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必修2人口与环境湘教版湖南专用

上传人:san****glu 文档编号:54871524 上传时间:2018-09-21 格式:PPT 页数:70 大小:9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必修2人口与环境湘教版湖南专用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201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必修2人口与环境湘教版湖南专用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201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必修2人口与环境湘教版湖南专用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201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必修2人口与环境湘教版湖南专用_第4页
第4页 / 共70页
201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必修2人口与环境湘教版湖南专用_第5页
第5页 / 共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必修2人口与环境湘教版湖南专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必修2人口与环境湘教版湖南专用(7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人口与环境,人口与环境,必修,1世界人口的时间变化 人类自诞生以来,人口增长经历了一个“缓慢加速更快趋缓”的历史过程,而每一次变化都与生产力的发展密切相关,如下图:,2世界人口增长的空间差异 二战后,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等发展中国家,由于政治上独立,民族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人口死亡率下降,因而人口增长很快。而欧美一些发达国家由于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等原因,人口增长慢。,3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 一个区域人口自然增长速度的快慢,受生物学规律的制约,也受到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领域的多种因素的影响。 (1)经济因素决定了人口的增殖条件和生存条件,通过改变人口的出生率和死亡率来影响人口的

2、自然增长率。,(2)文化因素更多地影响着人口的自然增长。随着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人口自然增长率趋于下降,现代社会里这一趋势尤为明显。 (3)医学的进步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对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有着直接影响。 (4)环境因素对人口增长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死亡率的影响上。,【真题1】(2011上海)读我国四次人口普查金字塔图,回答问题。,全国人口普查为国家进行宏观决策提供了可靠的信息基础,研究历次人口普查结果还可以了解我国人口发展的历史以及社会发生的变化。 (1) 2010年与2000年人口相比,04岁婴幼儿人口下降了大约_%。 (2) 2010年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8.87%,比200

3、0年上升1.91%。_年人口普查数据表明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阶段。,(3) 2000年1014岁人口比例明显偏高,2010年2024岁人口比例也明显偏高,这说明_年到_年我国曾出现过一次生育高峰。,(4)分别读1953年、1982年人口金字塔图,说明04岁与59岁两个年龄段人口比例之间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1953年:_ _ 1982年:_ _,【思维过程】 试题以第六次人口普查时政热点为切入点,用人口金字塔图承载信息,紧扣社会热点,贴近生活,考查了我国人口发展的特点及学生计算能力。 第(1)题,对比2010年与2000年人口金字塔图,2010年04岁婴幼儿约为5.8%,2000年04岁婴幼儿约为

4、6.8%,十年中04岁婴幼儿比重下降约1%。,【思维过程】 第(2)题,目前一般将65岁及65岁以上的人口规定为老龄人口,将一个国家或地区老龄人口超过7%作为老龄化的开始。根据这一标准,我国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表明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阶段。2000年6.96%未达到7%的老龄化标准。 第(3)题,根据年龄推算:2000(1014)及2010(2024)可得19861990年为生育高峰期。,【思维过程】 第(4)题,注意此题是同一年份不同年龄段的比较,不需要进行不同年份的比较。只要回答出在某一年份,哪一个年龄段人口所占比重较大即可。读1953年及1982年人口金字塔图,分析对比:1953年04岁

5、婴幼儿比例明显高于59岁儿童比例,这是由于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的医疗保健状况得到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思维过程】(接上)1953年59岁儿童出生时逢战乱,人民生活困苦,出生率低。1982年04岁婴幼儿比例明显低于59岁儿童比例,这是由于20世纪70年代我国开始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人口快速增长的趋势得到有效的控制;1982年59岁的儿童出生时逢文革中后期,国家对人口生育控制较松弛。,答案: (1) 1 (2) 2010 (3) 1986 1990 (4) 1953年04岁婴幼儿比例明显高于59岁儿童比例,这是由于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的医疗保健状况得到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 198

6、2年04岁婴幼儿比例明显低于59岁儿童比例,这是由于20世纪70年代我国开始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人口快速增长的趋势得到有效的控制。,与人口增长相关的计算公式 对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数量自然增减情况进行相关计算,必须明确两个要素:一是该国或该地区的人口总数,即人口基数;二是人口自然增长率。 (1)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的计算 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常用的单位有%和两种),规律技巧总结,(2)一年内人口数量增长的计算 一年内人口数量增长该年人口基数自然增长率 (3)n年后人口总数的计算 n年后人口总数该年人口基数(1自然增长率)n(n为年数) 以上为最基本的计算公式,高中阶段与人口数量有关

7、的计算可以通过这三个公式及其变式公式完成。,规律技巧总结,随着生产力发展,20世纪50年代开始,在新的技术革命背景下,现代科学知识的普及,医疗卫生技术的进步,人类生活水平和文化水平的提升,人们的生育观念和生育行为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等,出生率的下降则使人口迅速增长的势头得到了遏制,人口增长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表现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人口自然增长率”的现代人口增长模式。,这一时期,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进一步延长,世代更替缓慢,人口年龄结构呈老龄型。人口老龄化带来劳动力不足、青壮年负担过重等一系列社会问题。一些发达国家采取鼓励生育的政策,并接纳来自海外的移民,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口老龄化带来的负

8、面影响。,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都有大幅度的下降。由于社会经济因素和制度因素的影响,我国目前的人口增长模式正逐步由“高低高”型向“三低”型过渡。整体上看,中国城市人口已基本实现向“三低”的现代人口增长模式转变,而农村人口还处于这一转变过程之中。,【真题2】 (2010江苏)下图为三个城市圈20世纪不同年代人口增长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下列选项最符合“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人口自然增长特点的是( ) A乙城市圈70年代 B乙城市圈80年代 C甲城市圈90年代 D丙城市圈90年代,A,(2)人口迁移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城市化过程。下列

9、推断正确的是( ) A乙城市圈60年代城市化速度快、水平高 B乙城市圈90年代城市化速度慢、水平低 C丙城市圈90年代城市化速度快、水平高 D90年代,与丙城市圈相比,甲城市圈城市化速度快、水平较低,D,【思维过程】 第(1)题,通常判断三率的高低以0%左右为低,1%以下为较低,1%2%为较高,2%以上为高,依次可以看出甲城市80年,乙城市60年代和70年代可能属于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的增长模式。 第(2)题,从图中可知丙城市90年代人口迁移增长率为负值,人口不断在外迁,这代表了发达国家当前的城市化发展特点;而甲城市人口迁移增长率和自然增长率都较高,人口不断向城市迁移,表明城市化发

10、展速度快,这代表了发展中国家当前的城市化发展特点。,规律技巧总结,判断“三率”高低的经验参数 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的不同特点是判断人口增长模式的基本依据。判断“三率”高低的经验参数如下所示:,规律技巧总结,人口迁移的类型多种多样,引起人口迁移的原因也相当复杂,可归纳为拉力因素和推力因素:(见下表),具体说,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有以下几方面: 1自然生态环境因素,(续表),2经济因素 自然条件对人口迁移的影响,是通过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来实现的。地区间的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是造成人口迁移的最主要的原因。 通常情况下,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决定着人口迁移的方向。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人口迁入

11、率较高;而经济落后的地区,人口迁出率较高。,(1)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的推进,大型建设项目的布局,区域的大规模开发,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成功机遇,为了追求更好的就业机会,更高的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而引起大量人口迁入,改变了人口迁移的流量和流向,进而影响了人口空间分布。,(2)人口迁移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人口迁移的距离和规模,与交通工具的发展、交通线路的布局有很大的关系。近几百年来,人口迁移的规模之所以越来越大、范围越来越广,在很大程度上就得益于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交通运输缩小了地区间的距离,减少了妨碍人口迁移的障碍,为人口迁移提供了便利条件,促进了人口迁移。,3政治因素

12、,4社会文化因素 (1)文化教育因素对人口迁移的影响越来越明显。文化教育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期望,也改变了人们认识外部世界的态度,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行为,从而促进了人口的迁移。 (2)婚姻是影响青年人口迁移的重要因素;而家庭因素则在未成年人和老年人口的迁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3)宗教信仰的不同,种族之间、民族之间存在的文化差异,历史上也曾导致过大规模的人口迁徙。例如1947年印巴分治,为了躲避宗教歧视或迫害,南亚次大陆出现了规模空前的人口迁移。,【真题3】 (2011重庆)下图表示20002005年间我国各省(市、区)省际人口迁入率、迁出率(以5 年为统计单位,不包括港澳台地区)。读图

13、,回答(1)(3)题。,(1)造成图中A点所示省(市、区)人口迁移特点的原因最可能是当地( ) A收入水平高 B远离东部 C人口数量少 D经济落后 (2)图中B点代表的省(市、区)在19541984年间是我国唯一的人口迁入迁出平衡地区,也是目前我国人口密度最小的地区,该地区典型的农作物是( ) A棉花 B甜菜 C橡胶 D青稞,D,D,(3)图中能够反映的省际人口迁移状况是( ) A迁入率最大值小于迁出率最大值 B净迁移率小于5%的省(市、区)多 C净迁移率大于10%的省(市、区)少 D所有省(市、区)的迁入率均大于迁出率,C,【思维过程】 第(1)题,据图可知,A点所在省(市、区)人口迁入率很

14、低,而人口迁出率很高,人口大量外迁表明该地区就业岗位少,经济发展水平很低。 第(2)题,根据题干中人口的迁移状况及人口密度特点可知,该省(市、区)为西藏自治区,其典型农作物为青稞。,【思维过程】 第(3)题,据图可知,迁入率最大值为18%,迁出率最大值约为6.5%,A项错误;净迁移率小于5%的省(市、区)主要集中在图中A附近,省(市、区)数量小;净迁移率大于10%的省(市、区)数量也很少,故B项错误,C项正确;图中A省(市、区)的迁出率远远大于迁入率,故D项错误。,规律技巧总结,表述绝对化击破选择题常见陷阱(1) 选项中绝对化的表述大多是错误的,因为影响地理事物的因素有多个。分析这类问题时,使

15、用反例法往往比较有效,即从否定选项的角度考虑,看选项是否成立。如【真题3】第(3)题的D选项中“所有的”、“均”为绝对化表述,只需从图中找出一个迁出率大于迁入率的省份即可判断该选项是错误的。,人口迁移会影响人口年龄结构。一般来说,经济性迁移以青壮年为主,求学性迁移以青少年为主。这样的人口迁移往往使迁入地年龄结构年轻化,老龄化延缓,迁出地则相反。此外,人口迁移还能够促进经济、文化的发展,如下表所示:,【真题4】(2011江苏)下表为据第五次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统计的江苏省总人口及三大区域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下图为江苏省2000年和2010年人口年龄结构图。据此回答(1)(2)题。,(1)关于江苏省人口数量及三大区域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的变化,叙述正确的是( ) A苏北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的变化幅度最大 B苏中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下降且人口数量减少 C苏南增加的人口数量等于苏中和苏北减少的人口数量 D江苏省增加的人口数量等于从省外迁入的人口数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贸易/财会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