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技术规范张明华课件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54887920 上传时间:2018-09-21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4.9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技术规范张明华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技术规范张明华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技术规范张明华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技术规范张明华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技术规范张明华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技术规范张明华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技术规范张明华课件(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Page 1,中医药儿童健康管理服务技术规范036个月儿童 中医药调养服务技术规范 金沙县妇幼保健院 张明华二0一三年十一月,根据国家卫计委、财政部、中医药管理局联合下发关于做好2013年根据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的通知卫计生发(201326号精神。针对妇幼保健部分有以下三方面内容: 1、提高儿童健康管理水平,为7岁以下儿童提供体格检查、血常规监测、生长发育和心理评估、健康指导服务。7岁以下儿童健康管理率达80%。,2、加强孕产妇管理,“积极为基层医疗机构创造条件开展孕产妇保健服务,按规范要求为孕产妇提供保健服务,补助孕产妇至少接受5次产前检查和2次产后 访视服务,暂不具备条件的地区,可由县

2、级医疗卫生行政部门通过购买服务方式由辖区内其他有资质医疗机构提供孕产妇保健服务2013年孕产妇系统管理率要达到80%”。,3、极推进中医药管理服务“进一步发挥中医药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的作用,2013年起开展老年人体质辨识和儿童中医调养服务,2013年中医药管理服务目标人群覆盖率达到30%。,Page 5,一、概述小儿年龄分期,调养阶段,(二)小儿的生理特点表现为: 1.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稚阴稚阳温病条辨钱乙曰:小儿“五脏六脏成而未全全而未壮”即脏腑柔弱之意。 2.生机蓬勃,发育旺盛纯阳颅囟经;,小儿生理特点小儿双重性特点生命力旺盛,机体嫩弱。即“纯阳”古代医家喻为草木茸芽之状称之“芽儿”;谓

3、之“少阳”。少阳者,阳气虽稚嫩,但相对于阴液而言确强盛。随着阳气的不断生发,阴液不断补充,形成阳生阴长的生机蓬勃状态。 不同于:壮年人随着“天癸”至而阴平阳秘的“大阳”;老年人随着“天癸”尽而阳气的不断衰微,阴液不断衰减的“夕阳”。,Page 8,小儿病理特点生理上具有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的“稚阴稚阳”之体特点导致病理上表现为“发病容易,传变迅速”,但生机蓬勃,发育旺盛的“纯阳”之体生理特点又使小儿若调治得当,则“脏气清灵,易趋康复”。这正是发挥中医优势,从“治未病”角度开展“儿童中医调养服务”的优势。,儿童中医药调养服务简介对3岁以内儿童进行中医药调养以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为基础,以“治未病”和

4、防治小儿疾病为目的,指导儿童监护人开展起居活动、饮食调养以及常见保健穴位的按揉,以达增强儿童身体健康的目的。服务对象0-36月(即3岁内)婴幼儿;技术操作对象家长或监护人;内容起居活动、饮食调养、穴位按摩;目的防治疾病,儿童中医药调养服务简介儿童中医药调养服务由四部分组成:预约儿童监护人;儿童中医药调养指导;传授穴位按揉方法;记录并纳入健康档案。按照不同月龄实施,参照本规范开展相应的工作。,Page 11,二.技术流程表及说明,预约儿童家长分六个阶段预约家长:在儿童6月龄、12月龄、18月龄、24月龄、30月龄、36月龄时,结合儿童健康体检和预防接种的时间,预约儿童家长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接受儿

5、童中医药健康指导。,Page 13,儿童中医饮食起居指导根据不同月龄儿童的特点,向家长提供儿童中医饮食调养、起居活动指导。饮食调养哺乳、辅食添加、饮食习惯等;起居活动睡眠、卫生、生活习惯等;,Page 14,1.饮食调养 (1).养成良好的哺乳习惯,从新生儿、小婴儿的按需哺乳逐步过渡到按时哺乳,尽量延长夜间喂奶的间隔时间。 (2).养成良好饮食习惯,尽量让小儿养成自己进食习惯,避免偏食,节制零食,按时进食,提倡“三分饥”,防止乳食、零食无度。 (3).婴幼儿脾胃功能较薄弱,添加辅食时宜从细、软、烂、碎开始,品种多样。 (4).严格控制冷饮,寒凉食物要适度。,2.起居调摄 (1).保证充足的睡眠

6、时间,逐步养成 夜间睡眠、白天活动的作息习惯。 (2).养成良好的大小便习惯,适时把尿,少用或尽早不用“尿不湿”;培养每日定时大便的习惯。养成良好卫生习惯,饭前便后洗手。 (3).衣着要宽松,不可紧束,避免妨碍气血流通,影响骨骼生长发育,如“背带裤”。,Page 16,(4).四时调摄元代著名儿科医家曾世荣就在活幼心书中云:“四时欲得小儿安,常要三分饥与寒;但愿人皆依此法,自然诸疾不相干”。目前多是独生子女,父母娇宠备至,孩子患病不断,十分娇气。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孩子吃得太饱与穿得太暖所致。若要小儿安,须与三分饥与寒,曾世荣的“忍一分饥,胜服调脾之剂;耐一分寒,不须发表之功。” 主张孩子保持

7、七分饱,脏腑不易损,则不易患肠胃病,自然不需调理脾胃的药物;经常保持一种微寒状态,小儿肌肤腠理开合得以锻炼,则不易患伤风感冒,自然不需常用解表发汗的药物。,Page 18,但需要正确理解“春捂”与“秋冻”:“春捂”春季气候从寒冷逐渐变暖,气候变化大,小儿要注意保暖; “秋冻”秋季气候从炎热逐渐变冷,气候变化大,应避免保暖过度,提倡 “三分寒”。夏季纳凉要适度,避免直吹电风扇,空调温度不宜过低;冬季室内不宜过度密闭保暖,应适当通风,保持空气新鲜。,【儿童秋季调摄要点】感冒的预防;体瘦儿的调养;肥胖儿的调养 春秋季节气候变化大,是过敏性疾病的高发季节,小儿注意少到郊外花粉较多的地方等(5).经常到

8、户外活动,多见风日,接收紫外线的照射,增强体质。但需要教会家长如何“晒太阳”,Page 20,传授中医穴位按揉方法儿童6、12月龄教会家长摩腹、捏脊; 儿童18、24月龄教会家长按揉迎香、足三里穴; 儿童30、36月龄教会家长按揉四神聪穴。,Page 21,1.常用按揉部位及方法 1).摩腹位置:腹部,为面状穴,面积大。操作:用掌摩法,见下图。 操作者用手掌大小鱼际掌面附着于小儿腹部,以腕关节连同前臂反复做环形有节律的移动,每次13分钟。如小儿大便干按照顺时针方向摩动(泻法),反之大便稀用逆时针方向(补法)。常规是先顺后逆(即平补平泻法)。,Page 22,功效:改善脾胃运化功能,促进脾胃、肠

9、道的消化吸收,尤适宜婴儿添加辅食时期。,2).捏脊位置:背脊正中,督脉两侧大椎至尾骨末端处。为线状穴。操作:小儿俯卧,裸露背部。,操作者用拇指桡侧缘抵住皮肤,食、中两指前按,三指同时用力提拿皮肉,从长强穴开始,双手交替捻动向前。,施术从长强穴开始,操作用双手拇指与食中二指,一起将长强穴的皮肤捏拿起来,然后沿督脉两侧,自下而上,左右两手交替合作,按照推、捏、捻、放、提的前后顺序,自长强穴向前捏拿至脊背上端的大椎穴捏一遍。如此循环,根据病情及体质可捏拿46遍。,调和阴阳,健脾和胃,疏通经络,行气活血,镇惊安神,捏拿督脉、膀胱经穴位 俗称“翻皮肤”,主要用于背脊“线”,常用保健穴,又叫“捏脊疗法”,

10、操作时捏三下提拿一下。 “捏三 提一法”,由上而下为泻 由下而上为补 次数、用力适当,不可拧转, 直线进行,不可歪斜和间断,Page 26,从第2遍开始,操作者可采用捏三次“重提”一次的手法,刺激背部的脏腑俞穴,以加强疗效。功效:能振奋阳气,调节各脏腑的功能、补脾胃,提高免疫功能,增强体质,顺畅气血,,达到调节阴阳平衡的治疗目的。,3).按揉足三里位置:小腿前外侧,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处(见右图)。操作:用指揉法,见下图 操作者用拇指端按揉,每次13分钟, 约200次左右。,功效:具有健脾益胃、强壮体质的作用。现代研究:证明针灸足三里穴能提高小鼠运动能力。其机理可能与纠正运动小鼠神经

11、-内分泌 -免疫调节紊乱有关;亦有研究证明与纠正运动小鼠自由基代谢失衡有关,Page 29,4).按揉迎香穴位置:鼻翼外缘中点旁(见图),操作:双手拇指分别按于同侧下颌部,中指分别按于同侧迎香穴,其余3指则向手心方向弯曲,然后使中指在迎香穴处做顺时针方向按揉,每次13分钟。功效:具有宣通鼻窍的作用。对过敏性鼻炎有较好效果。,现代研究:透刺迎香穴为主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内服鼻炎康的对照组;低频电脉冲刺激迎香穴治疗慢性单纯性鼻炎疗效确切;迎香穴位按摩可以有效促进腹部手术患者肠功能恢复;术后早期指压迎香穴可促进胃肠道蠕动,恢复胃肠道排气。,Page 32,5).按揉四神聪穴 位置:头顶部

12、,当百会(在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联线的交点处)。前后左右各旁开1寸处,共4穴(见图),操作:用手指逐一按揉,先按左右神聪穴,再按前后神聪穴,每次13分钟。功效:具有醒神益智的作用。,现代研究:针刺四神聪治疗失眠症疗效显著;电针四神聪穴对血管性痴呆的日常生活能力、神经功能缺损所形成的功能障碍,以及主要症状有改善作用;采用针刺四神聪的方法可明显改善AD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并能提高其脑内SOD的活性;针刺四神聪延长睡眠时间和改善大鼠睡眠结构的机理可能与改变大鼠脑内的单胺类递质含量有关。,Page 35,6.注意事项根据需要准备滑石粉、爽身粉或冬青膏等介质。操作者应双手保持清洁,指甲修剪圆润,防止操作时

13、划伤小儿皮肤。天气寒冷时,要保持双手温暖,可搓热后再操作,以免凉手刺激小儿,造成紧张,影响推拿。手法应柔和,争取小儿配合。局部皮肤破损、骨折不宜按揉。,Page 36,六个穴位家长在儿童3岁全部掌握: 摩腹、捏脊在儿童6月、12月龄时 教会家长,此时儿童处于婴儿期,因辅食添加,脾胃疾病较多,学会摩腹、捏脊能防治疾病; 按揉迎香、足三里穴在儿童18、24月龄教会家长,此时儿童处于幼儿期,外感疾病最多; 按揉四神聪穴在儿童30、36月龄教会家长,帮助儿童智力增长。,2013年新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成本补偿参考标准,中医药管理服务: 在儿童6、12、18、24、30、36月龄时进行中医调养、(包括饮食起居、和捏脊穴位按摩等指导,10元/人次。,乡镇0-36月儿童中医药管理服务任务分解表,乡镇0-36月儿童中医药管理服务任务分解表,0-36个月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登记表,2013年使用表格,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