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与管理专科论文样本

上传人:liy****100 文档编号:54862018 上传时间:2018-09-20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8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施工与管理专科论文样本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建筑施工与管理专科论文样本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建筑施工与管理专科论文样本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建筑施工与管理专科论文样本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建筑施工与管理专科论文样本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施工与管理专科论文样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施工与管理专科论文样本(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鹰 潭 电 大毕毕 业业 论论 文文姓 名: 学 号: 班 级: 11 秋建筑专科 题 目: 浅谈建筑安全管理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指导教师: 浅谈建筑安全管理的主要问题及对策I内容摘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建筑业已成为发展最快行业之一,但伴随着建筑规模不断扩大,安全事故呈上升趋势,近年来建筑安全事故接连不断的发生,建筑业是一个危险性高、易发生事故的行业,每年因事故死亡人数仅次于矿山行业,排名第二,本文认真分析现阶段安全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共同借鉴。关键词:安全管理;现状;对策浅谈建筑安全管理的主要问题及对策II目 录内容摘要I引 言.11 建筑行业安全现状.22 建

2、筑行业不安全原因分析.32.1 主体责任不落实,安全基础管理薄弱32.2 政府监管薄弱,监管责任不落实32.3 制度建设相对滞后,执法监督乏力42.4 安全教育培训滞后,从业人员素质较低43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措施与建议.63.1 强化安全基础管理,落实企业主体责任63.2 依法落实政府监管责任,加强建筑安全监督管理63.3 研究和实施建筑安全生产的治本之策63.4 认真开展建筑施工安全专项整治工作73.5 严格实施安全生产许可条例,强化日常动态监管工作73.6 加强农民工的安全培训教育,提高从业人员安全防范意识73.7 切实加强工程监理在施工安全监管中发挥的作用83.8 树立科学发展观,大力

3、发展新技术、新工艺94 结论.10参考文献.11浅谈建筑安全管理的主要问题及对策1引 言“安全生产”是施工企业和施工项目在进行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一项必不可少的重要工作内容。安全工作的成败决定企业的前途和命运,良好的安全环境,可以给企业带来社会信誉和经济效益,国家和集体财产免遭损失,职工生命安全得到保障。否则就会给企业带来巨大损失。从水上的轮船触礁事故到陆地的重大交通事故;从瓦斯爆炸的现场到地下的透水事故;从脚手架倒塌到塔机失稳事故;从高空坠落到触电事故的发生;从地下工程的塌方到地面的山体滑坡等等,一件一件触目惊心的现实已经给世人敲响警钟。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做好安全工作,再不能让生命付出代价,再不

4、能让财产遭受损失。安全工作不是单一的部门和个人的工作,它是一项社会化工程、是一项系统化的工程。它关系到千千万万个家庭幸福,关系着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只有企业领导和全体员工高度重视起来树立科学的可持续发展观,加强学习,不断提高安全意识,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行业安全生产管理规定,实事求是地按照客观规律、扎实的工作才能避免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浅谈建筑安全管理的主要问题及对策2一、 建筑行业安全现状在世界范围来看,建筑行业从业人数众多,同时它又是一个与工作相关的事故和疾病发生比例非常高的行业,在许多国家都是最危险的行业,带来了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据国际劳工组织(ILO)估计,200

5、9 年全球的重大职业安全事故总数为 35.5 万起,其中建筑业的安全事故约 6 万起,占 16.9%,也就是说该行业每 10 分钟就会发生一起致命事故。此外,在工业化国家,发生在建筑工地上的死亡人数在与工作相关的死亡中占据的比例高达 25%40%,而该行业雇佣的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所占比例为 6%10%。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一般而言,发展中国家建筑业的劳动力比发达国家更为密集,完成同样的工作量大概需要 2.510 倍的工人,事故的数量也比发达国家多得多。我国建筑业的从业人数巨大,90 年代初为 2500 万人,2006 年约 4000万人,约占全世界建筑业从业人数的 25%。我国高发的建筑安全事

6、故也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发布的数据,2006 年建筑业死亡总人数达到了 2789 人,2009 年建筑业发生伤亡事故 2288 起,死亡 2607 人。国务院办公厅 2006 年印发了安全生产“十一五”规划 ,对各行各业下达量化指标,其中,建筑业死亡人数控制指标下降 10%以上。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从国家层面组织编制的第一部安全生产专项规划,也是国办印发的第一部“十一五”专项规划。该规划首先指出了我国安全生产的现状与问题,提出了“十一五”期间我国安全生产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主要任务、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并提出了需要实施的九项重点工程,以及安全生产十大主要任务。 规划规定了

7、三个总体量化指标:到 2010 年,我国亿元国内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下降 35%以上,由 2005 年的 0.7 降为 0.4;工矿商贸就业人员十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下降 25%以上,由 3.85 降为 2.88;一次死亡 10 人以上特大事故起数下降 20%以上。 规划同时对 13 个重点行业和领域提出了具体的控制指标,其中,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下降 25%以上,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控制在 5.0 以下,非煤矿山、危化品、烟花爆竹、建筑、农机、渔业船舶等行业,死亡人数下降 10%以上。据统计 2009 年度建筑业事故死亡人数是工矿商贸六大行业中唯一一个超全年控制考核指标数的行业,跃升为除道

8、路交通意外事故的第二大行业。所以现在浅谈建筑安全管理的主要问题及对策3建筑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形势非常严峻,是能否实现安全生产“十一五”规划的关键。 二、 建筑行业不安全原因分析2.1 主体责任不落实,安全基础管理薄弱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涉及建设、施工、监理、设计、勘察等各责任主体。从历次安全检查,特别是重特大建筑事故暴露出的问题看,有的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流于形式,责任制未落到实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人员不到位,安全设施和劳动安全防护不到位,企业安全投入不够。一般来说建筑市场竞争激烈,且大多数企业认为安全是一种纯粹的消耗而没有产出,因此往往缺乏足够的激励加强安全方面的投入,从而使得建筑安全事故发

9、生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不少总承包企业对分包企业资质,特别是安全生产条件审核把关不严,违规分包现象严重;不少监理公司的项目监理人员不认真履行安全监管职责;有的设计单位对安全标准和规范重视不够,造成工程存在安全设计的缺陷等。如四川都汶高速公路董家山隧道工程“1222”死亡 44 人的特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其中标企业将隧道施工分包给无资质的施工队伍,监理人员又未履行安全监理职责;贵州务彭公路珍珠大桥拱架施工“115”死亡 16 人的特大跨塌事故,其施工企业未制定大桥拱架施工安装实施性施工组织方案并采取专项安全技术措施;北京市西单“95”死亡 8 人的施工坍塌事故,存在严重设计计算缺陷等。2.2 政府监

10、管薄弱,监管责任不落实对于许多国家而言,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整个国家的生产力水平较低,经济相对落后,政府的资金不是很充裕,带来的必然是重点发展生产,而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对安全的监管。这从发达国家的历史上也可以看出这一点。而我国负责全国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仅对建筑业中的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实施监督管理,而对全国各类建设工程安全生产依法监管工作未完全到位,也未全面有效地履行对建筑业和各类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职责;有关交通、铁道、水利、电力等行业主管部门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对专业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的监管职责不清,安全管理体系不健全,主体责任尚未完全落实;安全监管部门安全综合监管

11、职责不明确,也缺乏有效手段,其指导、协调和监督工作的难度大;由于政府机构改革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对有些建设工程(如化工、冶金及开发区、工业园区等建设项目),政府行业安全管理职责不明,行政监管主体缺失,建筑施工安全处于失控状态,存在管理盲区。如 2006 年 5浅谈建筑安全管理的主要问题及对策4月 19 日,大连开发区沈阳音乐学院分院建筑工地发生模板坍塌事故,造成 24 名作业人员被埋,其中 6 人死亡,18 人受伤。这起事故暴露出施工企业违法违规分包、转包,建设项目未经施工许可开工建设,施工人员未经安全培训上岗作业等严重问题,而有关部门也未及时纠正。2.3 制度建设相对滞后,执法监督乏力1、与社

12、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安全生产新形势、新任务要求相适应的建筑安全法律法规和制度建设相对滞后,有待进一步完善。如 1997 年颁布的建筑法 ,对于建筑领域调整的范围和对象,特别是有关建设管理和责任主体各方安全生产条件、安全生产许可、职责定位、行政处罚等方面的规定不明确或缺失,有的内容与有关法律法规不一致;2、的建筑安全技术标准及规范已明显落后,特别是由于缺乏有强制性、可操作性的保障建筑施工安全投入明确的法律法规和经济政策的规定等,造成企业在市场不规范竞争的低价中标中缺乏安全投入保证,产生大量事故隐患;3、监督不力,对逾期未申请安全生产许可证或整改不合格的建筑施工企业还未制定明确、有效的处罚规定和办

13、法,行政执法和动态监管工作不够严格。此外,对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和发生事故的企业和责任人的处罚力度不够等。2.4 安全教育培训滞后,从业人员素质较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农民工大量涌向市场,进入“门槛”低的建筑业。目前,建筑业从业人员达 4 000 万人,80%为农民工,占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的三分之一。不少农民工未经培训教育就上岗作业,有的虽然进行了培训,但培训往往流于形式,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难以满足施工安全的需要,这也是造成建筑事故多发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建筑行业相对而言门槛较低,且所需要的劳动力较多,因此从世界范围来看,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相对偏

14、低,即便是发达国家也是如此。因而许多一线从业人员安全知识匮乏,安全意识较弱,安全操作技能较低,自我救护能力较差,同时还有相当一部分管理人员和从事安全工作的人员本身也缺乏安全管理知识,安全管理水平不高,这些因素都大大增加了建筑业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专业教育培训机制不健全:一是对那些成为建筑业主体的刚放下锄头的农民工,大多数未经培训就上岗,由于缺乏必要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不出事是偶然的,出事才是必然的。据有关统计资料,建筑安全死亡事故的 80%是刚从浅谈建筑安全管理的主要问题及对策5农村到城市工作不满 3 个月的农民工;二是企业职业技能培训滞后,特别是一线作业人员缺乏应有的安全生产知识。如据

15、有关统计资料,广东省建筑施工技术工种工人混凝土工、抹灰工、钢筋工等持证上岗率较低,仅占工人总人数的 18%,与现场施工要求差距很大;三是虽然工地现场安全生产管理资料齐全,明确记录了教育培训、安全交底等内容,但操作人员的安全培训于形式,作业民工对本工种的安全生产常识却知之甚少。我在工作中经常碰到一些农民工,安全员在对他们进行安全教育的时候,他们大多是不懂的,而在考试的时候他们将事先写在手上的质料拿出来进行抄袭。如果让他们隔一段时间再进行考试的话,必定不合格。施工过程中没有自我安全保护意识,不按安全操作规程野蛮施工。 三、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措施与建议个人认为当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思路和方式要实现“四个转变”:一是由部门管理转向对全行业的统一监管;二是由治标为主,转向标本兼治,重在治本,寻求治本之策;三是由施工现场的应急管理转向强化企业安全基础管理;四是工作重心由事后处理转向预防事故和治理事故隐患。今后,随着建筑安全状况的不断改善,重点将从事故管理逐步转向职业健康管理。为此,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建筑安全管理工作,建议采取以下措施。3.1 强化安全基础管理,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企业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企业要按照安全生产法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把安全生产各项工作真正落实到位。特别是要落实企业法定代表人安全生产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