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风险管理1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54811848 上传时间:2018-09-19 格式:PPT 页数:75 大小:2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融风险管理1_第1页
第1页 / 共75页
金融风险管理1_第2页
第2页 / 共75页
金融风险管理1_第3页
第3页 / 共75页
金融风险管理1_第4页
第4页 / 共75页
金融风险管理1_第5页
第5页 / 共7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金融风险管理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融风险管理1(7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金 融 风 险 管 理,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刘亚,主要参考书目: 1.金融企业风险管理的通用原则中国金融出版社 1997年 2.风险管理实务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0年 3.金融市场风险管理天津大学出版社 2001年 4.国际金融风险论中国金融出版社 1995年 5.现代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系统论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1年 6.管理金融风险:衍生产品、金融工程和价值最大化管理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年,货币运行,货币 供给,货币 需求,均衡,不均衡,货币当局,外币:贬值;升值,商业银行,本币:通涨;通缩,金融市场,宏观 调控,金融学的宏观层面: 货币经济学,公 司 金 融,个 人 金 融,商业

2、银行,投资 银行,公司,金融市场: 货币市场 资本市场,银行,信托公司,个人,金融 市场,短期,长期,金融学的微观层面: 金融经济学,美国分类:存款机构:商业银行储蓄机构(储蓄贷款协会储蓄银行信用联盟)非存款机构:保险公司(寿险财产意外险)投资银行或证券公司投资公司(共同基金单位信托投资公司)财务公司 中国分类:银行:商业银行;住房储蓄银行;政策性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信托投资公司国际信托投资公司;证券公司;金融租赁公司;信用合作社;企业集团财务公司;保险公司金融学的微观层面: 金融中介学,金融产品研发,金融风险 管理,金融产品 定价,金融学的技术层面: 金融工程学,1. 金融风险的概念 2.

3、金融风险管理的架构 3. 信用风险管理 4. 市场风险管理 5. 其他风险管理,第一章 金融风险的概念,第一节 风险与金融风险第二节 金融风险的类型,第一节 风险与金融风险,一. 风险及其要素 1.风险的涵义是指产生损失的可能性或不确定性。 主观风险:不确定性是个人主观上、心理上的一种观念,是个人对客观事物的主观估计,无法以客观的尺度加以衡量。这种不能用客观尺度衡量的不确定性是主观风险。 客观风险:不确定性是客观存在的事物,是可以用定量的手段加以衡量的。这种可以用客观尺度衡量的不确定性是客观风险。,第一节 风险与金融风险,一. 风险及其要素 2.风险的要素分析 风险因素:是引起风险事故发生或增

4、加风险事故发生机会的因素,是风险事故的客观条件。 风险事故:是导致损失发生的偶然事件,是损失之所以发生的直接原因。 损失的可能性:损失是非故意的、非计划的和非预期的经济价值的丧失。这里有两层涵义:损失是非故意的、非计划的和非预期的;损失是经济价值的丧失,丧失的数量可以用一定数额的某种货币单位予以测量和反映。可能性是指损失这一结果的不确定性。,第一节 风险与金融风险,一. 风险及其要素 3.风险的类型 按风险事故划分:经济风险、政治风险、社会风险、自然风险和技术风险。分别是经济因素、政治因素、社会因素、自然因素或技术因素发生变动的风险。 按损失结果划分:纯粹风险,风险事故发生后,只有损失结果,绝

5、不会有获利结果的风险;投机风险,风险事故发生后,既可能有损失结果,又可能有获利结果的风险。 按是否可以管理划分:可管理风险和不可管理风险。 按能否量化划分:可量化风险和不可量化风险。,第一节 风险与金融风险,二. 金融风险及其要素 1.金融风险的涵义金融风险是指金融机构或公司在从事金融活动中,因某些因素发生意外的变动,而蒙受经济损失的可能性。2.金融风险的要素分析风险因素:从事金融活动;风险事故:某些因素的意外变动;损失的可能性:有关主体的实际收益小于预期收益,收益减少,丧失一定量预期应获的经济价值;有关主体的实际成本高于预期成本,成本增加,丧失一定量预期不应付出的经济价值。,第一节 风险与金

6、融风险,二. 金融风险及其要素 3.金融风险的类型金融风险主要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利率、汇率、投资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合规风险、国家风险、声誉风险、系统风险。业务风险:直接为赚钱的目的而承受的风险。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国家风险。间接风险:不是为赚钱的目的而承受、只要从事金融运作就难免承受的风险。包括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和系统风险。,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于2004年12月25日正式 发布2005年2月1日施行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评价 试行办法的第三章 “评价内容”的第二节 “风险识别 与评估”中,在第十七条“ 经营管理活动风险识别与评 估”中认为商业银行的主

7、要风险是: 信用风险 市场风险(含利率风险) 操作风险 国家和转移风险 流动性风险 法律风险 声誉风险,第二节 金融风险的类型,一. 信用风险 1.信用风险的涵义 狭义:在货币资金借贷交易中交易对方还款违约的风险。即,有关主体在享有债权时,因债务人不能如期、足额还本付息,而蒙受经济损失的可能性。 广义:在所有交易中交易对方背信弃义、违反约定的风险。信用风险属于纯粹风险。最大承受者是商业银行。,第二节 金融风险的类型,一. 信用风险 2.信用风险的要素分析 风险因素:发放短、中、长期贷款;投资短、中、长期债务工具; 风险事故:债务人不能如期、足额还本付息; 经济损失:可以货币计量。,第二节 金融

8、风险的类型,一. 信用风险 3.信用风险的风险事故分析 (1)债权人自身的原因 疏于风险管理:风险意识薄弱;风险管理制度(如内控制度)不健全; 风险管理体制(治理结构、内部组织 结构的风险管理设计)不明确;风险管理工作(贷前、贷后)不到位;风险管理手段缺乏。,第二节 金融风险的类型,一. 信用风险 3.信用风险的风险事故分析 (1)债权人自身的原因 道德因素:有关人员道德沦丧; 体制因素:国有体制,对有关人员的激励机制缺位; 人才因素:人才数量、素质欠缺; 技术因素:信息不对称。,第二节 金融风险的类型,一. 信用风险 3.信用风险的风险事故分析 (2)债务人的原因 缺乏偿还意愿:品格层面,在

9、道德层面上不讲诚信,故意违约法律层面,蓄意欺诈,骗取债权人的资金 丧失偿还能力:自有资本不足管理不善而致财务状况恶化贷款因被不当使用或挪用而没有产生预期财务效益外部环境恶化(如国内出现经济危机,国家实行紧缩性的财政或货币政策,国家实行不利于债务人所在行业发展的产业政策,国内出现政治或社会危机,外国实行直接管制或经济制裁)致使债务人的偿还能力弱化乃至完全丧失等。,第二节 金融风险的类型,一. 信用风险 3.信用风险的风险事故分析 (3)外部环境的原因 经济体制:转轨、产权不明晰与公司治理结构缺损; 政治体制:政府干预贷款、破产;企业管理层的人事安排; 经济政策:产业政策调整; 开放与入世:外来冲

10、击。,第二节 金融风险的类型,一. 信用风险 4.信用风险的损失结果分析 收益性的损失:直接财务损失,本金和利息的损失;机会收益损失,利率上升后再贷的收益增加 流动性损失:影响资金周转和资金计划 安全性损失:收益下降、流动性缺乏会导致破产,第二节 金融风险的类型,二. 市场风险 1.市场风险的涵义有关主体在金融市场上从事金融产品、金融衍生产品交易时,因金融产品、金融衍生产品的市场价格发生意外变动,而蒙受经济损失的可能性。市场风险属于投机风险。 2.市场风险的类型利率风险;汇率风险;投资风险。,第二节 金融风险的类型,二. 市场风险 3.利率风险 涵义有关主体在货币资金借贷中,因利率在借贷有效期

11、中发生意外变动,而蒙受经济损失的可能性。在货币资金借贷中,利率是借方的成本,贷方的收益。借方的损失是借入资金的成本提高,贷方的损失是贷出资金的收益减少。 表现形式借方的利率风险贷方的利率风险借贷双方组合的利率风险,(1)借方的利率风险借方的利率风险的风险因素是借方以固定利率或浮动利率为条件,借入资金;风险事故是,在固定利率条件下利率下跌,在浮动利率条件下利率上涨;其结果是借方蒙受相对多付利息的经济损失。,借方的利率风险,固定利率的长期借款,市场利率下降浮动利率的长期借款,市场利率上升 连续不断的短期借款,市场利率上升,(2)贷方的利率风险贷方的利率风险的风险因素是其以固定利率或浮动利率为条件,

12、贷出资金;风险事故是,在固定利率条件下利率上涨,在浮动利率条件下利率下跌;其结果是贷方蒙受相对少收利息的经济损失。,贷方的利率风险,固定利率的长期投资(贷款),市场利率上升浮动利率的长期投资(贷款),市场利率下降 连续不断的短期投资(贷款),市场利率下降,(3)借贷双方组合的利率风险借贷双方组合的利率风险表现为两种具体形态:其一,贷款利率与借款利率在固定利率与浮动利率上不相匹配而构成的利率风险;其二,贷款利率与借款利率在期限上不相匹配而构成的利率风险。贷款利率与借款利率在固定利率与浮动利率上不相匹配而构成的利率风险.这种利率风险的风险因素是有关主体(如商业银行)依靠借款发放贷款,且贷款利率与借

13、款利率在固定利率与浮动利率上不相匹配,或是贷款采用固定利率,而借款采用浮动利率;或是贷款采用浮动利率,而借款采用固定利率;风险事故有两种情形,或是在前种不匹配下借款利率上涨,或是在后种不匹配下贷款利率下跌;其结果是,有关主体蒙受净利息收益逐期减少乃至出现损失的经济损失。,利率不匹配的组合利率风险,贷款利率(固定)借款利率(浮动)贷款利率(浮动)借款利率(固定),(3)借贷双方组合的利率风险贷款利率与借款利率在期限上不相匹配而构成的利率风险.这种利率风险的风险因素是有关主体(如商业银行)依靠短期借款发放长期贷款,即“借短放长”,相应借款利率为短期利率,而贷款利率为长期利率,且采用固定利率;风险事

14、故是贷款利率与借款利率同步、同幅度上涨;其结果是,有关主体每新一轮短期借款的利率都要随借款利率的上涨而相应调高,而其长期贷款的利率却要固定不变,因此要蒙受净利息收益减少乃至出现亏损的经济损失。鉴于这种利率风险同前述贷款利率与借款利率在固定利率与浮动利率上不相匹配而构成的利率风险相似,从而其基本原理可以由前面案例近似推出,这里不再举例赘述。,第二节 金融风险的类型,二. 市场风险 4.汇率风险 涵义有关主体在不同币别货币的相互兑换或折算中,因汇率在一定时间内发生意外变动,而蒙受经济损失的可能性。 类型及表现形式交易风险(对外贸易中的汇率风险、外币借贷中的汇率风险、对外直接投资中的汇率风险、外汇买

15、卖中的汇率风险)、 折算风险和经济风险。,(1)交易风险 交易风险是指有关主体在因实质性经济交易而引致的不同货币的相互兑换中,因汇率在一定时间内发生意外变动,而蒙受实际经济损失的可能性。交易风险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三种。对外贸易背景下的交易风险这种风险的风险因素是有关经济主体从事了需要进行不同币别货币相互兑换的对外贸易;风险事故是,进口商计价结算的外币其汇率上涨,出口商计价结算的外币其汇率下跌;其结果是,进口商为兑换计价结算外币所实际付出的本币或其他外币要多于所预期付出的本币或其他外币,从而蒙受多付本币或其他外币的经济损失;出口商以计价结算的外币所实际兑换到的本币或其他外币要少于所预期兑换到的本币

16、或其他外币,从而蒙受少收本币或其他外币的经济损失。,进口支付外币的交易风险,以外币支付进口,从进口日到结算日期间外币汇 率上升,结算时多付本币。A主体:1月1日:进口100万美元商品,结算日为7月1日。 1月1日:即期汇率 USD1=RMBY5.6支付100万美元,需560万人民币。7月1日:即期汇率涨为 USD1=RMBY8.3支付100万美元,需830万人民币。多付人民币270万。,出口收入外币的交易风险,出口收入外币,从出口日到结算日期间外币汇 率下跌,结算时少收本币。A主体:1月1日:出口100万美元商品,结算日为7月1日。 1月1日:即期汇率 USD1=RMBY8.3收入100万美元,可换到830万人民币。7月1日:即期汇率跌为 USD1=RMBY8.0收入100万美元,只换到800万人民币。少收人民币30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