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水稻生产概况

上传人:j****s 文档编号:54803402 上传时间:2018-09-19 格式:PPT 页数:13 大小:8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水稻生产概况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我国水稻生产概况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我国水稻生产概况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我国水稻生产概况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我国水稻生产概况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国水稻生产概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水稻生产概况(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水稻栽培学,讲解人:王绍华 Tel:84396475 Email:,主要教学內容,第一节 我国水稻生产概况 第二节 稻种起源和类型栽培稻种的发源地、分类和不同类型之间的演变规律。 第三节 水稻的形态结构认识水稻种子、根、茎、叶、穗、花、果。 第四节 水稻器官建成根、茎、叶、穗、籽粒的生长发育及其同伸关系。 第五节 水稻生育进程与产量形成水稻温光反应、生育期划分、产量形成物质来源、高产群体质量。 第六节 水稻定量栽培技术关键栽培技术定量。,主要参考书籍,1、刁操铨主编,作物栽培学各论(南方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4。 2、南京农业大学主编,作物栽培学(长江下游地区适用),中国农业出版社,19

2、91。 3、凌启鸿等著,稻作新理论,科学出版社,1994。 4、凌启鸿等著,作物群体质量,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自学参考题,1、籼稻-粳稻、晚稻-早稻的温光反应有何不同?水稻-陆稻、粘稻-糯稻组织结构或化学性质有何不同? 2、生产上的稻种指的是什么?种子内已分化多少张叶(含不完全叶)? 3、水稻与稗草叶的组织结构有何不同? 4、给你一个稻穗,你怎样知道它有多少个一次枝梗? 5、水稻胚芽鞘节上的根何时长出?一般长几条?生产上把它叫什么根? 6、水稻次生根发生的最上节位是哪个节?生产上把这个节及其以下的1-2个节上长出的根统称为什么根? 7、秧苗氮断奶期、糖断奶期、超重期、水稻有效分蘖临

3、界叶龄期、生理拔节期的概念? 8、在n叶抽出时,哪张叶片、叶鞘伸长?哪个叶节发根和分蘖抽出第1叶?哪两叶节之间的节间伸长?哪个分蘖分化完成第3叶(3幼1基期)? 9、水稻叶、蘖大维管束联络有何规律?,10、按叶蘖同伸规律,杂交籼稻主茎7叶时应有多少个分蘖?粳稻主茎9叶时应有多少个分蘖? 11、稻穗苞分化、一次枝梗分化、二次枝梗分化、颖花分化、雌雄蕊形成、花粉母细胞形成、减数分裂7个时期各出现在倒数几叶期? 12、简述抽穗期茎上保持节间数相等绿叶数的意义? 13、简述强势花、弱势花形成的原因? 14、颖花授粉大约多少天可完成胚分化?籽粒外型和鲜重大约到花后多少天达到最大? 15、抽穗期干物质积累

4、量适宜值为多少?抽穗后群体干物质生产量应达到多少? 16、简述高产群体茎蘖数发展的动态特征? 17、何谓有效叶面积、无效叶面积、高效叶面积、低效叶面积? 18、简述高产群体叶长序应为23145的道理? 19、水稻露地安全播种最低气温为多少?安全移栽温度为多少?安全齐穗温度为多少?最有利的灌浆结实温度为多少?,20、为什么3-4叶秧苗只能带土移栽?N-n-1叶龄以后的秧苗不能移栽? 21、4叶以上秧苗壮秧的指标是什么?为什么以它为指标? 22、按拔节与穗分化的先后关系,将所有品种划分为哪几种类型?常按源与库的关系又可划分为哪几种类型?不同类型品种应该采用何种栽培策略及其何种肥水运筹模式? 23、

5、水稻在哪个时期对N的吸收最多?何时偏好吸收铵态N?何时偏好吸收硝态N? 24、施N肥原则上应确保哪些时期不缺N?哪些时期缺N?缺N、不缺N如何判别? 25、为什么在生产上将倒4叶期施用的N肥称促花肥,将倒2叶期施用的N肥称保花肥? 25、为什么磷肥作基肥一次施用就可以了,而钾肥提倡两次施用? 26、搁田(烤田)的作用?为什么控制N-n+1叶产生的分蘖要在N-n-1叶龄期排水搁田?生产上搁田的叶龄指标和群体指标?,第一节 我国水稻生产概况,一、水稻在我国粮食生产中的地位 第一大粮食作物面积4亿亩左右,占粮食作物的1/3,总产量近2亿吨,占粮食总产1/2。 我国粮食安全主要是稻米安全全国近2/3人

6、口以稻米为主食。世界市场稻米贸易量少。因为在世界水稻生产国较少,并多集中在东南亚人口密集的国家。,2003年世界稻谷面积和产量,我国水稻种植面积, 提高单产是我国粮食安全的基石我国水稻面积和产量的85以上在我国淮河以南各省,,经济发达,稻田被占用量大,无法用北方的旱粮来弥补,而且这种趋势还将长期存在。确保总产,只有不断提高单产。,二、我国稻作科技的发展 我国是世界上栽培水稻最古老的国家据史书(诗经淮南子周礼战国策史记等)记载,距今5000年的神农时代,我国已开始稻作栽培。浙江余姚河姆渡曾发现距今6700-7000年的稻作遗址。 新中国成立以前水稻生产停滞不前1936年全年播种面积3.45亿亩,单产仅165公斤,为新中国成立前有记载的最好年成。 新中国成立以后水稻生产飞跃发展,(1)50年代治水改土 (2)60年代矮秆品种,陈永康、崔竹松高产经验推广应用 (3)70年代杂交稻,小群体、壮个体高产技术推广应用 (4)80年代叶龄模式栽培技术推广应用 (5)90年代群体质量栽培技术推广应用 (6)本世纪超级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推广应用,第二节 稻种起源和类型,一、栽培稻种的起源,共同祖先 古冈瓦纳大陆,多年生药用野生稻,一年生野生稻,多年生野生稻,巴蒂野生稻,一年生栽培稻,一年生栽培稻,南亚、东南亚 (印度、中国),热带非洲 (尼日尔河三角洲),二、栽培稻种的演变和类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