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19教材课件 语文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4851262 上传时间:2018-09-20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2.1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19教材课件 语文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2018年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19教材课件 语文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2018年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19教材课件 语文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2018年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19教材课件 语文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2018年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19教材课件 语文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年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19教材课件 语文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19教材课件 语文版(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9.扁鹊见蔡桓公,韩非子,韩非(约前280前233),原系韩国贵族。史记说他“为人口吃,不能道说,而善著书“。他和李斯同出于荀况门下,李斯自以为不如他。韩非见韩国之势日益削弱,曾向韩王建议变法图强,未被采纳。后奋力著书,传到秦国,受到秦始皇赏识,发兵攻韩,索取韩非。韩王遣韩非使秦,被留秦国,尚未见用,遭李斯、姚贾的嫉妒谗毁,下吏治罪,死于狱中。其散文长于推论事理,词锋犀利,剖析入微,善用寓言说明问题。与孟子、庄子和荀子,并称战国散文四大家。,扁鹊,姓秦,名越人,战国时人,医术高明,所 以人们就用传说中的上古名医扁鹊的名字来称呼他。蔡桓(hun)公,蔡国(现在 河南省上蔡县一带)国君,文中又称

2、“桓侯”。,通假字,望桓侯而还走,“还”通“旋”,回转,掉转,汤熨之所及也,火齐之所及也,“汤”通“烫”,用热水焐,“齐”通“剂”,药剂,qu,hun,jin,cu,yng,xun,tng,wi,j ,su ,su,1.读懂文句:借助工具书和课本注释,读懂文句,初步理解全文大意。尤其注意重点词语与句子; 2.分析故事情节,人物形象,领会故事寓意; 3.课文按什么顺序记叙了事情的发生、发展和结局?,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 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 好 治不病 以 (之)为功。”,进见,小病,皮肤的纹理,厉害严重,我,恐怕,一会儿,站,您,

3、喜欢,给没有病的人治病,无义,把,作为(自己的)功劳,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 鹊出,桓侯又不悦。,止,停,肌肉皮肤,理睬,高兴,更加,再一次,的,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过了十天,扁鹊再一次进见,说:“您的病已到了肠胃,再不医治,会更加严重的。”桓侯又不理睬。扁鹊出去后,桓侯又不高兴。,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 走。桓侯故 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 是以 无请也。”,远远地看见,特地,他,

4、达到,派,“旋”,转身,跑,同“剂”,管,我,因此,不过问,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派,寻找,逃往,了,于是,就,在腠理,桓侯体痛,在肠胃,汤 熨,针 石,火 齐,在骨髓,无法医治,逃 矣,在肌肤,讳疾忌医,桓侯遂死,课文按什么顺序记叙了事情的发生、发展和结局?,一见,寡人无疾,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不应又不悦,故使人问之,体痛,已逃秦矣,桓侯遂死,扁鹊:医术高明,为人机警。,桓侯:固执、傲慢、自以为是。,人物形象分析,提问:扁鹊说了哪些话指出蔡桓公的病情正日益严重?,(l)君有疾在膝理,不治将恐深。 (2)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 (3)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

5、 (4)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课文描写蔡桓公的哪些言行,表现他的讳疾忌医?,“寡人无疾”,表现蔡桓公固执、自信。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表现对医生猜忌、反感。 不应“又不悦”,说明对医生冷淡、反感,拒之千里之外。,这则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它告诫人们:要正视自己的缺点错误,不能拒绝批评帮助。,理解填空: 课文中扁鹊说 _、_、 _、_”这几句话,表明了蔡桓公的病由轻到重的发展过程。 从课文中蔡桓公说的_ 一句话可以说明他的病得不到根本治疗的原因。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这个故事后来演化为一个成语是:,疾在腠理,病在肌肤,病在肠胃,今在骨髓,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要正视自己的缺点错误,不能拒绝批评帮助。,讳疾忌医,“讳” :有顾忌不敢说或不愿说。“忌”:是嫉妒,猜忌。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怕人知道有病而不肯医治,比喻掩饰缺点,不思改正。,讳疾忌医,关于本文的主题,众说不一。有的说,故事的主题是“讳疾忌医”;有的说它的主旨只是阐明“防微杜渐”的重要性,丝毫没含有“讳疾忌医”的意思;有的认为,它的主旨既是“讳疾忌医”,又是“防微杜渐” ;有的说,本文旨在赞颂扁鹊的精医善断。你认为呢?谈谈你的看法。,桓公因讳疾忌医致死的故事具有明显的劝喻色彩,它告诫人们:要正视自己的缺点错误,不能拒绝别人的批评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