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专版2018年度中考历史复习专题12课件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4862647 上传时间:2018-09-20 格式:PPT 页数:16 大小:986.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专版2018年度中考历史复习专题12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浙江专版2018年度中考历史复习专题12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浙江专版2018年度中考历史复习专题12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浙江专版2018年度中考历史复习专题12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浙江专版2018年度中考历史复习专题12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专版2018年度中考历史复习专题12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专版2018年度中考历史复习专题12课件(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二,三,一、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1.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建立的标志(b) (1)时间:1956年。 (2)标志: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生产资料所有制从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制。(三大改造指对农业、手工业和 的社会主义改造;三大改造的方式:农业、手工业引导生产合作,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资本主义工商业,一,二,三,2.中共八大的召开(b) (1)背景:1956年9月,三大改造已经取得决定性的胜利,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已经基本上解决。 (2)内容 正确分析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即先进的社会制度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明确了党和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尽快把我国从落后

2、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 。 (3)意义:中共八大是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在中共八大的指引下,社会主义建设蓬勃开展起来。,工业国,一,二,三,3.“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b) (1)开始时间:1958年。 (2)原因 急于求成和片面强调经济发展速度的“左”倾思想错误影响(根本原因)。 人们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重大问题,在理论和思想上缺乏深刻的认识(客观原因)。 (3)含义 “ ”运动片面追求生产力发展的高速度。(尤其是追求重工业发展速度,突出表现为全民大炼钢铁) 人民公社化运动片面追求生产关系变革的高速度。(人民公社的特点是一大二公,一是规模大,二是公有化程度高

3、;人民公社体制从1980年四川广汉县开始取消),大跃进,一,二,三,(4)危害:“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使得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 ”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严重泛滥,社会生产力受到极大破坏。同时也使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尤其是农业遭到更大程度的破坏。,共产风,一,二,三,“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经验教训 (1)“大跃进”运动的经验教训:要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正确处理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的关系;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的客观规律缺乏认识,对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和艰巨性缺乏必要的思想准备,对冒进思想在建设中所带来的危害认识不足;必须注意处理好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的关系,否则会严重挫伤人民

4、群众的积极性。 (2)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经验教训: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要认清社会主义的本质,不能混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两个不同的历史阶段,不能片面追求公有化程度,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平均主义也不是社会主义。 (3)(从总体看)一切从国情出发,实事求是。,一,二,三,4.“文化大革命”对中国经济建设的破坏(b) (1)给中国的经济建设造成极其严重的破坏,使正常的生产和社会秩序出现严重混乱。 (2)从20世纪70年代起,正是国际局势趋向缓和、许多国家经济起飞或持续发展时期。受“文化大革命”的影响,中国不仅没有缩小与发达国家已有的差距,反而拉大了差距,失去了一次极其宝贵的发展机遇。

5、,一,二,三,二、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及其作用(b) (1)开始:1978年,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安徽、四川全国。 (2)主要内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形式:包产到户、 。 不变:土地所有制形式(公有制)。 变:经营方式和分配方式。(以家庭为单位自主经营;按劳分配,多劳多得) 实质:农村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3)意义 是中国农村经济体制的一次重大变革,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的经济形势和社会面貌。 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包干到户,一,二,三,2.中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及特点(b),一,二,三,(1)形成过程 基本国策:实行对外开

6、放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一项基本国策。 经济特区 a.设立:对外开放首先从设立 开始。1980年,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在广东的 、珠海、汕头和福建的 设立经济特区。1988年,批准设立 ,划定海南岛为经济特区。 b.意义:经济特区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田”。,经济特区,深圳,厦门,海南省,一,二,三,沿海开放城市 a.设立:1984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开放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 、 、福州、广州、湛江、北海共14个沿海港口城市。 b.意义:有力地增强了中国改革开放和国民经济的活力。 经济开放区:从1985年起,中共中央、国务院相继在

7、 、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开辟经济开放区。 浦东开放:199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做出开发开放_ 地区的决策,其开放成为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重要标志。,宁波,温州,长江三角洲,上海浦东,一,二,三,(2)特点:到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初步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多层次、有重点、的对外开放格局。 (3)意义:有力地推动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点面结合,一,二,三,三、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 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和意义(d) 1.建立过程,解放生产力,一,二,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础,一,二,三,控制力,非公有制,一,二,三,2.意义 (1)改革开放30多年,我国已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一是确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格局,促进了中国社会生产力和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二是初步形成了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对促进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接轨,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具有重要意义。 (2)2007年年底,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较1978年增长了近14倍,超过德国,仅次于美、日,居世界第三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