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基础知识)

上传人:lizhe****0001 文档编号:54890591 上传时间:2018-09-21 格式:PPT 页数:91 大小:1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基础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91页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基础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91页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基础知识)_第3页
第3页 / 共91页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基础知识)_第4页
第4页 / 共91页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基础知识)_第5页
第5页 / 共9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基础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基础知识)(9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 (基础知识),信 仰,“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红楼梦中的林黛玉,但现实中的林黛玉北京世邦广告公司董事长陈晓旭,实践了“质本洁来还洁去”,于2007年2月23日在长春市百国兴隆寺剃度出家。 钱钟书:“人生,不过是居家、出门、又回家,我们的一切情感、智慧和意志上的追求和企图,不过是灵魂上的思想病,想找一个人、一件事、一处地位,容许我们的身心在这茫茫的世界上有一个安顿之所。” 企业责任:“在巨富中死去是耻辱的。”美国“公益之父”安德鲁卡内基在临死之前如此告诫富人们。 “富人进天堂,犹如骆驼过针眼。”圣经中的断言,让很多商人惊惶失措。,第一章 劳动经济学,第一节 劳动

2、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一、劳动资源的稀缺性 资源的有限性称为资源的稀缺性 劳动资源的稀缺性具有如下属性: 1、劳动资源的稀缺性是相对于社会和个人的无限需要和愿望而言,是相对的稀缺性。 2、劳动资源的稀缺性又具有绝对的属性。 3、在市场经济中,劳动资源稀缺性的本质表现是消费劳动资源的支付能力、支付手段的稀缺性。,第一节 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二、效用最大化 个人追求的目标是效用最大化,即在个人可支配资源的约束条件下,使个人需要和愿望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企业追求的目标是利润最大化。 三、劳动力市场 劳动力市场是生产要素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劳动力市场上,居民户是劳动力的供给方,企

3、业是劳动力的需求方,通过双方的无数次选择,按照一定的工资率将劳动力配置于某种产品和服务的生产的职业岗位上。 劳动力市场的功能与其他市场是相似的,即通过商品的供给与需求决定价格的机制,实现、调节资源的配置。 劳动力市场又有其特殊性。,第一节 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劳动经济学的主要任务就是要认识劳动力市场的种种复杂现象,理解并揭示劳动力供给、劳动力需求,以及工资和就业决定机制对劳动力资源配置的作用原理。 四、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一)实证研究方法 1、实证研究方法的特点 实证研究方法是认识客观现象,向人们提供实在、有用、确定、精确的知识的方法,其重点是研究现象本身“是什么”的问题。,第

4、一节 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实证研究方法的两个特点: 1、目的在于认识客观事实,研究现象自身的运动规律及内在逻辑。 2、实证研究方法对经济现象研究所得出的结论具有客观性,并可根据经验和事实进行检验。 实证研究方法的步骤 1、确定所要研究的对象 2、设定假设条件 3、提出理论假设 4、验证。,第一节 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二、规范研究方法 特点:1、规范研究方法以某种价值判断为基础,解决客观经济现象“应该是什么”的问题,即要说明所要研究的对象本身是好是坏,对社会具有积极意义还是具有消极意义。 2、规范研究方法研究经济现象的目的主要在于为政府制定经济政策服务。 (1)信息障碍(

5、2)体制障碍(3)市场障碍,第二节 劳动力供给和需求,一、劳动力与劳动力供给 (一)劳动力和劳动力参与率的概念 劳动力是指在一定年龄之内,具有劳动能力与就业要求,从事或能够从事某各职业劳动的全部人口,包括就业者和失业者,即社会劳动力。 劳动力参与率是衡量、测度人口参与社会劳动程度的指标。 所谓劳动力供给,是指在一定的市场工资率的条件下,劳动力供给的决策主体(家庭或个人)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劳动时间。 劳动力供给量变动对工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被定义为劳动供给的工资弹性,简称劳动力供给弹性。,第二节 劳动力供给和需求,(二)劳动力参与率的生命周期 首先,1519岁年龄组的青年人口参率下降。 其次,女性

6、劳参率呈上升趋势。 再次,老年人口劳参率下降。 最后,2555岁年龄段男性成年人的劳参率保持高位水平,观察不到因经济周期循环产生的变动,也不存在显著的趋势变化。,第二节 劳动力供给和需求,(三)经济周期与两种劳动参与假说 经济周期,是指经济运行过程中繁荣与衰退的周期性交替。 两种劳动参与假说:附加性劳动力假说与悲观性劳动力假说。 两种假说的前提观点是相同的,即男性成年人的劳动力参与率与经济周期不存在敏感的反应。,第二节 劳动力供给和需求,二、劳动力需求 所谓劳动力需求,是指企业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某种工资率下愿意并能够雇佣的劳动量。 在假设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劳动力需求与工资率存在着如下关系

7、:工资率提高,劳动力需求减少;工资率降低,劳动力需求增加。 公式:劳动力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与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的比值。 劳动力需求的工资弹性分为五类: 需求无弹性。 需求有无限弹性。 单位需求弹性。 需求富有弹性。 需求缺乏弹性。,第二节 劳动力供给和需求,三、企业短期劳动力需求的决定 (一)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 第一阶段:边际产量递增阶段。 第二阶段:边际产量递减阶段。 第三阶段:总产量绝对减少。 由总产量和劳动投入的关系,还可以得到平均产量的概念。 (二)企业短期劳动力需求的决定,第二节 劳动力供给和需求,四、劳动力市场的含义 广义的劳动力市场是指劳动力所有者个体与使用劳动要素的企业之间,在

8、劳动交换过程中所体现的、反映社会经济特征之一的经济关系; 狭义的劳动力市场是指市场机制借以发挥作用,实现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的机制和形式。 劳动力市场的主体构成:劳动力的所有者个体和使用劳动力的企业 (1)劳动市场的性质:,劳动市场是社会生产得以进行的前提条件。 劳动力与工资的交换行为,使交换双方各自得到所需要的使用价值,实现各自的效用。 劳动力市场的劳动交换,决定了劳动力的市场价值工资。 通过劳动力市场的交换,实现劳动要素与非劳动生产要素的最佳结合,是一种具有高效率、消耗最低费用的最经济形式。 (2)劳动力市场的本质属性表现为: 劳动力市场是在产权边界界定清晰的条件下的必然产物。 劳动力市场是

9、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调节劳动力的配置,实现劳动要素与非劳动生产要素相结合的最有效率的最佳途径。 劳动力通过劳动市场的劳动交换,离开流通领域进入生产领域后,所开始的劳动过程是商品生产者的劳动过程。,(二)劳动市场的静态与动态均衡 两重含义:其一指某种经济现象所处的状态;其二指分析方法。 (三)劳动力市场均衡的意义 劳动力资源的最优分配 同质的劳动力获得同样的工资 充分就业 五、人口、资本存量与均衡工资率 (一)人口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 人口规模 人口年龄结构 人口城乡结构,(二)资本存量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三)人口、资本存量与劳动力市场均衡,第三节 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的工资水平与工资结构,一、均衡

10、价格论的一般原理及工资决定 均衡价格论,是说明通过商品供给与商品需求的运动决定商品价格的形成的理论。 由此可见,均衡价格的决定实际上是需求规律和供给规律共同作用的结果。 工资就是劳动力作为生产要素的均衡价格,即劳动力的需求价格与供给价格相一致的价格。 二、工资形式 (一)基本工资 工资率,工资率:指单位时间的劳动价格。 2.货币工资与实际工资 货币工资:指工人单位时间的货币所得。受三个因素 的影响:货币工资率、工作时间长度、相关的工资 制度安排。 实际工资=货币工资价格指数 3.计时工资与计件工资 (1)计时工资。 小时工资制 日工资制 周工资制 (2)计件工资。 货币工资=计件工资率(计件单

11、位)合格产品数量,(二)福利 福利是工资的转化形式和劳动力价格的重要构成部分。 特征如下: 福利支付以劳动为基础,但并不与个人劳动量直接 相关。 2.法定性。 3 企业自定性和灵活性。延期支付是福利的另一种具体表现形式。其优势如下: 延期支付可使企业获得一种稳定的生产经营的外部 条件。 延期支付形式的多样化和灵活性,可增强企业对劳 动力市场的多种适应性。 企业自定延期支付的福利项目,可以增强职工的凝聚力和团队 精神,可以借助延期支付的多种形式充分发挥分配的激励功能。 延期支付可以使若干保险基金实现积累。,第四节 就业与失业,一、就业总量的决定 就业或劳动就业一般是指有劳动能力和就业要求人,参与

12、某种社会劳动,并通过劳动获得报酬或经营收入的经济活动。 总供给、总需求与均衡国民收入 就业总量决定 二、失业及其类型 失业,即劳动力供给与劳动力需求在总量和结构上 失衡所形成的,具有劳动能力并有就业要求的劳动 者处于没有就业岗位的状态。,失业类型: 摩擦性失业 技术性失业 结构性失业 季节性失业 三、需求不足性失业 需求不足性失业的两种具体形式: 增长差距性失业;周期性失业 缓解需求不足性失业的对策 依靠市场自身的力量无法实现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均衡。 2 刺激总需求及扩大有效供给是解决需求不足性失 业的根本方向。,四、失业的度量和失业的影响 反映失业程度的指标有:失业率和失业持续期。 失业现象

13、包括正常失业、非正常失业。 其负面影响: 失业造成家庭生活困难。 失业是劳动力资源浪费的典型形式。 失业直接影响劳动者精神需要的满足程度。 五、政府行为与劳动力市场 政府支出 劳动力市场的制度结构要素 最低劳动标准 最低工资标准 最低工资的概念。,最低工资标准,又称最低工资率,是指国家依法规定的 单位劳动时间的最低工资数额。 2.最长劳动时间标准 最低社会保障 工会 (三)就业与收入的宏观调控 财政政策两种类型: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紧缩性的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两种类型: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 收入政策收入政策的两种含义:狭义和广义的重要作用:,有利于宏观经济的稳定。 有利于资源的合理

14、配置。 有利于缩小不合理的收入差距,限制收入分配不公问题及其危害。收入差距的衡量指标基尼系数所谓基尼系数,是意大利数学经济学家基尼依据 洛伦茨曲线创制的用来判断某种收入分配平等的一种 尺度,即社会居民或劳动人数与收入量对应关系的计量 指标。 收入政策措施 调控收入与物价关系的措施。 收入平等化措施。,第二章 劳动法,第一节 劳动法的体系 一、劳动法的概念 二、劳动法的基本原则 劳动法基本原则的含义 劳动法的基本原则有以下特点 劳动法基本原则的作用 劳动法基本原则的内容: 保障劳动者劳动权的原则 劳动关系民主化原则 物质帮助权原则,三、劳动法律渊源 含义:第一种含义第二种含义第三种含义 类别:

15、宪法中关于劳动问题的规定 劳动法律 国务院劳动行政法规 劳动规章 地方性劳动法规 我国立法机关批准的相关国际公约 正式解释 除上述与我国劳动法律渊源相类似的形式外,还有以下 类别:,雇佣规则(内部劳动规则) 劳动(雇佣)合同 集体合同 习惯法 法官法或判例法 四、劳动法的体系 促进就业法律制度 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制度 劳动标准制度 职业培训制度 社会保险和福利制度 劳动争议处理制度 工会和职工民主管理制度 劳动法的监督检查制度,第二节 劳动法律关系,一、劳动法律关系及其特征 劳动法律关系的含义 劳动法律关系的种类: 劳动合同关系 劳动行政法律关系。 劳动服务法律关系。 劳动法律关系的特征: 劳

16、动法律关系是劳动关系的现实形态。 劳动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权利和义务。 劳动法律关系的双务关系,4.劳动法律关系具有国家强制性 二、劳动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 劳动法律关系的主体 劳动法律关系的内容 劳动法律关系的客体 三、劳动法律事实 法律事实可以分成两类: 劳动法律行为 劳动法律行为是指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能够引起 劳动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具有一定法律后果 的活动。 劳动法律事件。,招聘启事,公司介绍: 深圳市宝富高尔夫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于 1997 年成立,公司注册资本5500万元,已通过 ISO9001 体系认证。是从事高尔夫球场规划设计、项目投资、施工建造、运营管理、设备租赁、培训咨询的专业公司。有市政园林、市政广场、公园景观、道路景观、住宅景观近 20 年的从业经验。同时对高尔夫球场的运营管理及草坪养护有完整、系统、科学的管理方案。 公司地址:深圳市国际商会大厦B座408室 招聘职位:人事专员/主管 招聘要求: 1、要求男性,年龄26-30岁; 2、大专以上学历,人力资源、行政管理等相关专业; 2、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经验三年以上; 3、具有招聘、薪酬、绩效考核经验; 4、电脑操作熟练,语言沟通能力强,形象良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