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第十五章区域经济一体化

上传人:ji****n 文档编号:54873071 上传时间:2018-09-21 格式:PPT 页数:55 大小:65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贸易第十五章区域经济一体化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国际贸易第十五章区域经济一体化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国际贸易第十五章区域经济一体化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国际贸易第十五章区域经济一体化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国际贸易第十五章区域经济一体化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际贸易第十五章区域经济一体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贸易第十五章区域经济一体化(5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五章 区域经济一体化 15.1 区域经济一体化产生概述,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概念定义: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在地理上互相毗邻或同属一个区域的国家和地区在经济领域的合作,从而在某种程度上融为一体。 基本特征:区域性;经济上的融合。 区域经济一体化 & 全球经济一体化共同性:两者都是超国家的经济联合差异性:前者只是部分国家、阶段性的,后者 却是全球范围的、终极的。,最早的区域经济集团可以追溯到1241年成立的普鲁士各城邦间的“汉撒同盟”,1862年普鲁士等德国北部邦国又在此基础上成立了“德意志关税同盟” ,为1870年俾斯麦统一德国创造了经济基础和物质条件。 二战后,新的一体化组织不断出现,形式屡

2、有创新,在世界经济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15.1 区域经济一体化产生概述,二、经济集团的形式按经济一体化的程度划分,分为六种类型1、自由贸易区在自由贸易区内,各成员之间取消了一切关税和非关 税壁垒,实现区域内商品自由流通,但各国仍保留独立 的对集团外国家的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如:1960年成立的欧洲自由贸易联盟;1994年1月1日建立的北美自由贸易区,15.1 区域经济一体化产生概述,2、关税同盟成员国之间取消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外,还统一了对 集团外国家的贸易政策,对集团外国家实行共同的、统 一对外的关税壁垒和其他贸易限制措施如:二战中建立的比卢荷关税同盟;1967年成立的欧洲经济共同体

3、;2002年12月22日沙特阿拉伯等海湾六国成立的海 湾关税同盟,15.1 区域经济一体化产生概述,3、共同市场不仅实行关税同盟的各项政策,即实行成员国内部的 自由贸易和统一的对外关税政策,还允许资本、劳动力 等生产要素在成员国之间自由流动如:欧洲经济共同体在80年代接近这一发展水平,在 1993年1月1日建成了欧洲统一大市场,实现了成员国间 商品与要素的自由流动,15.1 区域经济一体化产生概述,4、经济同盟不仅要求产品与生产要素在联盟内自由流动,还要求 联盟内各国有共同的经济政策和财政政策、社会政策如:20世纪末欧洲联盟( 1991年12月欧共体签订的马斯特里赫特条约中要求20世纪末欧共体

4、实现经济、货币及政治联盟),15.1 区域经济一体化产生概述,5、政治联盟在经济联盟的基础上,要求建立一个对成员国的所有 公民都负责任的强有利的协调机构,即建立起共同体一 级的中央机构和执行机构对所有事务进行控制,区域经济一体化形式及特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式,区域 经济 一体 化,按一体化程度划分,垂直一体化,水平一体化,部门一体化,完全经济一体化,经济同盟,共同市场,全盘一体化,关税同盟,优惠贸易安排,自由贸易区,按经济一体化 的范围划分,按参加国的经济 水平划分,15.3 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一、关税同盟理论 (一)关税同盟静态效果1、贸易创造效果指组成关税同盟前,成员国国内某种产品的用

5、高成本 生产;组成同盟后,这部分产品被来自其他成员国更低成本 的进口品替代,成员国的对外贸易量增大。创造“效果”:消费者节省开支,提高福利;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15.3 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影响因素:影响贸易创造效果:1、关税同盟前关税水平2、关税同盟国的供给与需求弹性3、关税同盟成员国生产效率4、一国国内贸易比重或对外贸易比重5、关税同盟成员国的经济结构的竞争性,产品的互补性,15.3 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2、贸易转移效果指组成关税同盟前,关税同盟国从世界上生产效率最高、 成本最低的国家进口产品;组成同盟后,这部分产品转由同盟内生产效率最高的国 家进口。但不是世界上生产效率最高的国家

6、,发生贸易转移转移“效果”:阻止外部低成本进口,以高成本的供给来源代替低成本的 供给来源,进口成本增加;生产资源的重新配置导致了生产效率的降低,15.3 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影响贸易转移效果:1)关税同盟成员国与非成员国差异2)关税同盟成员国对非成员国出口品的进口需求弹性3)关税同盟成员国对外关税4)参加关税同盟的国家数目5)关税同盟前成员国彼此之间的贸易量,15.3 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3、贸易扩大效果如果进口国对进口商品需求弹性大于1,则成立关税同 盟后进口国对该商品的需求就会增加,导致进口数量的 增加。,15.3 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二)关税同盟动态效果1、提高资源使用效率2、获取规模

7、经济3、刺激投资4、促进技术进步5、提高要素流动性6、加速经济增长,15.3 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二、大市场理论该理论强调生产要素可以在共同市场内部自由流动, 从而形成一种超越国界的大市场,在共同市场范围内得 到重新配置,提高效率,获取动态经济效应对其成员国的贸易和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1、获得规模经济效益2、刺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成本下降,新技术的开发 和利用3、吸引集团外国家在区域内的投资,15.2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一、欧盟1、1951年法、德、意、比、荷卢签订建立的欧洲煤钢共 同体条约1957年六国签订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 同体条约2、1965年六国签订布鲁塞尔条约,决定

8、将三个共同 体的机构合并,统称欧洲经济共同体3、1991年12月欧共体在荷兰签订马斯特里赫特条约, 1993年11月1日,欧洲联盟正式成立4、1999年欧元在11国先行实施,欧盟向经济货币联盟迈 出重要一步,60年代的共同农业政策 70年代建成关税同盟 1994年共同市场 1999年经济同盟:欧元,欧盟,欧盟是一个政治经济一体化的组织,经济货币联盟、共同的外交与安全政策、共同的司法与警务合作是欧洲联盟的三大支柱。,6次扩大 1973年:英国、爱尔兰、丹麦 1981年希腊 1986年西班牙、葡萄牙 1995年芬兰、瑞典、奥地利 2004年5月:最大规模的扩张,成员国达到25个 2007年1月1日

9、:保加利亚和罗马,新成员:匈牙利、波兰、捷克、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马尔他、塞浦路斯、斯洛维尼亚、斯洛伐克、保加利亚和罗马等十个国家 “从北极到土耳其、从大西洋到乌拉尔”,扩大后,欧盟国家的经济发展将分三个层次进行。,内部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扩大,预期,有十二个欧盟国家的国民所得超过欧盟平均国民所得,属富裕国家。 国民所得仅达欧盟平均国民所得百分之八十的欧盟会员国有六个,属中等国家。 其它八个欧盟国家的平均国民所仅占欧盟平均国民所得的百分之四十,隶属贫穷的欧盟国家。,存在问题,15.2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二、北美自由贸易组织1、1989年1月1日,美、加签署了美加自由贸易协定2、199

10、2年美、加、墨签署了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北美自由贸易协定除总则及商品贸易、劳务、投资、 知识产权等有关分则外,还对敏感的农产品贸易、汽车贸易 、纺织品贸易以及能源、环境问题制定了实施细则,15.2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三、亚太经济合作组织1989年11月澳、美、加、日、韩、新西兰、东盟6国共12个国家首次举行亚太地区部长级会议,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宣告成立范围包括:太平洋沿岸国家和地区亚洲的太平洋地区,包括俄罗斯的远东地区、朝鲜半 岛、日本、中国(包括港澳台)、东南亚的太平洋沿岸国家。西太平洋地区或东亚区:指亚洲太平洋地区中的日本、 中国、亚洲“四小龙”、东盟四国(马来西亚、印尼、菲律宾 、泰国)等

11、10个国家和地区。其中,除日本外的9个国家和 地区又称西太平洋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或东亚发展中国家 和地区,亚太经合组织,1980年:太平洋经合组织 1989年,12国组建了APEC 1991年,中国大陆和香港、台湾地区加入1994年在茂物宣言中提出:在2010年或2020年实现贸易与投资自由化。目前有21个成员。决策机制 高官一部长一首脑会议三个层次,亚太经合组织,宗旨和目标“相互依存,共同受益,坚持开放性多边贸易体制和减少区域内贸易壁垒。” 决策机制高官一部长一首脑会议三个层次,APEC,特点:开放的区域主义APEC一体化难以推进的主要原因 跨洲 跨经济发展阶段 政治、经济体制的差别 历史遗

12、留问题,与前两个经济组织比较:亚太经合组织是建立在共同利益上的松散合作:提倡多样化的合作方式,同样注重贸易投资与经济技术合作;多年没有签订任何指令性的文件;次区域经济合作组织非常活跃,次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活跃,东南亚国家联盟(东盟) 东盟中日韩(10+3) “东亚首脑会议” 东亚自由贸易区、自由投资区 3个(10+1) 东盟日本 东盟韩国 东盟中国,东盟中国最具活力,东亚区域合作,东盟自由贸易区1、成立:1967年,包括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文莱。成立初以政治优先。 2、发展。 20世纪90年代以后提出建立制造业自由贸易区,加强地区经济合作。,自由化进程: (1)分阶段降低关税。

13、制成品关税在15年内(10年)降至0.5%。(2)扩大经济合作领域。除贸易外还涉及工业、农业、金融、通讯、运输等。 (3)增加新成员。先后有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加入。 (4)加强与区外的经济合作。,2002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协议签署,计划于2010年时间建成。中国需要符合自己利益的区域雁阵,着手建立自己的产业分工链,形成并加强中国与东盟互动的新关系是其主要任务。从东盟的地理位置、发展水平、经贸关系和经济结构方面看,东盟10国应成为中国的首选合作伙伴。,建立101自由贸易区,是中国世纪之初的区域战略。2001年11月,中国与东盟提出了在10年内建成自由贸易区 (“101“自由贸易区)的

14、目标。是世界贸易体系中第一个东亚自由贸易区,它覆盖接近全球30的人口(17亿),拥有大约世界40的外汇储备,国内生产总值(1.8万亿美元)和对外商品贸易额(1.23万亿美元)分别占世界总额的10左右。,东盟10个成员国:印尼、新加坡、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缅甸、越南、老挝和柬埔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中国与东南亚联盟于2002年11月签署了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该协议规定在2003年到2004年6月进行关于建立自由贸易区的正式谈判,在2005年1月1日正式启动双方的关税减让计划,2010年全面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六个老成员) (一)中国东盟合作框架协议的主要

15、内容 (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的现实基础 (三)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经济效益分析 (四)中国与东盟合作的影响因素 (五)中国与东盟进行经济合作的途径,(一)中国东盟合作框架协议的主要内容,1.目标 2.全面经济合作措施 3.具体内容,1.目标,加强各缔约方之间的经济、贸易和投资合作;促进货物和服务贸易,逐步实现货物和服务贸易自由化,并创造一个透明、自由和便利的投资机制;为各缔约方之间更紧密的经济合作开辟新领域,制定适当的措施;以及为东盟新成员国更有效地参与经济一体化提供便利,缩小各缔约方之间发展水平的差距。文莱、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与中国,建成自由贸易区的时间是201

16、0年;东盟新成员建成自由贸易区的时间是2015年。,2.全面经济合作措施,实质上在所有货物贸易中逐步取消关税和非关税壁垒; 逐步实现涵盖众多部门的服务贸易自由化 建立开放和竞争的投资机制,便利和促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内的投资; 对东盟新成员国提供特殊和差别待遇及灵活性; 在谈判中,给各缔约方提供灵活性,以解决它们各自在货物、服务和投资方面的敏感领域问题,此种灵活性应基于对等和互利的原则,经过谈判和相互同意后提供; 建立有效的贸易与投资便利化措施,包括但不限于简化海关程序和制定相互认证安排 在各缔约方相互同意的、对深化各缔约方贸易和投资联系有补充作用的领域扩大经济合作,编制行动计划和项目以实施在商定部门领域的合作; 建立适当的机制以有效地执行协议。,3.具体内容,(1)货物贸易自由化。货物贸易是自由贸易区的核心内容,除涉及国家安全、人类健康、公共道德、文化艺术保护等世界贸易组织允许例外的产品以及少数敏感产品外,其他全部产品的关税将大幅度降低,并取消非关税措施。通过谈判确定货物贸易的基本原则,包括:原产地规则、非关税措施、保障措施、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保护,以及补贴与反补贴、反倾销措施等各项规则。协议将产品划分成三类,即“早期收获”产品、正常类产品、敏感类产品,分别确定关税削减或取消计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