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专题二十三题型突破与解题规范核心素养与史研方法专项训练课件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4731539 上传时间:2018-09-18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8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专题二十三题型突破与解题规范核心素养与史研方法专项训练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专题二十三题型突破与解题规范核心素养与史研方法专项训练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专题二十三题型突破与解题规范核心素养与史研方法专项训练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专题二十三题型突破与解题规范核心素养与史研方法专项训练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专题二十三题型突破与解题规范核心素养与史研方法专项训练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专题二十三题型突破与解题规范核心素养与史研方法专项训练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专题二十三题型突破与解题规范核心素养与史研方法专项训练课件(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核心素养与史研方法专项训练,浙江特 色专题,专题二十三 题型突破与解题规范,1.据考证,南宋的都城临安,与以往都城的方正格局截然不同,南北长,东西窄,皇宫位于城市的南端,从皇宫北面的宁和门往北通向城市中心的是一条用石板铺成的御街,最引人瞩目的是在御街中段新设立的“金银盐钞引交易铺”,生意兴隆。这可以佐证,南宋时期 A.都城设计不再体现皇权至上 B.“市”突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 C.“钞引”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D.都城布局出现革命性的变化,答案,解析,1,2,3,4,5,6,7,8,9,10,11,12,14,13,15,17,16,19,18,20,解析 皇权是古代建立城市首先要考虑的情况,材料

2、没有说明对皇权的影响,故A项错误; 材料没有涉及到“市”的时间限制,故B项错误; 材料“金银盐钞引交易铺”不是普遍现象,故C项错误; 从材料看,城市的布局和过去单一的政治中心相比,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故D项正确。,1,2,3,4,5,6,7,8,9,10,11,12,14,13,15,17,16,19,18,20,2.中国近代某革命政府下达部队动员令,宣布其军事战略为:“先定三湘,规复武汉,进而与我友军会师,以期统一中国,复兴民族。”依据该战略展开的军事行动 A.推动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成立 B.基本上推翻北洋军阀政府的统治 C.促使工农革命的重心转移到北方 D.揭开了解放战争战略反攻的序幕

3、,答案,解析,1,2,3,4,5,6,7,8,9,10,11,12,14,13,15,17,16,19,18,20,解析 “先定三湘,规复武汉,进而与我友军会师,以期统一中国,复兴民族”,这是北伐战争的任务,北伐战争基本上推翻北洋军阀政府的统治,故选B项。 A项是的成果,C项是红军长征的影响,D项是解放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的影响。,1,2,3,4,5,6,7,8,9,10,11,12,14,13,15,17,16,19,18,20,3.(加试题)1904年,湖南、四川、江苏、广东、福建等长江流域与东南沿海9个省份留日学生共计1 883人,占全国留学生总数的78%,直隶亦有172人,山西、陕西等其他

4、十几个省份仅有351人。影响留日学生区域分布不平衡的主要因素是 A.地区经济文化水平与开放程度有别 B.革命运动在各地高涨程度存在差异 C.清政府鼓励留学的政策发生变化 D.西方列强在中国的势力范围不同,答案,解析,1,2,3,4,5,6,7,8,9,10,11,12,14,13,15,17,16,19,18,20,解析 晚清时期南方的经济发展和开放程度整体高于北方,因此更能够接受留学,A成为最佳选项。 B与时间不符; C、D选项无法呈现出南北差异性。,1,2,3,4,5,6,7,8,9,10,11,12,14,13,15,17,16,19,18,20,答案,解析 爱因斯坦的理论否定了牛顿的绝

5、对时空观,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式,故C项正确。,解析,4.(加试题)爱因斯坦曾言:“在我之前,人们都认为,如果把所有的东西都从宇宙中拿走,那剩下的就是时间和空间,我却证明,如果把所有的东西都拿走了,什么都剩不下。”爱因斯坦的理论 A.建立的信息网络大大缩小时空距离 B.大大加强了人类对微观世界的研究 C.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式 D.主要论证时间和空间可以单独变化,1,2,3,4,5,6,7,8,9,10,11,12,14,13,15,17,16,19,18,20,5.中国大规模海外移民出现于1840年之后,晚于国际人口迁移(1500年前后),原因有 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时

6、间较晚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天下观促成自大的心理 中英天津条约增开十处通商口岸 建立在农业社会基础上的伦理观的影响 A. B. C. D.,答案,解析,1,2,3,4,5,6,7,8,9,10,11,12,14,13,15,17,16,19,18,20,解析 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打开国门,被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移民晚于世界,故正确; 中国传统的自大观念导致明清时期采取海禁和闭关锁国的对外政策,不利于对外移民,故正确; 天津条约签订于1840年后,推动海外移民,故错误; 中国传统社会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造成相对封闭的伦理观念,不利于对外移民,故正确,选择C项符合题意。,1,2,3,4,5,6

7、,7,8,9,10,11,12,14,13,15,17,16,19,18,20,6.河南社旗县是中国民间商会的发源地之一,清代山陕会馆最早制订了详细的商业规则,并刻在石碑上,立于会馆中,至今留下了同行商贾公议戥秤定规概碑公议杂货行规碑过载行差务碑等商业文物遗存。这说明 A.会馆注重商业规则和行业秩序 B.会馆有地方商业行政管理职能 C.清政府注重立法规范商业行为 D.商会成为政府重农抑商的工具,答案,解析,解析 “清代山陕会馆最早制订了详细的商业规则,并刻在石碑上,立于会馆中”表明会馆注重商业规则和行业秩序,故A项正确。,1,2,3,4,5,6,7,8,9,10,11,12,14,13,15,

8、17,16,19,18,20,7.下表是1843年与1858年中国进口棉花及棉纺织品税率比较表,这说明中国,A.小农经济日益陷入了破产的窘境 B.传统轻工业贸易顺差越来越大 C.进一步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D.被列强控制了棉纺织业的命脉,答案,解析,1,2,3,4,5,6,7,8,9,10,11,12,14,13,15,17,16,19,18,20,解析 进口棉花及棉纺织品税率,不能反映进口量及对小农经济的冲击程度,故A项错误; 材料仅体现棉花及棉纺织品进口税率,故B项错误; 进口税率下降,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开始逐步融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故C项正确; 进口税率不能反映进口量及所占市场比重,

9、故D项错误。,1,2,3,4,5,6,7,8,9,10,11,12,14,13,15,17,16,19,18,20,答案,解析 根据“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妇和顺;一家雍睦(和睦)”“循规蹈矩,宗族称孝,乡党称弟(悌)”可知族规对于维护家庭和宗族的和谐有重要作用,故A项正确。,解析,8.训约十四条记载:“约之二:吾族务要恪遵祖训,以伦理为纪纲,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妇和顺;一家雍睦(和睦),端由于此。循规蹈矩,宗族称孝,乡党称弟(悌)。”据此,中国古代族规起到的直接作用是 A.维护家族团结和睦 B.灌输儒家伦理道德 C.稳定封建统治秩序 D.强化家国一体观念,1,2,3,4,5,6,7,8,9

10、,10,11,12,14,13,15,17,16,19,18,20,9.“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一片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些诗句表明中华民族历来具有 A.勤劳勇敢的精神 B.艰苦奋斗的精神 C.耕读情怀 D.家国情怀,答案,解析 材料没有涉及勤劳勇敢、艰苦奋斗和耕读情怀,故A、B、C错误; “哀民生之多艰”“家祭无忘告乃翁”“一片丹心图报国”“苟利国家生死以”体现了对国家民族的热爱,故D项正确。,解析,1,2,3,4,5,6,7,8,9,10,11,12,14,13,15,17,16,19,18,20

11、,10.(加试题)口述历史是指,“根据一定的学术原则,利用人类特有的语言文字以及录音录像设备,由叙述者和访谈者(历史工作者)双方进行合作而形成的产物”。结合上述观点,下列关于口述历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口述者身份各异,可以拓宽学术研究的视野 B.口述历史应该重视重现历史,而非解释历史 C.由于能够体现口述者的心理,故口述历史较文字历史更具生动性 D.由于所述历史为其亲身经历,故口述历史较文字历史更具真实性,答案,解析,1,2,3,4,5,6,7,8,9,10,11,12,14,13,15,17,16,19,18,20,解析 依据题干所给口述历史的含义可知,口述者身份各异,可以拓宽学术研究的

12、视野;口述历史应该重视重现历史,而非解释历史;口述历史较文字历史更具生动性,A、B、C项表述正确,但与题意不符,故排除。,1,2,3,4,5,6,7,8,9,10,11,12,14,13,15,17,16,19,18,20,11.(加试题)司马迁秉“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之意,成就了史记这座史学丰碑,引得后世史家争相仿效。这说明 A.史家阅历决定其史识之境界 B.史著的写作方法决定其影响 C.儒家观念影响着史著的写作 D.史著贯穿着史家对规律的把握,答案,解析,1,2,3,4,5,6,7,8,9,10,11,12,14,13,15,17,16,19,18,20,解析 根据题干可知,通过史实现

13、象揭示本质,探究自然现象和人类社会之间的关系,通晓从古到今的社会的各种发展演变,说明史著贯穿着史家对规律的把握,D项正确。 题干强调史著贯穿着史家对规律的把握,而没有涉及史家阅历决定其史识之境界,排除A。 题干强调史著贯穿着史家对规律的把握,没有涉及史著的写作方法决定其影响,且说法错误,排除B。 题干强调史著贯穿着史家对规律的把握,没有涉及儒家思想的影响,排除C。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D。,1,2,3,4,5,6,7,8,9,10,11,12,14,13,15,17,16,19,18,20,12.(加试题)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写道:“雄伟壮丽的阿房宫被项羽军队焚毁。但考古发掘表明,阿房宫并未建

14、成更没有遭受大规模焚烧。”由此可见 A.考古发现比古人的记述更为真实 B.史事的真实性需要考古的确证 C.考古发掘是还原史事的重要手段 D.文学作品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答案,解析,1,2,3,4,5,6,7,8,9,10,11,12,14,13,15,17,16,19,18,20,解析 因为年代久远,考古发现的文物不一定保存完好,不一定比古人的记述更为真实,故A项错误; 不是所有史事的真实性都能得到考古的确证,故B项错误; 材料阿房宫的考古发掘证明阿房宫赋记载的错误,成为还原史事的重要手段,故C项正确; D选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故D项错误。,1,2,3,4,5,6,7,8,9,10,11,12,

15、14,13,15,17,16,19,18,20,13.(加试题)司马迁说:“居今之世,志古之道,所以自镜也,未必尽同。”下列选项中,与司马迁观点相符的是 A.历史可以重演,应当以史为鉴 B.历史不会重演,不能以史为鉴 C.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无须学习古人 D.历史事实情同而势异,不能照搬历史经验,答案,解析 司马迁说:“居今之世,志古之道,所以自镜也,未必尽同”意思是说应该以史为鉴,但也不能照搬历史经验,应该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调整,故D项正确。,解析,1,2,3,4,5,6,7,8,9,10,11,12,14,13,15,17,16,19,18,20,14.(加试题)唐德刚先生认为,对于历史上

16、发生的故事,有关它们的史料记载汗牛充栋,早已不是问题。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去“解释”这些史料,如何用简明而抽象的语言,把它们“解释”的言之成理。在唐德刚先生看来 A.历史学家的主要任务是挖掘尽可能多的新史料 B.历史解释的主观性决定历史发展不具有客观性 C.历史学缺乏一般学科所具有的客观性和规律性 D.历史学家需尝试新的历史解释方法去诠释历史,答案,解析,1,2,3,4,5,6,7,8,9,10,11,12,14,13,15,17,16,19,18,20,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史学常识。解读材料可知,唐德刚认为历史问题的关键是“解释”史料,即用新的方法把“史料”解释的言之有理,D项正确。,1,2,3,4,5,6,7,8,9,10,11,12,14,13,15,17,16,19,18,20,15.(加试题)1916年关于孔子,各方争论不休,其中,康有为请全国人跪拜孔子,陈独秀抨击尊孔运动,关于争论的实质,下列看法符合阶级史观的是 A.文人相轻的心理导致争论不休 B.在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上出现了差异 C.中西文化碰撞产生的不同反应 D.资产阶级不同阶层在帝制问题上的分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