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秋七年级科学上册 第4章 物质的特性 第6节 汽化与液化 第2课时 沸腾练习课件 (新版)浙教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4863597 上传时间:2018-09-20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1.3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秋七年级科学上册 第4章 物质的特性 第6节 汽化与液化 第2课时 沸腾练习课件 (新版)浙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2018年秋七年级科学上册 第4章 物质的特性 第6节 汽化与液化 第2课时 沸腾练习课件 (新版)浙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2018年秋七年级科学上册 第4章 物质的特性 第6节 汽化与液化 第2课时 沸腾练习课件 (新版)浙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2018年秋七年级科学上册 第4章 物质的特性 第6节 汽化与液化 第2课时 沸腾练习课件 (新版)浙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2018年秋七年级科学上册 第4章 物质的特性 第6节 汽化与液化 第2课时 沸腾练习课件 (新版)浙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年秋七年级科学上册 第4章 物质的特性 第6节 汽化与液化 第2课时 沸腾练习课件 (新版)浙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秋七年级科学上册 第4章 物质的特性 第6节 汽化与液化 第2课时 沸腾练习课件 (新版)浙教版(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基础巩固,基础巩固,一、选择题,D,解析图像中AB段表明:随着吸热时间的延长,物质的温度不断上升。而水在沸腾时要吸热,但温度保持沸点不变,故AB段水没有沸腾,BC段水在沸腾,吸收热量,温度不变。,22017无锡 关于水沸腾时的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水只在表面发生剧烈汽化 B水只在内部发生剧烈汽化 C持续加热,水温不断上升 D持续加热,水温保持不变,D,解析在水沸腾时,持续加热,温度保持不变,在水的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剧烈汽化。,B,解析水的沸腾是一种剧烈的汽化现象;水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需要不断吸收热量; 水沸腾的条件是达到沸点,持续吸热; 水沸腾时出现大量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

2、液化形成的小水滴。,4体育比赛中运动员一旦受伤,医生会对着受伤部位喷射一种叫作氯乙烷的药液,该药液会在皮肤表面迅速汽化,使受伤部位表层组织骤然变冷而暂时失去痛感。这说明氯乙烷具有较低的( ) A温度 B熔点 C沸点 D凝固点,C,解析氯乙烷由液态变为气态是汽化现象,汽化有两种方式:沸腾和蒸发,由于氯乙烷是迅速汽化,所以发生的是沸腾现象,因为是在常温下发生沸腾,所以说明氯乙烷具有较低的沸点,很容易沸腾。,5小实验纸锅烧水,把盛有水的纸锅放在火焰上烧,水烧开了纸锅仍不会燃烧,这是因为( ) A. 纸的比热容大于水的比热容,所以纸锅不会燃烧 B火焰的温度较低,低于纸的着火点 C水烧开后温度保持不变且

3、低于纸的着火点 D纸不吸收热量,所以纸锅不会燃烧,C,解析纸的着火点高于水的沸点,因为水到达沸点后持续吸热,但温度不变,故纸并不会被点燃。,C,解析锅里的水达到沸点后继续吸热会沸腾,但温度不再改变,所以,碗内水的温度等于水的沸点,但碗内的水不能继续吸热,不会沸腾。,7在通常情况下,已知液态氧的沸点是183 ,液态氮的沸点是196 ,液态氦的沸点是268.9 ,工业上利用液化空气法分离这些气体,随温度升高而先后分离出来的次序是( ) A氧气、氦气、氮气 B氧气、氮气、氦气 C氦气、氧气、氮气 D氦气、氮气、氧气,D,解析温度高于沸点时,物质是气态,而低于沸点时是液态,从液态空气中分离这些气体说明

4、原来温度低于268.9 ,然后用升高温度的方法将它们依次分离出来,最先达到的温度是268.9 ,然后是196 ,最后是183 ,所以最先分离出氦气,然后是氮气,最后是氧气。,8在制药时,为从溶液中提取某种中药成分,要用加热的方法使水沸腾而除去水分,但这种中药成分在超过80 时就会被破坏,失去药性,我们应采用的方法是( ) A增加容器内的气压,使水的沸点低于80 B缩短加热沸腾的时间 C降低容器内的气压,使水的沸点低于80 D用小火加热使其沸腾,C,解析增加容器内的气压,水的沸点会升高,高于80 ;降低容器内的气压,水的沸点会降低,低于80 ,此方法是可行的。如果不降低气压,即使缩短加热沸腾的时

5、间或用小火加热使其沸腾,水的温度仍为100 ,并不能降温。,二、填空题,9小李同学看到在沸腾的油锅中取铁球的表演后,得知锅中的“油”是由油和醋组成的混合液体,油的沸点为287 ,醋的沸点只有60 ,当温度达到_时液体就沸腾了,继续加热,液体的温度_(填“会”或“不会”)升高,表演时铁球的温度不可能超过_,只有当_时,继续加热,液体温度才会升高。,60,不会,60,醋全部汽化,10(1)为了小手术的麻醉,医生常常使用一种透明的、沸点为13.1 的氯乙烷液体,它能使皮肤冷得处于麻木状态。这种局部“麻醉”所应用的物理原理是_。,氯乙烷沸腾时吸热,(2)端午节,小施和小兰帮妈妈煮粽子。煮粽子的水烧开后

6、,小施认为要继续将火烧得很旺,使锅内的水剧烈沸腾,这样会很快将粽子煮熟。小兰则认为,水沸腾后改用小火,让锅内的水微微沸腾,同样能很快将粽子煮熟。你认为谁的想法更合理?_。你的理由是_。,小兰,只要能维持水沸腾,不论用大火还是小火,水的温度都不再改变;火太大既浪费能源,又会使水剧烈汽化而容易干锅,三、实验探究题,全部浸没在,(2)当水的温度加热到90 时,每隔1 min记录一次水的温度,直到水沸腾后几分钟为止,记录数据如下表:,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当加热到_min后,水温不再升高。当地水的沸点是_。 (3)当地大气压可能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标准大气压。,4,98,小于,解析 (1)温度

7、计使用时,玻璃泡要全部浸没在液体中。(2)根据表格可知,当加热到4 min后,水温不再增加,水温一直保持98 ,则水的沸点就是98 。(3)因为水的沸点为98 ,低于100 。故当地大气压可能小于标准大气压。,(1)组装器材时,应先固定图甲中的_(填“A”或“B”)。 (2)安装好实验器材后,为缩短实验时间,小明在烧杯中倒入热水,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温度计的示数为_。 (3)在水温升高到90 后,小明每隔1 min观察1次温度计的示数,记录在下表中,直至水沸腾,如此持续8 min后停止读数。,B,68,在第7 min小明忘记记录数据,此时的水温应为_。 小明观察到沸腾时水中气泡的情形为图

8、丙中的_(填“C”或“D”)。 请你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如图丁所示的坐标系中画出水沸腾前后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99,C,答案如图所示,解析 (1)由于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所以需先根据酒精灯固定B的高度。(2)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 ,所以其温度为68 。(3)水在第5 min开始沸腾,不断吸收热量,温度应该保持不变,所以第7 min的温度也是99 。水沸腾之前,水下层的温度高于上层的水温,气泡上升过程中,气泡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水,气泡变小,D符合水沸腾前的现象;水沸腾时,整个容器中水温相同,水内部不停地汽化,产生大量的水蒸气进入气泡,气泡变大,C符合水沸腾时的现象。根据表格中的数据,描点并

9、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B、D、A、C,(2)烧杯上加纸板盖的目的是_。 (3)甲、乙两名同学用同样的实验装置,在相同的实验环境下,分别用质量为m甲和m乙的水进行实验,根据实验数据描绘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分析图像可知,m甲_m乙,实验时的大气压_标准大气压。(均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防止散热,小于,小于,解析 (1)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先下后上的原则,使酒精灯的外焰与石棉网充分接触,故安装的顺序是B、D、A、C。(2)为了缩短加热时间,可以采取加盖、加火等措施,加纸板的目的是减少散热。(3)由图乙可知,甲加热3 min开始沸腾,乙加热6 min开始沸腾,乙的加热时间长,

10、故乙吸热多,比热容、温度变化量相同,吸热多的,质量大,所以m甲m乙;液体的沸点与气压有关,沸点小于100 ,说明气压小于1标准大气压。,(1)实验中小明发现,水在沸腾的过程中,_(填“吸收”或“放出”)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实验结束后,同学们进行了交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_(填字母)。 A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并接触容器底 B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液面相平 C使用中间有孔的硬纸板可以减少热量的散失,缩短实验时间 D如果测得水的沸点不是100 ,一定是操作中出现了错误,吸收,BC,(2)小明想继续探究水和食用油的吸热能力是否存在差异。他的实验设想是选取_相同、初温相同的水和食用油,放在相同的烧杯里,用相同的热源加热相同的时间(水和食用油均未沸腾),它们吸收的热量 _(填“相同”或“不同”),通过比较它们升高的温度来判断水和食用油的吸热能力。,质量,相同,解析 (1)沸腾属于汽化,需要吸收热量。温度计读数时视线应与液柱相平,玻璃泡不能接触容器底或容器壁,加纸板可以减少热量散失,沸点不同可能是受当地气压影响。(2)比较不同物质的吸、放热能力,应采用控制变量法,控制物质的质量相同、加热时间相同,从而控制吸收的热量相同,比较物质升高的温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