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中国服饰

上传人:ji****n 文档编号:54887629 上传时间:2018-09-21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3.1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百年中国服饰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百年中国服饰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百年中国服饰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百年中国服饰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百年中国服饰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百年中国服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百年中国服饰(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百年中国之服饰,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在历史的长河中,以本族的文化影响着华夏之邦,到了近代,社会加速发展,政局风云变迁,服装作为一种标志,以非文本的方式记载着社会与生活的变迁,成为时代发展的一个永恒的烙印和缩影。服装,是人类思想的反应,是生活方式的体现以及其他意识形态的表现。社会形态的变革、生产生活方式的演变,同时也表现在服饰的变化上,正如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行为礼仪及服饰是有严格的讲究的,服装的变化同时表现了人们变革社会形态的思想。人们常这样形容中国近现代的服装,说是宛如一个服装博览会,前清的、民国的、西洋的、东洋的、国民党的、共产党时期,历史近代的各个时期,服装的变化有趣的呈现

2、了百年变迁的社会。,1840年后,中国饱受帝国主义的侵扰,我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弱国,晚清时期,这时的服饰还是以封建社会的样式为主,这时的人民从思想到行为上都是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同时等级观念很深入,因此还处于尊卑分明的封建思想阶段。男子服饰主要有马褂和长衫。用作礼服的马褂、长衫,其款式、质料、颜色及尺寸等都有一定的规格。如马褂,一般都用黑色丝麻棉毛制品,对襟窄袖,下长至腹,前襟钉钮扣五粒。长衫则用蓝色,长至踝上二寸,袖长与马褂并齐。在下摆左右两侧开衩。用作便服的马褂、长衫,颜色可以不拘。,妇女穿着旗袍,一般用于交际。满族旗袍主要特点为宽大、平直,衣长及足,材料多用绸缎,衣上绣满花纹,领、衣

3、、襟、裾都滚有宽阔的花边。穿旗装时,梳旗髻、穿旗鞋。,满族的旗装,外轮廓呈长方形,马鞍形领掩颊护面,衣服上下不取腰身,衫不露外,偏襟右衽以盘纽为饰,假袖二至三幅,马蹄袖盖手,镶滚工艺装饰,衣外加衣,增加坎肩或马褂。其造型完整严谨,呈封闭式盒状体,因此形象肃穆庄重,清高不凡,显示了东方女性的温柔与内涵,秀丽而端庄。,汉族女性有着缠足的习俗,在幼年用长长的裹脚布缠住脚,使脚骨变形,到了时期,采用卫生、实用、经济、美观的标准来制作和选择服装,打破衣冠之治的等级之别,淡化意识形态,与现代文明接轨,人人拥有自由着装的权利,这是政治民主深入生活民主的大变革,打破衣冠之治的等级之别,淡化意识形态,与现代文明

4、接轨,人人拥有自由着装的权利,这是政治民主深入生活民主的大变革,中国由此开始了生活方式国际化的历程。后,服制大变,清代的官吏衣着顶戴都彻底退出。从这里可以看出人们要改除旧的、腐朽的社会制度的决心。剪辫的先行者是城市中的官吏和知识分子,旗袍仍然存在,女学生中的“蓝布大褂”是领衔的式样。,后,清代的官吏衣着顶戴都彻底退出。而到了民国时期时,封闭百年的大门已经打开了,此时的服饰受到了西方的影响,出现了中西服饰并存的时期,这个时期的服装很多样化,人们已经开始接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尤其是接触西方知识的青年,人们的审美观也在逐渐改变。,北伐以后政府规定,男子采用中山装和西装。民国中期,不少知识分子及青年学生

5、还喜欢穿“学生装”,这种服装是方形立领。穿着这种服装,能给人一种精神、庄重之感。孙中山先生当时就非常喜欢,所以有“中山装”之称。的整个制度构想是直接来源于西方,当时的革命党人大都有在西方生活的经历,因此在生活方式包括服装特色上都比较西方化。,女装有仿效西式的上衣下裙,女学生多着偏大襟上衣,底襟圆摆,齐肘中袖短衫,黑色绸裙。这时的旗袍也发生了变化, 一种是各种素色或者 印花面料的曲线长旗袍, 特点是在衣边加镶条、 补花或衣外加套小马甲和 丝质围巾,另一种是上衣 下裙分开的衣裙式。,这个时期的服装,以采用西式者为多,经过一个时期,较普遍地采用了一种既适合于我国妇女穿着,又吸收西式优点的服式,即“旗

6、袍”。除旗袍之外还有袄裙服装样式,特点为立领、宽袖口、露肘的短袄及长裙。其它是西式的各种服装。,上世纪50年代出现了布拉吉,它是前苏联女子的日常服装,流传至中国。此阶段,在中国大众的视野中,多是苏联画报、期刊和电影,那里面任务额着装和专门开辟的时装专栏间接地影响着中国大众,身穿“布拉吉”的援华女专家则成了大众直接模仿的对象。布拉吉一方面具有“进步”的政治意义,另一方面又能够显示女性的身体美,它便捷、轻盈、活泼、经济,上至中央级的大演员,下至幼儿园的小女孩,都能穿,爱穿。只几年的工夫,“布拉吉”就成为了汉语中一个最常用的外来词。后来,由于中苏两国关系恶化,布拉吉的名称不用了,但“连衣裙”即布拉吉的意译名一直沿用下来。,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开始了,在这场中,中国的服装风格又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破四旧”(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的狂风中,服装、发型、皮鞋都被扣上了阶级的帽子。西装、旗袍和布拉吉统统不得幸免。“西装是资产阶级的、布拉吉是修正主义的,旗袍是封建主义的。”因为最初的红卫兵几乎都是来自北京的高干家庭,为了表示自己继承上一代的革命精神,所以穿上父辈穿过的旧军装“红五类”子弟紧接着也效仿开来,草绿色的军便装开始流行。中国这时在摸索正确和适合的社会道路,担心走向不符合革命阶级利益的资本主义社会,和封建社会复辟,以及类似苏联的修正主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