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丹在《百家讲坛》开讲《论语》心得(2)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54826817 上传时间:2018-09-20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1.4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于丹在《百家讲坛》开讲《论语》心得(2)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于丹在《百家讲坛》开讲《论语》心得(2)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于丹在《百家讲坛》开讲《论语》心得(2)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于丹在《百家讲坛》开讲《论语》心得(2)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于丹在《百家讲坛》开讲《论语》心得(2)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于丹在《百家讲坛》开讲《论语》心得(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于丹在《百家讲坛》开讲《论语》心得(2)(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名著导读,论语,一、孔子其人,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年鲁国陬邑人,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人。生于周灵王二十一年(公元前551),生有异质,学无常师。尝问礼于老子,学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聚徒讲学,从事政治活动。年五十摄鲁国相事,其后不用,遂周游列国,年六十八返鲁。卒于敬王四十一年(公元前479),年七十三。,孔子像,1、删诗经尚书, 定礼记乐记, 赞易经, 修春秋, 以传先王之道。,孔子的历史贡献,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 史记孔子世家,2、兴办私学,二、孔子及儒学的命运,孔子门人及其后学均推尊孔子。亚圣孟子认为,孔子所行的“圣人之道”,是遍及自然

2、界和社会的至高准则。,先秦诸子对孔子毁誉不一,道家以自然无为为宗旨,蔑视礼法,对于儒家的礼仪道德持否定态度。 墨家对于儒家学说非议颇多,批评孔子的“述而不作”,主张“述而且作”,批评孔子和儒家的繁琐礼仪。 法家学说思想上与儒家对立,商鞅认为,孔子学说与法家农战思想对立,致使国家“必贫而削”。韩非对孔子个人颇为尊重,但他认为孔子学说不合时宜。 当时民间一般看法:孔子是博学成名的大学者。,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通,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 董仲舒,汉平帝时封孔子为“褒成宣尼公” 唐代开始加封为“文宣王”

3、 元代又加封为“大成至圣文宣王” 明代以后封为“大成至圣先师”,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罗大经鹤林玉露载:赵普再相,人言普山东人,所读者止论语太宗尝以此语问普,普略不隐,对曰:“臣平生所知,诚不出此。昔以其半辅太祖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辅陛下致太平。”,五四时期的评孔思潮,五四时期,孔子及其学说的历史命运经受了一次空前严峻的时代性考验。新文化运动要破除以孔子之道为代表的中国封建主义文化信念、价值体系,要对,历史的孔子及其学说进行重新认识,将它从封建主义意识形态中拯救出来;要树立民主与科学的精神,进行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根本改造。,1974年1月18日 毛泽东发动“批林批孔”运动,在山东曲阜孔庙大成殿

4、前开的批林批孔大会,于丹在“百家讲坛”开讲论语心得,三十而立就是建立心灵的自信。 物质的东西越多人就越容易迷惑。 知天命就是内心有一种定力去对抗外界。 耳顺就是悲天悯人理解与包容。 只有建立内心的价值系统,才能把压力变成生命的张力。,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万名网民大调查 超过44%网民常看论语,孔子论人生态度,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

5、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君于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子谓于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见善无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孔子做人格言,不学礼,无以立

6、。 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下信乎?传不习乎? 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过,则勿惮改。 不迁怒,不二过。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君子欲讷于言而

7、敏于行。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巧言令色,鲜矣仁。 君于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礼之用,和为贵。,孔子论学习,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矣。 不学诗,无以言。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有教无类。 自行束侑以上,吾未尝无诲焉。,孔子政治格言,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