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vj[理学]微生物学绪论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54853504 上传时间:2018-09-20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2.5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nvj[理学]微生物学绪论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nvj[理学]微生物学绪论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nvj[理学]微生物学绪论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nvj[理学]微生物学绪论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nvj[理学]微生物学绪论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nvj[理学]微生物学绪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nvj[理学]微生物学绪论(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微生物学,微生物学,微生物学,Microbiology,-micro,微生物学的研究对象 人类对微生物世界的认识史 微生物学的发展促进了人类的进步 微生物的五大共性,绪论introduction,1微生物学的研究对象,微 生 物,原核类:细菌、放线菌、蓝细菌; 支原体、立克次氏体、衣原体等。,真核类:酵母菌、霉菌、原生生物 类等,非细胞类:病毒、类病毒、拟病毒、朊病毒等,微生物在生物界的地位,无细胞结构生物病毒 具细胞结构生物,生物,原核生物,真核生物,真细菌 古细菌,真菌 藻类 原生动物 动物 植物,真细菌,真菌 藻类 原生动物 动物 植物,真核生物,古细菌,生物,沃氏提出的三域(三原界)分

2、类系统,2人类对微生物世界的认识过程,micro,感性认识阶段(史前时期) 形态学水平阶段(初创时期) 生理学水平阶段(奠基时期) 生化水平阶段(发展期) 分子生物学发展阶段(成熟时期),我国古代的酿酒作坊 (四川新都县出土的汉代画像),形态学发展阶段 初创期,Anthnoy van Leeuwenhoek 1684年寄给皇家协会信的部分内容,彻底否定了自然发生说,证实发酵由微生物引起,生理学发展阶段(奠基期 ),免疫学预防接种,发明巴氏消毒法,(1)巴斯德法的功绩,Louis Pasteur(1822-1895),巴斯德 的曲颈瓶实验,巴斯德发现免疫现象,(2)柯赫Robert Koch德的

3、主要贡献 病原菌的分离纯化 炭疽杆菌 Bacillus anthracis 结核分枝杆菌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霍乱弧菌 Vibrio cholera 柯赫法则Kochs postulates 证明某种微生物是否为某种疾病病原体的基本原则 确立,发展了细菌学的各种研究技术 平板培养法;培养基的配制及鞭毛染色法等。,(证明某微生物是某疾病病原菌的四项要求) 1、在患病动物中存在可疑病原有机体,而健康动物中没有; 2、可疑有机体在纯培养中生长; 3、纯培养中的可疑有机体细胞,能引起健康动物发病; 4、可疑有机体被再次分离,并且和最初分离的有机体一样;,科赫法则,划线

4、分离培养结果,a,b,c,d,e,a-e平板划线示意图,开始划线时生长在一起形成菌苔; 划线的最后出现单菌落,划线法获得单菌落,科赫定理图示,单菌落,酒化酶的生化研究 普通微生物的形成 有益微生物代谢的寻找 微生物工业化培养大力发展,发展期的主要事件,成熟期特点,微生物学成为十分热门的前沿基础学科 微生物成为生物学研究中的最主要对象 生物工程中,发酵工程是最成熟的应用技术,3微生物学的发展促进了人类的进步,微生物与医药卫生 微生物与农牧业 微生物与工业 微生物与食品 微生物与环保 微生物与生物工程(21世纪的微生物学),生物工程,商品生产,改造物种,常规菌(或常规细胞株) 遗传工程 细胞工程

5、“工程菌”(或“工程细胞株”), 微生物工程 酶工程 生物反应器工程 经济效益 大量产品 社会效益 生态效益,微生物工程的内容,微生物菌体生产和应用,微生物代谢产物的应用,微 生 物 机 能 的利 用,4微生物的五大共性,体积小,面积大,吸收多,转化快,适应强,易变异,生长旺,繁殖快,分布广,种类多,设定: 人的比表面积=1 大肠杆菌比表面积=30万,设球菌半径r=0.5m 球菌表面积(S)423.14162 球菌体积(V)4330.2363 比表面=S/V3.1416/0.5236=6,小体积大面积系统是微生物与一切大型生物相区别的关键。 意义:赋予微生物一个巨大的营养物吸收面,代谢废物的排

6、泄面及环境信息接受面。,体积小,比表面积大,人(50kg) 5001000g/d 地鼠(体重3g) 3g/d 大肠杆菌 细胞重量2000倍糖/h,奶牛(500kg) 合成0.5kg蛋白质/24h 微生物细胞 合成自身重量30-40倍细胞物质/24h,吸收多,转化快,吸收多,转化快,大肠杆菌在合适的生长条件下: 12.520分钟 繁殖1代 每小时 分裂3代,由1个变成8个。 经24小时 分裂72代,重约4722吨 经48小时 可产生2.21043个后代。,生长旺,繁殖快,对营养物质的利用上的适应性。 对环境条件尤其是恶劣的“极端环境”的适应性。,适应强,适应强,易变异,青霉素的使用剂量: 194

7、0年 10万元单位/次 1980年: 输液80万单位/次 2000年: 输液800万-1000万单位/次,青霉素生产菌的发酵水平 1940年 每毫升20单位 2000年 每毫升10万单位,易变异,微生物的微观性 研究手段的限制 分离培养的局限,种类多,地球上的微生物: 估计有100万种以上 已发现的微生物: 约有10万种 已开发利用的微生物: 约1000种,分布广,种类多,无处不在,无孔不入,分布广,平时成绩30%(以平时作业、出勤为主要依据) ,期末考试70%。,学生成绩评定方法,附: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1、微生物学,沈萍,高教出版社,2006 2 、微生物教程(第2版),周德庆,高教出版社,2002 3、微生物学(第2版),武汉大学、复旦大学微生物学教研室,高教出版社,1987 4、微生物学(第2版),英丁尼克林等著,林雅兰译,科学出版社,2004 5、微生物学导论(第二版,影印版),John L. Ingraham, Catrerine A. Ingraham,科学出版社,2003 6、微生物生物学(第八版),M.T.马迪根,J.M.马丁克等著,杨文博等译,2001,12页:4、5 微生物有哪五大共性,其中最基本的是哪一个,为什么?,作业,下一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