康和安全培训v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职业中的健康和安全培训v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中的健康和安全培训vppt课件(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职业健康与安全培训,培训的重要性及主要内容,培训的重要性:为加强安全生产的培训教育工作、保护公司员工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是我们公司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我们公司的安全生产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总之,安全才能生产,生产必须安全。在工作过程中我们时刻提高安全意识,保持警惕,遵守三不伤害原则: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被他人伤害。 培训主要包含以下两方面的内容:一、日常工作或生活中,灾害或事故的应急方法;二、我公司生产过程中的职业危害及防治方法。,安全色与安全标志,为防止事故的发生,国家有关部门规定在生产场所、公共集聚场所统一使用安全色和安全标志。 (一)安全色 安全色由红色、黄色

2、、蓝色、绿色四种颜色组成:1、红色表示禁止、停止;2、黄色表示注意、警告;3、篮色表示指令必须遵守;4、绿色表示通行、安全和提示信息;(二)安全标志 、禁止标志是禁止人们不安全行为的图形标志; 、警告标志是提醒人们对周围环境形起注意的图形标志; 、指令标志是强制人们必须做出某种动作或采取防范措施的图形标志; 、提示标志是向人们提供某种信息的图形符号;,禁止标志,警告标志,指令标志,提示标志,火场逃生,原则要牢记,火场逃生要记住一些基本原则:一要扑灭火灾要力所能及,如果你判断火势无法控制,就要设法逃生; 二是保持清醒头脑,弄清自已的位置和逃生的路线,千万不要因为慌张走错方向; 三是不要为了顾及财

3、物延误了逃生的时机; 四是如果火势较大,自已无法逃生,要尽量通过呼喊、灯光等方法,使救援人员知道自已的位置;,掌握技巧、从容逃生,逃生的路线要根据自已的位置和疏散标志来确定,可以向楼下或楼顶露台离,但不能乘座电梯,必须走楼梯;如果楼梯烟雾多,可用湿毛巾、湿衣物等捂住鼻子上下楼;烟雾区距离比较短时,也可以憋气快速通过;有条件也可以通过房顶平台、走廊等逃到相邻的疏散通道;千万不要采取跳楼逃生!火灾的烟雾比重轻,因此通过烟雾区时尽量弯腰或爬行;,逃生路线被火封锁,应立即退回室内,关闭门窗,用毛毯、棉被浸湿后覆在门上,并不断往上浇水冷却,发出求救信号等待救援。千万不可钻到阁楼、床底、衣柜内避难。如果周

4、围到处是火,人被困在火场中无法通过疏散通道逃生时,有二种方法可以自救: 一是采取适当防护措施强行穿过火场,如用浸湿的毛毯或棉被(大衣)裹在身上; 二是栓上绳索,沿绳索下滑到楼下。如果没有绳索也可以将窗帘、被单等撕成布条相联接。此外,也可通过水管等下滑到楼下; 如果上述办法都无法实施,就只能在现场采取一定的隔火措施等待救援。如用毛毯等物钉在或夹在门上,不断往上浇水降温,防止外部火焰及烟气侵入。也可躲到卫生间内,用毛巾塞住门缝,把水泼在地上降温,人躺在放满水的浴缸内等。 在公共场所应听从指挥,向就近的安全通道分流疏散,千万不能惊慌失措,互相拥挤践踏,造成意外的伤亡。,预防滑倒及摔倒安全措施,液体溢

5、出,迅速擦干净。 保持地面清洁和干燥。 在瓷砖等光滑面上应小心行走。 要走动,不要跑动。,伤员现场急救方法,、人工呼吸法:对呼吸停止的患者进行紧急呼吸复苏,有口对口或口对 鼻的人工呼吸法; 、胸外心脏挤压法:适用于触电、溺水、心脏病等引起的心跳骤停(两手上下重叠,手掌贴于心前)1)挤压时,不宜用力过大、过猛,部位要准确,不可过高或过低。否则,易致胸骨、肋骨骨折、内脏损伤,或者将食物从胃中挤出,逆流入气管,引起呼吸道梗阻。(2)胸外心脏挤压常常与口对口呼吸法同时进行,吹气与挤压之比:1人时,吹1口气,挤压8-10次;2人时,吹1口气,挤压4-5次。 、触电时的救护方法 :触电急救关键是要及时,首

6、先要采用正确的方法使其脱离电源,不能直接用手去直接接触触电者,以免自己也被触电,然后根据伤者情况迅速采取人工呼吸或人工胸外心脏挤压法进行急救,立即报告公司领导安排送医院检查施救;,使触电者脱离电源方法如下:,()拉闸:迅速拉下闸刀或拨出电源插头; ()拨线:若电闸一时找不到,应使用干燥木棒、木板将电线拨离触电者; ()砍线:若电线被触电者抓在手里或粘在身上拨不开,可设法将干木板塞到其身下,使其与地面隔离。也可用有绝缘柄的斧子砍断电线。弄不清电源方向时,电线二端都要砍。注意线头处理,避免再次伤人; ()拽衣 若上述条件都没有,而触电者的衣服又是干的,且施救者穿着干燥或绝缘性好的鞋子,则可找干燥的

7、衣物包住施救者的一只手,拉住施救者的衣服,使其脱离电源。但施救者必须注意避免触及导电物体或触电者的身体,防止意外; 必须指出:一是施救者在施救时,尽可能站在绝缘物体(如燥木板)上;二是上述方法仅适用220380V电压时抢救,对于高压触电,应立即通知供电部门采取相应措施。,机械伤害的急救,() 止血:采用压迫止血法、止血带止血法、加压包扎止血法和加垫屈肢止血法等; () 包扎:有外伤的伤员经过止血后,要立即用急救包、纱布、绷带或毛巾等包扎起来,也可用衣服来包扎; () 固定:如伤员受伤部位剧烈疼痛、肿胀、变形或不能活动,就可能发生了骨折,要利用各种条件准确地进行临时固定;,急性中毒的急救,()救

8、患者脱离现场至空气流通处; ()解开患者衣扣、腰带,保持呼吸畅通; ()脱去污染衣物,用温水、清水洗净皮肤; ()若因煤气中毒,应用湿毛巾捂口鼻,打开门窗,将患者移至空气新鲜处;对中毒较重的,要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挤压法抢救,并送医院治疗。,中暑的急救,中暑的主要症状是感觉头痛、头晕、胸闷、心慌等; 重度中暑会出现昏迷、神志不清、体温超过40C。应尽快将中暑者抬到阴凉、通风处,解开皮带、衣扣,用冰块或冷水敷身体,或用冷水喷淋降温; 轻度中暑者,可服用人丹、十滴水、霍香正气水,用清凉油、风油精涂太阳穴,同时服用清凉饮料。,烧伤烫伤的急救,烧伤常见的是被火烧伤,此外还有接触高温蒸气、热水、热

9、油后的烫伤,硫酸、硝酸等危险化学品溅到皮肤上造成的化学性烧伤等; 烧伤后应用大量冷水冲洗降温,一边冲水,一边小心地脱衣服,必要时,衣服可用剪刀剪开。如果烧伤、烫伤部位出现水泡,不要挤破; 如是烧伤、烫伤处皮肤已损坏,不要涂任何物质,应用干净的纱布轻轻覆盖,迅速送医院救治;,用电安全,1、车间内的电气设备,不要随便乱动;2、经常接触和使用的配电箱、配电板、闸刀开关、按扭开关、插座插头以及导线等,必须保持完好安全,不得有破损或带电部分裸露; 3、在雷雨下,不要走近高压电杆、铁塔、避雷针等的接地导线20米之内,以免发生触电; 4、打扫卫生、擦拭设备时,机台在运行时严禁擦拭或用水冲洗或用湿布擦洗 电气

10、设备。,机械设备安全,1、正确穿戴好个人防护用品,上班前,操作工着装要整齐,衣服要“三紧”,即领口、袖口和下摆都要束紧。穿工作鞋,戴工作帽,长发要盘入帽中; 2、操作前要对机械设备进行安全检查(点检); 3、机械设备在运行中也要按规定进行安全检查; 4、机器开动后,要集中精力,每一个操作动作都要按照操作规程去做; 5、设备严禁带故障运行,千万不能凑合使用,以防出事故; 6、机械安全装置必须按规定正确使用; 7、机械设备在运转时,严禁用手调整; 8、机械设备运转时,操作者不得离开工作岗位,以防发生问题时无人处置;,本公司职业危害因素及相应的岗位,1.焊锡(含手工焊、回流焊、波峰焊)接触到的职业危

11、害因素有:二氧化锡、铅烟,2.喷码接触到的职业危害因素有: 丁酮、乙酸乙酯(属无毒),3.清洗接触到的职业危害因素有: 成分烃类有机溶剂,醇类有机溶剂,合成稳定剂,表面活性剂,酸吸收剂,润湿添加剂,4.涂三防漆接触到的职业危害因素有: 丙酮、甲苯,相关危害因素接触后的症状,1、二氧化锡:对眼睛、皮肤、粘膜和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长期吸入锡的烟雾或粉尘,可引起锡尘肺(或者锡末沉着症),灼伤或吸入分解物可能造成神经伤害; 2、铅烟:溶入血液中,阻碍血液的合成,导致人体贫血,出现头痛、眩晕、乏力、困倦、便秘和肢体酸痛等;有的口中有金属味,动脉硬化、消化道溃疡和眼底出血等症状也与铅污染有关。 3、丁酮:

12、毒物对人体的危害有引起刺激、过敏、缺氧、昏迷和麻醉、全身中毒、致癌、致畸、致突变、尘肺等。 4、丙酮:对眼、鼻、喉、粘膜有刺激性,长期接触可至皮炎。 5、甲苯:对眼及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高浓度时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 6.乙酸乙酯健康危害: 对眼、鼻、咽喉有刺激作用。高浓度吸入可引进行性麻醉作用,急性肺水肿,肝、肾损害。持续大量吸入,可致呼吸麻痹。误服者可产生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有致敏作用,因血管神经障碍而致牙龈出血;可致湿疹样皮炎。慢性影响:长期接触本品有时可致角膜混浊、继发性贫血、白细胞增多等。,1、本公司每年对生产现场做一次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确保工作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符合国家标准

13、,并为员工配备相应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及个人防护用品,目前使用的防护用品主要有:PU涂指手套、活性碳口罩、一次性橡胶手套、防砸鞋、防护镜等,另外针对焊锡岗位,有安装排烟装置。 。,职业危害防护,2、对接触职业病岗位的员工进行岗前检查,体检合格的员工,方能上岗。对在职员工,每年组织一次在岗体检。对接触职业病岗位的员工,离职时进行离岗体检。 3、检查结果公司会通知到员工本人,职业病体检费用,全部由公司承担。 4、经过国家检测部门的检验,我公司的职业危害因素的浓度,均低于国家标准,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但为了防止危害的产生,需要大家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按照要求佩戴防护用品,并及时进行相关的体检。如因员工自身原因未及时进行离岗体检的,一切后果由员工自行承担,最后请大家牢记: 每一个安全事故的教训都是惨痛的,每一个安全事故的发生都有其必然性和偶然性。 事故无大小之分。身边的一些小事或小疏忽,完全可能引起巨大的事故和损失。只有安全,才是效益。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珍惜生命,勿忘安全,The end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