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电池技术报告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54758730 上传时间:2018-09-18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72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太阳能电池技术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太阳能电池技术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太阳能电池技术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太阳能电池技术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太阳能电池技术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太阳能电池技术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太阳能电池技术报告(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太阳能电池技术,1、引言 2、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与特点 3、太阳能电池的分类 4、国外太阳能电池的发展趋势 5、国内太阳能电池发展现状 6、当今国内外新型高效太阳能电池技术,1、引言,随着环境污染和能源枯竭等问题的日益突出,近年来,世界各国竞相实施可持续发展的能源政策。太阳能是人类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再生绿色能源,充分利用太阳能资源有利于环境的改善。,太阳向宇宙空间发射的辐射功率为3.81023 kW,其中20亿分之一到达地球大气层,到达地球大气层的太阳能有30被大气层反射,23被大气层吸收,其余的到达地球表面,功率约为800000亿kW,也就是说太阳每秒钟照射到地球上的能量就相当于燃烧50

2、0万吨煤释放的能量。,太阳能资源的优缺点及利用方式,优点:(1)普遍;(2)无害;(3)巨大;(4)长久 。 缺点: (1)分散性;(2)不稳定性。,太阳能的利用方式,(1)太阳能的热利用所用设备有 平板式太阳能集热器、真空管集热器 、箱式太阳灶具等。(2)太阳能的光电利用利用太阳能电池将太阳能转换成电能。(3)光化学利用。,2、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太阳能电池又称光生伏打电池工作原理是基于半导体P-N结的光生伏打效应。如图所示,上面是参有5价元素磷、并依靠大量电子导电的N型半导体。下面是参有三价元素硼、并依靠空穴导电的P型半导体。界面处即为刚结。N型半导体表面布有很细的金属栅线,另一面紧贴P

3、型硅。为了减少反射,整个电池表面覆盖一层透明的减反射模。,当太阳光照射到电池表面时,大部分光线穿过减反射膜进入硅电池,其中能量大于禁带宽度的光子被硅吸收以后激发出光生载流子,在N区产生的光生空穴向PN结扩散,并被内电场推向P区,P区的光生电子则被推向N区。因此在被照射的太阳能电池中,N区积累了大量的电子,而P区积累了大量的空穴,在PN结两侧出现了光生电动势。若在两电极间接上负载,则会有光生电流通过负载,从而能完成了将太阳光能转换成电能的过程。,太阳能电池表面结构图,太阳能电池的特点,太阳能电池具有绿色环保、没有运动部件、建设周期短、维护简单、安全可靠等,同时,太阳能光伏还具有降低温室气体和污染

4、物排放、保证能源安全等优势。符合当今世界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和趋势,它的应用十分广泛。,评价太阳能电池的指标,1、开路电压( ):当电势增长到正向电流恰好抵消光致电流时达到稳定状态,这时的电势差称为开路电压。2、短路电流 :当外接负载很低时流过电路的电流等于光致电流,称为短路电流。3、填充因子(FF):电池最大输出功率与开路电压与短路电流乘积的比值。实际中为0.6-0.75 。,评价太阳能电池的指标,4、光电转换效率(IPCE):单位时间内转移到外电路的电子数与入射的光子数之比。5、能量转换效率 :太阳能电池的最大功率输出与入射太阳光的能量 之比。,3、太阳能电池的分类,太阳能电池根据

5、所使用的材料的不同,可以分为晶硅太阳能电池、薄膜太阳能电池、有机物太阳能电池、纳米晶太阳能电池。,国外太阳能电池的发展趋势,(1)晶硅电池追求降低成本与制造能耗 新一代多晶硅工艺技术研究空前活跃 继续向高效化、薄型化和大面积方向进展降低每瓦成本 转换效率越来越高:14%18%20%; 硅片面积越来越大:从103mm103mm125mm125mm156mm156mm210mm210mm(目前主流),未来两年将达到210 mm 210 mm;,硅片越来越薄:300m270m210m180m。100m的厚度正在研发。 (2 )薄膜太阳能电池在未来5年将成为主流薄膜电池具有安全、可折叠、方便连接、轻巧

6、、抗热性能好、不易破损等特点。目前,世界上至少有40个国家正在开展低成本、大面积、高效率的薄膜电池的实用化技术研究,先后发展了非晶硅、碲化镉、CIS等薄膜电池。,市场预测,近期薄膜电池的需求增长速度将是晶硅电池的两倍,2013年之前薄膜硅和晶硅电池都在发展,但2013年后薄膜硅电池将成主流。 (3)基于新材料、新结构和新工艺等下一代新型太 阳能电池不断涌现。,5、国内太阳能电池的发展现状,20032007年5年间,世界太阳能电池的平均增长速度为35,而中国太阳能电池年平均增长速度高达150%。2007年中国光伏电池年产量约1GW,占世界的1/4,仅次于日本和欧洲位居全球第三。20062007年

7、,陆续有10家中国光伏企业在海外上市。尽管如此,由于面临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硅材料短缺等问题,中国的太阳能电池行业存在着严重的问题。,我国太阳能产业的特征,(1)在材料电池片组件应用系统产业链中,呈现明显的小头大尾现象,组件及应用系统因其技术门槛和投资门槛低、投资见效快,生产厂家的数量远多于上游企业;(2)位于产业源头的硅材料严重依赖于欧美日等国,应用市场主要依赖于国际市场。硅原料短缺成为制约我国太阳能电池产业发展的主要瓶颈。,目前,太阳能电池的性能不断改进,主要目的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光电转换效率。作为太阳能电池材料,其中:(1)由于多晶硅和非晶硅薄膜电池具有较高的转换效率和相对较低的成本

8、,将最终取代单晶硅电池,成为市场的主导产品;,(2)-族化合物及铜铟镓硒(CIGS)等属于稀有元素,尽管转换效率高,但从材料看,该类电池不可能占据主导地位;CdTe太阳能电池受到主要原料镉有毒的影响,他的推广必须搭配庞大的回收体系,目首前厂商投入较少。 CIGS电池的高转换效率(目前产品转换效率据各类薄膜电池之首)以及c-Si(含堆栈型电池)的大面积生产优势,则获得更多厂商积极的追捧,未来也都有市场的发展空间。,(3)染料敏化纳米TiO2薄膜太阳能电池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喜人的成绩,但存在敏化剂的制备成本以及液态电解质的易泄露、电极易腐蚀、电池寿命短等缺陷,使得制备全固态太阳能电池成为一个必然方向

9、,但目前全固态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都不很理想。,纳米晶太阳能电池以其高效、低价、无污染、长寿命的巨大优势挑战未来,迅速成为广大科学工作者研究的热点和重点,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研究的推进,这种太阳能电池应用前景广阔无限。,制约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提高的内在因素有,1、材料的光谱特性造成的限制由于材料各自禁带宽度的限制,入射到电池材料表面的太阳光只有一部分能被吸收而发生光电转换,且只对一种材料对应的峰值波长光子表现出较高的转换效率。如硅光电池对波长在0.3811m区域的光子能有效的吸收,在峰值0.8m左右光电转换效率最大。,2、材料内部载流子的复合造成的限制产生于P区或是N区的电子-空穴对要通过浓

10、度梯度导致的扩散到达结界面处,之后由内建电场把他们分开。只有满足离PN结的距离小于它们的扩散长度,才有可能对电荷积累产生贡献。,提高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的实践方法,(1)通过结构改进和创新来提高转换效率非晶硅光学带隙为1.7eV,对太阳辐射的长波长区不敏感,而且还存在S-W效应。解决途径就是制备叠层太阳能电池:它把不同禁带宽度的材料组合在一起,提高了光谱的响应范围;电池顶层的i层较薄,光照产生的电场强度变化不大,保证该层中的光生载流子抽出;底电池产生的光生载流子约为单电池的一半,光致衰退效应减小。,将电极作成手指状,以增加入射光的面积。将表面制成金字塔型的组织结构,并加入抗发射层,以减少光的反射

11、量。将电极均作在同一平面,可增加入射光的面积,且易于焊接。,(2)开发新材料提高转换效率有机材料具有柔性好、制作容易、材料来源广泛,成本低等优势。有机太阳能电池将使太阳能的利用变的便宜与充满前景。纳米材料太阳能电池具有廉价的成本、简单的工艺及稳定的性能。,(3) 利用全新的构思来提高转换效率如果将搜集太阳能和完成光电转化两个过程进行分离,分别用一个高效的装置去完成,将很大程度提高效率。用特殊的“聚光镜”使吸收效率成很大倍数的增加,以及高效率的转换器件。,6、当今太阳能电池新技术,(1) - 高效三阶电池太阳能电池三结GaAs电池具有很好的高温特性,在高倍聚光时可获得很高的输出功率。以GaInP

12、/GaAs/Ge为主要部件的聚光太阳能电池效率达到40%以上,空间平均效率最高超过30%。2007年8月美国能源部的20倍聚光的的三结GaAs电池转换效率达42.8%。,(2)高效聚光多结太阳能电池利用菲涅耳透镜或抛物面反射镜来聚光,从而获得高强度的太阳光,实现的主要技术难点是怎样控制反射镜来保证一直将太阳光反射到电池板上,还有就是电池板的冷却技术(随着温度的升高太阳能电池的输出效率会降低)。,据预测,使用三个以上的PN结、并改善材料与设计,将能够达到58%的理论效率值。在我国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建立的建立的聚光光伏电站,采用八面体反射镜围成的聚光器或称“光漏斗”和普通光伏电池构成一个个分立的发电

13、单元,这种新的聚光曲面和跟踪方法比传统聚光效果提高几倍到几十倍,并一次性实现了聚光与跟踪同时进行的设计模式。,(3) 柔性CIGS太阳能电池这种半导体材料具有转换率高、不易老化、经久耐用、耐放射线等优点。由于十分轻薄,该材料制成的太阳能电池可以弯曲,可应于凹凸的墙面和物体表面。通过在CIGS材料层与基板之间铺设碱化合物硅酸盐玻璃层,可以大幅度促进CIGS材料层的能量转换,转换率达到17.7%,创造了世界纪录。,(4) 可聚太阳能的玻璃窗麻省理工学院的科学家按特殊比例混合至少两种涂料制成一种聚能材料,涂料涂在特殊玻璃窗或塑料嵌板上。这些涂料能一起工作以吸收大范围的波长,然后以不同波长重新发射,并

14、通过嵌板传送给窗边缘的太阳能电池上。这种可吸收大范围波长的聚光器能使太阳能电池在每个波长上达到最优解,大大减少了光线在传输途中的损失,最终由太阳能电池转化而来的能量可达原来的十倍。,(5)印刷式太阳能电池Nanosolar采用在大气中将铜铟镓硒纳米粉体直接喷洒于铝箔之上,制成可弯曲的太阳能电池,藉由印刷制程,将这些粉体依正确的原子比例完整且均匀地沉积于基板上,该电池制备简单、快速、产量大,所用设备便宜而且容易保养。由于使用了铝箔作为基板,其导电率大大提高。,Nanosolar称其实验室产品转换率可达16,却未公布其商业化产品转换率,外界人士估计其仅有不到10。另外,铟和硒均属稀有真贵金属,油墨

15、法涂覆在铝箔上的涂层是否能够稳定保持25年以及铝是否比玻璃更好,这些都是应该担心的问题。,(6) 半导体纳米材料太阳能电池 传统的太阳能电池中,一个光子只能精确地释放1个电子,而半导体纳米晶体中,一个光子可释放出2个或2个电子,这就是所谓的“雪崩效应”。释放出的电子越多 ,太阳能电池的输出功率越大,它的最大输出能源效率将能达到44%。使用纳米技术的新型太阳能供电系统,可以将回收成本的时间由原来的45年缩短至不超过1年。,同时可以将光电转换电路印制在塑料薄膜材料上制成太阳能电池片,不仅使生产速度大大提高,而且印制的电路线宽仅有头发直径的十万分之一,还可以卷曲,以收集更多的太阳能。,纳米结构材料是

16、在十亿分之一米的尺度上制造的材料。两种制造太阳能电池材料的纳米技术方法已经显示出了特别的前景,参杂和量子点敏化都增强了金属氧化物材料对可见光的吸收,将两种方法结合起来,整个材料的功能大于两种独立成分之和。,(7)分光谱太阳能电池利用光学系统将太阳的光谱分解成不同波长的光谱带,分别用几种对上述不同波长的光的光谱响应率高的半导体材料对准上述的光谱带,从而总成一光电转换效率高的光电池组,克服了单一半导体材料光电转换效率低和叠层光电池半导体材料用量多,电流匹配困难,制作工艺复杂,造价昂贵的缺点。,(8) 转换效率达42.8的超高效太阳能电池 采用一种新型的横向光学聚焦系统,该系统将入射光分成高、中、低三个不同的能量束,分别照射到不同的感光材料上,这些感光材料总的吸收光谱则覆盖了整个太阳光谱,而且该聚焦系统包含一个静止的宽接收角光学系统,可以捕获大量的光能,而不需要复杂的跟踪装置,整个系统厚度不到1厘米。新型太阳能电池的这种超薄、没有活动部件的特性易被应用于笔记本电脑等便携设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