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第一单元导论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54792276 上传时间:2018-09-19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2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贸易第一单元导论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国际贸易第一单元导论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国际贸易第一单元导论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国际贸易第一单元导论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国际贸易第一单元导论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际贸易第一单元导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贸易第一单元导论(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单元 导 论,主要内容研究对象学科性质类型与特点基本概念,第一节 国际贸易的研究对象,一、国际贸易的内涵 含义: 指世界各国(或单独关税区)之间 货物和服务的交换活动。实质:各国之间分工的表现形式 ,体 现世界各国在经济上的相互依赖关系。,二、国际贸易与国内贸易的联系与区别,(一)共同点1. 遵循价值规律的支配2. 完成价值所有权和使用价值所有权的转移3. 目的都是为了获取经济利益,(二)不同点1. 环境复杂、差别大(1)经济环境的差别(2)政治环境的差别 (3)文化环境的差别,2. 国际贸易面临的风险大 (1)信用风险(2)价格风险(3)汇兑风险(4) 运输风险(5)政治风险,3. 对外

2、贸易比国内贸易困难多(1)贸易障碍突破难(2)市场调查难(3)交易谈判难(4)贸易纠纷解决难4. 从事国际贸易的人才素质要求高,二、国际贸易的研究对象,研究对象:以跨国界的商品和 劳务交易活动为对象。研究任务:揭示其特定的规律性。,三、国际贸易的研究内容,1. 国际贸易产生、发展的历史及其在 不同发展阶段的地位作用。2. 国际贸易产生的动因,国际贸易结 构的决定,国际贸易利益分配的相关理论 与学说。,3. 国际贸易政策、措施的内容及其经济效应。4. 主要贸易主体贸易状况的分析。 5. 当代国际贸易发展的新现象、新问题。,发展简史,前资本主义时期,自由竞争时期,帝国主义前期,当代,贸易理论与学说

3、,马克思主义的贸易理论,西方传统的贸易理论,西方当代的贸易理论,西方的保护贸易理论,国际分工理论,国际价值理论,国际价格理论,比较优势理论,生产要素禀赋学说,规模经济贸易理论,产业内贸易理论,生命周期理论,经济一体化理论,跨国公司理论,重商主义,幼稚产业保护理论,战略贸易理论,贸易政策与措施,发展演变,关税,资本主义确立时期,自由竞争时期,垄断时期,当代发达国家,当代发展 中国家,非关税壁垒,鼓励出口与出口管制,区域经济一体化,贸易条约与协定,世界贸易组织,四、国际贸易的学科性质,(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1. 理论性国际贸易要研究国际贸易产生的动因; 贸易利益的来源、贸易利益的分配; 贸易 政策

4、与措施的经济效应等国际贸易活动的 理论问题。,2. 实践性研究方法要时刻关注国际贸易的热点问题。研究目的指导实践,一是为国家制定贸易政策、措施提供理论根据,二是为不同的经营主体实现最大的经济利益提供方法和技能的选择。 .,(二)宏观与微观相统一,1. 宏观性研究不能局限在某一个国家、某些特殊集团的利益,揭示的规律和总结的运作规则具有普遍性意义。,2. 微观性要具体分析某些特殊的、具体的、对国际贸易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意义的贸易主体、 贸易现象的特点。,(三)历史和现实相联系,穿越时间的隧道,冲破空间的篱笆把历史和现实联系起来,对原有的理论、规则做出正确的评价。对当代国际贸易的出现的新现象、新问题

5、做出科学的解释,把握未来发展的趋势,推动学科的发展。,第二节 国际贸易的类型与特点,一、有形贸易和无形贸易划分标准:按贸易商品的形态 有形贸易 无形贸易,区别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都是国际收支的组成部分,但由于服务贸易不经过海关手续,因而服务贸易在海关统计中不会表现出来。,二、直接贸易、间接贸易、 转口贸易、过境贸易,划分标准: 交换过程是否有第三国 的参与直接贸易 间接贸易 转口贸易,过境贸易:如果贸易商品在运输中需经过第三国境界,则第三国就属于过境贸易 。,过境贸易与转口贸易的区别一是第三国直接参与不参与商品的交易过程二是是否以盈利为目的,三、双边贸易、三边贸易、多边贸易,划分标准:按贸易过程

6、中参与国家的多少双边贸易 三边贸易或三角贸易 多边贸易,四、现汇贸易、记帐贸易、 易货贸易、补偿贸易,划分标准:按支付结算方式划分的现汇贸易:通过银行汇兑对每笔 交易以现汇单独结算的贸易 。,记帐贸易:根据两国政府的有关协定,各自以政府的名义在对方的指定银行开立结算帐户,在约定的期限内贸易双方在帐户上记帐索取 。,易货贸易:两国政府或贸易团体针对某些特定商品进行交换,并要求严格保持进出口结算平衡的贸易 。补偿贸易:若买方全部或部分地以实物对进口货物作延期支付的贸易 。,五、水平贸易、垂直贸易,划分标准:按贸易商品的技术含量。水平贸易:技术水平相近商品之间 的交换 。一般发生在经济水平大体上 相

7、同国家之间 。,垂直贸易:技术水平不同的产品,如原材料、初级产品与制成品的交换 。一般发生在不同技术水平国家或地区之间 。,第三节 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一、总贸易体制、专门贸易体制,划分的标准:按统计的口径不同,总贸易体制:以国境为准。以一国家的总进口额和总出口额之和为一国的总贸易额。能够反映一国在国际商品流通中的地位。,专门贸易体制:以关境为准。只有出入关境的商品才列为进出口的统计。反映的是一国作为消费者和生产者在国际贸易中所起的作用。,二、国际贸易额和国际贸易量,国际贸易额:以某种货币表示的世界交换各国对外商品交换价值的总和,也称世界贸易值。国际贸易量:指以不变价格计算的国际贸易额。,【特

8、点】 剔除了价格的变动因素;【作用】比较准确地反映了不同时期国际贸易的实际规模和变动幅度。,三、国际贸易条件,含义:指一国的出口商品综合价格指数与进口商品综合价格指数的比率。 实质:从价格关系上反映了一国在对外商品交换上的数量关系。,贸易条件的改善即期比率大于基期比率,表明该国的出口商品价格上涨,即在即期出口同样数量的商品,可以换回比基期更多的同样商品。贸易条件恶化,四、国际贸易结构,商品结构:指各种商品分别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 以各类商品的贸易额与国际贸易总额的比率表示。一国的国际贸易商品结构是进、出口商品按种类与进、出口总额的比率。,【作用】 反映一国及世界贸易的技术发展水平。,地区结构又称国际贸易地理方向,指各区域、各国的进口、出口以及进出口额在世界总贸易进口、出口和进出总额中所占的比重。,【作用】 表明各地区和各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参与和依赖程度。,五、对外贸易依存度,又称外贸系数,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对外贸易总额在该国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出口贸易依存度 进口贸易依存度 对某些国家的贸易依存度【作用】一国外贸依存度的大小表明该国对外开放程度的高低和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