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装备新型传感技术国际研究团队答辩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54827815 上传时间:2018-09-20 格式:PPT 页数:54 大小:19.3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智能制造装备新型传感技术国际研究团队答辩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智能制造装备新型传感技术国际研究团队答辩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智能制造装备新型传感技术国际研究团队答辩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智能制造装备新型传感技术国际研究团队答辩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智能制造装备新型传感技术国际研究团队答辩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智能制造装备新型传感技术国际研究团队答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智能制造装备新型传感技术国际研究团队答辩(5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智能制造装备新型感知技术 研发与产业化团队,2018/9/20,申报层次:国内顶尖、国际先进团队 技术领域:光机电一体化 用人单位:东莞华中科技大学制造工程研究院 带 头 人:李国民(Kok-Meng Lee),第三批广东省引进创新科研团队申报,汇报大纲,2,1、团队带头人介绍 2、团队核心成员介绍 3、团队组织情况 4、团队项目先进性评价 5、项目产业化评价 6、用人单位的保障能力 7、关于团队人员来粤工作落实情况,团队带头人:李国民教授,3,李国民 新型传感器与驱动领域国际权威,团队带头人:李国民教授,4,入选佐治亚理工学院 50年突破性研究成果之首,团队带头人:李国民教授,5,团队带头人

2、:李国民教授,6,国际专利: Image Reading and Processing Apparatus ( US005146340A ),(第一代,1989年),(第二代,1995年),(第三代,2000年),团队带头人:李国民教授,7,国际专利: Image Reading System ( CA2088357(A1) ),Original image,Filtered image,Forward,Backward,Cycle-time= 0.5s,团队带头人:李国民教授,8,国际专利: US005402049A, US5319577A, US5410232A, US005416392A

3、,汇报大纲,9,1、团队带头人介绍 2、团队核心成员介绍 3、团队组织情况 4、团队项目先进性评价 5、项目产业化评价 6、用人单位的保障能力 7、关于团队人员来粤工作落实情况,团队核心成员:尹周平教授,10,尹周平 RFID技术与电子制造装备领域专家,团队核心成员:尹周平教授,11,自主开发的全系列自动化RFID标签封装设备,中国发明专利: ZL200410061154.8 , ZL200710053106.8, ZL200810048371.1 , ZL200910060962.5等,团队核心成员:邱祚之教授,12,邱祚之 数字图像打印技术领域专家,团队核心成员:邱祚之教授,13,国际专利

4、: US 6456808 B1, US 6427107 B1,团队核心成员:丁汉教授,14,丁汉 数字制造与智能制造装备领域专家,团队核心成员:丁汉教授,15,中国发明专利: ZL 200910046724.9,ZL 200910046725.3,ZL 200710045183.9,ZL 200810207221.0,ZL 200410017014.0,ZL 200510025779.3,ZL 200310108520.6,ZL 200710044905.9等,自主开发的高速高精运动控制平台与智能制造装备,团队其他核心成员,16,陈绪兵 教授、博导,朱国力 教授、博导,团队顾问:熊有伦院士,1

5、7,熊有伦 数字制造与智能制造研究领域权威,团队整体情况,18,团队整体情况,19,团队整体情况,20,团队整体情况,21,IEEE: TME、TASE、TIES、SPL、CMPT 等 (80余篇)ASME :JCISE、JMD 、JEP、JMSE、JVA等(50余篇) 中国科学,科学通报 (20余篇) ,2007年,球形马达磁场计算成果作为封面论文在IEEE Tmag发表,汇报大纲,22,1、团队带头人介绍 2、团队核心成员介绍 3、团队组织情况 4、团队项目先进性评价 5、项目产业化评价 6、用人单位的保障能力 7、关于团队人员来粤工作落实情况,团队合作基础,23,学术合作 (2000年

6、- ),尹周平,邱祚之,丁 汉,陈绪兵,朱国力,熊有伦,技术研发 (2009年 - ),产业化(2010年 - ),开展视觉图像处理、嵌入式系统、高速高精运动控制等机电一体化技术学术交流,开发视觉测量装置、RFID制造装备、电子制造装备等智能制造技术与装备,进行视觉传感器、RFID器件、高性能电子制造装备等产业化工作,李国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数字制造装备与技术 国家重点实验室,东莞华中科技大学制造工程研究院,团队 核心成员,团队 带头人,团队 顾问,团队合作基础,24,李国民入选,邱岞之作为特聘教授, 加入“数字制造装备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丁汉、李国民、尹周平、邱岞之、陈绪兵、朱国力、

7、熊有伦),2009,2008,成立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能制造专业委员会(熊有伦、李国民、丁汉、陈绪兵、朱国力),2011,获批国基金国际重大交流项目(机械学科唯一一项)(李国民、丁汉、尹周平),共同组织IEEE ICRA会议(制造领域最权威国际会议)(李国民作大会报告,邱岞之、丁汉、尹周平、熊有伦等为委员),2007,团队依托东莞工研院,获批广东省产学研重大项目 (李国民、尹周平、陈绪兵、朱国力、熊有伦),2010,项目组织与任务分工,25,智能制造装备新型感知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工业现场在线视觉检测技术与产品研发,RFID智能传感器 技术与产品研发,多维力/位传感器 技术与产品研发,智能感知技术

8、应用 与智能制造装备研发,视觉检测、力/位测量、RFID识别等智能感知技术与产品的产业化,RFID标签制造等智能制造装备应用推广,李国民、尹周平,尹周平、陈绪兵,邱祚之、李国民,丁 汉、朱国力,东莞思谷数字技术有限公司,东莞华中科技大学制造工程研究院,产业化,汇报大纲,26,1、团队带头人介绍 2、团队核心成员介绍 3、团队组织情况 4、团队项目先进性评价 5、项目产业化评价 6、用人单位的保障能力 7、关于团队人员来粤工作落实情况,技术背景:智能制造装备,27,典型智能制造装备(芯片拾取) (定位精度:1um,贴片速度:24片/s), 感知:传感技术(视觉、力/位测量、) 决策:控制技术(运

9、动控制卡、PLC 、) 执行:驱动技术(伺服、直线电机、),三大核心技术,主要竞争对手核心技术分析,28,主要研究任务,29,物联网、新能源等战略新型产业的高端装备制造传统制造产业升级的制造装备智能化改造,目标产品四:RFID标签制造装备(传感器应用),目标产品一: 工业现场在线检测的视觉图像装置,目标产品二: 多维力-位 混合测量 传感器,目标产品三: 基于RFID的智能传感器,工业现场在线检测、快速处理与反馈、与制造装备集成,主要研究内容,技术发展,产业 需求,目标产品一: 工业现场在线检测视觉图像装置,30,技术难点:,微小器件在线定位与检测 大尺寸工件三维形貌精确测量 大规模测量数据快

10、速处理,发明飞行视觉图像在线定位装置 应用面结构光实现大范围快速测量 采用DSP+FPGA实现高速图像处理,产品主要指标:定位精度10m ,定位时间99.9%,工作温度:-25 125 ,防护等级IP67,具备温度/压力感知、定位、联网等功能,中国专利: ZL 2010206642254 , 2010206506813 , 2010206398448 ,2010105134150, 2010105811866,技术路线:,目标产品四: RFID标签制造装备,33,技术难点:,快速精确定位 微小芯片高效精密操作 多物理量精确感知与控制,飞行视觉定位与动态图像识别 多自由度倒装/翻转装置与控制 柔

11、性基板张力/多路温度控制,装备主要指标:视觉定位精度:1 m,贴片效率: 10000UPH成品率:99.9,自动适应不同规格芯片/基板,中国发明专利: ZL200410061154.8 , ZL200710053106.8, ZL200810048371.1 , ZL200910060962.5,技术路线:,视觉定位,芯片拾取,热压固化,HZTAL-5000W,项目主要的创新性,34,汇报大纲,35,1、团队带头人介绍 2、团队核心成员介绍 3、团队组织情况 4、团队项目先进性评价 5、项目产业化评价 6、用人单位的保障能力 7、关于团队人员来粤工作落实情况,市场背景:智能制造装备,36,电气

12、化,数字化,智能化,制造业 革命,主要 突破技术,市场背景:智能制造装备及智能传感器,37,“我国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发展新趋势点评”,中国行业研究网, 2010, 11,2015年,预计我国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市场达到1万亿元,国产装备占市场30%,2015年,本项目目标传感器市场达到100亿元以上,年增长率将超过30%,单位:亿元,单位:亿元,15%,50%,主要竞争对手市场分析,38,产业化准备情况,39,开发的视觉测量、力/位传感器,RFID传感器、RFID制造装备进入试用阶段,知识产权状况,40,团队成员拥有的知识产权不存在任何法律纠纷:,年度计划及阶段指标,41,产业化前景分析,42,利税

13、预期 (单位:百万元),2012-2016年销售预期 (单位:百万元),对广东省产业发展带来的社会效益,43,汇报大纲,44,1、团队带头人介绍 2、团队核心成员介绍 3、团队组织情况 4、团队项目先进性评价 5、项目产业化评价 6、用人单位的保障能力 7、关于团队人员来粤工作落实情况,孵化了8家产业化公司,2011年销售额超过3亿元 建立了500余人的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团队 研发基地(18000平米)+产业孵化基地(43000平米),45,用人单位: 东莞华中科技大学制造工程研究院,广东省科技厅、东莞市政府和华中科技大学共建的科技创新与产业化平台,是东莞投资最大的公共平台之一。,国家技术转移示

14、范机构(东莞唯一一家) 十一五国家科技计划执行先进团队(全省共6家) 广东省制造装备数字化重点实验室(东莞平台唯一一家),46,用人单位: 东莞华中科技大学制造工程研究院,部分研发与测试设备,4万余平方米产业化基地,生产基地:43000平米产业孵化基地(中试)+3个生产基地 工程团队:组建了加工、装配、检测等150多人工程团队 设备条件:已购置3000多万元的研发与测试设备共200多台,生产能力:,47,用人单位: 东莞华中科技大学制造工程研究院,用人单位: 东莞华中科技大学制造工程研究院,48,资金保障,2011年收入证明,银行存款证明,建设资金余额,用人单位: 东莞华中科技大学制造工程研究院,49,团队保障,是东莞工研院孵化的专门从事智能感知与智能制造装备技术产业化的高科技企业 组建了一只长期从事智能制造技术研发与产业化的80余人团队 主要客户包括:美的、TCL、劲胜、宇龙、华阳、三一重工等行业龙头企业,协作单位:东莞思谷数字技术有限公司,50,汇报大纲,51,1、团队带头人介绍 2、团队核心成员介绍 3、团队组织情况 4、团队项目先进性评价 5、项目产业化评价 6、用人单位的保障能力 7、关于团队人员来粤工作落实情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