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卫生绪论课件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4735078 上传时间:2018-09-18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4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放射卫生绪论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放射卫生绪论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放射卫生绪论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放射卫生绪论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放射卫生绪论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放射卫生绪论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放射卫生绪论课件(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放射卫生学,辐射:, 辐射: 以粒子或电磁波形式传递的能量; 粒子:n,p,、离子等; 电磁波:普通电磁波、X射线、射线辐射之所以有健康危害,是因为其具有能量大体上,能量越大,辐射的危害越大.,关于辐射,电离辐射,定义:能够引起物质电离的辐射称为致电离辐射,即电离辐射。为区别一般意义上的辐射,电离辐射称为放射。辐射”或“放射”,它具有实、虚两种含意。实意是指发射电磁波这种物质向四周传播的一种状态;虚意可指从中心向各方向沿直线延伸的特性和移动的过程。,表1.1电磁辐射谱,1.1 放射卫生学,放射卫生(Radiation Hygiene or Radiological Health)的同义语有辐射

2、防护(Radiation Pratection)和保健物理(Health physics) 它们的基本内涵可以概括为一句话那就是:保护人类及环境免受或少受电辐射危害的一门科学。 它是预防医学的一个分支,是放射医学的组成部分,是综合化应用边缘学科。,3个关注核心点:保护与免受;人类与环境;危害。,保护与免受说的是一种安全行动,这种行动是针对电离辐射及其源所讲的。正像IAEA安全丛书115号和基本标准GB18871-2002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状况所提到的源的安全和人的防护。 这里所涉及的源的安全包括辐射安全,核安全,废物安全和运输安全。 防护(控制)则是针对电离辐射作用对象而言的。,人类

3、与环境人类包括:辐射职业工作人员、患者和公众及他们的后代。 基本标准中专列了职业照射的防护、医疗照射的防护,公众照射的防护以及潜在照射、持续照射、应急照射的控制和干预。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故此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电离辐射防护不仅要保护人类,而且要保护非人类物种。既往为保护公众而制定的环境控制标准将保证其他物种不会处于危险状态。,危害随着放射医学的发展和研究的深入,人们对电离辐射的健康效应的了解不断进步。辐射照射的大多数有害健康效应可分为确定效应(有害的组织反应)和随机效应两种类。,两类效应确定性效应:效应的发生存在剂量阈值,效应的严重程度与剂量有关的一类辐射效应。(历史上:

4、非随机性效应);例:放射性烧伤、急性放射病等。随机性效应:效应的发生不存在剂量阈值,发生几率与剂量成正比,严重程度与剂量无关的一类辐射效应;例:恶性肿瘤、遗传。,日本原爆受害者肿瘤发生率随时间的变化,20年,30年,40年,白血病,白血病之外的肿瘤,0 2年 10年,表1-2给出了低剂量辐射后随机效应的检测危险系数(10-2),放射卫生学特点,1.综合性学科 2.技术性强 3.政策性强,1.2 放射卫生学的形成和发展,1895年伦琴发现X射线, 在发现X射线后短短几个月使操作人员受到某种程度的放射损伤,如手的放射性皮炎,眼睛损伤和脱发; 1896年,法国科学家贝克勒尔发现铀; 1898年居里夫

5、妇发现了镭,长期接触铀、镭,而使他们受到了辐射伤害; 1902年已有关于辐射引起皮肤溃疡转变为皮肤癌以及周围血液和骨髓改变的报道; 在20 世纪初,电离辐射的医学应用已相当广泛,如X 射线用于诊断、X 射线及Ra 或Rn 的射线用于治疗等 ,已形成放射学(Radiology) 的一门新学科。,1921年英国X射线和镭防护委员会提出的建议主要限于规定限制工作时间和延长休假等工作条件上 ; 1925年第一次国际放射学大会,建议30天内红斑剂量的1/100 作为限值。并成立了一个国际X射线单位委员会(即后来成为国际辐射单位与测量委员会,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on Radi

6、ation units and Measurements ICRU),1928年第二届国际防放射学大会吸纳了X射线单位委员会的建议,定义了“伦琴”单位;在这次大会上成立了国际X射线与镭防护委员会(IXPRC),即ICRP的前身; 1929年美国X射线与镭防护顾问委员会(NCRP National Council on Radiation Protection and Measurements)成立; 1934年美国X射线与镭防护顾问委员会和国际X射线与镭防护委员会(ICRP 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on Radiological protection)都试图将他们的建

7、议建立在红斑剂量限值的基础上。 所有这些活动为放射卫生与防护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有关电离辐射的科学发现及辐射损伤发现的大事记 1400 欧洲厄尔兹山区的“高山病” 1789 发现铀的氧化物 1828 发现钍 1841 提炼出纯铀 1879 发现“高山病”主要为肺癌 1895 发现X 射线发现X 射线引起的皮肤损伤 1896 发现铀的放射性发现射线对生物组织的作用 1898 发现钍的放射性及元素钋、镭 1899 发现及射线 1900 发现射线 1901 发现镭射线引起的皮肤损伤 1902 放射性致癌的报道,有关电离辐射的科学发现及辐射损伤发现的大事记 1911 发现宇宙射线 1913 开始有关

8、于防护的建议 1919 发现人工核反应 1921 猜测“高山病”为射气所引起 19201930 放射学家的“职业性贫血”、发光涂料工人的“镭下巴”、骨肉瘤、白血病、病理性骨折等的报道与研究;有些国家设立了防护委员会或类似组织 1925 国际放射学第一次大会,成立ICRU 1927 发现X 射线引起果蝇的基因突变 1928 国际放射学第二次大会,成立ICRP 1931 发现中子,有关电离辐射的科学发现及辐射损伤发现的大事记 美国一企业家因服用被宣传为有神奇功能的镭药水(226Ra 和228Ra 量均达毫居里级) 而死亡,引起对镭毒性的深入研究 1934 发现人工放射性 1939 发现裂变反应 1

9、942 实现自持连锁裂变反应开始组织较大规模的专业防护队伍 1950 国际放射学第六次大会, ICRP、ICRU 恢复活动,2010-10-28,放射防护相关国际组织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ICRP) 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UNSCEAR) 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 国际辐射单位与测量委员会(ICRU) 世界卫生组织(WHO) 国际劳工组织(ILO) 欧共体委员会(CEC)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 经济合作及发展组织核能机构(NESCEAR) 国际标准化委员会(ISO) 国际电工委员会(IEC) 国际放射防护协会(IRPA),1.3 我国放射卫生防护事业的发展,1.3.1建立了行政

10、管理和业务体系1.3.2组建和培育了一支专业队伍1.3.3建立了辐射防护法规体系,1.3.1建立了行政管理和业务体系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等均建立了放射卫生防护管理和业务机构,建立了五个国家级研究所,在2所大学建立了放射医学与防护专业。,1.3.2组建和培育了一支专业队伍。经过近60年的发展,就卫生系统而言,目前我国已形成了一支由医学、卫生、物理、化学、生物、电子等多学科组成的队伍。,1.3.3建立了辐射防护法规体系建立了较完整的辐射防护法规体系,颁布了一批法律、法规和标准,使管理更加完善。在此基础上,获取了一大批科研成果和国情资料。,伴随我国核工业、核科学技术及其应用不断发展,我国电离辐射防护

11、基本标准在半个世纪过程中经历了四代的演进。 暂行规定与配套标准(第一代标准) 放射防护规定(第二代标准) 放射卫生基本标准与辐射防护规定并存(第三代标准) 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第四代标准),暂行规定与配套标准(第一代标准),随着我国原子能科学技术发展和核试验的安全需求,1960年国务院批准了放射性工作卫生防护暂行规定,由卫生部和国家科委联合下达执行,同时卫生部和国家科委又制定了与之配套的电离辐射的最大容许量标准放射性同位素工作的卫生防护细则放射性工作人员的健康检查须知等三个技术法规,规定职业性放射性人员的最大容许剂量为每周0.3生物伦琴当量。 暂行规定与上述三个配套标准细则等构成

12、了我国第一代放射基本标准,它对我国原子能事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与推动作用。, 放射防护规定(第二代标准),1973年全国环境保护会议推动了放射防护基本标准的修订编制工作,1974年国家计划委员会、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和卫生部联合批准发布了放射防护规定GBJ 8-74。,放射卫生基本标准与辐射防护规定并存(第三代标准),根据ICRP的概念和基本原则,以及内照射计算的方法,先后编制发布两个我国第三代放射防护基本标准,即放射卫生防护基本标准GB 4792-84和辐射防护规定GB 8703-88,但这“两个标准”在实施中给有关单位带来了一些困难,希望有一个统一的基本标准。,电离辐

13、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第四代标准),2002年由卫生部、国家环保局和原中国核工业总公司联合发布了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自2003年4月1日起实施。,到目前为止,国家已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国务院发布了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与防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核设施安全监督管理条例、核电厂核事故应急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核材料管理条例,又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基本标准、职业卫生标准,以及各部门标准、导则、技术文件等,形成了以国家法律、法规为主体的核与核能安全的法规体系,更好的规范和推进了我国核和辐射事业安全健康的发展。,1.4 放射卫生学常用

14、的辐射量和单位,1.4.1 活度:处于特定能态的一定量放射性核素在给定时刻的活度是dN除以dt的商,dN是时间间隔dt内该能态的核发生衰变或跃迁的期望值,即 A(t)=dN/dt 在实际应用中,常用放射性活度来表示放射性的强弱。 单位:贝克(Bq) ;居里(Ci) 1 Ci = 3.7 1010 Bq,1.4.2 粒子注量与注量率:,粒子注量 :进入单位垂直截面小球的粒子数。表征辐射场中粒子或能量在时间上的频繁程度。 =dN/d=dN/dcos 单位:m-2粒子注量率(又称作粒子通量密度 ): = d/dt=d2N/dtda 单位:m-2s-1 能量注量率 :=d/dt=dR2/dadt 单位

15、:wm-2,1.4.3 照射量和照射量率,照射量:X = dQ/dm 国际单位(SI):库(仑)/千克(C/kg)。曾用单位伦琴符号R 1 R = 2.58 104 C kg1 照射量率( )为单位时间内的照射量增量。国际单位(SI):库(伦)/(千克 秒),C/(kg s),1.4.4 比释动能和比释动能率,比释动能(k)的原意是单位质量释放出的动能,是描述不带电致电离粒子与物质相互作用时,把多少能量传给了带电粒子的物理量:dEtr是由不带电粒子在质量为dm的无限小体积内释放出来的所有带电粒子初始动能之和(即转移能)。 国际单位(SI):J kg1,专名为戈瑞(gray),符号为Gy。过去用专用单位:拉德(rad或rd)。1 rad = 102 Gy .比释动能率是单位时间的比释动能的增量:,1.4.5 吸收剂量,吸收剂量(D) : 定义为电离辐射向无限小体积内授与的平均能量除以该体积内物质的质量而得的商:dE是电离辐射授与质量为dm的物质的平均能量。也可以说,D是电离辐射给予单位质量物质的平均授与能。 国际单位(SI)为:J kg1,专名为戈瑞,符号为Gy。1Gy等于1kg被照射物质吸收1J的辐射能量。过去用单位拉德(rad或rd):1 Gy = 1 J/kg , 1 rad = 102 Gy .吸收剂量率( )吸收剂量率单位:Gy/s或rad/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