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细胞血沉护讲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54848498 上传时间:2018-09-20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3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白细胞血沉护讲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白细胞血沉护讲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白细胞血沉护讲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白细胞血沉护讲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白细胞血沉护讲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白细胞血沉护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白细胞血沉护讲(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二、 白细胞检查 1、 白细胞计数 (white blood cell count WBC;),2、白细胞分类计数(Differential count, DC) (2)淋巴细胞(lymphocyte, L) (1)粒细胞(granulocyte, GRAN) (3)单核细胞(monocyte, M),标本的采集 同红细胞计数。非空腹采血。血液分析仪法:抗凝静脉血2m1;手工法: 非抗凝末梢采血80ul。,注意事项避免使用肝素抗凝剂采集血液,因其可引起白细胞聚集。剧烈运动、饮酒、情绪突然变化可使白细胞计数增高,采集标本时应予注意。,参考范围白细胞计数 成人:(410)109/L 初生儿 :(1

2、5 20)109/L 6月-2岁:(11 12)109/L,参考范围 白细胞分类计数,中性杆状核粒细胞 (Nst) 0.01-0.05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Nsg ) 0.500.70 淋巴细胞 (L) 0.200.40 嗜酸性粒细胞(E) 0.0050.05 嗜碱性粒细胞(B) 0.000.01 单核细胞(M) 0.030.080,临床意义 1、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N中性粒细胞增多指N0.7见于:生理性消化时、妊娠、胎儿及新生儿、剧烈地运动等。,病理性 A、急性感染或炎症 B、严重组织损伤或大量血细胞破坏 C、急性溶血 D、急性大出血 E、急性中毒f、 恶性肿瘤 G、应用皮质激素、

3、肾上腺素等。,中性粒细胞减少: 中性粒细胞增多指N0.5。 临床意义 1 ) 某些感染:病毒感染、细菌感染(伤寒)。,2)某些血液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3)慢性理、化损伤。 化学药物如氯霉素等,X线的长期接触。,三、嗜酸性粒细胞计数eosinophil,E 参考范围 (0.05-0.5),临床意义1、嗜酸性粒细胞增多(1)变态反应性疾病 (2)寄生虫病(3)某些传染病 :猩红热2、嗜酸性粒细胞减少:临床意义较小。,嗜碱性粒细胞,basophil,B 参考范围 (0-0.01) 临床意义 1、增多 :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骨髓纤维化、 溶血等。 2减少 :临床意义较小。,淋巴细胞,lymphoc

4、yte,L参考范围 0.200.4 0临床意义,淋巴细胞增多见于:.生理性增多:出生后46天的婴儿至6-7岁的儿童。,、病理性增多 1)某些病毒或细菌所致感染性疾病。 2)肾移植术后排异反应。 3)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白血性淋巴肉瘤等血液病 。,淋巴细胞减少见于:(1) X线照射等。(2)长期服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或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等。,单核细胞,monocyte,M 参考范围 0.03-0.08 临床意义(1)生理性增多:正常儿童、婴幼儿。,病理性增多 1、感染性疾病:疟疾等 2、某些血液病:单核细胞细胞性白血病等。单核细胞细胞减少 :临床意义较小,(二)外周血白细胞形态标本的采集非空腹采血。末梢

5、采血或EDTA抗凝全血。,注意事项防止标本凝血、溶血和制备良好的血涂片是准确识别红细胞各种形态的先决条件。参考范围 N、E、B、L、M形态,临床意义 中性粒细胞核象变化 (1)核象左移:外周血中杆状核粒细胞增多,甚或出现杆状核以前更幼稚阶段的粒细胞,超过5%称为核左移。,中性粒细胞核象变化,中性粒细胞核左移的意义常见于:1、各种病原体所致的感染,特别是急性化脓性细菌感染时。,2、核象左移时常伴有明显的中毒颗粒、空泡变性、核变性等质的改变。3、急性中毒、急性溶血时容易见到核象左移。,核象左移对病情的严重程度和机体的反应能力的估计具有一定的价值。1、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数略增高,轻度核左移,

6、表示感染程度较轻,机体抵抗力较强。,2、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数均增高,中度核左移及中毒性改变,表示有严重感染。,3、白细胞数并不增高甚至减少,但有显著核左移及中毒性改变,表示病情极为严重。,(2)核象右移:正常人外周血的中性粒细胞以3叶核者为主,若5叶以上者超过3%则称为核象右移,此时常伴有白细胞总数减少 。,中性粒细胞核右移的意义,在炎症的恢复期,一过性地出现核象右移是正常现象,如在疾病进行期突然出现核右移的变化,则表不预后不良。,2、中性粒细胞形态异常(1)中性粒细胞的毒性变化: 中毒颗粒 空泡变性 细胞大小不均核变性,临床意义中性粒细胞的毒性变化见于:各种化脓性感染等。,3、异型淋巴细胞参考范围 小于0.02,临床意义1.病毒感染性疾病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可高达0.1以上或更高。2.药物过敏。,红细胞沉降率 (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 ESR) 自学,1、定义: 2、红细胞沉降率测定的参考范围及临床意义。 3、红细胞沉降率测定标本送检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