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对虾疾病防控技术

上传人:n**** 文档编号:54847036 上传时间:2018-09-20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11.0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对虾疾病防控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2015对虾疾病防控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2015对虾疾病防控技术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2015对虾疾病防控技术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2015对虾疾病防控技术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对虾疾病防控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对虾疾病防控技术(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水产前沿 青岛黄岛区,我国养殖对虾重要病害与防控技术,王印庚 博士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2015.3,一、养殖对虾重要病害及发生原因,流行症状:1993年开始大规模暴发,横扫南北。感染对虾一般聚集于池边,刺激反应迟钝、厌食,头胸甲上有肉眼可见的大量、圆形的白点(直径0.5-2.0mm),且容易与虾体上皮组织剥离。该病致病性强,传播迅速,死亡率高,3-7天可达90%以上死亡率。目前,发生率从最初的90%降到10%以下。南方发生率高于北方!,1、对虾白斑综合征(WSS),病理学特征:由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感染所致,严重感染的病虾病灶组织(除了肝胰脏、肠粘膜组织)存在细胞核肿

2、大、细胞解体、脱落、组织坏死等病理变化。ROI、SOI都很高。病毒一般在细胞核内繁殖,导致细胞和组织死亡,所以在防治上不能仅用消毒剂,口服药物是非常重要的措施。,1. 对虾白斑综合征(WSS),疾病发生的原因: 1.水平传染 组织病理学和病程研究表明,胃上皮、鳃组织首先感染并且感染程度较高,判断WSSV由口、鳃丝进入体内。游离的病毒颗粒,摄食携带病毒的单孢藻、有机物颗粒、小型甲壳类或病死虾等均可造成病毒感染。 2.垂直传染: 卵巢卵细胞有组织病变;受精卵和幼体PCR也检测到阳性反应。上述结果表明,WSSV可垂直感染 即由亲本能够传递到子代。 3.WSSV致病阈值: 人工感染实验表明,口服、浸浴

3、、注射方法均可感染,病毒量的多少可影响是否感染或感染强度。至今还没有准确的、绝对量的报道! 4.病毒-受体互作机制: 分子生物学研究,初步筛选到对虾组织中WSSV特异受体蛋白,也初步识别到病毒囊膜上存在侵染因子。研究还在持续当中,尚无定论。,2. 对虾细菌性白斑综合征(BWSS),流行症状:此症明显特征是头胸甲上也出现许多白点,患病对虾生长略缓慢,严重时脱壳困难,但较少发生大量死亡现象。这一症状在沿海多省份对虾养殖池塘中均有发生,以养殖中期、后期发生率较高,主要由细菌侵损甲壳引发形成,故命名为对虾细菌性白斑病(bacterial white spot syndrome ,BWSS) 。,病理学

4、特征:头胸甲上的白点边缘毛糙,直径略小于由WSSV 引起的白点;显微镜下其白点多呈现花瓣状、不规则圆形,白点的中央呈深褐色、有穿孔现象,电镜检查可发现大量的杆状细菌聚集。患病对虾内脏器官一般不会发生严重的组织变性或坏死。,2. 对虾细菌性白斑病 (bacterial white spot syndrome,BWSS),该病最早发现于东南亚,王印庚等2000年报道。 Wang, Y.G., K.L. Lee, M. Najiah, M. Shariff, M.D. Hassan (2000) A new bacterial white spot syndrome (BWSS) in cultur

5、ed tiger shrimp Penaeus monodon and its comparison with white spot syndrome (WSS) caused by virus. Diseases of Aquatic Organisms, 41: 9-18. 近年来,随着对虾养殖的不断深入,该病症在全国沿海对虾养殖池塘中均有发生,而且从对虾养殖中期直至养殖后期多有发生。,2. 对虾细菌性白斑病,2.对虾细菌性白斑病,白点形成的原因: 分析证实,细菌性白斑的形成主要是由大量的枯草芽孢杆菌等侵损而成。芽孢杆菌属细菌分泌的蛋白酶和脂肪酶侵蚀对虾甲壳,溶解了甲壳蛋白质而形成受损斑点

6、。,二者区别: WSS着色厚重,边缘整齐;显微镜下同心圆内有大量点状褐色物;圆中央无破损。 BWSS着色模糊、略淡,边缘不整齐;显微镜下有辐射肋,呈花瓣状,圆中央甲壳侵损、呈深褐色,甲壳通透成洞。 产业意义:在养殖期间,几乎大多数科研单位或养殖者误认为它是由WSSV病毒引起的白斑综合征,消极采取措施,或者停止养殖管理或者消毒处置,给养殖生产造成了极大混乱和经济损失。弄清病毒性、细菌性两种白斑的本质区别,为对虾疾病防控、健康养殖具有重要意义。,病毒与细菌性白斑病的区别与产业意义,具有白点的虾PCR呈阴性,3.急性肝胰腺坏死综合症(AHPND),也称“对虾早期死亡综合症(EMS)”、“偷死病”,一

7、般发生在苗期,养殖过程中不见虾苗就全部死亡。目前,养殖成虾也能发生类似疾病。1996年,泰国、马来西亚发生(王印庚,2001年博士论文)。2005-2006年,海南发生,2008-2009年广东暴发性,2009-2010 天津、河北暴发,2012-2013 山东省暴发此病。此病危害大,致病性强、传播广、死亡率高,是危害最严重的疾病。自2008年以来急性肝胰腺坏死综合症在全国沿海地区的对虾养殖主产区频繁发生,其发病率和排塘率高达80%以上,部分地区几乎全军覆灭;雨水多、台风、倒藻后易发病;高位池2000-3000斤/亩,发病后仅几百斤或几十斤。,流行病学特征,患病对虾在水体上层慢游,体色转成暗红

8、色,空肠空胃,白便。发病虾肝胰腺逐渐变暗红、萎缩、纤维化病变,流行病学特征,组织病理学特征,组织病理学分析发现病虾的肝胰腺、肠道粘膜组织大面积变性、坏死、脱落,电镜下可见细菌的聚集,尚未发现病毒、寄生虫。,病原学及其病原多样性征,病原及病因尚存争议,报道有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野田村病毒(nodavirus)、蓝藻毒素等。呈现出病原多样性,多数胞内感染,这给预防和治疗带来极大的难度!,4. 荧光病(发光病),流行病学特征:充气或水车打动,产生浅绿色荧光;夜间虾体也发光,厌食,活动力差,虾体瘦弱、生长慢,体色暗浊、肌肉白浊、烂尾,几天之内即可造成养殖对虾大

9、量死亡 。虾苗期和养成期均有发生。,哈氏弧菌(Vibrio harveyi),病原: 哈维氏弧菌(Vibrio harveyi) 是其中一种危害最大的革兰氏阴 性海洋弧菌。荧光藻:也会出现类似的情况,但虾体不会发光。病理:肝胰腺是弧菌感染对虾的其中一个主要器官。哈氏弧菌感染会导致 对虾的肝胰腺细胞坏死和肝管萎缩。,5. 大型藻类,敌害生物:硬毛藻、刚毛藻、软丝藻、浒苔、水云等 大量的大型藻类耗氧、吸收营养、占据水体空间,高温死亡后臭底,水质恶化,引发对虾疾病、死亡。管理上,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效果甚微,堪称是对虾养殖的大害。,6. 高温症,气温超高,导致养殖池水高达32-34,达到了对

10、虾的生存极限,导致池塘对虾直接死亡;高温导致水体的温跃层,溶氧能力下降;导致单孢藻死亡,池底藻类死亡腐败,形成“倒藻”;细菌繁殖活跃,池底腐败加剧,形成的有害物质增加 。,7.梭子蟹牙膏病,牙膏病:病蟹外壳发黄,附着污物较多;解剖后发现鳃丝略呈黄色,肝胰腺严重萎缩,肠胃中充满大量白色脓样物质;肌肉严重萎缩,变白色呈牙膏状,有液化现象,严重者肌肉完全液化;个别样品蟹的肌肉液化前略显浅黄色。该病的累积死亡率在90%以上。前几年,江浙较为严重,2012-2014年河北省十分严重。研究发现病蟹肌肉中存在大量的寄生虫,大小为13微米的微孢子虫,近年来,江浙两地初冬季节日本蟳、梭子蟹爆发性死亡事件,最高月

11、死亡率达80%以上。病蟹表现出停止摄食、行动迟缓,打开背部甲壳,可见乳白色、牛奶状的血淋巴。解剖后发现鳃丝略呈黄色,附着污物较多,肝胰腺严重萎缩,肌肉变白色、液化状。,8.梭子蟹牛奶病,牛奶病蟹与病原血卵涡鞭虫,疾病频发(暴发)的原因何在?,1、养殖容量超载、养殖规划管理不足。乱建、乱养、 无计划, 缺乏养殖区划,供排水系统交叉感染。 2、养殖生态系统脆弱(水质因子跌宕起伏、阴雨天气导致倒藻、对 虾抗应激能力弱,温差过大易“感冒”等) 3、养殖品种单一,适应性和特定性病原的数量增长,积累达到阈值导致疾病暴发 4、疾病防疫措施不得力:包括虾苗无检疫措施而长距离销售,病原 如同天女撒花焉!死虾及废

12、水随意排放!专用药物跟不上! 5、封闭与零排放的困扰:化学物质与微生物积累,有害物质交互变换健康养殖实际是喊喊口号?,二、疾病的综合防控对策,水质管理包括检测水温、DO、盐度、pH、氨氮、铁 理化因子的实时监测 测定养殖水体微生物总数,达到病害监控与预警作用清淤、晒池、消毒。有计划的收获、清淤,多茬养殖、连 续养殖需要节制、克制自己,1. 保持良好的养殖环境,2. 培育和选择抗逆性强的健康苗种, 选育抗病新品种或培育SPF苗种 选择健康苗种,防止重要病原携带入池 剔除弱苗、老头苗,3、建立疾病防控技术体系,1、流行病学数据库建设; 2、建立快速诊断与预警技术 3、培育专用渔药制造企业; 4、诊

13、疗技术研发团队建设 5、公益性技术培训平台建设; 6、公益化诊断平台建设对虾疾病种类越来越多,养殖难度越来越大。养殖过程中及时、准确的判断池中对虾健康状况,第一时间获得科学的疾病预防与治疗方案尤为重要。依托4G无线通讯技术和先进的手持终端,建立起以实时视频、音频及显微图像传播为主的信息化远程疾病诊疗模式,可显著提高疾病诊治精准度,防患于未然。, 杜绝投喂小杂鱼虾、贝类。这些饵料携带病毒、细菌、寄生虫-不新鲜杂鱼中细菌总数在1.0101.010个细菌 克组织 池水、饵料、苗种、工具均可携带细菌等有害微生物,视为传 染源 浪费资源,4. 切断饵料病菌来源及其他传播途径,X,做到早期诊断,及时治疗,

14、合理用药 制定正确的施药方案(口服、浸浴等) 禁止使用禁用药物, 倡导无抗化养殖严格掌握休药期,防止药物残留事件发生,5. 达到对症下药、合理施药,抗WSSV中草药中仁壹号,对虾高通量筛选抗病毒中草药模型的建立:通过培养对虾淋巴细胞并接种WSSV病毒,以病毒引起细胞的病理变化及病毒在细胞内的拷贝数为判断依据,建立了细胞水平的抗病毒中草药快速筛选模型。应用该模型,从35种中草药中筛选出对WSSV有明显抑制作用的8种单方中草药并确定了其最大安全浓度,经过配伍初步确定了一种抗WSSV效果明显的最佳复方中草药,临床防治效果良好。,预防用量:口服使用,1015克药品/公斤饲料,疾病流行期提前2-3周开始

15、用药;1520天为一个疗程,停药7天再喂-治疗用量:1520克药品/公斤,连续给药直到痊愈。自制饵料时,将药物掺到饵料原料,挤压成型晒干即可投喂,鱼虾混养,种类有:草鱼、淡水白鲳、罗非鱼大小与数量:500克?,20-30条/亩收获,6.生物防控 鱼虾混养,使用时机:提前使用、适应性、生态菌群平衡过程 使 用 量:接种量要求103cell/mL以上;每15天500克/亩 菌量维持:与水质环境、繁殖特性有关,可检测决定 接种方法: 1、复苏,2、载体,3、耗氧,4、禁止与抗生素、 消毒剂同时使用,7.正确施用微生态制剂与水质调控,对照组,益生菌对肠壁的平滑修复效果,(1)适量施用微生态制剂,定期补

16、充,切忌太少或过多, 太少形不成优势菌群,发挥不了作用,太多可能导致 “细菌性白斑病”;(2)充分考虑生物多样性和微生态平衡,防止长期单一使用一种益生菌;(3)时刻监控有益菌群、有害菌群的数量变化和丰度;(4)采取措施促进对虾脱壳,有利于对虾生长、防止细菌 性白斑病发生和继发感染。,合理密度精准投喂提供清洁水:沉淀、消毒养殖用水,防止病毒携带入养殖系统定期换水或加注新水,10-15%/次保持良好水色和水质稳定,透明度30-50cm (水色太浓、水色美 也是最危险的时刻 水质调控:前肥、中控、后把握,透明度控制法:通过植物营养型色素遮蔽水体达到目的。 每亩池塘使用TN调水王约10升左右,依深度、透明度增减。 用水10倍稀释后泼洒;泼洒时启动增氧机,保障均匀分布。无毒无害,不需换水;为保障池塘水色持久,维持池水透明度和单孢藻密度,使用本品后不宜大换水。 使用时,禁止与氧化消毒剂同期使用。,泼洒水色剂,8、高温、大型藻类的解决方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畜牧/养殖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