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经济特征及对外经济关系

上传人:j****s 文档编号:54801263 上传时间:2018-09-19 格式:PPT 页数:72 大小:3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美国经济特征及对外经济关系_第1页
第1页 / 共72页
美国经济特征及对外经济关系_第2页
第2页 / 共72页
美国经济特征及对外经济关系_第3页
第3页 / 共72页
美国经济特征及对外经济关系_第4页
第4页 / 共72页
美国经济特征及对外经济关系_第5页
第5页 / 共7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美国经济特征及对外经济关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国经济特征及对外经济关系(7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 题 一,美国经济特征及对外经济关系,思考:,1、什么是美国的新经济?美国新经济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2、为什么安然事件会轰动全球? 3、近几年来,美国针对哪些进口商品提出了反倾销或其他的诉讼?为什么要提起这些诉讼?又凭什么提起这些诉讼?,一、美国新经济,1、现象:两高两低,财政盈余 高增长:1991.42001.3,美国经济持续增长了120个月。2.4%5%。美国GDP增长率.doc 高劳动生产率 低失业率:92年7.5%,以后都在下降,2000年4% 低通货膨胀:在3%以内。,财政盈余:1998年,美国联邦财政出现了久违近30年的盈余,达692亿美元,1999年达1244亿美元,2000年

2、2370亿美元。,2、含义,2000.6,戈尔:我们的确处于新经济中,这是一个由信息、研究和技术推动的经济。 新经济到底是什么? 基于信息革命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而出现的新的经济形态,它以知识为基础,以技术创新为驱动力,以信息为主导,以网络为载体,其核心内容是知识经济和信息经济。,3、新经济产生的原因,为什么会产生新经济? A、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动力源泉 高新技术企业为什么能顺利发展起来呢? 风险投资,B、美国政府特别是美联储有效的宏观调控是重要的条件。C、美国是一个法制国家,克林顿政府颁布各种法律,是法律上的保证。 D、国家直接的研发资助。克林顿在任上8年,政府对科技研发的资

3、助达到了创记录的上百亿美元。 E、美国企业兼并重组,企业壮大规模。且企业普遍进行了管理机制、经营战略等的调整微观准备。,4、疑问,(1)经济周期消失了吗? A、传统经济周期理论及美国的实际 19世纪50年代第一次危机,1854.121991.3,共经历了31个经济周期,收缩期平均为18个月,扩张期平均为35个月。,这些时候的运行模式是一样: 经济扩张几年 总需求总供给通货膨胀加速上升 美联储提高利率抑制需求 经济步入衰退 降息需求上升,进入新一抡扩张。 B、本轮经济增长的特点:时间长、增长率低、扩展更平衡更稳定、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的双低。,思考:经济周期消失了吗?没有。出现了新的经济周期:温和

4、的增长有限的衰退,破坏性减弱。 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与以往不同的新周期? 供求矛盾:信息缓解了供求矛盾,也使政策更为有效; 稳定增长要素:知识要素代替了大量自然资源,边际收益递增,新产业代替传统产业。,(2)菲利普斯曲线为何失灵?,思考:失灵的原因是什么? A、失业率降低:高新技术产业部门高涨创造的大量就业机会。 B、低通货膨胀: 全球化作用(思考:美国巨额贸易逆差对美国有什么好处?); 国内和世界价格竞争激烈;,高技术产业本身会抑制通货膨胀,“莫尔定律”; 90年代以来,美国为了降低成本将工厂大批外迁的全球化战略; 工会力量的减弱。,5、现在,2001年,实际GDP增长0.8%,20021

5、.9%,20033% 美国经济从2001第二季度开始陷入衰退。 2003年开始,美国经济又开始了新的一轮增长。,二、安然事件美国市场经济的危机,(一)事件始末: 2001年12月2日,美国安然公司以498亿美元创下了美国有史以来最大的破产申请记录。 究其原因: 1、裙带资本主义。2、违轨操作内部没有制约。3、社会监督机制漏洞。,(二)美国的市场经济体制,1、发达的市场经济 2、健全的法制 3、美国模式的公司治理结构 精髓:股东主权的新古典理念,竞争性资本市场的外部控制和一元制下的外部董事制度。 4、美国公司对创新的关注胜于对内部的监管和控制,美国式公司治理结构的特点,(1)股权高度分散,流动性

6、强,股东的用脚投票 (2)关注短期的利润胜于长期的增长 (3)董事会对股东负责,经理对董事会负责 (4)以独立董事为主的董事会结构:一元制公司治理结构模式 (5)较强的外部控制和监管,作业:,任选一题,写一篇800字以上的文章。 美国的公司治理结构的局限及对中国的启示 安然事件对中国的启示 美国的风险投资机制对中国的启示 中国是否能步入新经济 美国消灭财政赤字经验对中国的启示,三、美国的对外经济关系,(一)美国对外贸易与投资状况 1、巨额的贸易逆差。 (1)1897年以前:贸易逆差 (2)1897-1971 :贸易顺差 (3)美国60年代中期出现了对日本的贸易逆差,70年代初期出现了对欧共体的

7、贸易逆差。 1971年,美国的商品和服务出口是596.8亿美元,进口是609.8亿美元,有了13亿美元的贸易逆差。,2、国际资本净流入国,从1776年美国独立到1919年国际资本净流入,是债务国。 从1919年到80年代中期债权国。 80年代中期至今债务国。 思考:巨额的逆差对美国经济、美国的产业有什么影响?,(二)美国的对外贸易政策的演变及现状,本杰明科恩(Benjamin J.Cohen):贸易政策是一种混合体,即“是一个国家试图影响外部经济环境的那些经济行为的总称”,“也是一个国家整体外交政策的组成部分,服务于共同的政策目标。”,1、独立战争1934年:贸易保护,(1)理论:汉弥尔顿的保

8、护贸易思想 (2)一战后重要的事件: A、胡佛当选总统后,促使国会于1930年通过了霍利斯穆特法案。该法案极大的提高了关税,使平均税率达到53.2%。引起了国外的报复,加深了衰退。 B、1932年,罗斯福当选总统 。1934年,国会通过了互惠贸易协定法,标志着美国贸易政策开始走向自由贸易 。,2、19341974:自由贸易时期,(1)美国的对外政策:抛弃孤立主义,实行对外干涉,对外贸易政策也体现了这种政策思想。1934年的互惠贸易协定法把重点放在提高美国对外贸易的灵活性上,让总统有权通过同其他国家的谈判签订互惠贸易协定。,2)外贸政策的特征: A、贸易政策范围扩大了。 B、美国推动建立了一系列

9、国际组织:布雷顿森林体系 结果形成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贸易组织结果形成了GATT。 C、美国的国内法高于国际法:常常表现在美国与国外订立的贸易条约的实施中。,3、1974年至今 :公平贸易时期,(1)背景: 内忧:美元危机,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石油涨价引起的危机、通货膨胀、财政赤字 外患:对日本和欧洲的外贸逆差 国内的争议:在对外关系上美国究竟该不该承担领导角色,还是应该把自己所承担的义务减少到自己力所能及的程度。,(2)贸易政策的改变:,自由贸易,强调公平贸易和互惠主义,贸易态度:,单边主义,(3)体现其贸易政策的法案及战略A、1974年的贸易改革法 : 该法案意味着美国进入了

10、新贸易保护时期。 该法案的301条款和402条款是美国后来常常用到的两个条款。 B、1979年贸易协定法:贸易协定法为贸易保护的合理性及其广泛运用奠定了法律基础,使非关税贸易保护措施成为了对外贸易交往中的重要手段。,C、1988年综合贸易与竞争法:美国在积极推动美加自由贸易协定达成的同时也就开始制定1988年的贸易法 ,国会内外大力推行“公平贸易”。是美国自1974年以来的最大规模的一次立法 。 特别之处:把1974年的贸易改革法中的301条款进行了修改,加强了301条款,增加了超级301条款和特别301条款。对外国进行报复的力度更大了,还把知识产权也纳入到贸易谈判中来。,D、1993年的“国

11、家出口战略”(National Export Strategy),1993年9月,克林顿政府推出了美国有史以来的第一个贸易综合改革措施 。 克林顿把经济安全作为三大支柱之首,对国外市场更加重视 。 从比较优势VS.战略贸易 附:战略性贸易和产业政策理论.ppt,E、推动GATT的多边贸易谈判,促进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 F、积极推动区域性贸易机制 1992年8月12日,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达成了“北美自由贸易协定” 。NAFTA于1994年正式运作 。 积极参与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三)谁在影响美国对外贸易的诉讼和调查?,1、案例:美国钢铁保障措施案 (1)过程: A、2001年6月22日,美国

12、贸易谈判代表正式代表美国政府请求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根据美国贸易法201条款对大范围的钢铁产品进行保障措施调查,以确定大量增加的钢铁产品进口是否对美国相关产业构成实质性损害或损害威胁。,B、2002年3月6日起对热轧、冷轧钢材与不锈钢材等10种钢铁产品采取了保障措施。 C、欧盟、日本、中国、巴西、韩国、新西兰、挪威、瑞士等向WTO提起诉讼。2003年11月10日,WTO作出终审裁决,认为美国采取的保障措施违背了WTO的有关规则,八国胜诉。,(2)背景和发起的原因:,A、利益集团钢铁业的面临巨大问题:价格低迷,国际钢铁生产能力过剩,美国国内汽车工业滑坡,国内对钢铁需求少,美元币值坚挺,钢铁出口竞争

13、力不强,美国钢铁业认为在自由贸易中受到了损害,很多国家出口到美国,大量的破产和失业使得美国的钢铁业急需调整,需要调整的时间,B、大选背景下利益集团对权力机构的压力,布什的主要智囊Karl Rove说“布什总统可以把钢铁工人从支持民主党的队伍中剥离出来。这是他的任务,即在十一月的中期选举中赢回参议院,并且不能让众议院落入民主党的手中。”,在克林顿总统执政时期,钢铁行业也曾经要求过发起201条款调查,但没有被采纳。现在,钢铁行业之所以能够得到这次的保护,一个很大的因素是共和党和民主党之间势均力敌。,C、权力机构作出外贸政策的决定 对外贸易政策制订的权限上,国会和以总统为中心的行政机构两者共享政策的

14、决策权。,是什么赋予了总统权力来完成?,长期以来,国会在贸易政策制定上居于主导地位。,直到是1934年,互惠贸易协定法出台,标志着美国走向自由贸易,为了确保总统在与外国签定贸易协定时有法律依据,国会向总统授权,两者开始权力共享。,1974年贸易法明确规定了允许总统与外国签定贸易协定,赋予了总统很大的权力,此时其贸易政策转向公平贸易。,1988年贸易法把一部分总统的权力转移给了贸易代表,但总统和国会之间的权力划分的基本框架是在1974年贸易法中决定了的,总统在对外贸易政策的制定上拥有直接的关键的权力。,思考:,美国的贸易政策经历了哪些发展的过程? 美国为什么发起如此多的贸易诉讼和调查? 美国凭什

15、么发起这些诉讼或调查?,在大选制度的背景下,利益集团推动发起诉讼或给政府压力,政府为保护本国产业,根据本国的贸易法律和WTO规则中免责条款发起诉讼或调查,2、美国对外调查和诉讼的发起者和影响者,(四)美国外贸法的一些典型条款,1、案例:加入WTO后,我国首起中美反倾销案(1)2002年2月13日,美国轴承制造商协会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USITC)和美国商务部提出申请,认为中国球轴承在美国市场以低于正常的出口价格销售,对相同产品的产业造成实质性的损害,要求对中国销往美国的球轴承产品及其零件进行反倾销调查。,(2)影响:涉案金额高达3亿多美元,影响到28个省、市、自治区的274家生产企业和进出口

16、公司,江苏、浙江和上海一带最多。一旦败诉,球轴承企业在美国的市场分额将荡然无存,更严重的是,欧盟等常常也会在美国判决以后,参照其反倾销税率对中国产品发动同样的调查。,(3)积极应诉:,前期准备:,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召集轴承行业80多家骨干企业商议对策。选出精干力量赴美,聘律师、会美协会和政府,见生产商和进口商,抗辩:,陈述中国出口球轴承没有造成美国产业损害的理由。,关键一环:,争取市场经济国家地位,表明无政府干预色彩。,(4)美国商务部初裁结果:对我方不利,对我国球轴承企业征收反倾销税。(5)2003年3月6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举行球轴承反倾销调查产业损害听证会:我国企业出示大量证据,表明并没有低于成本价格抢占美方市场。,(6)结果:2003年4月3日,USITC举行了仲裁听证会,认定中国球轴承倾销案不成立,中国产品可以继续以正常关税出口至美国。本着“谁应诉,谁受益”的方针,所有参加应诉的企业在美国市场将享受正常关税,但另有200多家轴承企业因为拒绝应诉,美方将对其征收59.3%的反倾销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