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时期苏联的政治体制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54841192 上传时间:2018-09-20 格式:PPTX 页数:21 大小:1.6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列宁时期苏联的政治体制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列宁时期苏联的政治体制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列宁时期苏联的政治体制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列宁时期苏联的政治体制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列宁时期苏联的政治体制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列宁时期苏联的政治体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列宁时期苏联的政治体制(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列宁时期苏联的政治体制,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文稳,列宁简介,列宁(1870-1924):原名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列宁是他的笔名。 列宁是著名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理论家、布尔什维克党创建者、苏联缔造者。 他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形成了列宁主义理论。被全世界共产主义者广泛认同为“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伟大革命导师和领袖”。,列宁年谱,1870年4月22日,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生于俄国伏尔加河畔的辛比尔斯克 1887年秋,列宁进入喀山大学法律系学习,然而,不久他就因为参加学生运动而被学校开除,遭到逮捕和流放 1888年,列宁回到喀山后,开始研究马克思的资本论和

2、普列汉诺夫的著作 1892年,他又开始筹建马克思主义小组,并将共产党宣言译成了俄文,还写下了第一本著作农民生活中新的经济变动。,1895年,列宁在彼得堡创立了“彼得堡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 1895年底,他再次被捕入狱,14个月的狱中生活后,又被流放到西伯利亚。在西伯利亚的3年中,他开始使 用“列宁”这个笔名,写出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一书。 1900年2月,列宁在西伯利亚的流放结束,回到彼得堡后不久转赴西欧,在德国创办了第一张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机关报火星报。1903年7月30日,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在布鲁塞尔召开代表大会,会上形成了以列宁为核心的布尔什维克,布尔什维克的意思是多数派。布尔什维克及

3、其思想体系的产生,标志着列宁主义的形成。,1905年11月,俄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爆发后,列宁回到祖国直接领导革命,并提出了无产阶级政党在民主革命中的策略。12月,莫斯科武装起义失败,列宁又开始了第二次流亡生活。在此期间,他写了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马克思主义和修正主义等一系列著作,使马克思主义得到了全面的发展。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列宁又提出了“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的口号,阐明了社会主义可以在一国或数国首先胜利的理论。 1917年3月,沙皇政府被推翻。列宁立即返回俄国,积极准备发动武装起义。在列宁的领导下,俄国人民终于取得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1918年列宁遭到暗杀,虽然保住了

4、性命,但列宁的身体从此开始恶化。 列宁在晚年得了脑溢血症,但他在病中仍口授了论合作制等文章和信件。 1923年,列宁病情开始恶化,并停止了一切政治活动。 1924年1月21日,列宁不幸与世长辞,终年54岁,1917年11月7日(儒略历10月25日),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列宁对旧俄体质特征的概括,“苏维埃的国家机构仍是从沙皇制度继承下来的,不过稍微涂了一点苏维埃色彩罢了。” 革命只能是对传统体制进行漫长的改造过程。,俄国传统体制的主要特征“军事封建帝国主义” 垄断资本主义与(帝国主义)军事封建帝国主义 保留着浓厚的封建经济政治体制 特殊的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的混合

5、体,“军事封建帝国主义”的具体表现: 高度中央集权和暴力统治 缺少民主意识和行为传统 资本主义关系的发展仍然未能最终摆脱封建关系的庇护与束缚,1917年-1924年苏维埃俄国国家政权体制的演化,列宁的设想(四月提纲和国家与革命): 政权组织“立行合一”,即公社是兼管立法与行政的机关 对公职人员实行全面的选举制和撤换制 有机结合“立行合一”的政权是由全面普选产生的。,十月革命当晚,全俄工兵苏维埃代表第二届代表大会正式开幕。大会通过5项具有宪法意义的根本大法,最高权力机关是全俄工兵农苏维埃代表大会,常设机构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临时工农政府人民委员会。 1918年,全俄工兵苏维埃正式合并,组成苏维埃

6、俄国的最高权力机构全俄工兵苏维埃代表大会。,苏俄建国初期的多党联合执政,第二届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产生于1917年11月8日(儒略历10月26日),其中布尔什维克62人,左派社会革命党30人孟,、什维克国际主义6人,乌克兰社会主义党3人,社会革命党最高纲领派1人。 但是,第一届人民委员会由11个委员部,15名委员组成,全是布尔什维克“清一色的布尔什维克政府”。,立法权的归属问题,理论基础 “公社不应当是议会式的机构,而应当是同时兼管立法和行政的工作机构。” 列宁:摆脱议会制的出路,当然不在于废除代议机构和选举制,而在于把代议机构由“清谈馆”变为“工作机构”。 规范层面 代议机构全俄中央执委会 实

7、证层面 从立法统计数量上看,人民委员会担当了苏维埃俄国开国以后主要的立法工作。 从立法的内容和范围而言,立法提案权、讨论批准权和否决权、颁布普选命令权、民族分离决定权、战争与和平决定权、缔约权、断交全和一系列军事权利。,关于苏联成立问题,各苏维埃民族国家统一的无产阶级政党组织俄共(布)中央委员会直接领导(同盟条约)成立苏联的两种方案1922年12月30日宣告成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苏联),斯大林“自治化” 各独立的条约共和国乌克兰、白俄罗斯、阿塞拜疆、格鲁吉亚、亚美尼亚降低一等,以自治共和国身份加入俄罗斯联邦。 列宁的批评国际主义原则 同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共和国一起正式联合组成欧洲和

8、亚洲苏维埃共和国联盟。 “绝对坚持由俄罗斯人、乌克兰人、格鲁吉亚人等轮流当任主席。”反对大国沙文主义,结语,一个迥异于高度民主的体制框架,它以权力过于集中为特点了积极的作用,它巩固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保障了社会。这一体制是由共产党、国家政权机关(苏维埃)、工会等政治组织和设施组成的政治结构。该体制有其存在的历史合理性,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发挥主义建设的顺利进行。在这个体系中,共产党处于核心地位,它掌握全部领导权,代表着无产阶级政权,代表劳动群众管理国家。而苏维埃机关没有真正担负起执行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职能,造成党政不分、以党代政的局面很严重。,列宁晚期的积极改革,在这个体制中党政不分和缺乏权力监督机制是其弊端。列宁在晚年认识到了这一点,并提出了积极的改革措施。可是由于列宁的过早逝世,这些措施没有得到很好的实行。可是由于列宁的过早逝世,这些措施没有得到很好的实行,但是列宁晚年改革政治体制的思想对我国现在的政治体制改革仍有指导意义。,谢谢! Thanks! !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