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的生长需要阳光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54851280 上传时间:2018-09-20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花的生长需要阳光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花的生长需要阳光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花的生长需要阳光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花的生长需要阳光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花的生长需要阳光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花的生长需要阳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花的生长需要阳光(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花的生长需要阳光、空气、水、肥料、适当的温度等,更需要人的辛勤培育,这些是花生长的外部条件;花作为植物,它体内的新陈代谢、遗传因素等是花生长的重要的内部条件。正是这些内部、外部的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才有花开花落,才有千姿百态的花朵供人欣赏。任何事物的存在、生长、变化都是如此,都是因为在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存在着普遍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才构成了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才使宇宙万物呈现出变化万千、五彩缤纷的生动图景。事物是运动、变化、发展的,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之一,第二节 坚持发展的观点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1,1事物的联系构成运动、变化和发展谈到联系的普遍性时,谈到任何事物内部

2、的各个部分、要素、环节是互相联系的。比如:社会生产的总过程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它们之间是有机联系的。一定的生产决定着一定的分配、交换和消费;而分配、交换和消费又影响和反作用于生产,促进或制约着商品的发展。这说明一事物内部的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是构成该事物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内部动因。而每一事物又都与周围其他事物存在着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的关系、事物不仅存在与周围事物的横向的联系,即左邻右舍的联系,还存在着纵向的,即古往今来的联系。这种纵向事物之间的互相联系、互相作用,才构成或表现出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任何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都是要用过去形态、现在形态和将来形

3、态来构成和表现的。没有这种纵向事物之间的互相联系、互相作用,就无法理解运动和发展,也表现不了运动和变化。比如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由五个社会形态的纵向联系构成的不断的发展过程。 可见,正是由于事物的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才构成了事物的运动,引起了事物的变化,括动着事物的发展。,2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运动的人们生活在世界上,无不感到一切事物都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之中。 例如,经研究证实,中国大陆在印度等板块的作用下正向东移动,速率为每年7-8毫米,方向朝东略微偏南。综合全球资料,这些科学家进一步发现,从总体上来说,美洲和亚洲正在缩短距离。这说明了自然界的运动总是在不停的进行着。 不仅自然界如此,人类

4、社会也是在运动变化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代替了原有的计划体制。12亿人中80-90%由自给自足或半自给自足的生活、生产方式转到了面向市场的生活、生产方式;人们的价值取向、观念形态、行为方式等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特别是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内容日益丰富,生活环境不断改善,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人们对市场经济的认识也在不断提高。邓小平理论也正是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发展的,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总之,无论是自然界、人类社会、还是人的认识,都处于永不停止的运动之中。,(2)哲学上讲的运动是指什么

5、?它和世界上的一切运动形式的关系是什么?恩格斯语录的含义是什么? 物质运动的形式无限多样,概括起来有五种基本运动形式: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命运动、社会运动。物质的这些基本运动形式都是物质的具体的运动形式,各有其待殊的运动形态。但是它反映了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的。正如恩格斯所说:“除了永恒变化着的、永恒运动着的物质及其运动和变化的规律以外,再没有什么永恒的东西了。”哲学上讲的运动就是对世界上一切运动形式共同特性的科学概括和总结。可见,哲学上讲的运动和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运动是不同的,也是存在着共性和个性的关系。,3运动是指宇宙中一切事物的变化和过程既然哲学上讲的运动是指宇宙中

6、一切事物的变化和过程,所以说运动和物质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4. 运动和物质的关系是不可分割的这种不可分割的关系表现在两个方面: (l)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为什么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呢? 你能找出不运动的事物吗? 为什么说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呢? 前面在讲物质概念时,曾讲到“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根本特性”。那么“根本特性”和“根本属性”有什么不同?,因为任何事物的具体形态都离不开一定的运动,它们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没有运动就没有事物。我们上面了解的物质的五种基本运动形式就可以充分说明这一点。比如:宇宙中的各个星球都是在不停的运动中形成、演变、毁

7、灭。我们常说的“生命在于运动”,也可以说明这个道理。总之,从宏观到微观、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的任何物质形态,都是在运动中存在的,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不运动的事物是不存在的。正如马克思所说:“一切存在物,一切生活在地上和水中的东西,只是由于某种运动才得以存在、生活。“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是指,物质存在的状态是怎么样的,是怎样存在的。,运动之所以是物质的根本属性,是从物质和运动的关系看,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只有在运动中才能存在,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从运动和物质的其它属性的关系看,物质除了运动这一属性以外,还有可知性、永恒性、无限性等许多属性,在物质所具有的一切属性当中

8、,运动属性是关于物质存在的属性,如果没有运动,物质都不存在了,那还谈什么其它属性呢?所以,运动这个属性是物质其他属性存在的前提和基础,因此,运动是物质的最主要最根本的属性。,那么,“根本特性”和“根本属性”又有什么不同呢? 物质“根本属性”或“唯一特性”的提法,是就世界上物质和意识这两大类现象的区别而言。物质现象和意识现象的唯一区别在于,物质现象具有客观实在性,它存在于我们的意识之外。这里所说的“特性”是指独有的性质,即,客观实在性是物质唯一区别于意识而为物质所特有的属性;而“根本属性”是从物质和运动的关系的角度,说明运动是物质本身所固有的,是从事物多种运动形式中抽象出来的一般性质和规定。因为

9、世界上的物质形态千差万别,物质的属性也多种多样。每一种物质形态都有许多属性,如质量、能量、导电性等。随着物质形态的变化,物质的具体属性也会发生变化。而物质的“运动”这种属性,同物质的其他具体属性相比,有一个根本的区别,它是世界上一切物质形态共同具有的最普遍、最一般的属性。,(2)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谈到运动,自然要谈到是什么在运动,即运动的主体是什么。 物质的五种基本运动形式的主体各是什么? 机械运动 主体:宏观物体 物理运动 主体:分子、基本粒子 化学运动 主体:原子、离子 生命运动 主体:生物有机体 社会运动 主体: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人类的思维活动是不是一种纯粹的精神活动

10、?不是。因为人类的认识活动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人脑是认识运动的主体。 总之,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物质是运动的主体。物质和运动密不可分。,(3)离开物质谈运动或离开运动谈物质都是错误的我们已经知道世界上的切事物都是运动的,没有不运动的事物,这说运动是普遍的、永恒的、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肯定物质永恒运动的前提下,并不否认物质世界存在着静止状态。但认为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因而是相对的。,5静止的含义哲学上讲的静止指的是两种情形: 一是指事物之间的空间位置保持不变。如:我们坐在教室里,我们的身体的位置相对于教室而言处于静止状态。 二是指事物某一方面的性质在一定时

11、间内基本不变。,但是任何静止状态都是暂时的、有条件的、相对的,绝对静止的事物是不存在的。静止中也包含着运动,因为:第一,物质运动的形式是复杂多样的。当我们说某一物体是静止的时候,指的是在一定条件下和一定范围内,它没有进行这种或那种形式的运动。比如我们坐在教室里,虽然相对于教室的空间位置来说,是静止的。但同时我们和教室都在随着地球在太空中运动。而且,我们的体内始终都在进行着新陈代谢的生物运动,我们的思维活动也一直活动着。所以,这种静止是事物在运动中的某一方面、某一种形式的稳定状态。第二,任何事物保持自身的性质不变的情况下,它还在进行着量的变化、比如,“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鬃毛衰,儿童相见不相

12、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就是说的人的一生中,年龄、外貌等的变化。而当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时,某物就会发生银本性质的变化,转化成他物。又如:我们的教室这个建筑物在一定时期内是一座新楼。但逐渐的它会变旧,如不维修,最终会倒塌。因为,这个建筑物内部始终在不停的运动,加上外界的气候、温度、风雪、雨水等的侵蚀作用,建筑物经历着复杂的物理的化学的变化,这种运动迟早会使教室这个建筑物倒塌,而失去建筑物自身的性质。 总之,静止不是不动,只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小结: 我们了解了物质运动的基本形式,学习了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原理、运动和静止辩证关系的原理。通过学习,使我们进一步明确了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的基本观点,有助于培养我们的辩证思维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