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第3课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课件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54811596 上传时间:2018-09-19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1.0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第3课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2018年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第3课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2018年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第3课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2018年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第3课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2018年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第3课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年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第3课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第3课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课件(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3课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史料探究,素养落实,随堂训练,课前预习,素养落实 价值立意素养提升,【主题立意】 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及监察制度代表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说明制度的创新、完善,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发展。 【学习目标】 (1)以教材资料和插图为信息来源,理解三省六部制的运作流程、特点及作用。 (2)利用史料,分析科举制产生的必要性;通过与其他选官制度的比较,说明科举制如何体现了公平公正,培养学生史料实证、合理解释历史问题的能力。 (3)从唯物史观的角度,认识各项制度创新、完善的时代需求。 (4)制度创新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发展。,课前预习 课前自学释疑解惑,一、三

2、省六部制的确立及其演变 1.确立 (1)时间:萌芽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确立于 时期。 (2)机构:三省是指中书省(隋称内史省)、门下省、 。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3)职权:中书省负责 ,门下省负责封驳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六部分别负责贯彻各种政令,处理日常事务。,隋唐,尚书省,起草诏令,知识梳理,(4)作用 三省相互牵制和补充,分工明确,提高了办事效率。 相权被分割,避免了权臣独揽大权,有利于加强 。 2.演变 (1)宋朝:三省长官基本不参政,另设“中书门下”掌管行政权;军政 归 掌管;财政则归度支、盐铁、户部三司掌管,其长官三司使又称为“ ”。 (2)元朝:废除三省,实行一

3、省制,只设 。六部也归入中书省。 3.评价 (1)三省六部制的确立标志着中国古代政治体制发生了深刻变化。 (2)决策、审议、执行权力的分解,既明确了行政分工,又使三省相互 牵制。 (3)对后世的国家体制产生了深远影响。,皇权,枢密院,计相,中书省,二、选官制度 1.西周:贵族世袭的“世卿世禄”制。 2.战国、秦和汉初:军功爵制度。 3.汉武帝时期:察举制和征辟制。 (1)含义: 是让各郡国每年向国家推荐人才, 是中央和地方官府向社会征聘人才。 (2)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官僚队伍的需要,但容易任人唯亲,荐举人和被荐人也容易形成小集团。,察举制,征辟制,4.魏晋南北朝时期:依据门第选官的九品中

4、正制。 5.隋唐时期科举制 (1)背景:隋统一后,士族没落,九品中正制不适应政治和社会的需要。 (2)形成、完善 隋文帝规定每州每年贡士三人,后又分设各种不同科目推举人才。 隋炀帝时设 ,以试策取士,科举制正式形成。 唐代,成为中央统一分科、定期举行的考试选官制度。 (3)意义 扩大了统治的社会基础,为不具有贵族身份的士人提供了参政的机会。 促进了官僚体制的进一步成熟,为官僚队伍提供了源源不断的高素质人才,成为中华帝国长期保持繁荣的制度保障之一。 将选官的权力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进士科,三、监察与谏议 1.监察制度(保证官僚队伍的廉洁和效率) (1)秦汉时期:确立。 秦朝:御史大夫掌管

5、监察。 汉代:御史府的长官御史大夫负责监察和弹劾百官。汉武帝设立刺史,负责监察地方官员,刺史统属于御史府。 (2)明清时期:达到顶峰。 中央:设有都察院,设立监察御史,分道对地方官员实行监督,又设与六部相对应的六科给事中,进行业务监督,二者合称“科道”。 地方:省级机构设有负责司法、监察的 。 2.谏议制度(对皇帝的言行和决策进行监督) (1)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中的 负责谏议和封驳。 (2)宋代:出现了独立的谏官机构 。 (3)明清时期:已无专门的谏议机构。,按察使司,门下省,谏院,3.评价 (1)进步性:在整顿吏治,打击地方割据势力,维护中央集权,谏正皇帝过失,防止决策失误等方面发挥了重要

6、作用。 (2)局限性:不能从根本上约束皇帝的无上权力,也不能杜绝官僚队伍中的腐败和低效现象。 四、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1.表现 (1)以 为代表的中央行政体制。 (2)以 为代表的选官用人制度。 (3)维护官僚队伍廉洁高效的 制度。 2.特点 (1)适应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发展的需要,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 (2)反映了社会结构的变化,不断吸纳新生力量,保持统治基础的稳固。,三省六部制,科举制,监察,【概念解读】 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一套组织严密的中央官制。它确立于隋朝,明代废丞相、权分六部,六部制基本沿袭未改。三省六部是中国古代较为完备的中枢权力体系,一方面有利于加强皇权,另一方

7、面也提高了决策的科学性。,【图解记忆】,【特别提示】 士族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地主阶级中部分享有政治、经济特权的家族所构成的一个特殊阶层。造成中国官僚队伍重新贵族化,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思想和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随着科举制的实行,士族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走出误区】 唐、元两朝中书省的不同:唐朝的中书省是决策机构,负责草拟和颁布皇帝的诏令。元朝的中书省是中央最高的行政机构,与唐朝尚书省职能类似。,【特别提示】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组织独立、自成系统,自西汉后,监察机构基本上从行政系统独立出来,从中央到地方都有专门的机构,其监察主要针对官僚,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监督官员规范执政,但由于其为“皇权”服务,维

8、护统治秩序,因此只是帝王的耳目和工具。,【知识拓展】 三省六部制较好地处理了分割相权、减少决策失误与提高行政效率的关系,它是古代中国中央官制成熟的标志。,探究主题1 三省六部制的演变 材料一 “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最高议事机关称政事堂,一切政府法令,需用皇帝诏书名义颁布者,事先由政事堂开会决议,送进皇宫画一敕字,然后由政事堂盖印中书门下之章发下。” 钱穆国史新论 材料二 某学者评唐朝三省制时指出:“凡未加盖中书门下之印,未经政事堂议决副署,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命令,在当时是被认为违制的,不能为下属机关所承认。”,史料探究 主题探究史料教学,【问题】 结合以上材料及所学说明唐朝中央

9、权力机构的基本运作程序。应该如何评价? 【解读】 从汉至唐中央中枢权力中枢的演变体现出皇权加强,相权由集中到分散;三省六部制权力的制约平衡是程序上的牵制,不同于三权分立;制约机制有利于决策的民主性正确性,但会影响工作效率。 【结论】 运作程序:中书省负责草拟颁发皇帝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核,尚书省负责执行,下设六部分别负责贯彻各种政令,处理日常事务。 评价:分工明确,提高了办事效率;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皇权;三省分职,在一些问题上争执不下,又会影响行政效率。,【深化拓展】 对三省六部制的评价 (1)三省六部互相牵制,互相监督,分工合作,使封建官僚机制形成完整严密的体系,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的统治

10、力度。 (2)这种完整严密的封建官僚体系,有利于避免决策失误,防止个人权力过分膨胀,减少中央腐败。 (3)随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恶性发展或朝败,权力失去制约与平衡,三省六部制也就丧失了维护封建统治的积极作用。,探究主题2 选官制度的与时俱进 材料 科举考试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员的主要方法。它所一直坚持的是自由报名、公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取士的原则,其基本理念是“至公”可以说,科举制是封建社会的“平民政治”。这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皇族及豪强宗法势力对政治权力的垄断,促进了社会的良性流动,从而扩大了统治阶级政治统治的合法性基础。 邹一南浅谈科举制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解读】 科举制的产生是时代的需

11、要,也是针对此前选官制度存在的不合理因素的升华。依据材料中的“自由报名”“平等竞争”“至公” “平民”“打破”“扩大”等信息及所学即可概括出内涵为追求自由平等,公平公正;打破了宗法贵族政治;促进了社会阶层间的流动;有利于庶族地主参政等。 【结论】 追求自由平等,公平公正;打破了宗法贵族政治;促进了社会阶层间的流动;有利于庶族地主参政。,【问题】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科举制是封建社会的平民政治”的内涵。,【深化拓展】 选官制度的发展趋势 (1)选官标准:由家世门第逐渐发展为才学。 (2)选拔方式:由推选逐渐发展为公开考试。 (3)选官原则:逐步制度化、公开、公平、客观。 (4)选官基础

12、:日益扩大,官员的素质不断提高。 (5)主要启示:公开公正、德才兼备、考试录用。,探究主题3 监察制度文明传承延续的守护者 材料一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起源甚早。战国时,职掌文献史籍的御史就有明显的监察职能。秦统一中国,建立起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中央设立御史大夫,位列三公,掌握天下文书和监察。在地方上,皇帝派御史常驻郡县,称“监御史”,负责监察郡内各项工作。 材料二 “(汉)文帝十三年,以御史不奉法,下失其职,乃遗丞相史出刺并督监察御史。”新唐书百官志记载:左右丞“掌辩六官之仪,纠正省内,劾御史举不当者”。金史记载:“己卯,制纠弹之官知有犯法而不举者,减犯人罪一等科之,关亲者许回避。,【解读】

13、第(1)问监察制度起源的决定性因素是行政管理方式的转变,而行政管理方式的转变则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是社会经济发展对社会政治职能的需求。从时代背景的政治和经济方面考虑。 【结论】 (1)生产力进步,社会经济发展,旧体制瓦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产生与确立。,【问题】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监察制度起源于战国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解读】第(2)问任何统治阶级都不会容忍无所顾忌的贪婪。中国监察制度起源早,秦朝时设有专司监察职能的官员,如中央的御史大夫,地方的监御史,后世逐渐完善。从中央到地方,从行政到军事等,形成一套方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监察体系。这也说明了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达。

14、【结论】 (2)监察制度起源早,设计严密,监察方式灵活多样,监察内容上多有创设,逐渐系统化。说明了政治文明的高度发达。,(2)联系所学综合以上材料可以看出我国古代监察制度的特点有哪些?说明了什么?,【解读】第(3)问联系现实从作为一个官员的基本素质的要求去考虑。 【结论】 (3)崇尚刚直高节、鄙视贪婪丑恶、强调廉政。(言之有理即可),(3)经过历代统治者的努力,古代监察制度不断创新发展,形成了我国古代独具特色的监察文化。请你设想一下这种文化的核心精神的内容应该是什么?,【深化拓展】 古代政治制度成熟完善过程中体现出的历史趋势 (1)皇权和相权的矛盾总体上皇权占主导,但其发展脉络是曲折的。皇权分

15、割相权的方式一是分割相权,如三省六部制;二是转移相权和丞相机构,如内外朝制度。 (2)选官制度方面的发展趋势一是选官标准由门第向才学,选拔方式由推选发展到公开考试;二是选官制度趋向制度化、组织严密化,体现了相对公平、公开、客观的原则。 (3)监察制度历代均重视有加,逐渐形成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监察体系,体现出的特点有位卑权重、垂直管理、分化事权等。,随堂训练 即学即练学以致用,编者选题表,一、选择题 1.(2017山东潍坊期末)唐朝政府一切最高命令,叫做“敕”,名义上是皇帝的诏书,但实际上皇帝自己却不拟敕,而由中书省拟定,此所谓“定旨出命”由此可推断中书省的职能是( ) A.审核决策 B.拟撰诏

16、书 C.执行决策 D.监督审判,解析:B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门下省的职能是审核决策,故A项错误;根据“由中书省拟定,此所谓定旨出命”可知,中书省的职能是拟撰诏书,故B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尚书省执行决策,故C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中央御史台监督审判,故D项错误。,2.中国古代官僚体制的核心问题之一是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隋唐时期解决“权力制衡”的措施是( ) A.打破贵族对官职的垄断权 B.扩大官员入仕的来源 C.分割权力并完善运行机制 D.将行政权、军权、财权分割,解析:C 隋唐时期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各负其责,相互制约,保证了皇权的独尊,体现了“权力制衡”,因此,C项符合题意。A、B两项未体现“权力制衡”,D项是北宋解决权力制衡的措施,排除A、B、D三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